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具和内部管理体系都无法满足各类风险管理的需求。在众多风险中,中小商业银行对银行会计风险时刻保持警惕,把有效防范会计风险作为重要风险来管理。本文分析了中小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变现形式,重点给出了防范措施。
关键词:商业银行;银行会计风险;会计信息;金融监管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9-000-01
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还未从过去粗放的管理模式转变过来,对内部风险控制虽重视度在提升,然而管理手段还需进一步优化。在众多风险中,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从始至终都是银行风险管理的重大课题。随着现代支付手段的发展,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呈现出多样性、频度高、范围广的特点。商业银行作为特殊企业,与其他企业一样,所有的经营环节离不开会计操作,也无法回避会计风险,但是由于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作用,其本身也是高负债、高杠杆企业,如果出现会计核算差错或者会计数据错误而导致商业银行资产、资金受到损失。从监管机构公布的风险提示案例中,近些年金融风险案件,涉案金额不断被刷新,影响面也在不停扩大,手段多样,影响恶劣,严重侵害了客户及商业银行的利益。金融风险案件频发,大多与商业银行会计制度规定不严格,执行不到位,后台监督流于形式有关。
中小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够完善,风险意识弱,管理机制较大型商业银行不够完善,风险抵御能力弱,如果不能有效管理各类风险,容易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与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定价风险等相比,银行会计风险贯穿整个经营活动,体现在各类业务中的每个环节,风险表现形式多样,甄别困难大,所以必须加强防范中小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确保中小商业银行稳健经营。
一、银行会计在经营中的作用
(一)核算职能。银行会计与企业会计类似,主要履行会计核算职能,完整、及时、详细、合法记录银行业务发生各步骤,核算银行账务,最终反映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通过执行各项会计法律法规,综合核算商业银行的账务处理及盈利状况。
(二)决策指导职能。商业银行的会计处理贯穿于整个经营活动,可以通过账务处理追溯业务流。因此可以通过整合会计数据计算各项财务指标,深入从多个维度,如产品、客户、条线、机构等来分析盈利情况和现金流,综合评价、考量经营业绩和综合贡献,为商业银行下一步的经营发展重点提供决策依据。
(三)风险管理职能。准确的会计数据可以全面反映业务运行情况、发展进度、风险水平。国内外很多商业银行采取横向、纵向对比会计数据,深度挖掘会计信息,推断各类业务的盈利性、合规性,对经营活动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及时提出整改意见,进行风险预警,达到风险防范和管理的目的。
二、会计风险的分类
一是核算风险。中小商业银行的在日常业务处理及会计核算均存在风险,无论是柜面人员对外办理存取款、汇兑业务等基本业务,还是在凭证流转、报表编制过程中,每个业务环节都会由于错误使用会计科目或认为主观判断失误等各种原因,导致银行会计无法满足的基本核算职能。
二是结算风险。中小商业银行的主要职能是为客户提供资金结算服务。随着科技手段的发展,经济活动的资金结算从现金逐渐向票据结算转变。在结算业务中,会计风险也不容忽视,尤其是涉及到票据结算。商业银行为客户办理商业汇票或者银行汇票,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商业银行作业程序不规范、监督机制不健全等漏洞,采用伪造、变造汇票的手段套取商业银行资金,由于违法手段高明,商业银行柜面人员如不认真履行业务流程,忽略查询环节,会给商业银行带来损失。
三是会计内控风险。会计内控风险是导致金融案件发生的重要原因。中小商业银行在会计岗位设置上是齐备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为了节约人力成本,没有配置足够的会计人员,无法严格落实财务制度,不兼容岗位职责由一人担任,或者容易出现岗位之间约束不够,缺乏监督及制约,为银行会计风险留下空间。
四是决算风险。中小商业银行在做绩效考核时,大量使用会计数据及财务信息,为了完成业绩考核,或者粉饰经营成果,部分银行会对会计数据、会计科目、会计信息进行人为改动,利用会计规定中的“灰色地带”,以人为判断为由,违规篡改会计数据,在会计科目之间自由选择,营造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俱佳的“假象”。由于分支机构的会计数据做假会导致整个银行的财务信息与现实情况有偏差,误导银行经营层的战略判断,影响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
三、防范银行会计风险的措施
中小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变现形式不仅仅只有上述几种类型,而且随着业务发展,银行会计风险衍生出其他的变现形式,且与商业银行的其他风险交错发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因此,必须防范商业银行会计风险,促进稳健经营,稳定金融环境。
第一,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素质,加大惩罚力度。夯实会计人员岗前培训,改变过去仅重视专业能力培训的做法,把法制教育和职业操守教育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从源头上向会计人员灌输遵纪守法的理念,防范会计操作风险。对恶意违反规定的会计人员,要加大处罚力度,提高会计风险的违法成本。
第二,落实各项财经规定,加强内部监督。中小商业银行制度建设已经足够完善,但问题在于执行力不强。强调规章制度的重要性,杜绝会计操作及业务处理过程中随意性强,强化内控管理,加强内部监督,通过问题查找发现会计管理中的漏洞。
第三,优化会计报表设计,加强科技系统建设。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大部分会计科目进行了规定,但未对科目使用做明确严格的定义,导致会计人员自由发挥,主观判断。因此,应该优化会计科目设置及报表设计,加强表间逻辑关系,同时,商业银行应加大科技投入,建立相应的报表系统,减少人为编制,全面、科学反映、披露商业银行的真实经营状况。
第四,突出外部监督的作用。商业银行监管机构在防范商业银行风险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从现场监管到非现场监管的转变,监管机构从报表中采集各种经济信息,科学评估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发出风险提示。中小商业银行的风险管控能力的提升离不开监管机构的推动,监管机构可要求商业银行建立健全风险识别防范机制,规范银行会计工作,以外部监督督促商业银行关注自身风险。
参考文献:
[1]毛愫璜.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成因分析与防范.时代金融,2013(2).
[2]涂佳.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及风险防范.金融与经济,2011(8).
[3]陈炜.商业银行会计管理探析.调研世界,2009(12).
关键词:商业银行;银行会计风险;会计信息;金融监管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9-000-01
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还未从过去粗放的管理模式转变过来,对内部风险控制虽重视度在提升,然而管理手段还需进一步优化。在众多风险中,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从始至终都是银行风险管理的重大课题。随着现代支付手段的发展,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呈现出多样性、频度高、范围广的特点。商业银行作为特殊企业,与其他企业一样,所有的经营环节离不开会计操作,也无法回避会计风险,但是由于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作用,其本身也是高负债、高杠杆企业,如果出现会计核算差错或者会计数据错误而导致商业银行资产、资金受到损失。从监管机构公布的风险提示案例中,近些年金融风险案件,涉案金额不断被刷新,影响面也在不停扩大,手段多样,影响恶劣,严重侵害了客户及商业银行的利益。金融风险案件频发,大多与商业银行会计制度规定不严格,执行不到位,后台监督流于形式有关。
中小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够完善,风险意识弱,管理机制较大型商业银行不够完善,风险抵御能力弱,如果不能有效管理各类风险,容易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与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定价风险等相比,银行会计风险贯穿整个经营活动,体现在各类业务中的每个环节,风险表现形式多样,甄别困难大,所以必须加强防范中小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确保中小商业银行稳健经营。
一、银行会计在经营中的作用
(一)核算职能。银行会计与企业会计类似,主要履行会计核算职能,完整、及时、详细、合法记录银行业务发生各步骤,核算银行账务,最终反映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通过执行各项会计法律法规,综合核算商业银行的账务处理及盈利状况。
(二)决策指导职能。商业银行的会计处理贯穿于整个经营活动,可以通过账务处理追溯业务流。因此可以通过整合会计数据计算各项财务指标,深入从多个维度,如产品、客户、条线、机构等来分析盈利情况和现金流,综合评价、考量经营业绩和综合贡献,为商业银行下一步的经营发展重点提供决策依据。
(三)风险管理职能。准确的会计数据可以全面反映业务运行情况、发展进度、风险水平。国内外很多商业银行采取横向、纵向对比会计数据,深度挖掘会计信息,推断各类业务的盈利性、合规性,对经营活动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及时提出整改意见,进行风险预警,达到风险防范和管理的目的。
二、会计风险的分类
一是核算风险。中小商业银行的在日常业务处理及会计核算均存在风险,无论是柜面人员对外办理存取款、汇兑业务等基本业务,还是在凭证流转、报表编制过程中,每个业务环节都会由于错误使用会计科目或认为主观判断失误等各种原因,导致银行会计无法满足的基本核算职能。
二是结算风险。中小商业银行的主要职能是为客户提供资金结算服务。随着科技手段的发展,经济活动的资金结算从现金逐渐向票据结算转变。在结算业务中,会计风险也不容忽视,尤其是涉及到票据结算。商业银行为客户办理商业汇票或者银行汇票,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商业银行作业程序不规范、监督机制不健全等漏洞,采用伪造、变造汇票的手段套取商业银行资金,由于违法手段高明,商业银行柜面人员如不认真履行业务流程,忽略查询环节,会给商业银行带来损失。
三是会计内控风险。会计内控风险是导致金融案件发生的重要原因。中小商业银行在会计岗位设置上是齐备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为了节约人力成本,没有配置足够的会计人员,无法严格落实财务制度,不兼容岗位职责由一人担任,或者容易出现岗位之间约束不够,缺乏监督及制约,为银行会计风险留下空间。
四是决算风险。中小商业银行在做绩效考核时,大量使用会计数据及财务信息,为了完成业绩考核,或者粉饰经营成果,部分银行会对会计数据、会计科目、会计信息进行人为改动,利用会计规定中的“灰色地带”,以人为判断为由,违规篡改会计数据,在会计科目之间自由选择,营造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俱佳的“假象”。由于分支机构的会计数据做假会导致整个银行的财务信息与现实情况有偏差,误导银行经营层的战略判断,影响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
三、防范银行会计风险的措施
中小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变现形式不仅仅只有上述几种类型,而且随着业务发展,银行会计风险衍生出其他的变现形式,且与商业银行的其他风险交错发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因此,必须防范商业银行会计风险,促进稳健经营,稳定金融环境。
第一,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素质,加大惩罚力度。夯实会计人员岗前培训,改变过去仅重视专业能力培训的做法,把法制教育和职业操守教育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从源头上向会计人员灌输遵纪守法的理念,防范会计操作风险。对恶意违反规定的会计人员,要加大处罚力度,提高会计风险的违法成本。
第二,落实各项财经规定,加强内部监督。中小商业银行制度建设已经足够完善,但问题在于执行力不强。强调规章制度的重要性,杜绝会计操作及业务处理过程中随意性强,强化内控管理,加强内部监督,通过问题查找发现会计管理中的漏洞。
第三,优化会计报表设计,加强科技系统建设。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大部分会计科目进行了规定,但未对科目使用做明确严格的定义,导致会计人员自由发挥,主观判断。因此,应该优化会计科目设置及报表设计,加强表间逻辑关系,同时,商业银行应加大科技投入,建立相应的报表系统,减少人为编制,全面、科学反映、披露商业银行的真实经营状况。
第四,突出外部监督的作用。商业银行监管机构在防范商业银行风险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从现场监管到非现场监管的转变,监管机构从报表中采集各种经济信息,科学评估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发出风险提示。中小商业银行的风险管控能力的提升离不开监管机构的推动,监管机构可要求商业银行建立健全风险识别防范机制,规范银行会计工作,以外部监督督促商业银行关注自身风险。
参考文献:
[1]毛愫璜.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成因分析与防范.时代金融,2013(2).
[2]涂佳.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及风险防范.金融与经济,2011(8).
[3]陈炜.商业银行会计管理探析.调研世界,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