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贵在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科学教学实践中如何真正落实呢?实践表明,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动手、多思考、多探索,保证学生自己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研讨,体验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做到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养成积极参与、勇于实验、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的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关键词】中学物理 课堂教学主体意识学习习惯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所谓自主学习,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自觉、主动的学习行为,是个体非智力因素作用于智力活动的一种状态显示,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激发主体意识,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一种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
  一、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
  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引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是进行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
  1、创设情景,刺激求知欲,引起认知兴趣。求知欲的产生需要新奇的刺激,在教学中通过实验演示、多媒体的应用等手段,设置学生渴望知道的悬念,刺激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如对“电功率”的教学,可把“220V、60W”和“220V、25W”的灯泡串联在220V的电源上,演示前让学生猜想当闭合电键后,两灯泡的发光情况?学生根据以往生活经验会毫不迟疑地认为“220V、60W”较亮。可是当教师闭合电键后,出现的实验现象与学生的预料恰恰相反。这是为什么呢?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课堂气氛也顿时活跃起来,学生迫切地想知道串联电路中电功率到底跟那些因素有关?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有什么区别?从而激发学生带着迫切的心情去主动思考和学习。
  2、贴近生活,形成知识迁移,诱发学习兴趣。鉴于科学内容是围绕“人与自然”展开的这一科学依据,便可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通过再现大自然,丰富学生感性材料,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如,在讲“燃烧与灭火”时,首先问学生:“有没有参加过野炊?”然后,请学生讲述如何点燃枯柴;在燃烧过程中,是如何保持枯柴不灭甚至燃烧越旺的,野炊结束时,又是如何灭火的。学生会很乐意讲出多种多样的做法,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做?引导学生讨论得出燃烧和灭火条件,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主学习。
  3、提供成功的机会,提高学习兴趣。学习的成功是最足以使学生感到满意、快慰、愿意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教师应在了解每个学生的基础上,给其成功的机会,创造成功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滋味。教学设计的起点要适当尤其不能过高,必须适合全体学生的学习实际,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努力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经常采用激励性的评价机制,尤其对后进生,更要以鼓励为主。
  二、指导自主学习,使学生会学
  自主学习,从学的角度看,具有独立性、能动性、创造性、协调性等四个特点。那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会学呢?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注重课前准备,培养自主学习的独立性。现代认知心理学表明: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象过程,学习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之中,而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每个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学习环境、思维方式各不相同。因此,課前准备什么,如何准备,要从自身出发,独立完成。例如,在讲述“种子的萌发”一节时,课前作了如下布置:(1)通读本节内容,明确我们将学什么内容; (2)什么叫探究,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探究?(3)能否自己想办法,在家里进行“种子催芽”的探究实验;(4)你对课本上的探究实验有何评价?你在设计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又如学习“人类与生物圈”一节内容前,笔者让学生预习并思考下列问题:本地有那些生态系统?本地有哪些人类活动导致生态被破坏的事例?给本地带来什么样的危害?本地正在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护环境?让学生经过调查,在课堂上进行交流、答辩。这种通过自读(内容)自找(问题,难、重点)、自思(独立思考)、自结(反馈总结),这便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独立性。
  2、引导学生参与,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动性。能动性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科学学习的整个过程。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做到在课堂教学中始终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精心安排以学生“学”为轴心的教学活动,教师应深入思考:怎样才能引导学生到“学”的实践中去?怎样帮助学生在参与教学过程中提高科学素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怎样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不可只有知识与技能的量化要求,而且要同等地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作用和意义有所减弱。主体性教学观认为,教师、学生都是教学的主体,都有自己的主体能动性;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构建师生双方的主体性。一方面,通过教师的教促进学生的学,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成为学习的主体;另一方面,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不断接受学生反馈情况的启发与鼓励,进行自我完善和提高,从而更好地调控、指导教学过程,实现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相辅相成的发展。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鉴于以上的认识,笔者常采用“双主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优化组合,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提供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氛围,使学生与教师都能获得更大的发展。最大潜力地引导学生参与过程,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它着眼点在于转变学生“学”的方式,着手点却是转变教师“教”的观念和行为方式。
  三、效果与分析
  促进了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开展学法指导,注重情感智力培养,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心理和学习习惯,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发展,学生思维空间得以拓展,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初步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不仅会学,而且善学,学习效果显著。
其他文献
在化学实验活动中,情感是一个笼统的概念。从情感发生、发展和形式的过程来看,它包含着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从弱到强,从单个实验到多个实验、从简单的实验到复杂的实验的系列。即情绪、情感、情操。实验中的情绪是一种低级、简单的情感。它一般与学生的生理需要相联系,表现明显、为时短暂。实验中的情感是一种较高级、复杂的情感,它一般与学生的知识要求相联系,持续时间较长,外部表现不明显。实验中的情操是一种更高级,更复
物理作为一门学理性和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一直倍受关注。物理这门课程在很多学生眼中是有很大难度的一门课程,物理教学也一直让很多教师为之头疼。物理学习真
"新课标"与"教学大纲"相比,最显著的不同是将"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明确提出来,并将其作为"三维一体"目标的"灵魂"。因此,在新课程教学中如何有效实现这一目标,就成为新课程教学的关键和重心
初中化学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脱离了实验而盲目地追求课本知识往往得不偿失,因此实验教学更加有利于化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面对升学的压力,初中化学的实验可以作为一剂调味品
【摘要】本文首先探讨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性,重点从心理学角度,结合生物实验教学实践提出了五种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用适宜的方法、途径以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用心理学的研究理论和成果对生物实验教学提供科学指导。  【关键词】生物实验教学 成就感学习动机  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很多人认为智力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但除了智力因素外,非智力因素也同样不容忽视,比如:父母的教育方法、教师的教育
【摘要】 化学是一门与日常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科学,怎样把化学教学中涉及的与日常生活和生活环境相关的知识与教学过程有机结合;怎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把书本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生活,是每位化学教师都应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化学教学生活与环境知识应用  我们都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在化学教学中也存在很多生活小常识。新课程的改革中指出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现实中选材,倡导从生活
【摘要】高校中贫困学生问题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焦点问题之一 ,随着当前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这一特殊群体的就业问题也逐渐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本文从高校贫困学生的思想、心理等方面特征入手,针对贫困生面临就业困境,尝试在就业指导方面的提出一些对策。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思想特征;就业指导;对策    随着高校体制改革的深化与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贫困生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根据
传播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十分特殊的社会现象。在进行生产劳动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产生了一种彼此互相依赖的社会关系,在这种社会关系之下,人们为了能够获得更好的生存状况就必
民族语言文字是少数民族地区交流的主要工具,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在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实行双语教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阐
短短的几年物理教学工作,感觉上好一节复习课比上一节新课还难。在复习课上,教师不能只是强调重难点,让学生简单地进行知识的再现与回忆;也不能搞题海战术,这样课堂效率很低,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使学生在复习课上失去了像探究新知识那样充满兴趣,充满新鲜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都下降了。那么如何高效上好初中物理复习课呢?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并达到对所学的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