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9年,海子卧轨,戈麦投河。
火化时,西川在场,戈麦的脸已经紫了,打了一层石膏,可头发和石膏之间,一圈儿紫色仍然可见。
这以后,西川明白了一件事儿:诗人可以死,也可以死得很有诗意,但死后你会留下一个尸体,殡仪馆还得处理它,这事儿与美无关,你控制不了。
和死亡有关的美学就这么破灭了。
也正是那一年,欧阳江河一个人跑到成都人民南路,写出了他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一首诗,“一个无人离去的地方不是广场/一个无人倒下的地方也不是”。
他还忘不了1986年的那个早上,他最后一次见到骆一禾的情景。
4点钟,天还没亮,骆一禾一件大衣、一条长围巾,站在门口,非常体面,一点儿风尘仆仆的样子都没有,“就像刚从隔壁过来。”
其实他一夜没睡,从远处赶来,爬18楼,就为送送欧阳江河。欧阳6点的火车,5点就得走。
那个年代,诗人们还不知道注意外表,骆一禾是少有的讲究穿着的人。他文雅,长得好,讨厌任何一点狼狈,包括气喘吁吁。为这他提前来了,爬上18层,在门口站了很久,直到不出汗、不喘气,这才敲门。
6年后骆一禾死了。火化前,殡仪馆给他穿了一身邮差绿西装,脸也化了妆,古怪、别扭、丑。一生中,他从没这么不堪。
历史和死亡,让欧阳江河一下子沉默下来,3年里,他没有再写过一首诗。
和其他诗人一样,他逐渐感到羊群、马儿、月亮这些东西,在生活面前太轻了,而诗也远没有他们以为的那么伟大。
3年后欧阳江河出国,他又迅速抓住了另一个时代:市场经济,就像80年代他抓住了诗歌一样。
现在,欧阳江河不写诗了。在北京北四环33层的一套高档住宅里,他端起开水,把脚放到茶几上。
这是一间大书房,两个两米高的大音箱刚花掉他300万。“音质差我受不了”,欧阳江河说,他的音箱两三年换一次,这是第6次了。
每年,有3个日本人会在11月的最后一天飞到北京,从他这儿取走17~23张书法卖到日本,一张70万日元(约4.3万元人民币)。每张字不多,一般1个,最多4个,多为“柳”“观”“创”“飞”“海”等。
诗歌与名气、人脉与圈子,再到机会与赚钱,如果愿意,这之间的关系,一个诗人也会很容易搞清楚的。
早年,欧阳江河给《爱乐》写乐评,结识了主编刘雪枫,之后进入古典音乐圈,介绍外国乐团来华演出,他当中介人。
他说自己不是“商人”,商人是要投资的,而他只分成,不投资,做的是策划、安排一类的工作,跟一般的倒卖不一样。
即使在生意场中,欧阳江河也注意保持着诗人的清高。客户来挑货,他拿出书法,然后抽着烟走开,不留在现场,也不讨价还价,更不多写,23张是上限,再多就俗了。
只是他已经10年没写诗了,“我的不写,就是写!”他说。
而80年代,一切不是这样。
当时文革刚过,精神上,人们很饥渴,文学于是流行起来。而在所有文学门类中,诗短小、丰富、易于流传,参与、进入最为容易。
于是,欧阳江河在内的一批年轻人做起了诗人。不甘平庸、又有一点小聪明的他们都会抓住最好、最流行的东西。而当时,恰好是诗歌。
全社会都开始讨论诗。“什么是诗?”一个大学女老师问马松,马松是“莽汉派”代表诗人。“今夜,我要带你去床上。”马松说。女老师大惊失色。“这是诗吗?”显然不是。马松继续说,“今夜,我要带你去床上,和天边。这才是诗。”
很快,写诗成了一种风气、一种派头。和30年代过来的那一批现代诗人不同,80年代这一拨人没经历过白话文运动,也没受过严格的诗歌训练。
“诗歌第一次与文学无关,”诗人赵野说,“只是性情的表达。”同为诗人,周墙很清楚“这已经是一个产生不了伟大诗人的年代”。
那时诗人们都还年轻。海子一副眼镜儿,很敏感,在意别人的评价,一被批评,反应总是很大。张枣文气,易动情,被人夸了会高兴,还会到处给人看。王家新就常收到他的信,字很秀气,落款是“你的枣”。而最傲气、不服人的是朦胧派诗人多多,但逢聚会,他总会当着所有人的面来段儿多明戈,之后念一句曼德尔斯塔姆的诗:“黄金在天上舞蹈,命令我歌唱!”
那个诗人集结的地方更像一个江湖。天南海北的人见了面,只要报一声:“我叫××,我是诗人。”就可以坐下吃饭,开口谈诗。
一个诗人就这么找到西川,吃完饭,把碗也舔干净了,倒上开水,滴一滴酱油,吸了一口:“鲜!”端起来让西川也尝尝。
而另一个诗人,西川问他叫什么,他却反问:“这重要吗?”一句话让西川自惭形秽:“我算哪门子诗人?”
那时西川也还不出名,上百个流派中,他只是其中一支,和其他诗人一样,他爱写,也想发表,常去人民文学一个编辑家,一夜一夜地睡在那儿。
欧阳江河则随时都会有灵感,没纸,就把烟盒掏空,写在上面,他喜欢玄学,常问人“蛇的腰在哪里?”
当时书少,诗也少,见到一首好的几十年不忘,现在欧阳江河还能背出两句:“物质起了波浪”“多么飘渺的白色笛子像骨头”。
那时他已经开始迷恋晦涩的东西,写了一首《悬棺》,非常难懂,海子却欣赏,专门跑到成都,说不错,“很蛊惑”“有巫气”,两人谈了一夜,海子醉了,吐了一地。
也正是那段时间,欧阳江河和西川、海子、骆一禾、翟永明走到了一起,有时几个菜,几瓶酒,就这么一边喝,一边聊,直到天亮。
只有北岛清高,有地位,不和大家打成一片。一次和艾青吵架,北岛要绝交,艾青说“别忘了你在我家里吃过饭”。北岛说“那我把粮票给你寄回去”。
多年后,王家新还能清晰回忆起这一段。那时大家的诗都还不成熟,但他们真挚、动情、庄严,北岛甚至专门设了一个“今天诗歌奖”,就为对抗“官方文学”。 第一届“今天诗歌奖”授奖仪式上,北岛很不平静,他谈起诗歌、理想、坚持,当天人很多,有中国人,也有老外,北岛说话时,所有人都站了起来。
王家新又一次见到北岛,是在文联大厦里。
临近年关,他正在《诗刊》办公室上班,忽然听到过道里传来说话、走动声,出门一看,北岛出现在那里。
北岛是来领奖的。那一年,中国作协设了一个“优秀诗集奖”,不知什么原因,也给了北岛。北岛当然知道这个奖的性质,但还是来了。
奖金2000块,去《诗刊》会计那儿拿。一见王家新,北岛有点儿尴尬:“唉,快过年了,没钱花了。”
这是1988年,80年代快过去了,90年代即将开始,该是给这个阶段的人作总结、定位的时候了。
程光炜主编了一本《九十年代文学书系》。这是一个大部头,带有评判、归纳的性质。在“诗歌卷”中,西川、欧阳江河、张枣入选。
“文学史就是这样生产的,”北大研究当代诗歌的学者陈均说,“先批评、再选本,之后出版、互动,编入文学史,一个诗人的位置就确定了。”
他提起进入文学史的几种方式。文本好是一种;做一点文学活动,是另一种;办一个名刊,或引发一场论争,是又一种。
诗人们也意识到,他们正进入一个被评价、定位、正名的关键时期。和小说、散文比起来,诗歌的读者一向很少,又不容易判断好坏,于是位置格外重要。
于坚、韩东等没有入选的诗人,这时露出一种急切,甚至气愤。诗人之间开始相互攻击,最初只对作品,即便说人措辞也委婉,比如“王家新手里总是拿着一个手帕”。
之后,人身攻击开始了。于坚说一个批评家水平太低,那批评家跳起来:“你当年不是给我写信,说我是中国最好的批评家吗?”
1999年4月,两派终于吵起来了。一派是“知识分子诗人”,他们大多在北京,生活优越,掌握一些刊物和出版渠道。另一派是“民间诗人”,他们称自己来自民间,却多有官方背景,或在地方作协拿工资,每月发表诗歌,作为一种绩效。
这次争吵被称作“盘峰论争”,时间久、动静大、人数多,最终,每一个人都进入了文学史,方尘埃落定。
现在,提起当代诗人,人们躲不开西川、欧阳江河、王家新、多多、于坚的名字。他们有了位置,却正在失去读者。2000年代后,王家新给儿子开家长会,儿子的老师不认识他,偶尔有家长认出,要他签名,他觉得感激。
又一次,他发了一首诗在自己微博上,任志强转发了,一会儿工夫,转发量升到800,他看了一惊,反复确认后又很欣慰:“诗还是有人读的。”
欧阳江河说,他不要那么多读者,一万人最好,再多就滥了。一万怎么来的?学生、诗人、学者、媒体人、艺术家,他就是写给这“五类人”看的。
而西川也有了名气、渠道和作品,不用再去人民文学编辑家睡觉了。
三十年过去,当年下海、做官、投机、赚钱的诗人,如今老了,又重新写起诗来,为了怀念,也为了歉意。
王家新2006年在人民大学谋了一个教职,工作不太忙,有位置,受约束,但也有保障。也写诗,已很少,不时出国“交流”。
他最怕听到“代表作”。“代表作就是个十字架,”他说,“人们把你绑在那上面受难。”
作为一个57岁的父亲,王家新把80平方米的房子里最好的位置让给了小儿子。儿子9岁,坐在马桶上念他的《瓦雷金诺叙事曲》,抑扬顿挫,每一个重音都恰到好处。听着儿子的声音,王家新觉得这才是生活。还写什么诗呢?书搬到乡下去,桌子也挪走了。
一次电脑坏了,诗丢了不少,王家新心疼,找人修,对方要四千块,他想想算了,一个月房租还得7500块,诗丢了就丢了。
而这都算不上困扰,他头疼的是,自己“早已超越了代表作的阶段”,却不为人知。
他觉得自己“变了”,叙述方式、角度、词汇,都更新,也更巧,这变化是近几年才发生的,他老了,怕就这么下去,想对自己提点要求。
王家新不想再提《瓦雷金诺叙事曲》了。80年代末,这被认为是他最重要的作品,里面写到冬夜、诗人、恐惧,词句非常动情。
“你写到雪,雪就要落下,你迎接什么,什么就会到来。”这是《古堡札记》,写在90年代,当时,王家新致力于做一个好诗人,严谨、受约束、形式优美,文字押韵。
而现在,他不想再写夜色、大雪、沉睡的妻子,更愿意说说台风、牡蛎、断奶的小儿子。
《牡蛎》是讲一次饭局,大概说了吃牡蛎一类的事,其中一个掰不开,就没吃。但王家新说,这当中含有深意。它表示了诗人在消费年代的一种坚持,一种沉默,那个“掰不开的牡蛎”就是诗人。
他“要追求一种难度、挑战性、陌生感”,并开始用一些生僻、古怪、难懂的字眼儿,比如“晚脸”“晚词”。
“晚脸”是王家新的翻译,出自犹太诗人保罗·策兰,具体什么意思,他没直说,援引了奥斯维辛、荷尔德林,仍然没说清,“算了,你去读我的书”,他最后说。
商务印书馆的编辑不同意把“晚脸”放进书名,担心这会给读者阅读造成障碍。可王家新坚持:“《在你的晚脸前》是诗,《在你的脸前》就不是诗了!”
“就是要拒绝流行,流来流去,什么都流没了!”57岁了,王家新不想再做一个好读的诗人,他追求多义、费解,“一首诗可以写半本书解读。”
而西川比王家新走得更远。
早年,他的诗多情、动容、考究,这让他有了名气。而1989年之后,他不想再这样了。
海子、骆一禾的死,让他想好好活着。“他们选择什么,我一定不选择什么;他们往东,我一定往西。”
“之前,我以为诗是美的,过后我想,诗为什么就不能是丑的呢?和美善在一起的,为什么不能是恶?”
对80年代这一批诗人来说,那时诗歌是一种贫困、一种宗教,一种美而善的东西,而这之后,一切不一样了。
80年代末,90年代初,他第一次感到诗的无力和局限。
现在,西川注意穿着。一条格子小围巾,在室内也不脱掉,像个诗人的样子,但又不过度。作为中央美术学院人文院的教授,这符合他的身份。
整个下午,他签字,看文件,过问一些行政、事务类的东西,得体而富有控制力,并在谈话中夹杂英文。
他挂在嘴边的,是美国、印度、加拿大的学者,他们欣赏他,“这家伙有个灵魂!”圈子变了,朋友也变了,他已经很少再和80年代的诗人玩儿在一起。
西川也一再被公众追问:“如何看懂你的作品?”早年,一个福建电视台的记者访问他,说,请你说大众能听懂的话。
他已经过了想被听懂的阶段。最近他的一首得意之作是这样的:“小老儿揪头发,小老儿读地图……八千万个小老儿靠打喷嚏联络……小老儿和他们一起玩儿发烧的小鸟。”
诗名就叫《小老儿》,讲的是SARS病毒,下一句是“小老儿被五颜六色的鸟屎滑倒”。“这都是超现实主义了”,他合上书。
“我已经活开了,”他提起鸟屎那一句,“在我最好的状态中,我怎么玩儿怎么是。”
对《小老儿》,诗友们一致说好,并提到一个高度上:“陀思妥耶夫斯基向世界文学贡献了一个怪人、疯子,中国人没贡献什么,你应该继续写,我们贡献一个小老儿!”
西川 没有人反驳。年轻诗人要进入圈子,一些必要人情、禁忌是一定要知道的。圈外人可以提,但提了又因为身处圈外而被轻易反驳:“你不懂!”
而在北大学界,人们私下早有议论。一种说法是:“难懂”是因为不够好,而不是好过头。也有人说,诗人年龄大了,又对自己有要求、想精进,但天分、教育、经验就在那儿,很难突破,一来二去,难免走入偏执。
“克服自己的习惯、局限,很不容易,”陈均说,“西川尝试了一些方法,但这些方法能不能成立还很难说。”
但陈均也知道,在现在的语境下,质疑他们也很困难。“先锋诗歌上,他们处在金字塔的顶端,占有很多资源,又是权威。”
西川就曾回骂过一个质疑他的人:“文学嫩仔!”
现在,几个诗人之间还会见见面聊聊天,客气,但不多谈,提起对方,一笔带过,说一些冷淡、笼统、正面的话。
只是提起海子、戈麦和早晨4点爬上18楼的骆一禾,有那么一阵子,欧阳江河有点走神。
火化时,西川在场,戈麦的脸已经紫了,打了一层石膏,可头发和石膏之间,一圈儿紫色仍然可见。
这以后,西川明白了一件事儿:诗人可以死,也可以死得很有诗意,但死后你会留下一个尸体,殡仪馆还得处理它,这事儿与美无关,你控制不了。
和死亡有关的美学就这么破灭了。
也正是那一年,欧阳江河一个人跑到成都人民南路,写出了他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一首诗,“一个无人离去的地方不是广场/一个无人倒下的地方也不是”。
他还忘不了1986年的那个早上,他最后一次见到骆一禾的情景。
4点钟,天还没亮,骆一禾一件大衣、一条长围巾,站在门口,非常体面,一点儿风尘仆仆的样子都没有,“就像刚从隔壁过来。”
其实他一夜没睡,从远处赶来,爬18楼,就为送送欧阳江河。欧阳6点的火车,5点就得走。
那个年代,诗人们还不知道注意外表,骆一禾是少有的讲究穿着的人。他文雅,长得好,讨厌任何一点狼狈,包括气喘吁吁。为这他提前来了,爬上18层,在门口站了很久,直到不出汗、不喘气,这才敲门。
6年后骆一禾死了。火化前,殡仪馆给他穿了一身邮差绿西装,脸也化了妆,古怪、别扭、丑。一生中,他从没这么不堪。
历史和死亡,让欧阳江河一下子沉默下来,3年里,他没有再写过一首诗。
和其他诗人一样,他逐渐感到羊群、马儿、月亮这些东西,在生活面前太轻了,而诗也远没有他们以为的那么伟大。
3年后欧阳江河出国,他又迅速抓住了另一个时代:市场经济,就像80年代他抓住了诗歌一样。
现在,欧阳江河不写诗了。在北京北四环33层的一套高档住宅里,他端起开水,把脚放到茶几上。
这是一间大书房,两个两米高的大音箱刚花掉他300万。“音质差我受不了”,欧阳江河说,他的音箱两三年换一次,这是第6次了。
每年,有3个日本人会在11月的最后一天飞到北京,从他这儿取走17~23张书法卖到日本,一张70万日元(约4.3万元人民币)。每张字不多,一般1个,最多4个,多为“柳”“观”“创”“飞”“海”等。
诗歌与名气、人脉与圈子,再到机会与赚钱,如果愿意,这之间的关系,一个诗人也会很容易搞清楚的。
早年,欧阳江河给《爱乐》写乐评,结识了主编刘雪枫,之后进入古典音乐圈,介绍外国乐团来华演出,他当中介人。
他说自己不是“商人”,商人是要投资的,而他只分成,不投资,做的是策划、安排一类的工作,跟一般的倒卖不一样。
即使在生意场中,欧阳江河也注意保持着诗人的清高。客户来挑货,他拿出书法,然后抽着烟走开,不留在现场,也不讨价还价,更不多写,23张是上限,再多就俗了。
只是他已经10年没写诗了,“我的不写,就是写!”他说。
80年代
而80年代,一切不是这样。
当时文革刚过,精神上,人们很饥渴,文学于是流行起来。而在所有文学门类中,诗短小、丰富、易于流传,参与、进入最为容易。
于是,欧阳江河在内的一批年轻人做起了诗人。不甘平庸、又有一点小聪明的他们都会抓住最好、最流行的东西。而当时,恰好是诗歌。
全社会都开始讨论诗。“什么是诗?”一个大学女老师问马松,马松是“莽汉派”代表诗人。“今夜,我要带你去床上。”马松说。女老师大惊失色。“这是诗吗?”显然不是。马松继续说,“今夜,我要带你去床上,和天边。这才是诗。”
很快,写诗成了一种风气、一种派头。和30年代过来的那一批现代诗人不同,80年代这一拨人没经历过白话文运动,也没受过严格的诗歌训练。
“诗歌第一次与文学无关,”诗人赵野说,“只是性情的表达。”同为诗人,周墙很清楚“这已经是一个产生不了伟大诗人的年代”。
那时诗人们都还年轻。海子一副眼镜儿,很敏感,在意别人的评价,一被批评,反应总是很大。张枣文气,易动情,被人夸了会高兴,还会到处给人看。王家新就常收到他的信,字很秀气,落款是“你的枣”。而最傲气、不服人的是朦胧派诗人多多,但逢聚会,他总会当着所有人的面来段儿多明戈,之后念一句曼德尔斯塔姆的诗:“黄金在天上舞蹈,命令我歌唱!”
那个诗人集结的地方更像一个江湖。天南海北的人见了面,只要报一声:“我叫××,我是诗人。”就可以坐下吃饭,开口谈诗。
一个诗人就这么找到西川,吃完饭,把碗也舔干净了,倒上开水,滴一滴酱油,吸了一口:“鲜!”端起来让西川也尝尝。
而另一个诗人,西川问他叫什么,他却反问:“这重要吗?”一句话让西川自惭形秽:“我算哪门子诗人?”
那时西川也还不出名,上百个流派中,他只是其中一支,和其他诗人一样,他爱写,也想发表,常去人民文学一个编辑家,一夜一夜地睡在那儿。
欧阳江河则随时都会有灵感,没纸,就把烟盒掏空,写在上面,他喜欢玄学,常问人“蛇的腰在哪里?”
当时书少,诗也少,见到一首好的几十年不忘,现在欧阳江河还能背出两句:“物质起了波浪”“多么飘渺的白色笛子像骨头”。
那时他已经开始迷恋晦涩的东西,写了一首《悬棺》,非常难懂,海子却欣赏,专门跑到成都,说不错,“很蛊惑”“有巫气”,两人谈了一夜,海子醉了,吐了一地。
也正是那段时间,欧阳江河和西川、海子、骆一禾、翟永明走到了一起,有时几个菜,几瓶酒,就这么一边喝,一边聊,直到天亮。
只有北岛清高,有地位,不和大家打成一片。一次和艾青吵架,北岛要绝交,艾青说“别忘了你在我家里吃过饭”。北岛说“那我把粮票给你寄回去”。
多年后,王家新还能清晰回忆起这一段。那时大家的诗都还不成熟,但他们真挚、动情、庄严,北岛甚至专门设了一个“今天诗歌奖”,就为对抗“官方文学”。 第一届“今天诗歌奖”授奖仪式上,北岛很不平静,他谈起诗歌、理想、坚持,当天人很多,有中国人,也有老外,北岛说话时,所有人都站了起来。
位置有了,读者没了
王家新又一次见到北岛,是在文联大厦里。
临近年关,他正在《诗刊》办公室上班,忽然听到过道里传来说话、走动声,出门一看,北岛出现在那里。
北岛是来领奖的。那一年,中国作协设了一个“优秀诗集奖”,不知什么原因,也给了北岛。北岛当然知道这个奖的性质,但还是来了。
奖金2000块,去《诗刊》会计那儿拿。一见王家新,北岛有点儿尴尬:“唉,快过年了,没钱花了。”
这是1988年,80年代快过去了,90年代即将开始,该是给这个阶段的人作总结、定位的时候了。
程光炜主编了一本《九十年代文学书系》。这是一个大部头,带有评判、归纳的性质。在“诗歌卷”中,西川、欧阳江河、张枣入选。
“文学史就是这样生产的,”北大研究当代诗歌的学者陈均说,“先批评、再选本,之后出版、互动,编入文学史,一个诗人的位置就确定了。”
他提起进入文学史的几种方式。文本好是一种;做一点文学活动,是另一种;办一个名刊,或引发一场论争,是又一种。
诗人们也意识到,他们正进入一个被评价、定位、正名的关键时期。和小说、散文比起来,诗歌的读者一向很少,又不容易判断好坏,于是位置格外重要。
于坚、韩东等没有入选的诗人,这时露出一种急切,甚至气愤。诗人之间开始相互攻击,最初只对作品,即便说人措辞也委婉,比如“王家新手里总是拿着一个手帕”。
之后,人身攻击开始了。于坚说一个批评家水平太低,那批评家跳起来:“你当年不是给我写信,说我是中国最好的批评家吗?”
1999年4月,两派终于吵起来了。一派是“知识分子诗人”,他们大多在北京,生活优越,掌握一些刊物和出版渠道。另一派是“民间诗人”,他们称自己来自民间,却多有官方背景,或在地方作协拿工资,每月发表诗歌,作为一种绩效。
这次争吵被称作“盘峰论争”,时间久、动静大、人数多,最终,每一个人都进入了文学史,方尘埃落定。
现在,提起当代诗人,人们躲不开西川、欧阳江河、王家新、多多、于坚的名字。他们有了位置,却正在失去读者。2000年代后,王家新给儿子开家长会,儿子的老师不认识他,偶尔有家长认出,要他签名,他觉得感激。
又一次,他发了一首诗在自己微博上,任志强转发了,一会儿工夫,转发量升到800,他看了一惊,反复确认后又很欣慰:“诗还是有人读的。”
欧阳江河说,他不要那么多读者,一万人最好,再多就滥了。一万怎么来的?学生、诗人、学者、媒体人、艺术家,他就是写给这“五类人”看的。
而西川也有了名气、渠道和作品,不用再去人民文学编辑家睡觉了。
三十年过去,当年下海、做官、投机、赚钱的诗人,如今老了,又重新写起诗来,为了怀念,也为了歉意。
拒绝流行
王家新2006年在人民大学谋了一个教职,工作不太忙,有位置,受约束,但也有保障。也写诗,已很少,不时出国“交流”。
他最怕听到“代表作”。“代表作就是个十字架,”他说,“人们把你绑在那上面受难。”
作为一个57岁的父亲,王家新把80平方米的房子里最好的位置让给了小儿子。儿子9岁,坐在马桶上念他的《瓦雷金诺叙事曲》,抑扬顿挫,每一个重音都恰到好处。听着儿子的声音,王家新觉得这才是生活。还写什么诗呢?书搬到乡下去,桌子也挪走了。
一次电脑坏了,诗丢了不少,王家新心疼,找人修,对方要四千块,他想想算了,一个月房租还得7500块,诗丢了就丢了。
而这都算不上困扰,他头疼的是,自己“早已超越了代表作的阶段”,却不为人知。
他觉得自己“变了”,叙述方式、角度、词汇,都更新,也更巧,这变化是近几年才发生的,他老了,怕就这么下去,想对自己提点要求。
王家新不想再提《瓦雷金诺叙事曲》了。80年代末,这被认为是他最重要的作品,里面写到冬夜、诗人、恐惧,词句非常动情。
“你写到雪,雪就要落下,你迎接什么,什么就会到来。”这是《古堡札记》,写在90年代,当时,王家新致力于做一个好诗人,严谨、受约束、形式优美,文字押韵。
而现在,他不想再写夜色、大雪、沉睡的妻子,更愿意说说台风、牡蛎、断奶的小儿子。
《牡蛎》是讲一次饭局,大概说了吃牡蛎一类的事,其中一个掰不开,就没吃。但王家新说,这当中含有深意。它表示了诗人在消费年代的一种坚持,一种沉默,那个“掰不开的牡蛎”就是诗人。
他“要追求一种难度、挑战性、陌生感”,并开始用一些生僻、古怪、难懂的字眼儿,比如“晚脸”“晚词”。
“晚脸”是王家新的翻译,出自犹太诗人保罗·策兰,具体什么意思,他没直说,援引了奥斯维辛、荷尔德林,仍然没说清,“算了,你去读我的书”,他最后说。
商务印书馆的编辑不同意把“晚脸”放进书名,担心这会给读者阅读造成障碍。可王家新坚持:“《在你的晚脸前》是诗,《在你的脸前》就不是诗了!”
“就是要拒绝流行,流来流去,什么都流没了!”57岁了,王家新不想再做一个好读的诗人,他追求多义、费解,“一首诗可以写半本书解读。”
别批评,你不懂
而西川比王家新走得更远。
早年,他的诗多情、动容、考究,这让他有了名气。而1989年之后,他不想再这样了。
海子、骆一禾的死,让他想好好活着。“他们选择什么,我一定不选择什么;他们往东,我一定往西。”
“之前,我以为诗是美的,过后我想,诗为什么就不能是丑的呢?和美善在一起的,为什么不能是恶?”
对80年代这一批诗人来说,那时诗歌是一种贫困、一种宗教,一种美而善的东西,而这之后,一切不一样了。
80年代末,90年代初,他第一次感到诗的无力和局限。
现在,西川注意穿着。一条格子小围巾,在室内也不脱掉,像个诗人的样子,但又不过度。作为中央美术学院人文院的教授,这符合他的身份。
整个下午,他签字,看文件,过问一些行政、事务类的东西,得体而富有控制力,并在谈话中夹杂英文。
他挂在嘴边的,是美国、印度、加拿大的学者,他们欣赏他,“这家伙有个灵魂!”圈子变了,朋友也变了,他已经很少再和80年代的诗人玩儿在一起。
西川也一再被公众追问:“如何看懂你的作品?”早年,一个福建电视台的记者访问他,说,请你说大众能听懂的话。
他已经过了想被听懂的阶段。最近他的一首得意之作是这样的:“小老儿揪头发,小老儿读地图……八千万个小老儿靠打喷嚏联络……小老儿和他们一起玩儿发烧的小鸟。”
诗名就叫《小老儿》,讲的是SARS病毒,下一句是“小老儿被五颜六色的鸟屎滑倒”。“这都是超现实主义了”,他合上书。
“我已经活开了,”他提起鸟屎那一句,“在我最好的状态中,我怎么玩儿怎么是。”
对《小老儿》,诗友们一致说好,并提到一个高度上:“陀思妥耶夫斯基向世界文学贡献了一个怪人、疯子,中国人没贡献什么,你应该继续写,我们贡献一个小老儿!”
西川 没有人反驳。年轻诗人要进入圈子,一些必要人情、禁忌是一定要知道的。圈外人可以提,但提了又因为身处圈外而被轻易反驳:“你不懂!”
而在北大学界,人们私下早有议论。一种说法是:“难懂”是因为不够好,而不是好过头。也有人说,诗人年龄大了,又对自己有要求、想精进,但天分、教育、经验就在那儿,很难突破,一来二去,难免走入偏执。
“克服自己的习惯、局限,很不容易,”陈均说,“西川尝试了一些方法,但这些方法能不能成立还很难说。”
但陈均也知道,在现在的语境下,质疑他们也很困难。“先锋诗歌上,他们处在金字塔的顶端,占有很多资源,又是权威。”
西川就曾回骂过一个质疑他的人:“文学嫩仔!”
现在,几个诗人之间还会见见面聊聊天,客气,但不多谈,提起对方,一笔带过,说一些冷淡、笼统、正面的话。
只是提起海子、戈麦和早晨4点爬上18楼的骆一禾,有那么一阵子,欧阳江河有点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