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院内2019年1月-2020年治疗的9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8例,参照组予以缬沙坦胶囊80mg/d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前提下予以氢氯噻嗪片12.5mg/d治疗。两组均持续医治2个月。医治结束后,评估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对比两组病患医治前后的收缩压(SBP)、收缩压变异度(SBPV)、舒张压(DBP)、舒张压变异度(DBPV)、血压晨峰(MBPS)的把考虑、一氧化氮、内皮素的改变。结果:研究组与参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是97.92%、83.33%,两组对比,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且医治完成后,研究组上述观测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明显好于参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P<0.05)。研究组MBPS把控率为93.75%,参照组MBPS把控率为81.25%,两组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病患具备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充分减少病患血压与血压昼夜变异程度,其原因可能与调整内皮一氧化氮与内皮素水准有着直接的联系,值得临床广泛运用与推广。
【关键词】缬沙坦;氢氯噻嗪;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544.11 【文献标识码】A 【DOI】
前言
高血压是一种以血压持续上升为特点,经常造成病患靶器官损害的临床常见病症[1]。机体为了更好的适应内、外界环境的改变,血压水平持续变化,机体血压存在显著的昼夜节律,通常表现为昼高夜低的规律,并且具备一定的节律,其变化程度叫作为血压变异度[2]。可是血压昼夜节律消失或者昼夜变化相对大,会递增高血压病患心脑血管的事件的出现率。高血压的治疗不单单是把血压控制在良好的范围内,还必须要减少病患血压昼夜的变异性[3]。缬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氢氯噻嗪为利尿药,两者在临床上都常用在控制高血压当中[4]。医学上以血压上身的确切病因为标准,把高血压分为继传与环境原因造成的。当中,原发性高血压是因为遗传因素所造成的,在老年人群当中较为多方。得病初期病患通常没有显著的症状,病情发展严重时产生靶器官器质性损伤与并发症,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命安全[5]。通过医学工作人员研究发现,通过减少心血管的病残和死亡,能够有效减少病患的心血压,进而缓解病患的身体情况。所以,运用一种有效的药物展开治疗,针对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特别重要。论文中通过剖析运用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片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展开治疗,获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针对院内2019年1月-2020年治疗的9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年纪≥60岁,纳入指标:全部病患均满足我国高血压预防指南高血压诊断与分级指标,同时具备高血压晨峰状况(MBPS)。排除指标:继发性高血压病患、缬沙坦、氢氯噻嗪片存在过敏病史病患。全部病患均了解此次研究并同意此次研究,且通過院内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全部病患将随机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8例,参照组48例病患中男女比例为25:23,年纪60-78岁,平均年纪(67.28±3.68)岁,高血压II级21例,III级27例。研究组48例病患中男女比例为24:24,年纪61-78岁,平均年纪(67.31±3.61)岁,高血压II级23例,III级25例。两组病患性别、年纪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病患应用缬沙坦胶囊展开治疗,胶囊选择永信药品工业的(国药准字:H20030035),早上服用剂量80mg/次,之后再按照病患服用效果改变剂量,最大剂量在160mg,治疗后观察病患的症状,观察有没有头痛、眩晕、呼吸道感染现象,假如有就需要及时使用针对性方法治疗。研究组病患运用缬沙坦氢氯噻嗪片展开治疗,药物选择常州四药制药的(国药准字:H20070118),早上服用剂量为12.5-50.00mg/次,频率在一天一次,少数病患会产生头痛、眩晕现象。两者病患的治疗时间为两个月。
1.3 观察指标
1.3.1临床治疗效果评估指标
显著:病患收缩压(SBP)或者舒张压(DBP)减少至正常范畴。有效:SBP减少>20mmHg(1mmHg=133Pa),或者DBP减少≥10mmHg。无效:血压减少未达到有效指标。总有效率=(显著+有效)/总例数×100%。
1.3.2重点观察指标
医治前后,运用无创携带式动态血压检验仪器24h动态监测记载病患每天血压,白天为6:00-22.00、晚上为22.00-6.00,每一个小时记载2次,计算24h平均血压情况,SBP与收缩压变异度(SBPV)、DBP与舒张压变异度(DBPV)。病患起床后2h内收缩压的平均值与晚上睡眠时最低平均收缩压的差值≥35mmHg视为MBPS状况。在医治前后抽取病患空腹静脉血5ml,分别检验两组血浆内皮素与血清一氧化氮水准改变。SBPV(DBPV)=[昼SBP(DBP)-夜SBP(DBP)]/昼SBP(DBP)MBPS控制率=MBPS控制例数/总例数。
1.3.3负面反应
观察比对两组病患在医治过程中是否出现头晕、恶心、咳嗽、浮肿等负面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5.0进行统计剖析,计量资料以(x±s)呈现,借助t检验,计数资料以X 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患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医治完成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92%,两组对比,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病患观察指标对比
医治完成后,两组病患平均SBP、SBPV、DBP、DBPV、内皮素均较之医治前有明显改善,一氧化氮水准明显提升,同组医治前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且医治完成后,研究组上述观察指标的改善水准明显好于参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BPS把控率为93.75%,参照组MBPS把控率为81.25%,两组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病患负面反应对比
参照组在医治过程中发生1例低血压、3例头晕、2例恶心、2例咳嗽、1例浮肿,研究组在医治过程中发生2例低血压、3例头晕、1例恶心、1例咳嗽、3例浮肿。两组负面反应出现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血压是一类临床常见的心脑血管病症,多发于老年人病患当中。老年高血压病患经常会合并其他病症,机体功能减弱,持续的高血压与生理性波动能够导致病患血管系统对于高水平血压负荷,和颈动脉斑块的形成有联系,更加容易使动脉粥样硬化更加严重,与此同时,血压昼夜变化偏大,使靶器官的损伤更加严重[6]。治疗高血压不单单要将血压降到目标水平,与此同时还需要控制病患血压昼夜波动的变化[7]。缬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II型受体拮抗剂,可以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II和其受体结合,起到扩张血管、抑制醛固酮分泌、排钠储钾、从而可以减少外周血管阻力的目标[8]。氢氯噻嗪具备有利尿、排钠的作用,能够减少病患血容量,还能够参与肾外作用机制参与降压作用。
此次探究结果表明,两种治疗后收缩压与舒张压都与治疗前有着显著的下降,并且研究组效果优于参照组,提示,氢氯噻嗪联合缬沙坦能够安全、有效的控制老年高血压病患的血压[9]。研究组MBPS控制率显著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显示两药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患,能够很好的降低血压变化,更加有效平稳的控制病患的血压,使血压昼夜变化度明显下降,有助于维持冠脉等全身器官血供的稳定性。两者是具备较为科学的降压药物配伍,能够起着显著的协同作用,具备较高的有效性。缬沙坦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II肉体出现平稳并且持久的降压效果,并且可以有效抑制氢氯噻嗪减少血容量造成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降低醛固酮的分泌,加强氢氯噻嗪降压作用。所以,情侣塞嗪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不单单发挥各自的药物功效,还可以相互协同、作用机制互相加强,使降压疗效显著并且稳定性更好,有效的保护机体脏器功能。一氧化氮具备高度活性,能够抑制体内白细胞的聚集黏附、舒张血管平滑肌、调节血管张力。内皮素具备加强心肌收缩力、促进神经内分泌等作用。内皮的损伤能够影响一氧化氮与内皮素的生成,所以,这两个指标也可以反映出机体内皮功能的变化。此次探究结果表明,治疗后两组一氧化氮都高于治疗前,内皮素都低于治疗前,提醒两组对病患血管内皮功能都具备改善作用,能够更好地改善组织的缺血缺氧状态,有助于血压的平稳[10]。
依上,氢氯噻嗪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具备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明显减少病患血压与血压昼夜变异度,可能和调节内皮一氧化氮与内皮素水平相关,值得临床广泛运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倩辉,张志梅,王立立,等.睡前服用缬沙坦氢氯噻嗪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19,32(004):482-485.
[2]袁向阳.缬沙坦氢氯噻嗪片与缬沙坦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v.33(09):64-66.
[3]郭浩,高波,李江,等.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000(009):P.2617-2621.
[4]吴玉,康存芳.高血压采用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方案治疗的疗效探析[J].健康必读,2019,000(001):253-254.
[5]邵仕艳.缬沙坦氢氯噻嗪与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价值研究[J].健康大视野,2020,(11):72.
[6]王彩云.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依从性临床观察[J].健康大视野,2019,000(002):93.
[7]李儉.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017(001):91-92.
[8]杨艳琼.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缬沙坦氢氯噻嗪胶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J].健康大视野,2021,(2):131.
[9]怀秀雄.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分析[J].名医,2019,000(004):262-262.
[10]赵志娟.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20,v.36;No.823(25):51-52.
【关键词】缬沙坦;氢氯噻嗪;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544.11 【文献标识码】A 【DOI】
前言
高血压是一种以血压持续上升为特点,经常造成病患靶器官损害的临床常见病症[1]。机体为了更好的适应内、外界环境的改变,血压水平持续变化,机体血压存在显著的昼夜节律,通常表现为昼高夜低的规律,并且具备一定的节律,其变化程度叫作为血压变异度[2]。可是血压昼夜节律消失或者昼夜变化相对大,会递增高血压病患心脑血管的事件的出现率。高血压的治疗不单单是把血压控制在良好的范围内,还必须要减少病患血压昼夜的变异性[3]。缬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氢氯噻嗪为利尿药,两者在临床上都常用在控制高血压当中[4]。医学上以血压上身的确切病因为标准,把高血压分为继传与环境原因造成的。当中,原发性高血压是因为遗传因素所造成的,在老年人群当中较为多方。得病初期病患通常没有显著的症状,病情发展严重时产生靶器官器质性损伤与并发症,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命安全[5]。通过医学工作人员研究发现,通过减少心血管的病残和死亡,能够有效减少病患的心血压,进而缓解病患的身体情况。所以,运用一种有效的药物展开治疗,针对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特别重要。论文中通过剖析运用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片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展开治疗,获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针对院内2019年1月-2020年治疗的9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年纪≥60岁,纳入指标:全部病患均满足我国高血压预防指南高血压诊断与分级指标,同时具备高血压晨峰状况(MBPS)。排除指标:继发性高血压病患、缬沙坦、氢氯噻嗪片存在过敏病史病患。全部病患均了解此次研究并同意此次研究,且通過院内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全部病患将随机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8例,参照组48例病患中男女比例为25:23,年纪60-78岁,平均年纪(67.28±3.68)岁,高血压II级21例,III级27例。研究组48例病患中男女比例为24:24,年纪61-78岁,平均年纪(67.31±3.61)岁,高血压II级23例,III级25例。两组病患性别、年纪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病患应用缬沙坦胶囊展开治疗,胶囊选择永信药品工业的(国药准字:H20030035),早上服用剂量80mg/次,之后再按照病患服用效果改变剂量,最大剂量在160mg,治疗后观察病患的症状,观察有没有头痛、眩晕、呼吸道感染现象,假如有就需要及时使用针对性方法治疗。研究组病患运用缬沙坦氢氯噻嗪片展开治疗,药物选择常州四药制药的(国药准字:H20070118),早上服用剂量为12.5-50.00mg/次,频率在一天一次,少数病患会产生头痛、眩晕现象。两者病患的治疗时间为两个月。
1.3 观察指标
1.3.1临床治疗效果评估指标
显著:病患收缩压(SBP)或者舒张压(DBP)减少至正常范畴。有效:SBP减少>20mmHg(1mmHg=133Pa),或者DBP减少≥10mmHg。无效:血压减少未达到有效指标。总有效率=(显著+有效)/总例数×100%。
1.3.2重点观察指标
医治前后,运用无创携带式动态血压检验仪器24h动态监测记载病患每天血压,白天为6:00-22.00、晚上为22.00-6.00,每一个小时记载2次,计算24h平均血压情况,SBP与收缩压变异度(SBPV)、DBP与舒张压变异度(DBPV)。病患起床后2h内收缩压的平均值与晚上睡眠时最低平均收缩压的差值≥35mmHg视为MBPS状况。在医治前后抽取病患空腹静脉血5ml,分别检验两组血浆内皮素与血清一氧化氮水准改变。SBPV(DBPV)=[昼SBP(DBP)-夜SBP(DBP)]/昼SBP(DBP)MBPS控制率=MBPS控制例数/总例数。
1.3.3负面反应
观察比对两组病患在医治过程中是否出现头晕、恶心、咳嗽、浮肿等负面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5.0进行统计剖析,计量资料以(x±s)呈现,借助t检验,计数资料以X 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患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医治完成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92%,两组对比,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病患观察指标对比
医治完成后,两组病患平均SBP、SBPV、DBP、DBPV、内皮素均较之医治前有明显改善,一氧化氮水准明显提升,同组医治前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且医治完成后,研究组上述观察指标的改善水准明显好于参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BPS把控率为93.75%,参照组MBPS把控率为81.25%,两组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病患负面反应对比
参照组在医治过程中发生1例低血压、3例头晕、2例恶心、2例咳嗽、1例浮肿,研究组在医治过程中发生2例低血压、3例头晕、1例恶心、1例咳嗽、3例浮肿。两组负面反应出现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血压是一类临床常见的心脑血管病症,多发于老年人病患当中。老年高血压病患经常会合并其他病症,机体功能减弱,持续的高血压与生理性波动能够导致病患血管系统对于高水平血压负荷,和颈动脉斑块的形成有联系,更加容易使动脉粥样硬化更加严重,与此同时,血压昼夜变化偏大,使靶器官的损伤更加严重[6]。治疗高血压不单单要将血压降到目标水平,与此同时还需要控制病患血压昼夜波动的变化[7]。缬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II型受体拮抗剂,可以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II和其受体结合,起到扩张血管、抑制醛固酮分泌、排钠储钾、从而可以减少外周血管阻力的目标[8]。氢氯噻嗪具备有利尿、排钠的作用,能够减少病患血容量,还能够参与肾外作用机制参与降压作用。
此次探究结果表明,两种治疗后收缩压与舒张压都与治疗前有着显著的下降,并且研究组效果优于参照组,提示,氢氯噻嗪联合缬沙坦能够安全、有效的控制老年高血压病患的血压[9]。研究组MBPS控制率显著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显示两药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患,能够很好的降低血压变化,更加有效平稳的控制病患的血压,使血压昼夜变化度明显下降,有助于维持冠脉等全身器官血供的稳定性。两者是具备较为科学的降压药物配伍,能够起着显著的协同作用,具备较高的有效性。缬沙坦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II肉体出现平稳并且持久的降压效果,并且可以有效抑制氢氯噻嗪减少血容量造成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降低醛固酮的分泌,加强氢氯噻嗪降压作用。所以,情侣塞嗪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不单单发挥各自的药物功效,还可以相互协同、作用机制互相加强,使降压疗效显著并且稳定性更好,有效的保护机体脏器功能。一氧化氮具备高度活性,能够抑制体内白细胞的聚集黏附、舒张血管平滑肌、调节血管张力。内皮素具备加强心肌收缩力、促进神经内分泌等作用。内皮的损伤能够影响一氧化氮与内皮素的生成,所以,这两个指标也可以反映出机体内皮功能的变化。此次探究结果表明,治疗后两组一氧化氮都高于治疗前,内皮素都低于治疗前,提醒两组对病患血管内皮功能都具备改善作用,能够更好地改善组织的缺血缺氧状态,有助于血压的平稳[10]。
依上,氢氯噻嗪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具备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明显减少病患血压与血压昼夜变异度,可能和调节内皮一氧化氮与内皮素水平相关,值得临床广泛运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倩辉,张志梅,王立立,等.睡前服用缬沙坦氢氯噻嗪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19,32(004):482-485.
[2]袁向阳.缬沙坦氢氯噻嗪片与缬沙坦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v.33(09):64-66.
[3]郭浩,高波,李江,等.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000(009):P.2617-2621.
[4]吴玉,康存芳.高血压采用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方案治疗的疗效探析[J].健康必读,2019,000(001):253-254.
[5]邵仕艳.缬沙坦氢氯噻嗪与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价值研究[J].健康大视野,2020,(11):72.
[6]王彩云.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依从性临床观察[J].健康大视野,2019,000(002):93.
[7]李儉.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017(001):91-92.
[8]杨艳琼.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缬沙坦氢氯噻嗪胶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J].健康大视野,2021,(2):131.
[9]怀秀雄.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分析[J].名医,2019,000(004):262-262.
[10]赵志娟.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20,v.36;No.823(25):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