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的多维解读、德育功能与时代价值

来源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a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匠精神作为人类实践的成果,作为一种伦理道德精神,具有一种独特的精神气质,工匠精神是广大劳动人民精神风貌的体现.其所蕴含的勤奋务实,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一丝不苟,开拓进取的职业精神;物我俱成,以德修身的职业品质.工匠精神与职业信念不仅内涵相通,并且导向一致,对大学生职业信念培育具有重要教育功效.工匠精神是良好的职业素养的前提,是培养坚定的职业信念的条件.面对变化急剧的时代,将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职业信念培育不仅是社会发展需要,也是教育变化需要,更是人才成长需要.
其他文献
图形设计,在我国已经有了几十年的行业探索和积淀,也逐步成为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在对设计教育探索过程中,发现我国高校的图形设计教学,普遍存在将图形设计教育,简单理解为“图形创意和实现技能培养”,却很少重视对学生个体的“个性”发掘、引导和正确设计习惯的培养.高校设计教育在“心智”培养上具有重要作用,图形设计在人性的个性化、个人能力的完整性培养等方面存在的优势却被忽视了.教学实践以此作为教学革新的切入点,对在此思路上所做的探索性课题研究、课题设计和教学成果进行详尽描述,深入挖掘图形设计课程的潜力,探寻出
校企协同创新背景下,为培养机电类专业学生的机器人视觉系统集成创新实践能力.本文以《综合课程设计》课程为载体,探索校企结合的工业机器人视觉技术与集成创新实践,通过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模式,开展机器人视觉系统课程设计内容与评价模式的改革,创新综合课程设计评价新模式,为培养产业急需的机器人系统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提供支持.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理念,在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合理性设置的基础上,在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加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进行持续改进.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关心、注重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动态、精神需求,融入民族共同体的思政内容,实现专业课程有效改革.
过去的二十年里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的概念有了新的发展和更清晰化的定义,通过对课程的再设计,为学生创设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我校在《电工电子学》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利用“智慧树”—“雨课堂”—“大学网络教学平台”三方面平台联动,组合成了一条“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链,这种基于各平台的课程混合式教学不仅糅合了面对面教学与在线教学的优势,更是巧妙地利用了平台之间的优劣互补,利用信息化融合手段将线上线下相结合,构建课前有计划、课中有目标、课后有任务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期能够更好地解决学生课前预习迷惘、内容多课时少、教师指
《环境法》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庞杂,涉及的单行法及相关法规领域广泛,容易出现在教学过程中既无法面面俱到地介绍所有教学内容,也很难在教学中把握重难点的问题.《民法典》的颁行为《环境法》课程的实践教学带来了新契机,《民法典》中系统完整的绿色条款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以相关环境资源法律为配套,并将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基本理念融进法典各分编的具体条款中,实现了从“文本中的法”到“实践中的法”的根本颠覆.根据《民法典》的这一生态变革思路,有必要对《环境法》课程的实践教学做出研究和革新,系统把握《
随着近些年数字技术不断发展,基于现有互联网数字技术的云平台等也在不断发展以及构建,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当代教育工作者应科学利用各种先进的数字技术以及有效的教学模式来有效保证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培养效果,推动当代教育的科学进步与发展.本文就当代高等教育原理课教育教学中,网络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其意义以及具体方式等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交通运输经济学是轨道交通专业课程体系重要的基础课.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变抽象为具体、变乏味为生动、变无聊为有趣是授课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本文基于课程教学现状对课程建设、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的优化进行了研究探讨.以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教学模式改变为手段,从课前的充分准备、课堂的循循善诱到课后问题的反馈,在改变授课方式、优化教学模式的同时强化学生对课程内容与轨道交通专业知识的融合,有助于现代化交通运输专业人才素质的培养.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下“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对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本文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以我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试点,对该课程从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重构优化、教学手段的融合创新、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建立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对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助力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课程考核是理论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战略管理》作为工商管理学科体系中不可缺少的核心课程,其考核方式对高校经管类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以北京工业大学工商管理学科为例探讨《战略管理》课程的考核方式改革实践及其效果,提出多元立体的组合成绩考核方式,为高校经管类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和综合素质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在银保监成立,促进社会养老保险的大背景下,可以看出,社会关注在老年人身上不断提高.本文基于spss的方法,重点分析老年人的互联网使用与社会支持,对他们的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其中,将社会支持拆分为情感性与工具性支持,并通过一些个体特征,如性别,宗教频率进行分组,找出具有特征性的分析对象群体,从而找寻能对具体实践产生指导作用的结果.最终,得出结论:与幸福感影响相关的是互联网使用频率,而不是有无使用.在男性的房屋所有与幸福感有影响.针对宗教频率一周几次的群体,人际交往,即情感社会支持与幸福感提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