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亚文化现象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_lf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校园曾经是一方净土,校园文化曾经是一种简明的、清纯的文化。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全面同化的加剧,校园不再那么干净,校园文化也参杂进形形色色、花花绿绿的各种元素,包括一些复杂和浑浊的东西,甚至不健康的、丑陋阴暗的东西,有人称之为校园亚文化。亚文化也是文化,虽然它并不代表校园文化的主流,但是它对主流文化的冲击,对全体学生的影响显然不容低估。我们把校园亚文化的一些典型现象罗列在这里,目的就是希望引起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希望有更多的人士来研究和思考更好的解决方案和对策。
  
  个人博客成为中学生流行时尚
  金恬伊
  
  “今天你‘博客’了吗?”当你听到中学生间这样的问候,千万不要惊讶,因为电子博客如今已取代纸质日记成为中学生的“流行时尚”。近日,记者探访了一批率先“试水”的“博客”。
  已有2年“博龄”的孙同学是锡城某初中初二学生,他说班里许多同学早在网上有了自己的“窝”,有空就在博客上写日记,如果想了解哪个同学当日的心情或趣事,网上“串门”就可以了。据了解,初中生对“博客”普遍抱着好奇和好玩的心态,开“博”写日记一哄而上,几乎有“博”的同学都相互作了链接,而且很多人都用真名做博客名称,日记里写的也多是全班皆知的“秘密”,与其说是日记,不如说是个人公告栏。张同学也证实了这一点。她说,他们把开“博”作为一种“流行游戏”,因为写者和看客都是彼此知根知底的好友,而且散播面广,所以几乎没人在博客上写自己真实的内心感受。
  高中生的博客则有很大不同,他们只在推心置腹的好友圈中交换链接,同时博客名称也虚拟化,隐蔽性较高,日记里的真情流露也更多。得到某高中许同学允许,记者打开了她的博客及其好友的相关链接。浏览下来,他们的日记内容丰富多彩,影评、书评、星评及对国际国内大事件的诸多感受不一而足,当然也少不了一些青春的彷徨和迷惘。许同学的博客里就写到了她对班上某男生的好感以及自己复杂矛盾的心情。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中学生博客的看客可以是任何人,但惟独自己的父母“缺席”。很多学生向记者表示,以前写的日记,父母喜欢暗中翻看,使自己没有一点隐私空间,现在有了电子博客,就不怕被“偷窥”了。他们还道出开“博”的初衷:不仅为了“放逐心情”,也希望借此记录成长历程,作为一笔心灵财富。
  中学生“博客潮”在教师眼里喜忧参半。一位语文老师表示,学生开“博”表明孩子们的电脑运用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眼界也更开阔了,但这势必会造成写字锻炼的缺乏,影响书写能力。更令人担忧的是,如果孩子只将心理问题倾泻于网上,而老师家长无法及时帮助引导,则可能会造成另一种社会不安。
  来源:江南晚报
  
  中学生性行为的“ABCDE”
  蔡 民
  
  据广州某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医生介绍,中学女生怀孕现象不但日渐增多,而且年龄越来越小。原来这些怀孕的中学女生年龄一般都在15至17岁,现在已出现13岁女生怀孕的现象。日前她接诊了一名年龄仅13岁的某学校初一学生,而陪着她来的是一名年龄不到18岁的男孩,在向她询问病情时,她连基本的生理常识都不知道,更别谈知道如何避孕了。
  记者日前在一些中学采访时,听到一种新说法,据说已在中学生中流行好久了。据介绍,这种流行语就是“ABCDE”说法,其中A为接吻,B为爱抚,C为性行为,D为怀孕,E为堕胎。初二以上的学生大多不同程度尝试过A和B。许多少男少女由于受到社会环境和流行文化的影响,视恋爱乃至偷吃禁果为酷,极容易产生尝试性行为的强烈欲望,“勇敢”地偷吃禁果后,却无法面对导致的后果,不少少女因此走上歧途甚至绝路。
  鉴于中学生堕胎问题的严重性,广州市某大型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主任陈医生认为,虽然中学生发生性关系从各方面来说都是不允许的,但是从目前医院接诊情况来看,中学生偷吃禁果导致堕胎事件是客观存在,既然社会无法杜绝这种现象发生,把避孕知识引入中学课堂显得很有必要,为了减少学生堕胎给她们身心带来更大的伤害,老师在给学生讲授心理卫生知识时,不妨也给学生讲解关于如何避孕方面的常识,国家有关部门也可考虑在学生的心理卫生教材中增加避孕常识内容。
  来源:信息时报
  
  中学生喜欢看恐怖片据称为了缓解学习压力
  
  据楚天金报报道,昨日中午,几个中学生来到武珞路上的一家影碟店租借影碟,记者发现,在他们租的影碟封面上,“鬼”、“灵”等字眼频频出现。其中的一个学生告诉记者,他们都是初一的学生,并说:“现在中学里流行看这些恐怖片,据称为了减压。”
  该影碟店老板告诉记者,经常有不少中学生光顾此店,还尽挑“吓人的碟子”。记者在另几家影碟出租店也了解到,前来租看恐怖片的青少年也呈上升趋势。
  在离影碟店不远的一家中学,一初中生告诉记者,每当一部新的恐怖片上映了,大家就“奔走相告”,争着找机会“观摩”,还要交流“观后感”,有时还会集体去看恐怖片。
  中学生为何爱看恐怖片?一初三鲁姓女孩告诉记者,现在学习压力大了,她心情经常郁闷不堪,难以排解。一次她到同学家看了一部恐怖片,在尖叫不已、好好“疯”了一把后,她发现“轻松无比,心情好多了”。最初吓得睡不着觉,但看得多了也习惯了。
  对此,教育界人士认为,孩子压力大了用恐怖片来宣泄,这是教育的疏忽。中学生在成长的关键阶段看恐怖片,会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不宜观看。家长、老师应多和孩子沟通,以释放其压力,或传授孩子正确的减压方法,让孩子“健康减压”。
  来源:中国新闻网
  
  女生流行“认哥哥”
  朱浩真 李 征
  
  《少女》杂志的项调查分析报告称,在该杂志收到的460封读者来信中,有98封和认“哥哥”有关,来自其他方面的信息也显示,“妹妹认哥哥”现象在校园里相当普遍。
  该杂志主编郁雨君认为,“认哥哥”现象可能是韩剧在国内热播所带来的,在《蓝色生死恋》等韩剧中,靓男信女互认兄妹,让国内的青少年学生羡慕不已进而效仿。所谓“哥哥”,是青春期情感最新的集体状态,是处于友、爱之间的非典型男生。有一名高中女生向她解释,一个人只能有一个男朋友,但你可以有很多个哥哥。而男朋友能给你的,哥哥一般也能给你。伤心的时候,他会让你靠在他肩膀上哭;生气的时候,你可以向他发脾气;开心的时候,你可以向他撒娇。她还表示几乎每个女孩都梦想能找到一个好哥哥,校园里哥哥妹妹认来认去蔚然成风,备受男孩女孩青睐。
  小张同学今年上高二,她最初听说“认哥哥”是在四、五年前。“这种现象现在太普遍了,我们班上差不多大部分同学都经历过这种事。”“好学生差学生都有,主要是中等偏下的学生。”在她看来,追求“面子”和依赖感是最主要原因。   对于这种情感躁动,学生本身如何看待?不少学生不以为然,他们反问:“认一个哥哥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不就是缺少一个起长大的人么?等你长大了就不需要了。如果你真的无法把握,那么就不要这样,因为你玩不起!你不会玩!”
  还有一些同学属于“理性派”,他们持“分段论”观点:找男生要分三步走——13岁到16岁开始观察周围的男生,可以先认几个哥哥友好相处,找到自己喜欢的类型,初步形成自己的爱情观;17岁到19岁时,自己在心中核实一下已形成的观点,想想将来到底要嫁什么样的男人;20岁到22岁时,你就可以着手为自己找正式的男朋友了。
  第三类学生抱着“人生论”的想法,认为爱情没有早与晚,只分有或没有。但如果爱情与自己的任务都分不清,又如何能得到真正的爱情?而且这样会连真正的生活都得不到。生活万岁,而爱情只是生命中的一段旋律。相对而言,他们的想法较为健康、成熟。
  面对新版校园友情现象,专家普遍认为,没有必要视之为“洪水猛兽”,一味“堵塞”。学校、社会和家庭应当学会“疏导”。社会应当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媒体和青少年教育机构应当告诉青少年同学之间的关系应当以互助、友爱为主。此外,老师、学校应当向学生推荐一些介绍青少年青春期身心发展“体征”的书籍,实践证明提供新的信息渠道比一味禁止更有成效。
  来源:新闻晚报
  
  “情人节”在中学生里火热流行
  李云辉 苏军亚
  
  原本是成年人过的情人节,如今在中学生中也火热流行。情人节前一天,乌鲁木齐的大街小巷、各大商场都能看到三三两两的中学生,有的买现成礼物,有的自己动手制作,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过着这个来自西方的节日。
  在文艺路的一家巧克力吧记者看到,来这里制作手工巧克力的中学生络绎不绝,两名女中学生正全神贯注地做着“心”形巧克力准备送给男朋友。该巧克力吧的主管张春海介绍,许多中学生提前四五天就开始预订情人节礼物,这两天更是火暴,学生在这里消费一般在60元到100元之间。
  2月13日12时20分,记者在乌鲁木齐市人民广场时代购物店里发现,也有不少中学生在这里“筹划”情人节礼物。店员张梅说,这些中学生主要选择一些情侣戒指、项链、情侣表、摆饰品、人造水晶饰品作为情人节礼物,但也有一些女学生选择男士唇膏、香水送给男朋友。
  在奥生体育广场的大头贴拍摄场,几台照大头贴的机器已被围得水泄不通,身着校服的男女学生在挤着照“情侣照片”。
  孩子们以各种方式过着“情人节”,家长们却在暗暗地担忧。正在文艺路逛街的赵女士说,情人节原本就是成人的节日,中学生既无经济来源又没有太多的精力,应以学业为重,学校应明文规定不允许学生过情人节。
  从事多年教育工作的新疆师范大学教师李莉认为,其实大多数中学生是带着游戏的心态来对待这个节目的,任何一个节日对他们来说只是生活的调剂品,或是和异性交住的渠道和借口,当然也不否认有些学生就是在谈恋爱,但盲目武断地禁止可能还会适得其反,关键应该加强引导。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海口中学生流行“网婚”
  顾时宏 苏东华
  
  领结婚证书、操办婚礼、买房子、生小孩……网上结婚让近年来海口中学生的“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在一家网吧里,两个女孩子的对话引起了笔者的注意:“你老公真有品位,把房子装修得真漂亮。”“你老公也不错,天天做晚饭,还主动洗碗。”眼前的电脑上是十分喜庆的画面,一顿烛光晚餐已经准备好了。“今天是我和老公结婚三个月纪念日”,其中一个女孩大方地说。
  笔者向她们求教网上结婚的办法。“这很容易,”一个女孩说,“许多网站里的社区都有结婚服务。”她给记者打开一个网站,“十分钟快速结婚”等几个字赫然入目。
  女孩说,她是高一学生,网上结婚三个月了,他们班级“婚龄”最长的已近一年。“我们和老公都没见过面,最多是互相发照片,聊天时彼此感觉好,就约定‘结婚’了。”
  他们认为,“网婚”就像过家家 样,就是一种游戏而已。只不过网上婚姻更持久,能够长期地共同经营一个小家庭。而且网上社区提供的婚姻更全面、逼真,让中学生们能体验到成年人的生活,对涉世不深的孩子们来说,这种体验非常有吸引力。
  从事多年教育工作的张老师认为,“网婚”对中学生的心理扭曲是显而易见的,当务之急是如何让中学生从“网婚”的沉溺中解脱出来。
  目前的一些网站为了吸引眼球,用浪漫的情节,甚至挑逗性的语言吸引学生注册成为会员。中学生过早地体验成年人生活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尤其是网站提供的虚拟婚姻中,几乎包含了所有的婚姻要素,唯独没有“责任”在内。结婚是要承担起责任的,但是中学生们在“网婚”的同时,网站还允许他们自由选择“情人”,结婚、离婚十分随意,这会让孩子们曲解婚姻。
  有关专家认为,中学生沉溺于“网婚”,与教育体制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无论学校和家长都不愿与孩子坦诚地谈论婚姻和两性问题,这让孩子觉得婚姻充满了神秘;另一方面,社会环境又让中学生过早地对婚娴有了一知半解,正是这种不成熟的认识让他们沉溺于虚拟婚姻。所以,发现孩子“网婚”不要震惊,更不要粗暴阻止,交流和引导最重要,当婚姻对孩子不再神秘,学生们会主动从其中解脱出来,回归自然的天性。
  来源:泉州晚报
  
  校园暴力流行的文化因素
  周兆军
  
  校园暴力是个新闻名词,也是一个社会名词。这个名词的诞生,意味着我们已经公开承认,校园再不是什么桃花源或者象牙塔,而是和成人世界一样危险的地方。这让我想到了《哈利·波特》里面的魔法学校,那些天真的孩子们曾经一度认为那是最安全,也是最干净的地方,但是,学校里面有可以伤人的毒蛇,也有杀害校长的恶势力,更有时时刻刻想除掉那个被视为“救世之星”的哈利波特的阴谋。
  校园暴力,并不只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更是一种群体心理的反应,一种人生态度,一种校园中成员的意识。
  以前也有校园暴力,以前的校园暴力,我也经历过,比如有一次课间操的时候一个男生抓住另一个男生的头发,用力往墙上撞,血染白墙,令人侧目。现在的校园暴力,和以前相比,有两个不同的地方,一个就是性别模糊,另一个是模仿倾向严重。
  我见过这么几个小孩子,就在我们家附近的小学,有一天,我从那儿路过,那个小学门前有两三个小男生,大概也就一米五不到的身高,样子也并不凶悍,他们堵在门口,拦住一个想进去的学生。那个学生好像对他们说了一句“别挡路”之类的话,结果,那几个孩子中一个比较胖的,字正腔圆地蹦出一句:“你过得了我吗?”
  要是我没记错,这应该是《天下无贼》里面的台词。   有些迷信手法往往披着一层“科技”的外衣,更增添了迷惑性。如今,网络世界显得异常玄虚,许多网站都设有电脑算命程序,如在线运程、成绩测算、座位风水等,有的竟推出所谓高考特别服务,预测成绩和考试运程,对学生进行“风水指导”。世界观尚不成熟又很好奇的中学生,很容易被互联网上“高科技测算”、“星座决定命运”等“科学算命”所引诱、迷惑,故而误入歧途。如果说,中学生迷恋于算命、烧香,反映了他们内心世界复杂的心绪和不稳定的情绪,那么,学生沉迷于网上迷信,则是不法商贩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对学生进行的明目张胆的欺骗和兜售。
  迷信常常表现为对不能把握的力量和不能理解的事物的狂热崇拜,因而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常常成为迷信的对象,比如特异功能和外星人之类。而简单地说,就是把自己不懂的东西尊崇到一个至高无上的位置。而目前令我们担忧的正是学生对待这些“伪科学”的态度。对于学生们出现的这些异常举止,如果不能予以正确地疏导和化解,他们就会在烧香拜神之类的旁门左道、歪门邪道上越陷越深。这对孩子们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现代社会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心理上趋于个体化、孤独化,由于心理上的缺憾,导致了精神上的匮乏,加上现代学校教育与社会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精神教育的空虚化。孩子是脆弱的,他们往往需要一种比自己强大的东西做依靠,使人在面对选择与等待时减少惶恐。而“风水”网站正好助长迷信之风,加上手机短信和电子邮件也成了学生迷信滋生的温床。一旦遇到挫折,孩子们很容易对主观努力失去信心,把自己的成败归结为外部原因,为不求进取寻找到借口,对将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很不利,甚至会形成消极的人生观。学生迷信风水,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影响不容忽视,使他们无论是日常小事或学业、情感选择的大事,都容易被这些信息左右,长此以往,极易形成消极的人生观。
  我们的教育部门要强化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和帮助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值得庆幸的是,目前这些现象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一些部门正在组织专家编纂无神论教育方面的读本以及书籍。当然,这还只是一个起步,要把孩子们彻底从这样一个“怪圈”中拔出来,需要我们学校、社会、家长以及所有有良知的人们的共同努力。
  来源:荆楚网
其他文献
萧楚女说“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哈尔滨市第九中学的李亚莉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  从教30年来,李亚莉老师始终如一地用火一样的爱心温暖着她的学生,印证着自己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她勤勤恳恳,甘于奉献,淡泊名利,始终坚守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她用自己坚实的脚步,踩出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曾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哈尔滨市功勋教师,黑龙江省骨干教师,哈尔滨市骨干教师,哈尔
近年来,小学生放学后的“四点钟困境”问题得到了家长、学校、专家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如何保障学生在此期间的安全,如何在这段时间里做好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呢?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各种托管机构不断涌现。目前,主流的托管服务有两种:社会托管和校内托管。社会托管以营利为目的,缺乏监管与规范,在硬件设施、管理、卫生、师资等方面难以得到保证。相比之下,拥有稳定师资和优良环境的校内托管更让家长放心。  一、 “四点钟困
近日,因执教北师大版教材《周长》一课,故对此内容有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周长》一课,北师大版教材安排在三年级上册。在学习此内容前,学生已经认识了一些基本立体图形,初步了解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知道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一些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并已习得了一定的测量线段长度的经验。笔者主要围绕以下三个层面进行分析与思考。  一、 “周长”到底是什么?学生已具有怎样的“周长”前概念?  
编者按:  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来说,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和谐的人际交往与沟通,可以让学生有稳定感,满足感和安全感;可以让他们认清自己的角色与责任;可以让他们正确了解他人、了解自己从而减少对立与冲突。因此,和谐的交往与沟通对学生的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它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能帮助他们成功地迈向正确的人生道路。然而令我们遗憾的是,因为处理不好与同学、老师、家长的关系而影响学生心理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儿时的歌声从尘封的记忆中飘出,从长着月桂的梦境中飘出。随着熟悉的歌声,童年的小戏台越来越清晰地出现在我的眼前:六根粗大的柱子,顶着二十来块厚木板,台的左右两侧各有一架小小的木梯,台上没有紫红的幕布,也没有闪烁的灯光。台的后面是一颗高大的月桂,一年四季,树上都星星点点地开满了金黄的小花,轻风掠过,便下起了一阵花雨,给小戏台铺上了一块真正的“花毯”。  这个小小的戏台
中层管理人员是学校的中坚力量,他们向上要对校长负责,向下要连结教师与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长久以来,人们对中层管理人员存在的问题关注不足,导致这些问题长期无法解决。笔者基于对北方一所小学中层管理人员的个案调查,分析反思我国小学中层管理人员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一些对策。  一、小学中层管理人员面临的问题  A小学现有学生2259人,教学班级40个。129名教职工中,有正职校长1人、书记1人、副
摘 要 数学教学目标不但需要落实在日常教学之中,也需要展现在数学复习教学之中。因此,数学复习教学需要有意识、有计划,科学设置发展性复习目標,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整合补充必要的教学内容,以惠及学生学科意识、思想方法、数学习惯等学科素养的养成与发展。  关键词 复习教学目标 学科意识 数学思想 思维自觉  数学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目标,数学素养的形成是数学教学的追求。数学复习教学除了重视能力培养,还应
去年,我的《新教育尝试》实验报告发表在《连云港教育》2005年第五期上,并在2005年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举办的“师陶杯”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不久,我又接手一个新的班级——高一(9)班。我的目标更加明确了,就是要精心打造一个班级品牌,为新教育造势,让更多的人了解新教育,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于我的教育。我把班级当成一个花园,要在其中精耕细作,悉心营造一个同学们快乐成长的地方。    我的班级格言    
小学课堂存在的“排座位现象”是偶然因素与必然因素、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渗透着小学班主任的学生观。鉴于学生观的多样化,小学班主任只有在正确的学生观的影响下才会做出科学合理的排座位策略。因此,小学班主任树立怎样的学生观,决定着排座位的具体方法,事关学生的身心各方面能否得以健康发展。  一、 小学课堂存在的“排座位现象”的现状透视  小学班主任为了体现教育的公平性,需对教室的座位进行调整,
生活在异国他乡的人往往最需要的就是精神上的支持和慰藉。来美国求学已经一年半了,回顾走过的路,庆幸地发现自己的身边真的有这样一位老师Eugene,一直都在支持和鼓励着我。我还深刻地记得当我刚刚被学校录取的时候,他作为招生的负责人在邮件里对我讲的话:“I will do my best to stay consistently supportive through the good times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