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现状揭秘

来源 :求学·文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LYS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大学中文系百年系庆时,系主任陈平原老师曾不无感慨地说:“上世纪80年代,北大中文系学生中,各省市文科第一名的不少;90年代以后,家长都希望孩子念能赚大钱的院系,中文系风光不再。”这多少反映出在市场经济大潮裹挾下,各院校中文专业遭受“冷遇”的现状。高校扩招的背景下,素有“万金油”之称的中文专业,也不得不面对“人才过剩”的质疑。中文专业如今还值不值得读呢?
  
  功利主义谨慎考自我修养最重要
  陈教授在采访中表示,中文“不仅仅是读书识字,还牵涉知识、思维、审美、文化立场等”,但如今的中文系面临现实社会的侵蚀,学生早先一心向学的求知心态逐渐被消解了,大学对人才的培养开始追求快餐化、速效化,这更加速了中文专业的“衰败”。再者,大学对中文专业的评价体系过于规范化、标准化,对于学术研究的过分量化导致了大学创作型、创造型人才的匮乏,使大学的精英意识和“独立之人格与自由之精神”也淡化了。
  那么中文专业是否已成为一潭“死水”呢?也并非如此。中文专业的学习,要求学生在掌握中外文学各种流派、理论、作家、作品的基础上,广泛涉猎哲学、历史、政治、社会等多方面知识,积淀起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学修养,在求知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独立的见解。这些对于将来要从事文职工作的毕业生将是十分受益的,因为只要拥有了强大的文学积累,剩下的诸如工作的岗位、性质问题,对你们都将只是形式上的变化,故而“万金油”的称号也绝不是“浪得虚名”的。
  
  专业开设门槛低院校选择擦亮眼
  中文类专业中的汉语言文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调查显示,自各高校建校以来,几乎有80%的高校建立了该专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开设中文专业的高校多达500余所,综合性大学、人文社科类高校基本都设有文学院或汉语言文学专业。近10年来,不少理工科院校也开设了中文类专业。
  中文教育事业的这种超常规的“蓬勃发展”,正是中文专业毕业生水平参差不齐、就业起点高低不均的原因之一。理工科的一个实验室或许就要耗资百八十万,但文科专业,几间教室、三五位教授学者便可办学,中文学科的教育质量当然难以保证。中文专业办学门槛低,与理工科开办的条件和经费需求比起来,相对“廉价”。
  那么,在选择就读的大学时,则需格外擦亮眼睛。历史积淀可谓重要的院校选择标准之一。这些学校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特点,拥有丰富的教师、教学资源,如实力较雄厚的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等老牌综合性大学,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师范类院校。值得注意的是,师范类院校的中文专业一般都有较好的积淀,或通常都是该校较好的专业之一。教师资源和藏书也是参考标准之一,名师能够开启一道思维之门,而藏书则是你四年学海徜徉的知识宝库。
  
  就业面广起点低复合学习补缺陷
  中文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两极分化,优秀的学生通常都具有较强的文字运用能力,以及较广博的文史哲知识基础。这类毕业生多选择各级党政机关、新闻媒体出版单位、各级教学和科研单位、各类企事业单位等,能力普通的学生也能够从事文秘、文案等职业。但总体来看就业选择余地大、范围广。
  但是由于中文专业技术性不强,很多文职岗位对人才的要求起点不高,有较大的可替代性。如果专业水平不那么过硬的话,就会面临很大的就业压力。在这种形势下,不妨在大学期间选修经济学、法学、艺术、政治学等作为第二专业,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复合型人才,这样在求职中也会加分不少。另外,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情况相对较好,政府单位更倾向于招研究生。无论作何种选择,都要仔细分析自身条件,提早作好职业规划。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中文专业的知识或许不会那么快“学以致用”,但由于在大学中得到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人文气质的熏陶,毕业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都能拥有强大的后劲。
其他文献
一、世界产业转移的历程  1.产业转移的概念  产业转移是指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一般情况下可以分为国际产业转移和区域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主要指在通常情况下,发达区域的部分企业通过跨国直接投资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区域转移的现象。区域产业转移是指一个地区或者国家不同区域存在经济水平的差异,造成在生产成本等方面存在着很大
期刊
学校档案  厦门大学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由华侨(陈嘉庚)创办的大学,也是唯一地处经济特区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校设有150多个研究机构,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学校已与17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建立孔子学院达13所之多。因地理位置优势,已成为台湾研究的重镇和两岸学术交流的重要高校。其校园依山傍海、风光秀丽,是公认的环境最优美的中国大学校园之一。  招
期刊
对于热爱读书的人来说,世界上最壮美的宫殿莫过于书海浩瀚的图书馆。能捧一杯清茶安安静静地看一本好书,对于浮华尘世间的我们,是一件幸事。    “书馆我最大”——中山大学图书馆  说到大学图书馆,中山大学首屈一指。创办于1924年的中山大学图书馆,是目前全国占地面积最大的高校图书馆(120007平方米),它分别由4个校区图书馆和3个学科分馆组成。馆内的阅览座位多达11892个,检索和服务终端就有502
期刊
“岷山峨峨开天府,江水泱泱流今古”,这句诗融入了四川大学的所有景致。其实,地处成都平原的川大并不见峨眉,为何诗中却说“岷山峨峨开天府”?因为抗战时期,川大文、理、法等院在峨眉度过了近四年的艰难岁月,所以“峨眉”对川大的意义也成了一种永恒的精神象征。如今,川大新校区有人造山“不高山”,山名看似谦卑,却流露出“大”的底气。“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暗含着“大学,非大楼也,乃大师也”的精髓。  大学之“大”
期刊
注:分數截至截稿日期公布止。
期刊
湖南大学以岳麓山为根,岳麓精神为魂。  来到岳麓书院,每处建筑都轻盈且充满灵性,而空气却很厚重。有人解释:它吸进去的是文化,吐出来的是底蕴。正是这厚重的底蕴,引得数以万计的文化人到此,创造和传播文化。余秋雨在其著名的文章《千年庭院》中写道:“一千多年来,岳麓书院集中了海内外最高水平的教育家,其中有世界一流的文化哲学大师朱熹、张栻、王阳明,而它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可列出一份让人叹为观止的名单。”  南宋
期刊
东湖之滨、珞珈山下,便是武汉大学。如诗如画的风景,引得无数游客慕名而来。武大学子总会把印满校园美景的明信片寄送给亲朋好友,因为这儿的景色着实让人钟情。  武大文学院的苏雪林教授曾发表了一些关于《红楼梦》的独到见解,震惊学术界,苏教授却说:“没有山风呼啸,何来清逸高论?”她认为是珞珈山孕育了她的才华。不仅是苏教授,不少武大学者都爱在他们的学术论文后面写下“于珞珈山”的字样,似乎文章也会因此染上几分隽
期刊
有一天,当你听到自己对自己说“我做不来这个”、“我一定不行”,请你一定要慎重地问一问自己,为什么我做不来?是真的不行,真的不在行吗?是否曾想过要给自己一次尝试的机会?  事实上,很多我们认为自己能做好的事情,首先就是因为我们在心里真的相信自己能做好。——自信,源于我们敢于给自己一次大胆尝试的机会!    “你真是个不会说话的人!”  “你怎么能这样呢!有像你这么说话的吗?”  ……  多年来,像这
期刊
写下题目的前一秒钟,我的音乐播放器里还循环着《中国话》。没错,这首歌几乎已经成了我们对外汉语人K歌时的必点曲目。不是因为浩渺歌海中终于觅得一首与专业共鸣的调子,而是那句“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一语道出了对外汉语人的骄傲。    汉语学习攻坚战 语法语音要先学  对外汉语专业是隶属中文系的,较之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外汉语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对“语法”更有倾向性,侧重点放在语言学的学习上,特别着重发
期刊
“中文系”这个标签,在外人眼中或是超脱世俗、清高自持的象征,或是风流蕴藉、顾世无俦的才气,再不济也至少该当“饱读诗书”这四个大字吧?——非也非也,安得促席,且听我两语三言。    “中文系不培养作家”  无论是思慕已久還是机缘巧合,每一个第一志愿填报中文系的孩子多少都是有些文学梦的,若称才高八斗不够火候,文艺青年也当之无愧。而就读于北京大学,更是每一个中文人的梦想。入学之初,谁不幻想着虫鸣夏夜,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