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春季东亚-北太平洋地区沙尘气溶胶的辐射强迫

来源 :科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中国科学院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风送沙尘的形成、输送机制及其对气候与环境的影响”期间, 在中国西北部沙漠地区进行了气溶胶采样, 经过成分分析和理论计算, 得出了该地区沙尘气溶胶的主要光学特性. 与其他沙尘模型相比, 源于中国沙漠的沙尘气溶胶复折射指数偏低, 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性较弱, 散射较强, 前向散射偏弱, 后向散射偏强. 将其作为中国和东亚地区沙尘气溶胶光学模型的代表, 模拟了东亚-北太平洋地区2001年春季平均辐射强迫. 计算得出: 该地区大气顶的平均净辐射强迫为-0.943 W·m-2, 其中短波-1.700 W·m-2, 长波+0.759 W·m-2; 地面净辐射强迫为-5.445 W·m-2, 短波-6.250 W·m-2, 长波+ 0.805 W·m-2. 最后给出了东亚-北太平洋地区大气顶和地面的辐射强迫分布.
  关键词 复折射指数 辐射特性 辐射强迫
其他文献
摘要 对采自青藏高原东南部林芝地区的喜马拉雅冷杉进行交叉定年后,分析了喜马拉雅冷杉年轮813C序列与气候要素之间的关系.去除大气CO2浓度升高导致大气CO2中δ13C下降和生长趋势的影响后,建立树轮δ13C值的残差序列△13C.利用附近林芝气象站的气象资料,分析了树轮△13C.序列对气候要素的响应.结果表明:冷杉δ13C的高频振荡与该地区前一年的9—11月降水和相对湿度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并存在强
期刊
摘要利用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和其他多种观测资料,分析了1970~1999年期间马斯克林高压和澳大利亚高压(以下分别简称为马高和澳高)的年际变化.结果显示,马高的年际变化主要取决于南极涛动,当南半球高纬度绕极低压加深时,马高加强;与马高有所不同的是,澳高的年际变化则同时与南极涛动和ENSO(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有关,当厄尔尼诺发生时,澳高加强.  相关分析和所选取的个例分析均证实,东亚夏季
期刊
摘要 硬X射线衍射增强成像(DEI)方法利用一块或一对放在样品和探测器之间的完美晶体(分析晶体), 把X射线(经过多块晶体单色化, 具有较高单色性和准直性)穿过样品时产生的透射光、折射光和散射光彼此分开来成像, 是一种和X射线相位变化梯度有关的成像方法, 能够大大提高弱吸收体硬X射线成像的衬度和空间分辨率. DEI成像的光路通常较为复杂, 入射光要经过多块晶体的衍射, 调节不便, 不利于实用化.
期刊
摘要 最近,一种新的冠状病毒被确定为近期爆发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病原体.虽然人们对人冠状病毒229E已经有了较多的研究,而且其受体结合位点也被确定在S蛋白第417~547个氨基酸残基之间.但是,这一区域与新分离的SARS相关病毒(香港株,CUHK-W1)没有任何同源性.有意思的是,已知的各种冠状病毒S蛋白S1亚基的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显示,鼠肝炎病毒(MHV)与SARS相关病毒的同源
期刊
摘要 利用1954-2002年全国681个气象站的逐日观测资料,以天气过程为单元给出了近49年中国北方典型强沙尘暴的序列,并初步分析了中国北方强沙尘暴的时空分布和演变趋势.结果表明:1954-2002年,中国北方共出现了223例较为典型的强沙尘暴事件,其中1979年4月10-12日的强沙尘暴事件的影响范围最大:与沙漠、沙地的地理分布和入侵我国的强冷空气的路径密切关连.强沙尘暴的多发区域主要位于南
期刊
摘要 风尘中所含的铁是海洋生物的营养元素,对浮游生物的生产力有重要影响,从而对海洋吸收CO2的量有调节作用,进而影响全球气候.从亚洲内陆产生的粉尘不仅堆积于黄土高原,形成黄土-古土壤序列,而且落入北太子洋等海域.基于黄土高原中部的西峰和长武两个剖面,对900 ka以来风尘的铁含量及其时域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时期的风尘铁含量具有明显的变化.铁含量的波动总体上与冰期-间冰期旋回的变化差异
期刊
摘要 采用磁控溅射在玻璃基片上制备了[FePt/Ag]10纳米多层膜. 经550℃, 30 min真空退火后, [FePt/Ag]10多层膜的矫顽力显著增大. [FePt/Ag]10多层膜的磁学性能受Ag体积百分含量的影响, 多层膜中含25%的Ag可以得到最大矫顽力. 剩磁曲线分析表明, 在Ag含量相等的[FePt/Ag]10多层膜中, 较薄的磁性层有利于减小晶粒间交换耦合作用. X射线衍射结果
期刊
摘要 利用飞行时间质谱仪研究了在800和400 nm的60 fs激光强场(1013~1015 W·cm-2)作用下气体 分子CH2I2和CH2ICl的电离解离行为. 在中等光强作用下, CH2I2和CH2ICl分别产生了协同解离产物I2及ICl分子; 在强激光场中因库仑爆炸产生的高价离子I2+在飞行时间质谱上分裂成3个峰, 根据I2+离子的飞行时间差得到库仑爆炸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 并由此得出
期刊
摘要 采用学习与测验的方式, 要求被试在测验阶段对图片是否学过进行判断, 并记录编码与提取阶段的ERP, 然后按照旧图片是否成功提取在编码阶段形成相应的相继记忆(Dm)效应, 同时按照正确判断的旧、新图片在提取阶段形成相应的旧/新(old/new)效应. 结果表明, 编码阶段, 在400~700 ms, 再认图片正确的正波波幅明显大于再认图片错误的正波波幅, 这一Dm效应主要分布在额区和中央区;
期刊
摘要 以Mn(OH)2作为反应前驱体, LiOH为锂化剂, (NH4)2S2O8为氧化剂, 采用原位氧化插层反应方法, 在缓和的实验条件下合成出层状正交结构LiMnO2. 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核磁共振(7Li-NMR)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使用该方法可以获得单一相、晶型较好、纯度较高的样品. 电化学测试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