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煤矿万人坑揭秘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19890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报道,目前健在的大同煤矿万人坑幸存者只有39人。面对童年恐怖烙印中的“死人沟”,幸存的老人们诉说着那段不堪回首的血泪史。老人们口中的“死人沟”就是现在山西大同煤矿的万人坑遗址。那么,万人坑遗址是如何被发掘的?在被称为“人间炼狱”的万人坑又发生了什么?
  万人坑遗址的发掘与矿工的征募
  1966年冬,一列火车从北京始发,一路疾驰向北。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部文博研究所和北京自然博物馆等4家单位组成的工作队,赴大同万人坑遗址进行科学调查与遗骸整理。工作队来到被当地人称为“死人沟”(又名“烧人场”)的大同煤峪口万人坑遗址,眼前阴森恐怖的景象令人惊愕。工作队承受极大的心理压力,面朝凛冽的晋北寒风,在山头的狭窄探方中进行试掘。在一处洞穴内,发现尸骸有五六层,人头丛丛叠叠,腥臭味扑面而来。在煤峪口万人坑遗址,类似这样的尸骸坑道多达21处,不少已裸露出地表,洞内横七竖八抛埋的矿工遗骸多达数百具。暴雨过后,从山谷冲刷下来的尸骸更是淤积成山。
  尽管离事发已逾20余年,但华北独特的自然环境与气候条件使得废弃矿井内的尸骸保存完整。工作队此行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为保护遗骸提出科学方案;二是为辨别尸骸身份寻找线索。工作队集中了权威的古生物学、病理学、解剖学等领域专家,严格按照考古发掘程序,运用人类学的鉴定方法确定遗骸。遗骸大致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罹难者年龄最大的53岁,最小的仅有14岁。可以确信,万人坑遗骸是侵华日军占领大同煤矿时所遗弃的矿工尸骸,且大多数属于非正常死亡。经过工作队的缜密发掘,终于在死者遗物中找到了7名受害者的姓氏、籍贯等线索,其中包括河北籍、江苏籍、河南籍的罹难者。这些外省籍劳工是如何远赴千里、客死异乡的呢?
  早在1918年,日本满铁调查部就曾多次遣员进入大同煤矿“考察”,撰有《大同炭田地质调查报告》,对大同煤矿的情报进行广泛收集,“对大同煤矿之期待甚大”。1937年9月,卢沟桥事变两个月后,日军以猛扑之势乘胜占领大同。除留驻少许兵力外,大批主力继续南下,北支派遣军在大同成立伪晋北自治政府,隶属于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据战时日本外务大臣重光葵披露,日军一方面在华北采取军事行动,一方面利用满铁将经济魔掌伸向华北,操纵当地经济。随着战线的延长,本土资源匮乏的窘境迫使日军高层采取“以战养战”的策略。与此同时,囿于晋北一带地广人稀以及兵燹等原因,大同煤矿的管理人员与矿工流失严重,基本处于停产状态。
  1937年末,为了尽快恢复大同煤矿生产,满铁再次对大同煤田的储量情况做了缜密调查,分别撰有《华北地质调查报告》和《华北矿山调查报告》,声言“控制华北煤,实际上也就控制了中国的煤业,实在有着深远意义,并对我国经济政策起到巨大影响”。为了强化管理,满铁于1937年底~1938年初,从辽宁抚顺煤矿紧急抽调317名日籍管理与技术人员,并广泛从各地招徕矿工,利用原晋北矿务局和晋保公司的半机械化设备,开始对永定庄矿、煤峪口矿、忻州窑矿3个矿进行开采。囿于产量少、机械化程度低,远无法满足日军亟需。对于大同煤矿的重要性,日本当局有着清醒的认识,“华北乃大东亚共荣圈内战争资源之中核地带,而对大同煤炭资源之期待尤甚,是名符其实的东亚热源”,大幅提升大同煤矿生产能力就显得迫在眉睫。
  日本矿方主要从3个方面对大同煤矿加强管理:一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如新建火电厂、炸药厂等基础设施;二是加强技术改造,如由蒸汽提升改为电力提升,运煤车的轨道由窄轨变成中轨,极大方便煤炭运输;三是从各地广募矿工。占领初期,大同煤矿日用工量平均5000人,实行3班8小时制,主要招徕本地农民,倘若农忙时节,则人员锐减,加之战争因素,青壮年劳力奇缺。为了广募矿工,大同煤矿于1939年初在北平设立劳工招募所,此后,又在河北、河南、山东、江苏等地广募矿工。除此以外,还依靠坑、蒙、拐、骗甚至摊派等方式征召劳工。据不完全统计,仅日军占领期间,大同矿工共有1.8万多人,其中2/3都是从华北各地征募来的劳工。此外,日方还征调战俘从事劳作。大同煤矿所使用的战俘源于日本北支派遣军山西太原劳工训练所,这里每月输送战俘劳工达数千人。即便如此,矿工极高的死亡率仍使矿方深感劳力匮乏。为此,矿方勾结当地伪政权,以“勤劳报国青年队”的名义向大同周边各县、村镇摊派劳工指标,要求征派劳工每6个月一轮,每期3000人。事实上,劳工一旦进入矿区后就难以脱身,如1940年,日军从左云县王村强征劳工四五百人,战后无一人生还。
  “以人换煤”的残酷政策
  日本当局意识到煤炭是其生命线。为了尽快提高煤产量,1940年1月,由日本内阁总理大臣阿部信行亲自批准,决定成立“大同炭矿株式会社”,由满铁投资1000万日元,伪蒙疆政府投资2000万日元,华北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日元。到1943年,日方投资追加到1.2亿日元。新成立的“大同炭矿株式会社”在其纲领中称:“开发世界性富矿的大同煤田,谋求供应战时日本的各种工业的原动力的煤炭,同时满足地域内工业与民用,以提高民生。”
  为了提升开采量,矿方不惜以人换煤,置矿工生死于不顾。现存较大的万人坑遗址多达14处,其中较完整的是煤峪口矿南沟万人坑遗址,主要分上、下两洞,上洞宽6.7米,洞深40余米;下洞宽4.5米,洞深70余米。洞内白骨皑皑、尸骨残存,从表征看并非正常死亡。洞内堆满了死难矿工的尸首与骨骸,有的头颅被击穿,有的四肢被砍断,有的脊骨被扭折,有的被铁链紧锁或绳索反绑,有的伏地做爬行挣扎状。各种痛苦狰狞的姿态表明,这些矿工是被活着扔进矿洞内的。
  为了防止矿工逃逸,矿区内实行军事化管理,设有宪兵队、矿警队、密探队等。矿工在监工的强逼下,每日在井下劳作12~16小时;矿工还时刻遭受生命威胁,常遇瓦斯爆炸、矿洞塌方、矿洞渗水等事故,矿方置矿工生死于不顾,强行封洞,甚至逼迫他们继续开工。即便逃过矿难,矿工依旧面临缺医少药或传染病肆虐等窘境。许多人只是疑有传染病就被活生生扔进烧人场。
  1942年9月,解放区出版的《晋察冀日报》上刊登了在5个月内,敌寇在大同煤矿虐死矿工2400人的报道。是年夏天,大同煤矿向满铁总部发出了一封紧急电报,要求速派医疗队赶赴大同煤矿。原来,一场罕见的瘟疫正袭击忻州窑煤矿劳工营,矿方已经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7月12日,百余名日本大夫赶赴大同,他们将整个矿区严密封锁起来,发现外逃的一律射杀。在军医的授意下,患病矿工被圈进了一个名为康乐庄的院子。军医逐个检查患者粪便,将病情较轻的投进隔离所,重症患者则用铁丝将其手脚捆绑,丢进小南沟焚烧。忻州窑顿时成为一座巨大的烧人场,每日竟有数十人被烧,不少人被活活烧死。
  尽管日军有着雄心勃勃的开采计划,但大同煤矿每年实际开采量只有200多万吨。截止到1945年,日军共掠夺煤炭资源1400万吨,致使6万多名矿工丧生。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对大同煤矿万人坑进行了科学保护,并成立了大同煤矿万人坑遗址纪念馆,2004年成为山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此期间,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等友好团体来到万人坑遗址参观,沉痛悼念死难矿工。在万人坑展览馆内还立有一块铜牌,这是一块从日本空运至大同的慰灵牌。同时,还有一个透明的玻璃樽,樽里面是层层叠叠的千纸鹤,玻璃上有许多日本友人的亲笔签名。
  【责任编辑】王 凯
其他文献
《美国新闻与国际报道》近日公布了“2017年全球最佳大学”排行榜。在榜上有名的1000个高校中,中国占89个。而1000所最佳大学中,美国不仅独占了210所,而且囊括了前5所,它们是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以及加州工大。前10名中接下来的5个大学是:英国牛津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以及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就进入前1000名的大学数量而
流言:一拉肚子,很多人首先就会想到盐酸小檗碱,也就是俗称的黄连素。黄连素真的是老百姓居家必备的“万能”良药吗?  真相:黄连素是从中药黄连、黄柏等小檗科植物中提取的生物碱。由于黄连素的化学结构已经清楚,质量可受控制,因此,它属于化学药(即人们常说的西药),不能滥用。  黄连素抗菌谱虽广,但口服吸收差,不易透过胃肠道黏膜,主要用于治疗胃肠道感染性疾病,特别是急慢性腹泻。对于治疗全身性感染疾病并不适宜
“国宝”大熊猫凭借圆滚滚的身子和无辜的黑眼圈俘获了万千粉丝,但你知道它们为什么有着固定的毛色位置吗?一种说法认为,这是长期进化的结果。冰川期的森林是一个黑白的世界,黑白色有利于保证熊猫安全。生物基因的适合度,取决于生物与外界环境的作用以及同其他基因的相互作用,其中最显著的是与外界环境的协同变化。大熊猫的两次种群瓶颈都发生在气候剧烈变化的时期:第一次在更新世冰期,第二次在2万年前的最后一次冰川期。而
最近,随着中国许多城市提出了要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世界城市”成为人们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    何谓“世界城市”    世界城市(World City),这一术语是由歌德发明的。1966年,英国地理学家、规划师彼得·霍尔(Peter Hall)将这一术语重新使用,并对其进行了经典解释:世界城市是指那些已对全世界或大多数国家发生全球性经济、政治、文化影响的国际第一流大城市。后来,“世界城市”逐
在近代中国早期的历史上,太平天国是一个怎样评估都不算过分的重大事件。这个与清廷对峙十几年的“异样政权”,即便最终失败了、终结了,但确确实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我们不难设想,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清廷不会向西方学习,中国必然会在旧有轨道上徐徐而行;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汉人士大夫还会继续沉沦,不会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政治大变局。太平天国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要从世界背景进行关
“人生千里与万里,黯然销魂别而已。君独何为至于此,山非山兮水非水。”这首《悲歌赠吴季子》是清初著名诗人吴伟业写给将要发配到宁古塔的挚友吴兆骞(即吴季子)的一首诗。吴兆骞是清朝初年著名的“南闱科场”案中被流放宁古塔的8名举人之一。顺治十六年(1659年),自京师出塞、送其出关之作遍于天下,吴伟业正是在此情此景之下,写下了这首凄凉之作,表达了对好友的依依惜别之情。在诸多反映清朝生活的历史剧中,大家也经
美国发表一份报告指出,地球遭遇太空陨石撞击的频率被人们低估,每百年左右就可能发生一次足以毁灭大城市的陨石撞击事件。这份报告是根据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收集到的数据做出的预测,该组织管理着一个监听秘密核爆炸的传感器网络。在2000~2013年间,该系统探测到地球上发生了26次主要的爆炸,但这些爆炸没有一次是由核爆炸引起的,全都是陨石坠落造成的。幸运的是,这些陨石中的大部分都在大气层中分解了,比如20
一项专门针对家务劳动的调查显示,中国20.3%的家庭,女人包揽了全部家务;41.7%的家庭,女人承担了大部分的家务;能做到家务男女均分的家庭仅占到22.4%;男人承担大部分家务的家庭仅有10.4%;全部是男人做家务的家庭,占比为2.8%。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29个主要成员国男性分担家务的时间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与韩国、日本和印度一同成为男性帮忙做家务的时间最少的几个国家。世界上男
书院是指我国古代唐宋至明清时期由私人创办或主持的聚徒讲授和研究学问的场所,是一种高于一般蒙学的特殊教育组织形式。据考证,陕西蓝田的瀛洲书院、山东临朐的李公书院是历史上私人创建的最早的书院;其他一些比较著名的书院有张九宗书院、义门书院等。这些书院开始多半是读书人自己读书治学的地方,不过也有一些书院有教学活动,并有数量可观的藏书。到后来,书院才逐渐成为培养人才的教学机构。作为一种与官学有所不同的学校,
“我”这种武器盛行于商至战国时期,秦以后逐渐消失。根据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西周时期的青铜“我”和现藏于陕西扶风博物馆西周时期的青铜“我”来看,“我”的形状有点像《西游记》里猪八戒扛的铁筢子,只不过“我”是三根齿罢了。  “我”是一种短兵器,装上长柄后才能用于战场上砍杀,那尖尖的三角刺砍将下来时,一般的皮甲胄都是难以招架的。  “我”作为第一人称代词用,最早见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当时的“我”作为代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