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留学改变了我的世界

来源 :时代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tc_t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年一次的轮回
  2014年秋天,我送儿子到哥伦比亚大学读本科。对我来说,这似乎是一个新轮回的开始。
  1996 年,我从哥伦比亚大学拿到硕士学位,离开纽约的时候,《纽约时报》财经版在头条位置上出现了这样的标题:《27岁的脱口秀主持人将改变中国电视》。在那张照片里,长发飘飘的我实际上已经怀孕了。随着儿子来到这片土地上求学,我似乎又回到了原点,虽然这个原点在时空的走廊里已前行了18年。
  时光流转,看着儿子轻身走上求知路,我想起的却是自己留学时的两大包行李,里面放着锅、被子、褥子、枕头……那时候父母觉得在美国什么都贵,我也很少会有机会回国探亲,于是就把冬天、夏天的衣服,生活起居的物品能带的全都一下带到了美国。
  父亲运用了我难以想象的生活技能,把那么多物品都压缩成了最小的包裹塞进了我的箱子里。记得临出行的时候,母亲把几千美金缝在了我的贴身衣服口袋里,这些钱是以1:10的汇率换来的。这样的场景让我想起小时候的课文《梁生宝买稻种》里,梁生宝把乡亲们的钱缝在衣服里的场景,只是梁生宝缝的是对乡亲的责任,而母亲缝的是对女儿满满的爱和对她在异国的担忧。
  那时候,即使我在国内已经工作了4年,也有了一定的积蓄,但在国外打长途电话仍是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因此我基本都是靠写信维系着与家里人的交流,为了不让信件超重,通常我还会把一张纸的两面都写满。这些当然无法跟现在的沟通方式相比,如今我和儿子已经可以自由地视频通话或通过微信等方式随时联系。
  去看大世界的决心
  当时去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有点儿悲壮的感觉。
  1990 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后,我加入中央电视台当时收视最好的栏目之一《正大综艺》。1993年,我得以参与了中国的第一次申奥。申奥的失败既让我看到了中国整体实力的不足,也让我看到了东西方相互理解的鸿沟,当时的我强烈感觉到自己不过是一只井底之蛙,对外部的世界了解实在太少。人活这一辈子,我不想只做一个喉舌,还是希望对这个世界能有些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1993 年底,我做出了令当时周围的小伙伴们都难以置信的辞职留学的决定。那时候,要留学需要先辞去公职,毕业不满5年的还要向教育部门缴纳一定的罚款,拿到相应的证明,并把档案挂靠在人才交流中心之后才能拿到护照。而如果你最后被拒签了,就等于是完全没有了后路。当时周围的许多人都为我的决定感到惊诧:“你知道有多少人打破头都想坐在你这个央视当红节目主持人的位置上吗?”
  当时只有正大集团的谢国民先生对我说:“杨澜,你是个很有才能的年轻人,好好去读书,如果你能考上常青藤大学,我们基金会为你提供全额的奖学金。”我半开玩笑地问:“谢先生,如果我走了,《正大综艺》可就是要换主持人的咯!”他说:“我觉得一个年轻人的成长比一个节目的成功重要得多。”那时候,他的这番话深深地感动了我,于是我就问:“我能为正大集团做点什么呢?”谢先生说:“不需要你做任何事情,你只管好好读书,这对你的将来有好处。”
  我放弃来之不易的成功、放弃眼前那么多名利的初衷,就是想要去看看外面更大的世界。我希望能够学有所长,能够更加深入到媒体的策划和制作中去。这种简单、强烈的想法让我迈出了人生的关键一步。当飞机降落到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的时候,看到曼哈顿灯火璀璨的夜空,我还是有一些小小的激动的,我觉得自己来到了一个繁华、梦幻的全新世界。
  痛并快乐的留学生涯
  我要特别感谢正大集团的奖学金,使我在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两年的学习期间,可以更加专注在学业上,而不需要通过打工来养活自己。尽管我之前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本科阶段读的是英美文学专业,但是到了国外,却依然能够感受到在阅读量、写作量和语言上的巨大挑战,每天也依然要熬夜学习到凌晨2点钟左右。
  那时候我学习的心气特别高,第一个学期就选了六门课来上,当时我其实只要选到四门课的量就已经足够了,结果选了这么多课,可把我自己累得够呛。夜深人静的时候,陪伴我最多的,也只有宿舍管道里不时会溜达出来的老鼠。有时候,我猛然一回头,甚至会跟老鼠来个四目相对。
  当时认识的一位师哥给我留下了一台286的电脑,那也是我接触电脑的开始。这台机器已经很老旧,经常有罢工的情况发生,特别是当我写了一大堆论文,而又没来得及保存的时候,突然的死机,常会让我急得半夜里大哭一场。哭完了之后,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爬起来,含着眼泪再从头写起。
  “辛苦”二字,应该是一直贯穿着我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整个学习生涯,但我也非常感激这段生活,让我在国际政治、外交、经济、传媒等各个领域都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当时我们的学院汇聚了五十多个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通过跟大家的相处和交流,使得我的视野和心胸进一步被打开,对于不同的观点能有更加包容的态度,通过大家观念的碰撞和思辨,让我看很多问题的时候,思考的方式会更加开放。
  在美国留学期间,我也慢慢地找到了自己主要的研究方向,这就是美国的脱口秀节目。我有幸也见到了克朗凯特、丹·拉瑟、芭芭拉·沃尔特斯等很多美国新闻界、主播界的顶尖人物。当时我就在想:在中国的电视屏幕上,还没有任何一档以主持人的名字命名的,带有主持人鲜明个性印记的高端访谈节目,这也许就是我的机会。 所以在毕业前夕,我就开始转型做了节目制作人,和上海的东方电视台联合制作了后来的52期《杨澜视线》。在这个节目中,我首次采访了基辛格、克朗凯特等名人,还和费翔做了第一个面向中国观众的、关于百老汇的专题电视纪录片,在国内获得了很好的反响。
  在留学期间,我还认识了我的先生吴征。我拿到了硕士学位,接着结婚生子,这使得我在1996年即将回国的时候,在人生、事业、家庭等各个方面,都有了不小的收获,人生的状态与留学之前已经完全不同。
  那一年即将离开纽约的时候,是一个大冬天,我和先生一起来到洛克菲勒广场,望着那棵纽约最大的圣诞树,许下了心愿:希望回国以后能够去实现我的媒体梦,也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再回到这个与我充满着情感联系的美国城市。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离美前夕,我作为制作人和CBS共同制作了一部关于中美中学教育对比的纪录片——《2000年那一班》。当时,美国的CBS邀请我做他们的出镜记者。我当时想,以我的语言和专业能力,假以时日某天成为像宗毓华那样的华裔主播也是有可能的,只是我跟美国观众之间,似乎缺少了某种像是我跟中国观众之间的那种无形的紧密的情感联系。这种情感联系,不是仅仅通过语言和专业就能够去打通的,它其实是一套相当复杂的精神、情感与价值体系,是社会环境、群体记忆和个人成长经历的相互交织所形成的东西。我更愿意做的事情,就是说出中国观众的心声;更想见证的事情,就是中国正在发生的历史性的巨变。我作为一个媒体人,不管自己的平台有多大,最终立足的根本其实还是我和观众之间长期建立起来的那种共同的情感记忆和内心归属。
  回国后,我先去了香港的凤凰卫视,并在1998年开创了大中华区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高端访谈栏目——《杨澜工作室》。记得第一期的采访嘉宾是陈逸飞,第二期便是张瑞敏。直到今天,承袭《杨澜工作室》的《杨澜访谈录》,已经走过了17个年头。这期间,我采访了全球各界的近千位嘉宾,包括:卡特、老布什、克 林顿、基辛格、奥尔布赖特、赖斯、希拉里、克里、李光耀、朴槿惠、李显龙、拉加德、潘基文等数十位国际政要,见证了如柳传志、王石、李彦宏、马云、姚明、 郎朗、林丹、李娜、张艺谋、冯小刚、徐峥等中国各个领域领袖人物的成长轨迹。为了准备采访,我的总阅读量超过8000万字,采访的时间更是达到了数万小 时。
  2000 年,我和先生共同创建了大中华区第一个人文纪录片频道——阳光卫视。2004年把阳光卫视转让之后,我们又开始进入跨媒体的投资和运营领域。今天的“阳光七星娱乐媒体集团”已成为一个横跨全球,涉及电影、电视、音乐、娱乐、大型演出和纪录片的综合性投资、运营集团。
  最好的我与最好的时代
  我有机会参加了三次北京的申奥工作,是何其的幸运。第一次是作为主持人于1993年赴蒙特卡罗,见证了一场刻骨铭心的失利;第二次是2001年代表北京在莫斯科做奥运文化项目的陈述人,见证了激动人心的历史性一刻。在那次演讲的结尾部分,我说道:“700年前,人们惊讶于马可·波罗描述的那个东方美丽的国度,问马可·波罗那些关于中国的故事是不是真的,他回答说:‘我告诉你的,连我看到的一半都没有达到。’其实,今天我们介绍的只是一小部分,请用你自己的眼睛去发现中国吧!”当时我心中就有种强烈的情感,渴望看到中国和世界更深度的融合,也希望世界对中国有更全面和公正的认识。
  2015 年,我再次被邀请成为北京申办冬奥会的陈述人,这出乎了我的意料。为了做好这次陈述,从来没学过法语的我,临时抱佛脚做了一小段法语陈述。其实这其中要展现的不是我个人的语言能力,而是一个国家对世界保持开放的一种诚恳态度。在陈述的最后,我请国际奥委会的官员们一起展望冬季体育发展的未来,那就是中国将有3亿人口参与冰雪运动,同时有一个高达3000亿元的体育产业将为奥林匹克运动带来空前的活力。
  就像当年何振梁先生在北京申办夏季奥运会时阐述的那样:“无论你们今天做什么样的决定,都会被载入历史,但有一个决定,会让你们创造新的历史。”
  从对媒体之心的不懈追求,到对媒体之路的探索与坚持,能在短短的人生中有这么多可贵的机会去参与和推动国家的开放与进步,这也许就是我所遇到的大时代吧!
其他文献
荷兰果然是“自行车王国”,全家骑车是非常常见的事儿。到荷兰海牙工作后,我放弃了汽车,和左邻右舍许多人一样,骑车上下班。甚至我还路遇过国际法院大法官骑车进和平宫大院,荷兰政府部长骑车过议会广场。使馆今年国庆招待会,吴恳大使告诉嘉宾,他和夫人像荷兰人一样享受每天骑车20公里上下班。  我有时会想,大家都知道荷兰是个自行车王国,但这个王国是怎么建成的呢?荷兰地势超平坦,这是先天优势,把重庆借给荷兰人试试
期刊
随着城中村的拆迁改造、各种新地标的拔地而起,郑州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记忆中的城中村,正从郑州版图上渐渐消失。郑州的村庄名,看似平淡稀奇,背后却有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和一段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村庄也许会消失,这些故事却在人们的记忆中难以抹去。  洛达庙村  洛达庙村位于今陇海西路与西三环交会处东北侧。  洛达庙村原名“奉寨”。传说,不知何年何月有一商人落魄至此,见村头土地庙残破不堪,土地爷塑像几乎倒塌
期刊
“You're Wrong, I'm Wrong, Everyone's Wrong。”美国东部时间2016年11月9日凌晨两点,CNN直播间一位女主持若有所思地说道。  时针回拨到11月8日傍晚6点,彼时东海岸的选站还未关闭,而美联社的出口民调显示,大约一半的选民认为希拉里·克林顿具备总统气质,相比之下,认为特朗普具备总统气质的仅为1/3。  然而随着一个州又一个州的选票结果公布,美国版图上,原
期刊
2016年11月12日时近正午,我和李佩甫、张宇及南丁老师的儿子、女婿一起,在郑州殡仪馆的火化炉前,亲手把他的骨殖一块块捡拾起来,装入骨灰盒中。南丁老师的子女带着他的骨灰乘车走了,我一下子感觉世界是如此地空空荡荡。  一次,一次,又一次,我忍着内心的伤痛写下悼念文章。今年1月份,张一弓先生去世,《文艺报》约我写篇悼念文章,那时,正值我的母亲去世,我在为母亲守灵时写下了那篇文章。然后是和我搭班子的马
期刊
第一次喊南丁“妹夫”,原是有点儿打趣,他却笑眯眯地接受了。所以几年来,见面我就喊他“妹夫”,他喊我“姐”。佩甫兄有次在一旁听见了,惊讶地笑起来,其实喊着喊着就喊顺了。当姐的好处,是可以像对亲人一般看待妹夫,而不必总被一名文学后辈与一位省文联老主席的关系拘着。  现在妹夫走了,丢下我的好姐妹张颖走了。转瞬之间,再向哪儿喊这一声“妹夫”,听这一声“姐”,再向何处迎这一副温暖的笑颜?闻听噩耗,我和我家先
期刊
从1989年一个不到15平方米的干洗店,发展成为业内知名的洗衣企业,27年来,郑州康洁的“掌舵人”吉浦钧凭着先人一步的意识,一手建立起了自己的洗衣王国。.  入行契机  公元20世纪80年代末,在河南省会郑州一家银行上班的吉浦钧,因不甘心碌碌无为地打发日子,毅然放弃优越的工作环境,辞职开起了饭店。两年过后,他手中微有积蓄。然而,饭店里经常发生的打架、酗酒、赊账现象,使他对现状很不满意。一个偶然的机
期刊
编者:1952年3月,巴金带领一个创作组,到朝鲜战场采访。3月22日,巴金和17位文艺工作者一起,与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见面。会见之后,创作组的同志们在讨论彭德怀司令员的谈话时,都希望巴金先生能写一篇“会见记”,来记录这次有意义的会面。巴金先生在25日晚上8时开始,用了3个多小时,“一挥而就”(巴金自述)地写出了《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这篇文章,还原了彭德怀司令员为人的朴实与气度、他坚定的
期刊
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快递与我们的生活已经息息相关,而这也造福了一些在快递行业掘金的先行者,圆通速递董事长喻渭蛟就是其中之一。他说:“没有谁的成功是轻轻松松的,你去问问那些创业的人,谁没有几斤眼泪?”  如今,他在快递行业已经打拼了15年,当然回报也是非凡的:2000年,他东拼西凑5万元起步,2015年9月23日,他以70亿的身家上榜胡润百富榜,居榜单第264位。2016年的双11,圆通依旧占据着广
期刊
周卓民,男,汉族,中共党员,1941年9月20日出生,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孝敬镇内都村人,大学本科学历。1964年7月毕业于开封师范学院地理系(今河南大学),毕业后接受国家统一分配,到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六中学任教。父亲周绍文,母亲刘筱溪,均是农民。  1955年,周卓民高小毕业,考入了沁阳中学。这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老平原(省)十三中”,学校师资力量雄厚。他在这所学校完成了初中和高中的学业,于19
期刊
“九龙川里桃花香,梁公古治是吾乡。马莲桥下金龙见,飞黄腾达呈瑞祥。”宁县古称“豳”,是周先祖公刘迁居拓荒、创基立业的发祥地。北魏末称宁州,宁者辑安定和平之意。唐初,秦王李世民三战宁州,翦除割据势力,大败突厥兵,巩固了唐王朝的西北边防。唐中宗年间,宁州刺史狄仁杰“德政斐世,州人勒碑以颂”。此地民间更是流传着“狄仁杰斩九龙”的故事。  狄仁杰竟有如此英雄壮举,李司机与车内同行的小周絮絮说来,听得我心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