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同时置换治疗重症风湿性瓣膜病

来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ce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同期置换治疗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手术疗效.方法 1999年6月至2001年6月941例病人进行瓣膜置换术,其中24例同期进行二尖瓣、三尖瓣和主动脉瓣置换,占瓣膜置换病人的2.55%.24例病人中女17例,男7例;年龄18~59岁,平均36岁;体重37~56 kg.其中8例曾行二尖瓣闭式扩张术、11例合并左房血栓、16例病人合并有肝肿大(肋下2~8 cm)和下肢水肿、8例合并有腹水.X线胸片示心胸比率为0.66~0.91.超声检查示三尖瓣均有严重反流,反流面积为4.2~34.0 cm2,平均(16.8±9.3) cm2.术前心功能III级9例,VI级15例.6例病人因药物不能控制心衰而行急诊换瓣手术.结果死亡1例,死亡率为4.2%.术后1周、3、6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示各心腔内径较术前明显缩小.出院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20~36个月,平均26.4个月.术后心功能I~II级20例,III级4例.术后3~12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未见机械瓣功能障碍及血栓形成.结论对于联合瓣膜病变,三尖瓣有严重器质性病变的病人,在进行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的同时进行三尖瓣置换,有利于术后右心功能的恢复,能更好地改善心脏的血流动力学特性,改善心功能,并有利于术后病人的康复.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肺癌纵隔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的诊断方法并评价其预后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 对58例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后病理检查阴性(pN0)的242组纵隔淋巴结进行淋巴结中MUC1基因mRNA表达的再检测,诊断纵隔淋巴结隐匿性微转移.对病人进行随访,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差别.结果 16例病人的23组纵隔淋巴结中检测到MUC1基因m
目的探索住院病人传统探热时间与其他探热时间测定的体温差别,以及住院病人和护理人员认为最佳的探热时间选择.方法对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外科住院病人和护理人员进行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人的正常细胞增殖能力是有限的,经过一定时期的增殖后,最终将进入一种生长抑制状态.永生化的研究将对未来的医学产生巨大的影响.永生化细胞在生物学研究方面,不仅提供了标准
目的分析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中凋亡相关基因bcl-2 mRNA、baxmRNA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电镜、流式细胞仪、电泳及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不同剂量三氧化二砷诱导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后凋亡的出现及bcl-2 mRNA、bax mRNA的表达.结果0.5μmol/L As2O3处理肝癌细胞未见凋亡,8μmol/L As2O3诱导肝癌细胞出现明显凋亡.对照组和药物组
目的探讨脑梗死、脑出血患者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对16例脑梗死、11例脑出血及15例对照组者的空腹血糖、血胰岛素、C-肽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的测值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脑梗死组所测空腹血胰岛素(16.82±8.32μIU/m1)、C-肽(2.44±1.13ng/m1)显著高于对照组(8.89±6.84μIU/ml,1.59±0.96 ng/m1)(P<0.05),胰岛素敏感性指数(-4 43±0.
目的对静力性交锁髓内钉的结构进行改良,探讨其动力交锁的性能与力学原理. 方法将带锁髓内钉远端的圆形锁孔改为长形锁孔,近端改为尾翼状自带锁设计,在粉碎、横断骨折模型上测量长形锁孔的动力加压作用、尾翼的抗短缩作用和防旋转能力,并与静力性带锁髓内钉固定比较. 结果动力性固定组骨折断端加压力为3 593.4~5 712.3 N,静力性固定组为2 671.9~2 995.2 N(P<0.01);动力性固定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