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七月流火。
7月24日,为图个早上凉快赶路,我一晚上没睡个囫囵觉,6时半翻身起床洗刷,端着饭碗蹭到窗台边向下看,办公室主任小丁已开车在路边候着。匆匆扒了几口饭,带上几件随身的换洗衣服,就下楼坐车往金华赶。
自从干上慈善这一行,我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经常是说走就走,挤时间下去。车子在杭金衢高速公路上疾驰,大自然一片生机盎然,但我的思绪并没被车窗外的苍翠景致所吸引,脑子里想的是此次出差的安排:去金华商量召开“浙江中烟光明行动”总结表彰会,然后去丽水。
“浙江中烟光明行动”是浙江省慈善总会与浙江中烟工业公司于2006年8月合作启动的为生活困难的老年白内障患者进行免费手术复明的慈善项目。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已完成预定计划,全省有1000多名老年患者“重见光明”。为检查评估项目成效,前不久,我们秘书处工作人员分成四组跑了16个县市、12个手术医院和32个乡镇街道,评估项目成效,与50多位受助老人进行面对面交流,抽查治疗效果,结果令人感动。慈善机构的精心组织、乡村干部的细心护送、手术医院的无私奉献、受助老人的感激涕零……一幕幕像电影镜头一样,不时在我的脑海里闪回,我在心里想着:慈善的事需要多少人为之付出啊,救助一个人能带来多少“口碑”,而慈善的社会效应又岂是用数据可作评估的。
时近11点,我们到了金华。市民政局的余局长(兼慈善会副会长)已在办公室等候多时。余局长是个女同志,我与她也算得上“老朋友”了。十多年前,我在团省委,她在团市委,一转眼,大家都已到了“知天命”的年龄。她有点发福,但不改直爽的脾气,要商量的事,你一句,我一句,不出10分钟就敲定了,因为我下午要赶路,于是抓紧时间去吃饭。餐桌上我又认识了金华眼科医院的吴坚韧院长和他的助理,从台湾来大陆工作的廖先生。
听办公室搞抽查的同志回来汇报,金华的白内障复明做得比较好,主要得益于金华眼科医院的支持和推动,而这个医院的当家人吴院长无疑是“爱心使者”。我的旁边就坐着吴院长,侧眼看与我这1米8的身板也算得上是“平起平坐”。也许是初次见面,他显得有些拘谨,别人讲话他都投入地听。轮到他讲,一下子话匣就打开了。从他的介绍中,我知道了他原来在金华市一家公办医院搞管理工作,四年前辞职下海打拼,历经艰辛,终成正果。目前,金华眼科医院作为一家民营专科医院,拥有资产上亿元,高中级医务人员20多名,并建立了医疗、配镜一条龙服务。医院已列为金华市的“医保定点医院”和重点扶植的医院。这对民营医院来说算得上是一种殊荣。而吴院长体会靠的是质量和信誉,以及支持慈善公益事业得到的“好报”。事实正是如此,金华眼科医院虽然建院时间不长,但对慈善事业的支持从不含糊,近几年接受民政、残联、慈善等部门的委托,已为1500多名生活困难的老年白内障患者做了免费手术,这在当地已传为佳话。听着,听着,我感到这不正好诠释了院长的名字吗?吴坚韧,离开了坚韧不拔的信念和毅力,这一切能做得到吗?
吴院长的介绍勾起了我的兴致,正想问一些创业上的问题,他却把话题一转介绍起隔桌而坐的同伴来。我这才注意到这位中等个子、带着眼镜、默默坐着的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他叫廖道明,是台湾来大陆的“打工仔”,现在是吴院长助理。他来金华已经有三年多了,还娶了大连姑娘,目前在金华安居乐业。
既然有台湾同胞在,我们的话题自然扯上了台湾。而谈的最多的当然是台湾慈济会。从慈济会在台湾的公信度到它在大陆开展的慈善救助活动,从慈济会的治会理念到它的规范化管理,从慈济会为两岸交流作出的贡献到它最近荣获“中华慈善奖”。事实上,近些年来,我们对台湾慈济会的认知越来越深刻。在慈济人身上我们真切感受到血浓于水的民族情怀。廖先生显然对此也颇有“荣誉感”,他说,慈济会在台湾影响很大,他自己也向慈济会捐过款,是慈济会的“同道中人”。
中饭后,我想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去医院看看。于是与余局长道个别,就坐上吴院长的车子去医院。从市政府到医院也就七八分钟的车程。在车上,我又问起台湾来的廖助理做什么工作?吴院长说负责公共关系和社会事务,这使我大感意外。我原以为廖先生一定是作为眼科专家聘请的,但廖助理并不懂医,他的专长就是社会工作。接下来吴院长的一席话,使我茅塞顿开。吴院长说,民营医院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既要了解社会的需求,又要关心弱势群体,两者结合,才能树立品牌形象,为医院发展打出一片天地。这是金华眼科医院的办院理念,也是一种社会责任。
看了医院和配镜中心,我的心里有了底。拜托吴院长协助我们开好表彰会,就匆匆往丽水赶:要与丽水市慈善总会商量8月底给全市敬老院送冰箱和9月份的助学安排。
金华距离丽水100多公里,车子出城不久就爬山,一路上在群山中穿行。骄阳似火,苍山欲滴。这几年浙江抓生态保护,颇见成效。一个接一个的自然保护区,掠窗而过。车内的空调也不敌高温,我索性打开车窗,让山风吹吹脑袋,理理思路,准备下一站的“腹稿”。
车近丽水,已过3点半。天上闷雷声声,乌云积聚,眼看着就要下大雨了。昨天跟丽水市慈善总会联系时得知,今天下午他们有一个重要的筹款活动,不能来接我们。要我们直接去宾馆住下就行。于是我们直奔宾馆,办好手续刚进门,雷电夹着大雨倾盆而下……
时间还早,我也没兴致干别的,拿出随带的市慈善总会的材料翻看起来,心中不免对徐仁俊会长——一个退休的老领导肃然起敬。
丽水市在浙江属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这对慈善工作也造成影响。前些年为促市里重视慈善工作,省慈善总会领导没少花心思,一有机会就跟市里领导提成立慈善会的事情。三年前,几经周折的丽水市慈善总会终于成立。至此,全省11个市全部成立了慈善会。丽水的徐会长今年70岁,退休前担任市政协主席,在当地德高望重,颇有人缘。加上他生性耿直,率真投入,市里的慈善工作很快打开了局面,到2006年底,全市慈善筹款6878万元,救助困难群众3万人。徐会长倡导的“千言万语、千辛万苦、千方百计”的“三千”精神,也为浙江慈善界同行们交口赞誉。听人说今天下午的筹款活动也是徐会长把市领导推出来,邀请开发区的一批“老总们”听取市慈善总会的工作汇报,对慈善工作品头论足,并当场落实捐款事宜。就这一招,足见徐会长的“功力”之深。而前几天刚听说徐会长被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则更让我对这位“老同行”刮目相看。
五点刚过,电话铃响了。电话那头,市慈善总会的陈秘书长先表歉意,再发邀请。要我们在宾馆门口等,马上接我们去吃饭。原来,下午的筹款会结束后,市里请“老总们”吃饭,也请我们一起过去。这倒是个机会,既可了解企业家的想法,也可结结人缘,此类“饭局”我是不肯错过的。在宾馆门口等了几分钟,来接的车子就到了,上车往饭店赶,才到半路驾驶员小严的电话响了。电话那头告知,因为雷击造成饭店电器短路,原来的“饭局”不得不取消,要我们原路返回,在住宿的宾馆吃饭。
我们前脚刚进宾馆餐厅,徐会长后脚就赶到了。你看他穿着T恤衫、休闲裤,满头银发,精神矍铄。刚落座,没寒暄几句,徐会长就竹筒倒豆子,把下午的筹款会说了个透。而我听得最清楚的是:筹款超过500万元。真是好消息,我有点兴奋,要知道,在丽水筹款一次性要达到这个数,在前几年是不可想象的。丽水的慈善事业大有后来居上之势,而这其中,又包含着徐会长,一个本可儿孙绕膝、颐养天年的老领导多少的心血和汗水。对比他们,我们又有什么可说的呢?
接下来的情景可想而知,饭桌变成了会议桌,吃饭变成了交流会。徐会长在饭桌上排兵布阵,我也不时给予点评。如此这般,把下午的时间都给补了回来。临散时,明天的任务都已指定到人:去企业落实500万捐款;去民政局摸清敬老院的情况,配送冰箱;去丽水学院开座谈会,安排助学活动。
这顿“宴请”吃了2个多小时,回到房间已经8点多,我推开窗户,雨后的阵阵凉风扑面而来,使人顿觉神清气爽。望着城市中闪烁着的万家灯火,感受着这一片温馨祥和的氛围,我突然产生了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根植于慈善的崇高,根植于扶贫济困的心灵慰藉,根植于受助者舒心的微笑……
我想:慈善人永远生活在激情与寻梦之中,而明天,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7月24日,为图个早上凉快赶路,我一晚上没睡个囫囵觉,6时半翻身起床洗刷,端着饭碗蹭到窗台边向下看,办公室主任小丁已开车在路边候着。匆匆扒了几口饭,带上几件随身的换洗衣服,就下楼坐车往金华赶。
自从干上慈善这一行,我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经常是说走就走,挤时间下去。车子在杭金衢高速公路上疾驰,大自然一片生机盎然,但我的思绪并没被车窗外的苍翠景致所吸引,脑子里想的是此次出差的安排:去金华商量召开“浙江中烟光明行动”总结表彰会,然后去丽水。
“浙江中烟光明行动”是浙江省慈善总会与浙江中烟工业公司于2006年8月合作启动的为生活困难的老年白内障患者进行免费手术复明的慈善项目。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已完成预定计划,全省有1000多名老年患者“重见光明”。为检查评估项目成效,前不久,我们秘书处工作人员分成四组跑了16个县市、12个手术医院和32个乡镇街道,评估项目成效,与50多位受助老人进行面对面交流,抽查治疗效果,结果令人感动。慈善机构的精心组织、乡村干部的细心护送、手术医院的无私奉献、受助老人的感激涕零……一幕幕像电影镜头一样,不时在我的脑海里闪回,我在心里想着:慈善的事需要多少人为之付出啊,救助一个人能带来多少“口碑”,而慈善的社会效应又岂是用数据可作评估的。
时近11点,我们到了金华。市民政局的余局长(兼慈善会副会长)已在办公室等候多时。余局长是个女同志,我与她也算得上“老朋友”了。十多年前,我在团省委,她在团市委,一转眼,大家都已到了“知天命”的年龄。她有点发福,但不改直爽的脾气,要商量的事,你一句,我一句,不出10分钟就敲定了,因为我下午要赶路,于是抓紧时间去吃饭。餐桌上我又认识了金华眼科医院的吴坚韧院长和他的助理,从台湾来大陆工作的廖先生。
听办公室搞抽查的同志回来汇报,金华的白内障复明做得比较好,主要得益于金华眼科医院的支持和推动,而这个医院的当家人吴院长无疑是“爱心使者”。我的旁边就坐着吴院长,侧眼看与我这1米8的身板也算得上是“平起平坐”。也许是初次见面,他显得有些拘谨,别人讲话他都投入地听。轮到他讲,一下子话匣就打开了。从他的介绍中,我知道了他原来在金华市一家公办医院搞管理工作,四年前辞职下海打拼,历经艰辛,终成正果。目前,金华眼科医院作为一家民营专科医院,拥有资产上亿元,高中级医务人员20多名,并建立了医疗、配镜一条龙服务。医院已列为金华市的“医保定点医院”和重点扶植的医院。这对民营医院来说算得上是一种殊荣。而吴院长体会靠的是质量和信誉,以及支持慈善公益事业得到的“好报”。事实正是如此,金华眼科医院虽然建院时间不长,但对慈善事业的支持从不含糊,近几年接受民政、残联、慈善等部门的委托,已为1500多名生活困难的老年白内障患者做了免费手术,这在当地已传为佳话。听着,听着,我感到这不正好诠释了院长的名字吗?吴坚韧,离开了坚韧不拔的信念和毅力,这一切能做得到吗?
吴院长的介绍勾起了我的兴致,正想问一些创业上的问题,他却把话题一转介绍起隔桌而坐的同伴来。我这才注意到这位中等个子、带着眼镜、默默坐着的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他叫廖道明,是台湾来大陆的“打工仔”,现在是吴院长助理。他来金华已经有三年多了,还娶了大连姑娘,目前在金华安居乐业。
既然有台湾同胞在,我们的话题自然扯上了台湾。而谈的最多的当然是台湾慈济会。从慈济会在台湾的公信度到它在大陆开展的慈善救助活动,从慈济会的治会理念到它的规范化管理,从慈济会为两岸交流作出的贡献到它最近荣获“中华慈善奖”。事实上,近些年来,我们对台湾慈济会的认知越来越深刻。在慈济人身上我们真切感受到血浓于水的民族情怀。廖先生显然对此也颇有“荣誉感”,他说,慈济会在台湾影响很大,他自己也向慈济会捐过款,是慈济会的“同道中人”。
中饭后,我想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去医院看看。于是与余局长道个别,就坐上吴院长的车子去医院。从市政府到医院也就七八分钟的车程。在车上,我又问起台湾来的廖助理做什么工作?吴院长说负责公共关系和社会事务,这使我大感意外。我原以为廖先生一定是作为眼科专家聘请的,但廖助理并不懂医,他的专长就是社会工作。接下来吴院长的一席话,使我茅塞顿开。吴院长说,民营医院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既要了解社会的需求,又要关心弱势群体,两者结合,才能树立品牌形象,为医院发展打出一片天地。这是金华眼科医院的办院理念,也是一种社会责任。
看了医院和配镜中心,我的心里有了底。拜托吴院长协助我们开好表彰会,就匆匆往丽水赶:要与丽水市慈善总会商量8月底给全市敬老院送冰箱和9月份的助学安排。
金华距离丽水100多公里,车子出城不久就爬山,一路上在群山中穿行。骄阳似火,苍山欲滴。这几年浙江抓生态保护,颇见成效。一个接一个的自然保护区,掠窗而过。车内的空调也不敌高温,我索性打开车窗,让山风吹吹脑袋,理理思路,准备下一站的“腹稿”。
车近丽水,已过3点半。天上闷雷声声,乌云积聚,眼看着就要下大雨了。昨天跟丽水市慈善总会联系时得知,今天下午他们有一个重要的筹款活动,不能来接我们。要我们直接去宾馆住下就行。于是我们直奔宾馆,办好手续刚进门,雷电夹着大雨倾盆而下……
时间还早,我也没兴致干别的,拿出随带的市慈善总会的材料翻看起来,心中不免对徐仁俊会长——一个退休的老领导肃然起敬。
丽水市在浙江属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这对慈善工作也造成影响。前些年为促市里重视慈善工作,省慈善总会领导没少花心思,一有机会就跟市里领导提成立慈善会的事情。三年前,几经周折的丽水市慈善总会终于成立。至此,全省11个市全部成立了慈善会。丽水的徐会长今年70岁,退休前担任市政协主席,在当地德高望重,颇有人缘。加上他生性耿直,率真投入,市里的慈善工作很快打开了局面,到2006年底,全市慈善筹款6878万元,救助困难群众3万人。徐会长倡导的“千言万语、千辛万苦、千方百计”的“三千”精神,也为浙江慈善界同行们交口赞誉。听人说今天下午的筹款活动也是徐会长把市领导推出来,邀请开发区的一批“老总们”听取市慈善总会的工作汇报,对慈善工作品头论足,并当场落实捐款事宜。就这一招,足见徐会长的“功力”之深。而前几天刚听说徐会长被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则更让我对这位“老同行”刮目相看。
五点刚过,电话铃响了。电话那头,市慈善总会的陈秘书长先表歉意,再发邀请。要我们在宾馆门口等,马上接我们去吃饭。原来,下午的筹款会结束后,市里请“老总们”吃饭,也请我们一起过去。这倒是个机会,既可了解企业家的想法,也可结结人缘,此类“饭局”我是不肯错过的。在宾馆门口等了几分钟,来接的车子就到了,上车往饭店赶,才到半路驾驶员小严的电话响了。电话那头告知,因为雷击造成饭店电器短路,原来的“饭局”不得不取消,要我们原路返回,在住宿的宾馆吃饭。
我们前脚刚进宾馆餐厅,徐会长后脚就赶到了。你看他穿着T恤衫、休闲裤,满头银发,精神矍铄。刚落座,没寒暄几句,徐会长就竹筒倒豆子,把下午的筹款会说了个透。而我听得最清楚的是:筹款超过500万元。真是好消息,我有点兴奋,要知道,在丽水筹款一次性要达到这个数,在前几年是不可想象的。丽水的慈善事业大有后来居上之势,而这其中,又包含着徐会长,一个本可儿孙绕膝、颐养天年的老领导多少的心血和汗水。对比他们,我们又有什么可说的呢?
接下来的情景可想而知,饭桌变成了会议桌,吃饭变成了交流会。徐会长在饭桌上排兵布阵,我也不时给予点评。如此这般,把下午的时间都给补了回来。临散时,明天的任务都已指定到人:去企业落实500万捐款;去民政局摸清敬老院的情况,配送冰箱;去丽水学院开座谈会,安排助学活动。
这顿“宴请”吃了2个多小时,回到房间已经8点多,我推开窗户,雨后的阵阵凉风扑面而来,使人顿觉神清气爽。望着城市中闪烁着的万家灯火,感受着这一片温馨祥和的氛围,我突然产生了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根植于慈善的崇高,根植于扶贫济困的心灵慰藉,根植于受助者舒心的微笑……
我想:慈善人永远生活在激情与寻梦之中,而明天,是我们永远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