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多态性与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研究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36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影响艾滋病进展的相关基因研究成果进行简要介绍,主要包括趋化因子受体/趋化因子受体配体和人类白细胞抗原的基因多态性及其他胞内因子;进而从研究的复杂性和潜在融合性方面阐述了基因多态性与中医药的内在关联,认为中医证候理论可以从宏观表现层面与西医诊断互补,运用基因组学技术将有望实现中西医学思维的融合,在中医药干预艾滋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发挥作用.
其他文献
文章通过论述笔者在实习教学中常用的“案例教学法”、“一体化教学法”、“产教结合教学法”及其他教学方法,抛砖引玉,旨在让机械工艺同行的专家教授共同探索出更多职业技术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新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应用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治疗3例老年AML患者,通过对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诊疗经过及转归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和讨论.结果 3例患者均为年龄> 60岁的老年人AML,均有不同程度的基础疾病,为中高危预后,且有1例患者有前驱血液病史,3例患者经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化疗后,均获得完全缓解,治疗期间并发症可控.结论
目的明确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I(cTnI)、纤维凝血酶原片段1+2(F1+2)的测定对诊断肺血栓栓塞症价值。方法选择38例肺栓塞(PE)患者为PE组,同期选择年
总结2004—2009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近6年的载文情况,分别对中医药理论研究及实验研究各学科分布、临床各科报道态势、校内论文与校外论文比例与地域分布、各级课题论文
目的 提高对浆母细胞性淋巴瘤(PBL)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认识.方法 分析1例PBL患者的诊治经过,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该患者主要表现为胸前区肿物,侵犯骨骼,结合病理学、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等特点,诊断为PBL.给予患者CHOP为主方案化疗后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维持长期缓解.结论 PBL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预后差,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可能治愈PBL的有效方法。
目的 观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后复发的霍奇金淋巴瘤(HL)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auto-HSCT后复发的HL患者4例,采用FBC预处理方案,实施allo-HSCT.结果 4例患者全部获得造血重建,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2例,发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2例,2例患者分别于移植后11个月、19个月疾病复发,另外2例尚健康生存.结论
EB病毒(EBV)是一种普遍存在的γ-疱疹病毒,全世界90%的成年人存在无症状感染.EBV与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某些类型的B细胞淋巴瘤、T细胞/NK细胞淋巴瘤密切相关.研究表明,EBV潜伏感染的基因表达产物对淋巴瘤的发生起到了启动和(或)促进作用,并为EBV相关淋巴瘤免疫治疗提供了依据.文章主要就2008年版世界卫生组织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中与 EBV相关淋巴瘤的类型作一综述。
套细胞淋巴瘤(MCL)是一种少见、独特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亚型.现有不少治疗MCL的药物和方案,均有一定疗效,但疗效维持时间短,不够理想.目前认为MCL是难以治愈的,预后不良.文章着重介绍了一种治疗MCL的新药替西罗莫司.该药是雷帕霉素的衍生物,它通过下调淋巴瘤的Cyclin D1和Ki-67,阻断细胞周期,诱导肿瘤缩小,抑制肿瘤生长.研究显示替西罗莫司能诱导MCL患者缓解和延长生存,
本文以2006-2013年沪深交易所上市企业为样本,发现:(1)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越好越倾向于早披露年报,而且从主板到中小企业板再到创业板,经营业绩对其年报披露时间的影响逐渐增
利妥昔单抗是一种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中广泛应用的单抗类靶向药物,作用于CD20抗原.其联合化疗显著改善了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预后.但是仍有部分患者对利妥昔单抗治疗无效或在治疗有效后短期内复发,提示可能存在利妥昔单抗的耐药.利妥昔单抗对B细胞淋巴瘤细胞的杀伤机制主要包括直接诱导凋亡、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补体依赖细胞毒作用(CDC)等,不同的作用机制可能存在不同的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