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需要“磨合”等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anj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婚姻需要“磨合”
  杨司佼
  
  杨医生:您好!
  我结婚才几个月。却尝到了“结婚是爱情的坟墓”的滋味。婚后。我们常因小事争吵。所以我觉得这日子实在太难过、太没劲了,真后悔不该结婚。
  小甘
  甘小姐:你好!
  看过你的信。我想起“适应”二字,我估计你目前的状况很可能就是对婚姻“适应不良”的结果。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你们的关系还没有得到很好的“磨合”。结婚把两个单个生活的人牢牢地结成了一体,昔日的“你”“我”成了“我们”,这是人生路上的一次质变。虽然你们经过谈恋爱,双方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但生活习惯、价值观、世界观及看问题的方式等都不会是一致的,因而常会出现一些分歧和摩擦,需要双方的相互接纳、容忍,才能相互适应。就像穿上一双新布鞋,虽然是量着脚做的,穿上去总会有些碍脚,要过几天才会完全合脚一样。但亦有些人结婚后,不能从单个人生活观念中转变过来,没能把“我”变成夫妻融为一体的“我们”,思考问题、预订计划、处理事物等都缺乏夫妻的概念,言谈举止不考虑另一个人的意见。这种“自我中心”的做法,自然就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和抗争,亦就很容易因小事而发生争吵。经常争吵,没有理解和谅解,生活自然就没有什么快乐与幸福可言。
  其次是对婚姻的期望值太高。恋爱生活是浪漫的,而结婚后的生活却是很现实的,不仅起床就有“油盐酱醋柴米菜”七件事等着你,而且由恋人变为夫妻,即是由客人变为主人,无论是说话,还是做事,态度就完全不一样了。由于对婚后的这种变化缺乏认识和心理准备,就会为对方的这一变化而感到失望和迷惑不解。
  再则是否有性生活欠和谐的原因。新婚蜜月的“蜜”,其中就有初尝禁果、心身得到满足的愉悦体验的意思。但不少夫妻由于缺乏性方面的知识,夫妻性生活欠和谐。尤其是女方,没有激动、没有愉悦,内心的渴望没能得到满足,心中难免失落、苦闷和不满。
  具体就你来说,是不是有这几方面的原因,不妨对照自我反省一下,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和行为,或许你的感觉就不一样了。
  杨司佼
  
  摆脱“他尊心”的奴役
  一 可
  
  编辑同志:您好!
  我是一个大龄女青年,感到自己患有心理疾病,这种病已严重影响了我的生活,使我不能像正常人那样谈情说爱,我每天都处在深深地自责和颓丧之中。那还是青春期开始时,我总担心月经会弄到裤子上,被别人看见了多难为情,总以为别人一直在后面看着我,心里有一股莫名的紧张。干起活来也不自然。慢慢地,别人从我身边走过或站在我身边,我都感到紧张、不自然。我知道这种毛病很荒唐,想控制自己却力不从心。现在走到哪儿都看到别人在指指点点议论我,这日子真是太难过了。不知您能不能告诉我这到底是什么病?能治好吗?我盼着您的回信。
  一个急需解救的人
  急需解救的姑娘:你好!
  谢谢你的信任。认真地看过你的信。你确实是患上了一种叫“社交恐怖症”的心理疾病。导致发病的原因,表面上看起来是进入青春期后,受月经来潮的影响而产生,实际上是由于你的“他尊心”太强,以致成为“他尊心”的奴隶所致。
  所谓“他尊心”是指一个人想得到他人好评、尊重的心理需求。这是一种每个人都有的基本心理需求,只是强弱不同而已。如果一个人的“他尊心”太强,就会特别注重别人的评价,在乎别人的言行,反过来自己没有了主见,没有了自信,成为一个为别人而活着、几乎无所适从的人。由于你有太强的“他尊心”。也非常注意自己的形象,特别在乎别人对你的评价。因而当你出现在别人面前时,心里就总是“悬”着,这种紧张感又使你在人前不自然,影响了你与别人的交往。别人也为你这种异常感到奇怪和少不了要加以议论。这又使你在人前更加紧张,导致病理性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害怕见人即形成了“社交恐怖症”。
  社交恐怖症是一种可以治好的疾病。你能够敞开心扉寻求救助,已走对了第一步。首先你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稳定情绪,从而打断因对疾病的担忧、惧怕而使疾病反复加重的恶性循环链。第二步是进行心理上的矫治,可以运用一种叫“系统脱敏”的心理疗法,基本方法是先练习放松技术,然后由轻到重依次排出恐怖的对象。再从接触最轻的恐怖对象开始,出现恐怖感时即进入松弛状态,直至恐怖感消失再进行下一级的脱敏。这需要在心理医生的具体指导下进行。第三要加强个性修养,凡事应有自己的主见,自尊自信。不为别人的言语所左右,“一人难满百人意”,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不管你怎么做。仍然会有人评价你、议论你,所以,你要学会不在乎别人的评价,学会“我行我素”,从而摆脱“他尊心”的折磨,真正为自己而活。就会活得轻松自在。再则可以适当地服点抗焦虑药,帮助改善情绪,增强心理治疗的效果。
  你的病可以治好,但需要得到专科医生的当面指导,通过系统的心理和药物治疗,你才能彻底摆脱病魔的纠垃。
  一可
其他文献
去年10月,一个融融秋日的午前,我们采访了心仪已久的著名心胸外科专家吴英恺教授。  吴老的住宅,坐落在北京繁华闹市区的东单附近。时届晚秋,庭院里依然绿意葱茏,树丛中菊黄叶紫,点缀着绚丽的秋色。我们走进院子时,耄耋之年的吴老正在花径中散步。他说,每天他都要在院子里转转走走。  提起吴英恺教授,医学界几乎尽人皆知。这位德高望重的外科学泰斗,毕生致力于我国心胸外科事业的发展。他的名字和林巧稚、张孝骞、黄
期刊
我喜欢锻炼,一天也不想放过。锻炼不仅能增强人的体质,保持体形优美,且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清除思想中的杂念。当我被学习和工作压力弄得不知所措时。锻炼能使我恢复精力,振作起来。做好处理一切事情的准备。不管我每天多么疲乏,我总要抽出时间锻炼,具体为伸展运动、气健术和任意锻炼。    伸展运动    在做任何种类的锻炼之前。应该先伸展一下四肢。这样能暖热肌肉。使身体更具活力,并且可以避免受伤。 转动颈子
期刊
许多刚到美国的人恐怕都有这样的印象:市区中经常听到的不是汽车喇叭声。也不是行人喧闹声,而是警笛声。  有一次,我走在大学附近的路上,突然,身边有一位老太太跌倒了,我正自忖是否应上去帮她时,已_经有几位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将老人扶到了路边。路过的一辆汽车驾车人见状拿起无线电话拨通了“911”号码。不一会儿,便有警笛声由远而近,一辆救护车很快将老人抬走j。  后来我发现,其实大部分时候,这些拉着警笛的汽车
期刊
遗憾是实践之后的一种情感。每个人都有过,虽竭尽全力,却因没有丰富的经验,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而留下了一种难以名状的情感。  5年前我在新兵连当班长搞队列训练时,经常带领全班提前预习训练内容,等到正常操课时,班上的队列动作做得很熟练、整齐,数全连第一。有一次,我在班上做“跨立”动作预习时,竟然把“向左跨约一脚之长”说成“向右跨约一脚之长”,致使全班“跨立”动作全部做错,等我发现时,第一名与我们班无缘
期刊
多年前,我是很害怕旅行的,害怕长途跋涉时列车上的那份寂寞,害怕寂寞时连聊天的朋友都找不到,当然,还有拥挤的车厢、嘈杂的人声、不太好闻的气息,都给漫长的旅途带来了困难。因此尽管那时候外出的机会很多,80年代中期,正是文学最热闹的时候,我几乎每年里都要收到好几封外出参加笔会的邀请书,但我都以各种理由谢绝了。  彻底改变我对旅途的看法、并使我从此不再害怕长途旅行的,是80年代末那次大西北之行。从东海之滨
期刊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下的定义是:机体没有痛苦,在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上均处于一种完美的状态。这种没有疾病折磨、身心调畅,对社会心理应付自若,个人潜能得到极大发挥的健康状态,并非长驻人的一生;而在健康与疾病走廊徘徊的“第三状态”,几乎每个人都曾遇到或伴随相当长的岁月。  “第三状态”是医学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又称作“亚健康状态”或“灰色状态”。自从20世纪中叶医学模式由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发
期刊
便血:早期直肠癌?!  陈亚伟    年届50的老王是北京某制药厂业务员,工作兢兢业业。多年来东奔西走,为单位赢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连年受到表彰。虽然工作上踌躇满志、春风得意,但近一年多来,他每天只要入厕就肯定要便血。这一难言之隐,闹得他苦不堪言。他嫌大医院人多,耽误工夫,于是忙里偷闲,到离家不远的地段门诊部看过几次。医生草草问过,说是痔疮。内服外用的药用了不少,便血却越来越厉害,而且还带着粘液,
期刊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保健越来越重视,对医学卫生知识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以家庭自我护理为特色的家庭医学正悄然走进寻常百姓家。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的100问小丛书中的《家庭护理100问》,定能使你成为家庭的好护士。  当您的家中有了慢性病人,学会量体温,测脉搏、血压,喂药,饮食调理,合理使用冷、热敷等等,可省去经常上医院的麻烦,使病人在您精心而恰到好处的护理下逐渐康复。  
期刊
药疹,也称药物性皮炎,是药物进入人体后,在皮肤、粘膜上引起的过敏反应。药物既可治病,又有不良反应。在药物不良反应中最常见的是药疹,严重时可伴有肝、肾、血液、胃肠道功能损害,若不及时停药并进行治疗,常可导致死亡。因此,认识药疹的危害性很有必要。  药疹与一般的皮疹很相似,因此常被忽视或误诊。所以,学会识别药疹很重要。  ●药疹发生前数小时到数周内有用药史。  ●曾有药物过敏史的人,此次又应用了类似或
期刊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当今人群疾病谱和死因谱的不断变化,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正逐渐为现代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所取代。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日益深化。对健康的需求也从生物的层次扩大到心理、家庭和社会层次。医学高度专科化和尖端科技成果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医学的发展,为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但同时也带来医疗照顾不完整、就医不便以及医疗费用上涨等问题。单纯的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