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道德教育的思考

来源 :中国教育探讨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qin23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代发展到今天,人们对于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已经认识得越来越清楚,人类社会早期,道德教育是为了人的生活并在生活中展開的,随着学校的产生,教育从生活中分离出来,由学校进行专门的教育。由于社会生产力的缓慢,这时候的道德教育虽然从生活中分离出来,但没有出现与生活疏离的现象,它还担负着指导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的任务。近代社会,人们在物质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人的精神世界却出现了严重的危机。主客二分的思维把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看作是自己达到目的的手段与工具。这一时期,道德成为理性的道德,而不是实践的道德,道德成为一部分人统治另一部分人的工具,道德教育也走向了生活对立面。面对现代社会危机,后现代思想就提出了向生活世界回归的口号,他们在探索本真的生活,而不是自身以外的理念生活。这样,人与人的道德、生活在观念上又重新统一起来,道德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得到了新的诠释。
  通过对道德教育的词源学的考察,道德教育与生活关系演变的分析,我们可以把道德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总结为:
  一、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人的生活幸福
  道德是为了人满足人的生存需要而产生的,道德本身不是目的,人是道德的主人。因此在现实德育中要克服那种认为道德是教人顺从规范的思想,认清德育的崇高使命在于塑造伦理精神,培养完美人格,改善人们的道德生活,实现道德对人的肯定、调节、引导和提升,而不是教导人们无条件地遵从某种固定的外在准则。
  可以说,生活是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首先,这种生活不是一种外在于人的,而是自己选择的生活。德育是提高人进行选择道德生活的能力,而不是包办他人的生活。其次,德育不是为学生未来生活做准备,而是为了学生当下生活的幸福,因为生活的目的就在于生活本身,它的目的是自足的,这要求道德教育不能用未来的生活贬低当下的生活,不能只追求未来生活的目标而忽视学生当下生活的体验。杜威批判过,以遥远的成功为目的在道德上是浪费。
  二、道德教育应在生活中进行
  对道德教育内涵的本真理解中,我们知道品德的有些因素是不可教的,它天然地要求在生活中进行,学校把学生与生活隔离起来进行道德灌输正好像在岸上教人游泳一样可笑。学生是生活着走进德育的,因此,道德教育也不应割断学生的生活,不能有两套伦理原则,一是为校内生活,一是为校外生活的。因为人的行为应该是一致的。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道德教育可以从中吸取素材,生活世界是鲜活的人文世界,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未分化的整体世界,以生活为根基的德育应当充分的吸收生活世界的直观性、本真性体验。个人只有经历种种情感体验,包括遭遇挫折和情感的创伤,才能对别人的疾苦有移情性的体验,而仅靠书本,仅靠课堂传授这种教育方式是不能收到的。人的精神世界的完善是通过实际体验实现的,因此,脱离了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培养不出品德高尚、思想健全的人。
  总之,学校作为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领域,需要在培育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行的过程中主动出来,制订出具有高度实践价值的道德教育计划,有效地培养出具有完备人格的学生。
其他文献
摘 要:作为汉语教师的语言,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余间,都应该充满魅力。语言体现了一种整体的美。这种整体的美就体现在教师的文化修养、知识水平、风度气质、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选择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景、运用教学语言、发掘语言魅力等方面。这些因素凝集之后显示出来的审美风貌和教学本质就蕴涵于教学的全过程,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中,并为学生评品体验,使教学课堂充满学习的美,人文的美。美的语言让学生
期刊
摘 要:远程教育具有实时传输视频、音频和文字等多媒体信息,并能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控制处理,实现网上信息传递和信息资源共享,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拓展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和终身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显示出明显的优势,为素质教育的真正实现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远程教育;新课标;小学数学
期刊
摘 要:在教学活动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练习为主线,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三为主”原则,如何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以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是本文论述的内容。  关键词:教师;学生;主导;主体;练习;教学质量  教学活动中的“三为主”也就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练习为主线。本文就在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中,怎样充分发挥这三方面的作用,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提高教学质量
期刊
摘 要: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学习的精神支柱,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乐学。因此,成功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是提高基础地理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地理教学;学习兴趣;培养;课堂;活动  由于地理在高考成绩中所占比重较小,一些学校与学生轻视地理,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偏低,严重的影响了地理教学的质量。改变此种状况的关
期刊
摘 要:现代社会由于生活的多样化、知识信息的广泛化,审美活动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美育也成为时代的客观要求。何谓美育,它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打动学生感情,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在英语教学中,通过渗透美育,促使儿童对教学形式
期刊
摘 要:采用电化教学可以使思想品德课产生直观效应,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求知欲望,产生创造性思维,诱发情感。  关键词:思想品德;电化教学;作用  电化教学是利用声、光、电等技术手段,通过事先制作好的视听材料取代教师的口讲手写的一种教学模式。电化教学一般是教师自己在课堂上利用电教设备,提供事先准备好的有关的直观形象材料来进行教学。现结合学校硬件和笔者思想品德课教学实际,作如下介绍。  一、电化教学设
期刊
早读课在一日之晨,是学生一整天学习的第一节课。因而应该认真对待,可事实上许多的早读课变成了学生的自由读书课,老师只是在班里走一走,看一看。走一走是告诉学生这节课是我的课,看一看是告诉学生你应该读我教的课。整节课学生都在读书,没有人问问题,老师也无需解決学生的问题。久而久之,老师在早读课课上成了鸡肋,可有可无。所以许多老师依旧是先到班里走一走、看一看,再到办公室里坐一坐,等待下课。  这样的早读课,
期刊
摘 要:在英语教学中常会出现一些学困生,但只要对他们充分关爱,并进行精心的引导,他们就会快速进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本文阐述了转化学困生的方法。  关键词:英语;教学;学困生;转化;方法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坚持做到下面几点。  一、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偏爱  所谓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偏爱,就是给学困生关注多一点而
期刊
摘 要:加强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应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和认识特征,遵循优良情感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英语学科的特点出发,树立“以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激发学习动机,强化学习兴趣,锻炼学习意志,培养合作精神。  关键词:英语教学;培养;兴趣;激发;动机  《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积极情感如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是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
期刊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识到要想做好新教材的教学工作,就必须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要学生学变为学生要学,让学生由“苦学”变为“乐学”,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习政治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从而做好高中政治教学工作。  一、引导学生走出政治学习的误区  我校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在政治学习中存在误区。有的把政治学习简单化,有的又把政治学习复杂化,这两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