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创新与区域创新相关关系文献综述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yoluo5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制度作为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创新方面有着很强的相关性,但是制度创新作为一个很笼统的概念难以加以把握,为此,从产权制度创新、环境规制以及制度环境创新这三个方面来描画出制度创新与区域创新之间的关系,并分析这种关系产生的基本脉络。
  关键词:制度创新;区域创新;区域创新系统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06.007
  1区域创新及制度创新
  1.1区域创新及区域创新系统
  纵观全世界的经济格局,区域经济发展是区域在经济领域的运动过程,在全世界的资源禀赋条件不同及区域经济空间结构迥异的情況下,形成了有贫富差异的世界经济格局,区域创新能力正日益成为地区经济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双重趋势的增强,近年来区域创新系统已成为各国对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前沿领域,是目前各国关注的热点。
  缩小范围到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我国地大物博,在各地区的经济政策方面是采取的先后政策,所以由于资源禀赋的差异以及地区产业政策的影响,我国各地区在经济增长和空间布局等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资源禀赋的差异由于是先天的地理区位优势差异,不能从根本上进行改善,但是区域创新的推动是一个可以进行改变和部署的变量,所以对于我国国内的区域创新研究,实现各地区协调发展也是迫在眉睫。
  20世纪90年代末期,国内主要的学者认为区域创新是由该区域内参加技术研发和扩展的企业、政府及其相关机构、研究所和高校组成的,为了制造、存储和扩散技术、专利以及新产品的网络系统。区域创新是创新的发源,先有企业的创新也就是技术创新带动区域的创新,最终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动力带动全国的创新,以区域为一个完整的创新系统。
  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定义有很多种,总结国内学者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特点包含以下三点:第一,区域创新系统具有一定空间和结构上的范围;第二,区域创新系统的主体为企业、政府及其相关机构、研究所和高校;第三,各个主体之间相互关联并兼顾不同方向的创新(如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以及制度创新等)。
  1.2制度创新对于区域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旧制度经济学家凡勃伦认为:“制度实质上就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的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习惯。”凡勃伦对这种约束形式的非正式制度的定位,也就是我们目前常说到的“道德观念”。而现在我们对于制度的定义,更多的是在继承了旧制度经济学的基础上建立的,新制度经济学将制度定义为一种行为规则,而这些规则涉及到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简而言之,所谓制度就是指人们创造的用以规范人或组织的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规则体系。
  通常在研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经济增长、区域创新等进行分析时,制度因素更多的是作为外生变量,作为一种固有的背景条件来分析不同其他变量对经济增长、区域创新的影响。众多学者都在研究技术创新对区域创新的作用,但是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也需要制度创新的规范协调区域创新,作为区域经济的规范者及组织方式的制定者,制度的创新对于区域的创新影响也是十分关键的。
  2相关文献综述
  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是依赖于粗放型的方式,但是现在正在努力向基于创新发展的长效增长方式转变,尽管我国的创新投入在不断增大,但是创新并没有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且由于各地区本身存在的差异,创新能力发展的差异也在不断拉大。
  在经济发展的初期,主要是积累资本和人力资源,在达到一定的发展阶段以后就需要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制度创新,以支持区域创新系统内各个主体进行资源的共享,形成知识共享的环境,从而提高创新效率,所以只有高效率制度主导系统创新的区域才能提高竞争力。
  2.1产权制度对区域创新的影响
  随着我国国有制度的改革,国有经济固定投资额占比不断在减少,国有企业越来越多的进行所有制转型,私营企业合资企业的数量也水涨船高,所有制结构的变化作为重要的产权制度因素和区域创新存在紧密的联系。
  但是所有制的变化对区域创新是激励还是消极作用出现过不同的观点,对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对区域创新、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不同,究竟是资本对于创新的激励作用强还是在竞争环境下创新的可能性更高,有很多不同的观点。
  吴延兵(2006)通过对工业产业的相关数据发现,国有企业在研发方面投入的资本更多,资源也更为丰富,并没有因为国有形式的产权对研发产生阻碍。但是周黎安(2005)通过省级统计数据发现,在非国有企业中才存在企业规模和创新之间的正相关。李春涛(2010),研究了激励机制和CEO特征对民营企业研发和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通过对国内企业数据的统计发现,国有企业确实在资本投入以及资源方面具有更强的优势,但是国有产权制度使得这种投入产生的激励不足。
  可以看出仅仅从产权制度的对比并不能明确其中的激励差异,卢俊(2015)通过度量所有制结构的演变及现状,并且在对中国东部、中部、西部进行了回归分析之后发现,各个地区国有经济比重的变化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存在差异性。
  根据我国各区域的发展现状不同,区域创新能力是从西部到中部再到东部逐步递增,区域创新能力越高其經济发展速度也越快。在最初会由于经济体系的多样化,实现技术创新的高激励,区域创新能力得到提升,但是随着规模经济的效果递增,投入到研发所需要的资本与资源要求变得更高,大部分企业难以负荷创新的成本,此时国有企业的优势又凸显出来,规模经济企业又成为创新的一个重要来源。
  2.2环境规制对区域创新的影响
  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不断转型的过程中,改变曾经高能耗的经济增长方式,对于环境污染的治理逐步重视,污染治理的投资额也在不断增加。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环境规制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得到验证,而环境规制是否能够显著促进区域的产业创新也是我国学者比较关心的问题。   著名的“波特”假说就针对环境规制和创新的关系给出了相应的解释分析,环境规制的制定会对产业造成一定的成本与效率负担,但是合理设置的环境规制又会激励企业进行相应的技术创新,产生补偿作用,从而弥补环境规制带来的负担,并提高生产效率。
  彭海珍,任荣明(2003)研究了环境政策工具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分析了环境规制对企业的相关技术创新的激励程度以及是否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黄德春(2006)指出环境规制在给企业带来直接成本的同时,它对企业激发的创新可以部分或全部抵消成本。鞠晴江等(2007)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环境政策具有显著的技术创新正效应,2010年又运用1998-2006年30个省區市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得出环境规制正向促进区域创新,但存在地域差异。赵红(2008)也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环境规制具有长期的技术创新绩效。
  从区域创新系统的几大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分析环境规制的作用,政府改变环境规制力度,会促使企业对于环境技术创新的投入,而同时高校及研发机构也会展开更多的研究分析,形成一个促进环境规制的趋势,人们对于环境规制的重视也逐步上升,环境污染的改善使得环境规制的成本得到补偿。
  在长期看来,尽管加大环境规制力度之后会使得科研院所和企业花费更多的资本进行环境技术创新,但是适度的环境规制会形成一种技术进步的趋势,引导区域创新,最终降低其他成本如治污成本、产品成本等;但是如果规制力度过强,使环境技术创新的成本过高,更少的人或企业愿意花费高昂的创新成本响应环境规制,难以形成区域创新系统内部的良性循环。同时由于各地区要素禀赋的差异,环境规制对于区域创新的正相关的显著性也会存在差距,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的环境规制产生的效果也有差别,更发达的东部地区对环境规制造成的结果正相关更强。
  2.3制度环境创新对区域创新的影响
  作为区域创新系统主体之一的政府,通过相关政策法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创新资源的配置,为区域的床内心提供一定的制度环境背景,但是这些制度环境背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制度环境的创新差异也是导致区域创新程度不同的原因,创新能力不仅仅与直接创新活动相关,区域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创新系统主体之间的关系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制度环境的创新也是和区域创新是互动的关系,二者相互影响,创新环境影响着企业的创新,然后企业的创新又反作用于创新环境。
  贾亚男(2001)研究发现我国区域创新环境的发展水平在各个地区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东部地区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赵付民,邹珊刚(2005)考察了各个不同的创新环境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结论表明政府主导的创新环境远远强于市场主导的创新环境。李习保(2007)实证分析了创新环境因素对以专利量测度的创新产出效率的影响,结论认为一个地区对教育的投入程度和政府对科技的支持力度是促进创新效率的两个显著因素。
  由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等因素组成的区域创新环境对于技术创新有很重要的影响,各地区现有制度对创新持有的不同态度和行为,形成了各个不同的区域创新环境,我国需要按照东中西三个区域的划分来分析区域创新,考虑到不同地区宏观条件、文化背景、资源环境的差异,创新模式也是会存在差异。
  3总结
  制度作为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主体,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以及创新都是沿着制度变迁这一路径来进行的。诺思曾经明确指出,制度变迁或创新是对规则、准则和实施的组合所作的渐进式的边际调整。人们通过对制度的优化,创造出一个更具有激励和约束的良性竞争环境,促进区域创新系统中其他方向的创新改革,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最终实现整个区域创新系统的升级。
  制度创新则是实现区域创新系统构建目的的重要工具和手段,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创新的质的飞越,形成一个有利于创新资源优化整合,高效互动的制度、体系和机制。众多学者将区域创新研究的目光停留在技术创新方面,但是技术创新具有很多不稳定的特性,需要制度方面的创新给予支持和保障的,实际上制度创新能够直接或者间接的推动技术创新,实现区域创新的突破,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本文从产权制度创新、环境规制创新和制度环境创新三个方面分析了制度创新与区域创新之间的紧密关系,通过对相关文献分析的梳理发现,制度创新对区域创新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但是根据我国东中西三个区域的宏观条件、资源禀赋目前存在的差异,是处于不同的区域创新阶段的,所以也需要寻找有效率的制度创新系统才能实现区域的经济增长,提高区域制度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努力避免制度的发展落后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参考文献
  [1]张凤荣.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制度创新经验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05,(04).
  [2]邓宇鹏.论区域制度创新[J].财经理論与实践,2005,(03).
  [3]李习保.区域创新环境对创新活动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08).
  [4]鞠晴江,王川红,方一平.基于环境责任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战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12).
  [5]吴延兵.中国工业产业创新水平及影响因素—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产业经济评论,2006,(02).
  [6]卢俊,罗能生.所有制结构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04).
其他文献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促进了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简单介绍了冷链物流的定义,分析了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并对未来促进冷链物流发展的驱动因素进行简单探
本文基于高清化系统改造架构的设计进行了探讨,经过高清化改造建设小组多次的讨论推敲,以优化简化系统为目的,设计出了一套适合高标清同播的播出系统;对编码传输系统及信号监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阅读方式逐渐趋向有声阅读。本文以大学生有声阅读用户群体为研究对象,对大学生喜爱有声阅读的原因及有声阅读给大学生群体带来的正负面影响展开分析,最
为适应全媒体时代内容竞争的特点,解决广东广播电视台经济科教频道内容资源的个性化再加工和多版本、多格式内容的统一管理等问题,支持节目部门在新时期进行经营模式创新,实
1989年4月,清镇县被列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新西兰政府与中国合作的“贵州草地农业系统项目”试验示范县。项目预定在1990年至1994年5年间,通过引进以新西兰为主的先进技术与
大理、丽江是云南的两个重要旅游目的地,两地区域上相近,资源上相似,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竞争性和相互抑制性,但是从区域联动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来看,两地有着充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传媒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创新了原有的传媒方式。影视传媒中应用新媒体技术为原有的信息传播方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不仅丰富了影视传播的内容,更
以鸡毛(CF)和纤维素(Cell)为原料,氢氧化钾/水/尿素(KOH/H2O/CO(NH2)2)体系为复合溶剂,碱解鸡毛得到鸡毛碱解液,然后向鸡毛碱解液加入纤维素形成凝胶化的混合物,为发挥凝胶基质中官能
提出一种基于高光谱图像技术的红豆品种鉴别方法。利用高光谱成像系统采集江苏、安徽、山东的3个品种共162个红豆样本高光谱图像数据,通过ENVI软件提取出红豆中感兴趣区域的
首先对泛珠三角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现状进行了简单的描述,通过描述得知当前区域内部存在着科技资源分配不均,各个省份所拥有的科技资源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