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困难吓到你,记得站到它面前去

来源 :意林绘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tj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山说:你是否也曾疑惑,为什么读书那么心累?为什么看到数学题就头痛?为什么那么抗拒自己读不好的学科?作者也遇到过这样的难题,并且找到了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法。
  读中学的时候,我有一阶段寄宿在数学老师家里。我的数学成绩中等偏上,但相较于其他科目,明显是短板。享受不到由擅长带来的掌控感,又屡屡得不到正反馈,导致我对数学兴致寥寥,久而久之,数学成绩也就越来越惨不忍睹。
  把我从这个恶性循环里拽出来的,是数学老师。他并没用什么奇特方法,也不曾鞭策我挑灯夜战;只是在茶余饭后,将下巴往家中小黑板的方向摆一摆,并以轻松的口吻对我说:来呗,看两道题呗。
  顺着方向望去,题目早已抄在黑板上。他并不要求我上去写,只需坐在原位与他谈谈自己对这两道题的想法,一道题说个三五句即可,全程下来用不上十分钟。日复一日,一日两道题,一个学期过去,我的数学成绩上升到学年第一。
  多年后每每回想起這段经历,都会由衷地感慨数学老师的高妙。他从未跟我讲过学习数学的重要性,黑板上的题也都是从教科书上抄来的,但他最大限度地压缩了我与数学的心理距离。每天听到他的一声唤:来呗,看两道题呗。我都丝毫没有抵触情绪——不用去拿书,也说好了是看看就行,那就看呗。两道题又不多,看完以后又不用写,只需说说自己的思路想法,那就说呗。再没有努力前的踌躇满志和相伴之而生的沉重感与抵触情绪,毕竟我需要做的,只是——看两道题而已。
  过程中不觉什么奇特,事后对比一番才发现老师帮我摘掉了很多东西。看见书就头痛的条件反射没有了。翻书时心想“要学数学了”的沉重感也没有了。他直插本质,甩掉了整个“努力流水线”上的大半环节,将所有过程简化为“看两道题——思考一下——日积月累,取得好成绩”的公式,在这个公式里,我连生发反感的缝隙都没有,甚至从未觉察到自己在努力。
  自那以后,数学这科再也没困扰过我,且养成个习惯:不对自己说“我要学数学了”,只常常跟自己讲:来,咱们看两道题。
  仪式感是个好东西,但放在努力这件事上,会蚕食掉人的行动力,因为它会不断地提醒你:自己即将努力了,即将遭罪了,自己在用力,在受苦。它在你对困难的想象中注射进很多虚高的成分,让你还未出发,便顿感心疲。而缩短与困难的心理距离,相当于把百米赛跑前不必要的两百米助跑行为给扔掉了,它让你觉得一切就是那么自然而然,直接跑就行,越走越顺畅,就像靠惯性。
  常有读者说:工作以后才发现阅读的重要性,但青春不再,想读都读不进去了。其实方法也很简单:同样是压缩你跟书之间的心理距离。
  我们很多人喜欢将书“供养”起来,摆在高高的架子上,偶尔哪天想做一回“文化人”了,煞有介事地取下一册,从序言开始读,啃了三五页,叹一声“这文化人也太累了”,然后把书放回去,进而要么对书,要么对自己,嫌弃如一。如果你去看看那些真正将阅读内化成一种生活方式的人,你会发现:他们对书远没有如此“敬重”“虔诚”,往往是家里东一本,西一本,桌面摊一本,床头放两本,随手可摘,随处可取。
  比形式上更奏效的,是心理:那些养成习惯的人,在内心只把阅读当作一种与优秀朋友畅聊一番的机会。所以根本不拘泥于形式,今天和叔本华聊聊,聊到某个话题有疑惑,明天拿着这话题再去找尼采说两句。
  所谓克服困难,提高行动力,其实有一项常被我们忽视的工作需要重视起来,即修改对自己下的指令。人的说话方式会极大地影响思考方式,所有人都知道要提升,要进步,要努力,关键在于:你如何把这些指令,下达给自己。你对自己说:我数学差,我要学数学。就不如说:来,看两道题。
其他文献
我前阵子看过一段演讲,说为什么我们总爱怀念青春.青春有什么好?幼稚自负,“为赋新词强说愁”,能力撵不起野心,精神不自由,还穷.但就是因为过程的未知,才有幻想的价值,比如会
期刊
我们渐渐习惯了晚饭后散很久很远的步。  这条看似相同的路,却总有不同的云,不同的光线,和我们情绪的不同,每一天都呈现出不同的细节和感觉。我们有时什么也不说,静静走路,有时聊着一天的工作,过去的回忆,或者未来的计划。  这条路的曲曲折折,我们都已熟悉。我们走啊走啊。并不觉得厌倦,知道它会像一棵看似静止的树,慢慢改变模样。只是需要耐心和时间。  我们边走边等。等荒凉的街区,慢慢再多開几家我们喜欢的店,
期刊
厚 度  五千年的时光  以方正的风骨飞翔  从诗经出发,越过离骚  抵达内心  或许秦砖,或许汉瓦  每一块都是一堵站立的墙  隐藏姓名和故事  沉淀雨雪风霜  高 度  星空何须仰望  昨天刚在酒泉圆了飞天的梦想  今天又在月球上  对着黄河梳妆  谁说雄鹰没有翅膀  红色的旋风  在太空来去自如  自由翱翔     速 度  铁轨里射出的子弹  自带翅膀  在城市的胸膛风驰电掣  勾勒诗和远
期刊
1941年10月4日(中秋节前夕),郑州沦陷在侵华日军的铁蹄下.rn10月底11月初,中国军队组织全面反攻.rn11月3日,日本侵略军逃窜至今郑州市金水区庙李镇杲村,一进村就烧杀抢掠,无
期刊
1990年12月底的某一天,作家陈源斌收到一封客自北京的约稿信——rn陈源斌:rn你好!rn寄上冯牧的信一封,及“启事”一份,请查收.希望明年将你的中篇佳作推上《中国作家》!rn…
期刊
十送红军  爷爷站在山坳上,1935年1月的风  抵挡不住他内心的恐惧。贩盐为生的他  常常在夜路上遭受抢劫。他捋了捋长长的胡子  那时,我以为敌人口中的“赤匪”  真的红发红眼。那时,我们相信  天下乌鸦一般黑  烟斗一闪一闪,对应天边闪烁的星  后来“打土豪,分土地”,我以为都是口号  那山一样的剥削与压榨,岂能说翻就翻  老百姓在意的是“身上衣裳口中食”  烟锅上飞旋的雾,将我呛得咳咳几声 
期刊
一群人一直在走  一群人,一直在走  起初,是三五个  渐渐,就走成了一群  一群人,一直在走  起初,是破衣烂衫  渐渐,就走成了一行松明  再走,就走成了满天星辰  走成了一轮  浴血重生的红日  一些人,注定要在岁月中走失  但他们的心跳,还在  脚步,还在走  他们走啊,走啊  走成了冲锋的号声  走成了领航的雁阵  走成了切开彤云的光  走成了歌声中铿锵的部分  但他们,还在走  在大山
期刊
手 表  六岁时,父亲在我的左腕上画了一只手表  我喜欢那圆形的表面、深蓝的墨迹  仿佛一件精美的玩具。我快活地奔跑在阳光下  跑得噼噼啪啪,那是秒针走动的声音  十七岁时,我在山外念书,父亲给我买了一  只手表  我喜欢那银亮的、金属的表带  在那圆形的玻璃表面下,时间的刻度  就像春天的草尖从土层中冒出点点新绿  二十二岁时,手表坏了,我修了一次  十个月后,手表又坏了,我把它扔进了抽屉  那
期刊
阅读的目的有很多种,播音主持这个专业其实是运用朗读的方式对稿件进行二度创作.播音主持人是信息的传播者,播音的过程是对语言进行二次加工的过程.在保证文本原意的基础上增
期刊
春来了  一股冷风窜过界石铺  一声地动山摇的巨响  西川桥瞬间被几十米高的飞尘湮没  万物静止,转而喧闹一片  一座桥,走了几代人的一座桥  让一支队伍跑过后炸飞了  这是在断后路,就是在断后路  血色土雾的黄昏,天很快黑了  那一夜,家家户户不敢点亮清油灯  男人们不敢回家,蹲在山头连旱烟也不敢抽  但他们敢聚在璀璨的星光下诅咒那帮家伙  “大娘,开一下门,咱们的队伍来了”  叫门声像春风一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