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德·福斯特曼的“点金”经典

来源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c000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纽约华尔街,特德·福斯特曼堪称一个奇人,甚至还是一个“神”。
  在投资领域,他好似“独行侠”,创造出一个个商业神话,他“不问政治”,却与白宫政要交往甚密,他一生未娶,却又绯闻缠身。他的故事就像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电影。
  
  青少年时代在恐惧和豪赌中成长
  
  在福斯特曼豪宅客厅的一角,摆放着一幅苏汀所画的小男孩肖像。画中的孩子没有表情,看上去孤僻、悲伤,但富有进攻性。福斯特曼说:“这幅画很合我胃口,我看到它就像看到自己一样。”
  1940年,福斯特曼出生在康涅狄格州的一个豪门家庭。家里有棒球场、网球场和游泳池。在6个兄弟姐妹中,福斯特曼排行第二。当时,福斯特曼家族是美国最富有的家族之一。
  福斯特曼的爷爷于1906年将毛纺织业从德国带到美国。10年之后,这个毛纺厂成为美国最好的毛纺厂。但是,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反战情绪,使得与德国有“牵连”的福斯特曼家族很难融入美国社会。后来,福斯特曼的父亲因为要娶一位意大利籍美国女子(福斯特曼的妈妈),而与他的爷爷反目成仇,断绝了父子关系。从此,福斯特曼的父亲开始酗酒,还经常“犯精神病”,而且与妻子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也慢慢恶化了。福斯特曼常常回忆说,他的童年是在“恐惧”中度过的。
  1961年,福斯特曼刚从耶鲁大学毕业不久,他的父亲又一次失去理智。他与福斯特曼和弟弟约翰厮打起来,还拿出枪来威胁他们的妈妈,差点伤着人。几天后,福斯特曼的父亲打来电话道歉并答应永远居住在疗养院里。后来,父亲很快死于心脏病,终年51岁。
  特殊的成长历程,还使福斯特曼练出高超的打牌技能,同时也使他养成了一种不服输的性格。有段时间,他早上参加哥伦比亚大学的法律课程,下午与朋友大赌特赌,渐渐成为一个侵略性十足的打牌高手。福斯特曼至今还记得:“一天晚上,我输了1万美元。在早上6点走出赌牌的地方,看到一个清路机。然后想,‘世界上最简单的事就是把自己扔到清路机下面’。”
  
  “第一桶金”从买通女接线员开始
  
  从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毕业后,福斯特曼在一些小投资银行工作了一段时间。35岁那年,福斯特曼失业了,不得不到哥哥托尼的公司里打工。他回忆说:“托尼当时一个月给我几千块钱的薪水,让我帮他把他的货币管理公司——福斯特曼·莱夫带出困境。”
  此前在投资银行工作时,福斯特曼曾参与Graham Magnetics公司的公开招股工作。这是得克萨斯州的一家零缺陷卡式录音带制造商,由于工作小有成绩,福斯特曼得到了该公司董事会的一个席位。1973年该公司关闭,福斯特曼觉得这是卖出公司的最好时机,同时也可给自己带来一笔可观收入。但是,他当时连个稳定的办公地点都没有,怎么与人谈生意呢?福斯特曼想出了一着妙计在家“办公”,借用哥哥公司的电话。于是,他悄悄找哥哥公司的女接线员帮忙,并承诺如果生意谈成,就送她一件皮毛大衣。就这样,女接线员在接电话时会说福斯特曼先生出去了,然后给福斯特曼家里打电话告诉他。后来,福斯特曼果然做成了那笔交易,赚到了20万美元,并给那位女接线员买了一件价值1万美元的皮毛大衣以兑现承诺。
  
  杠杆收购影响整个投资行业
  
  1978年,福斯特曼与弟弟尼克以及怀特一威尔德公司的前投资银行家布莱思·利特尔共同创办了福斯特曼一利特尔公司,进行商业投资运作。
  福斯特曼天生就是生意人。其他投资者大多靠运气赚钱,但福斯特曼自有一套资本理论,并琢磨出一个“杠杆收购”方法:利用借款或贷款买进公司,然后再倒手卖出去,利用零售价和整卖价之间的差价赚钱。在上世纪80年代,整个投资行业因福斯特曼的这一“奇想”而发生了改变。
  在为杠杆收购借债时,福斯特曼不再依赖保险公司这样的中介,而是创立自己的债务基金。这种债务被称作“夹层债务”。通过在收购中提供股权和债务,福斯特曼可以加快交易运作的速度并全面控制交易。借助这种方法,他所能做的交易,比同保险公司合作时做的交易大得多,当然风险也大大增加了。
  1984年收购Dr Pepper公司就是杠杆收购的一个经典案例。福斯特曼从银行借来5亿美元贷款,又从自己的债务基金拿出1.2亿美元,再加上价值仅3000万美元的股权,收购了这家失败的汽水公司,而该公司恰巧具备可以产生现金的资产。当福斯特曼于1986年出售该公司时,他的股权投资人得到了900%以上的投资回报。
  到2000年的时候,福斯特曼一利特尔公司的6支基金已经在21年里筹集到了逾80亿美元的资金,每支基金都为各自的投资者赚到了钱。平均每支福斯特曼一利特尔权益基金为其公司绝大多数的退休基金投资者创造了近60%的年均回报率。最让人瞠目结舌的是,福斯特曼一利特尔利用杠杆收购方式买下的公司,几乎无一例外都实现了赢利。一些被人视为不可能改造的公司,在福斯特曼手里竟也变成了营业额数十亿美元的成功企业。
  
  “点金”经典单生意赚50亿美元
  
  上世纪90年代,福斯特曼复兴湾流航太公司的经历,是最令他自豪的“点金”经典。
  1990年,在福斯特曼的极力鼓动下,福斯特曼一利特尔公司以8.25亿美元的价格购进了生产高贵私人飞机的湾流公司。但就在几周后,由于美国爆发经济大萧条,客机需求量大大减少。年终时,订单从29个跌到21个。不得已,福斯特曼-利特尔公司1992年又在新机型的开发上投入2.5亿美元的投资基金。但到1993年,湾流公司已经负债累累,濒临倒闭。
  当时,福斯特曼有两个选择:要么将湾流公司卖掉并蒙受巨大损失,要么重新利用贷款基金来融合巨资。尽管许多人劝他卖掉公司,但他还是无法接受将会造成至少3亿美元损失的后果。
  福斯特曼咬牙选择了“坚持下去”,发誓要再现湾流公司昔日的辉煌。他裁掉了湾流公司首席执行官,亲自出任总裁。他一面清理公司财务,一面精简机构,并亲自参与了湾流产品的推销。在福斯特曼的管理下,湾流公司起死回生,生产“湾流4型”飞机的时间从67天缩短到29天,创下60项世界纪录的新机种“湾流5型”也被开发并生产出来,很快风靡世界。
  湾流公司于1996年公开上市,两年后卖给了通用动力公司。1999年,当福斯特曼?利特尔公司获准抛售手中所持的通用动力股票时,投资人当初在湾流公司投入的6.36亿美元已经变成了56亿美元。华尔街再传神话。
  
  “花花公子”66岁不论婚娶,绯闻缠身
  
  福斯特曼今年已过66岁高龄,从未婚娶的他绯闻不断,所以至今仍被 美国人称为“花花公子”。
  在福斯特曼的众多绯闻中,流传最广的是他跟英国戴安娜王妃和IMG旗下的女影星、名模伊丽莎白·赫莉的故事。
  对于过去跟赫莉的恋情,福斯特曼从来不正面回答:不承认也不否认。不过,他曾公开表示过,赫莉是他的好朋友。对于和戴安娜王妃的绯闻,福斯特曼也不愿意说得太多。福斯特曼承认对王妃很尊重,也很有好感;不过他说他们之间的关系不像小报记者们所想像的那么复杂。
  在分析福斯特曼绯闻不断的原因时,一位熟悉他的朋友这样解释:因为他未婚、富庶且有个性,所以很容易成为西方娱乐记者追逐的对象。他的感情生活也常常是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他交往的都是知名美女,所以常常惹来很多闲话。不过,福斯特曼对于花边新闻总是一笑置之,从不愿过多解释。
  当然,福斯特曼也有“一不留神”说出心里话的时候。一次,当朋友问他何以能够一直保持活力时,他笑答:“哈哈,就是跟年轻的女士谈恋爱啊!”
  
  “感情用事”广交名流,热衷慈善
  
  普天之下,成功者大都有一个共同点——真正的朋友很少。而福斯特曼是个例外,他从不缺少朋友。从商界的格林斯潘、巴菲特,沃尔顿,到体育娱乐界的泰格·伍兹、维杰·辛格,奥普拉·温芙瑞,再到政界克林顿、布隆伯格、拉姆斯菲尔德、布什,等等,他的朋友遍及各个行业和阶层。其原因就在于他几十年不变的鲜明“个性”;敢做敢为,口无遮拦,而且喜欢感情用事。
  福斯特曼与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故事一直被美国人传为佳话。那是在1994年美国总统举办的一个晚宴上,曼德拉正在演讲。令福斯特曼吃惊的是,曼德拉在讲述其长期的狱中斗争生活时,并未对社会产生任何怨恨。曼德拉讲到了他出狱那年,看见街上到处是失学的流浪儿。为此,他宣布用自己的一半薪水作为助学基金。这让福斯特曼非常感动。
  曼德拉讲完后,有个黑人电影明星非常激动,突然站起身高喊“黑人万岁!”“黑人是不可战胜的!”现场气氛顿时变得有些紧张。当时,坐在台下的福斯特曼突然站起来,疾速冲向主席台,结果被不明原因的警卫人员拦住井架到一旁。原来,福斯特曼是要当场捐出100万美元给曼德拉作慈善基金。第二天一早,曼德拉给福斯特曼打来电话。从此,二人开始了交往,并发展为亲密的朋友。后来,福斯特曼成为曼德拉儿童基金会的重要捐助者和负责人。
  用福斯特曼的话说,他似乎“与黑人特别有缘分”。福斯特曼先后领养了两个南部非洲的孤儿。第一个孩子是6岁的埃弗里斯,福斯特曼说与之有一见如故之感。来美国后,埃弗里斯说需要一个朋友,福斯特曼就又领养了一个11岁的孤儿塞雅。现在,哥哥塞雅正在佩波戴思大学就读。福斯特曼说,他以后还会将埃弗里斯送到那里读书。
  福斯特曼一直非常热衷慈善事业。1998年,福斯特曼和沃尔玛的继承人沃尔顿联合创建了儿童奖学基金会,他们各自捐赠了2亿美元,为美国40多个城市超过6.2万名贫困儿童提供资助,让他们可以上私立或者教会学校。
  福斯特曼说:“我一直认为理想比金钱更重要,如果一个人只有赚钱才感到幸福,我认为他的幸福是有限的。所以,我每次从电视上看到很多贫困儿童申请到我们基金会的奖学金,看到那些家长们带着笑容的面孔,我感觉真比赚钱更幸福。”
其他文献
“这是我第一次打工的地方……右边是我的厂……前面是我办的第七家工厂!”驱车从深圳市中心到宝安区松岗镇,阮诗树一路介绍着,语气平和。  关于松岗,阮诗树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  “到了,到了!深圳到了!”1992年11月8日,随着长途客车司机一声吆喝,25岁的阮诗树揉着惺忪的睡眠,迷迷糊糊下了车。环顾四周,七零八落地散布着低矮的厂房。这就是传说中的南方繁华大都市吗?一打听,原来司机耍滑头,自己被丢在了
期刊
一个移植来的创意——“电视指南游戏”,让R&R娱乐产品公司总裁鲍勃·雷斯仅用2500美元的投入,就在短短几个月的预售中,获得了300万美元的销售额。  在这个被哈佛商学院和哥伦比亚商学院引为经典的案例中,鲍勃·雷斯神秘地让风险“消失”了——其实,风险并没有消失,雷斯的秘诀是:借助外部力量,尽可能减少自己所承担的风险,就能创造最大收益。  “低风险、高回报”,是鲍勃·雷斯20多年来创办14家企业.成
期刊
立足一个面积1万平方公里的弹丸小市,开几间不入流的小公司,抱住屈指可数几个小官,经营或者收购一些上不得省级“主流媒体”版面的项目,几年下来,可以把自己的身家做到多大?  一个答案是,可能将身家资产做上福布斯富豪中国内地排行榜。  解题者是前东能集团董事局主席、如今的阶下囚王德军。  2004年,王德军因为横跨水电、交通建筑和传媒经营的“实力”,以0.98亿美元、当时约合人民币11亿元的资产,名列福
期刊
相信吗?一双海外版的标志牌运动鞋,在武汉任何商场都买不到,却在一个小店内买得到,而且只有一双。  相信吗?一双现已停产的“乔丹17”鞋只卖1000多元。  在汉口的武胜路上有这样一家叫“淘宝屋”的特色小店。  “其他的鞋店是人挑鞋,我这里是鞋挑人。”  在李健的“淘宝屋”中,约20平米的空间摆着近百双各式各样的鞋子和衣服。  “这双鞋是越南产的,国内没有其他方有卖的。”在武胜路这个不起眼的小店中,
期刊
[人物档案·吕燕]  出生于江西德安,著名的国际模特,  中国顶尖造型师李东田和著名摄影师冯海发现并为她造型。1999年,正式进入时尚圈,随后迅速走红T台;  2000年6月,吕燕应邀前往巴黎发展。同年11月代表中国参加世界超级模特大赛并获亚军。这是中国选手在世界超级模特大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  成名后的吕燕出任多家世界知名品牌的形象代言人,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名模风采的一张名片。  吕燕,一个在中
期刊
2006年,郑州无疑是中国最吸引眼球的城市之一——3月,全球华人黄帝故里拜祖,仲春时节普京少林观武,8月天下豫商中州齐聚,9月中国企业500强嵩山会盟,10月世界武林诸路英雄中岳论剑……由此,中原不仅强烈吸引着世。界各大媒体的眼球,同时也牵动着海内外商界的神经。  10月16日至19日,经过4天紧张而精彩的武术比赛以及卓有成效的经贸洽谈活动之后,第二后世界传统武术节在郑州圆满谢幕。共有来自66个国
期刊
临睡前,伴着爸爸妈妈讲的童话故事进入梦乡,几乎是每个孩子孩提时最美好的记忆。如今,上海出现了首家专业“故事屋”,小朋友们可以在充满童话氛围的“梦幻森林馆”、“水族泡泡馆”和“未来宇宙馆”等主题官中,跟随“魔法师”听故事、说故事和演故事。  开这家故事屋的灵感,来自于一个父亲对他女儿的爱。    在沪萌生开店念头    庄志明是中国台湾人,今年正好50岁。今年春节时,他带着5岁的小女儿回台湾过年,当
期刊
喜糖是结婚的必备品,谁结婚都会买大量的喜糖,每年全国花在喜糖上的费用惊人,有人从中抓住了商机,并且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发现商机  林红是沈阳市一家企业的业务员。1998年,由于工作关系,他出差到香港,顺便为女儿买结婚用品。他到当地人称作“喜铺”的结婚用品一条街,在这300米的一条街上有大小七八十家喜铺,生意好得不得了。到这里消费的大都是即将走进结婚礼堂的新人,他们欢欢喜喜地走进喜铺购买自
期刊
“2006中国西峡第五届伏牛山金秋诗会”日前在“恐龙之乡”——河南省西峡县隆重召开。来自海内外的40余位著名诗人、诗评家与会;并就“生命的发言:我和我们的诗歌旅程”等诗学问题展开了广泛的探讨和热烈的辩论。  西峡地处豫西伏牛山腹地,崇山逶迤,峡谷纵横,森林茂密,自然风光异常优美。加上这里还是闻名世界的恐龙蛋大规模发现地,号称中国的“恐龙之乡”,因此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近年来,西峡旅游业发展迅猛
期刊
无意中发现商机    2003年,湘妹子周丽蓉高考落榜后,跟随表哥来到长沙一家公司打工。  一天,周丽蓉在一个朋友家看到瓶里插着一束枯萎的花,很难看。朋友解释说:“工作太忙,鲜花也没时间换。”周丽蓉打趣道:“那我来帮你换吧?劳务费怎么说?”朋友一本正经地说:“说真的,如果你愿意干,一次10元怎么样?”周丽蓉没把这事故在心上,但后来碰到的一件事,让她真动了心。  一个周末,公司经理邀请同事去她家坐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