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迫于高考的压力,越来越多的高中生在高考时选择艺术这条路(以美术、音乐居多),通常我们称他们为“艺考生”。多数“艺考生”在进入高三以后,就以专业课为重,离开学校全身心投入到艺术专业考试的准备中。等到“艺考”一结束,再回来重新突击文化课,但是这个时候往往已经到了高中三年级下学期了,时间上显得非常仓促。由于多数“艺考生”的数学、外语基础较弱,且短期内提高这两科成绩比较困难,相对来说,在短时间内注重提高文综成绩就会较为轻松一些。所以“艺考生”在文化课复习的过程中,文综的复习就显得更为重要。从历史学科来说,“艺考生”需在一个学期的时间内复习完所有的内容,掌握复习策略就尤为重要了。本文拟就高考“艺考生”的历史复习策略问题谈一些看法,以期对正准备进行文化课复习的“艺考生”们有所帮助。
一、时间要精打细算,内容要合理安排
留给“艺考生”的时间最多一个学期,时间非常宝贵。学生返校后,首先要解决跟谁学的问题。通常普通高考班的学生此时已经基本完成了对教材的单元复习,由于基础和起点的不同,我们建议基础较好的“艺考生”可以跟普通班(原班级)的同学一起上课,但应有自己的学习计划;基础较弱的“艺考生”们则建议参加为其专门组织的教学班的学习。这点很重要。同样由于时间的关系,“艺考生”在复习安排上不可能有几轮,我们的授课教师就应认真研读教材、弄清课程标准和近三年的考试大纲还有相关的文综试卷,按《考试大纲》考点的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以对必修教材的复习为基础,适当补充通史知识,将传统的二轮复习整合为一体,在整理重点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强化学生的历史时间顺序意识,建立历史知识体系和网络。“艺考生”在紧跟历史复习进度的同时,还应有一份自己的复习计划,可与老师的教学进度相对错开,如:老师讲必修二,你可在课外复习必修一等。参考书有一套即可,在参考书的选择上,建议学生选择学案类的参考书,这类书其内容都包含有:高考考点,高考回放,疑难解析,知识梳理,和与本节联系的一些社会热点,同步训练等,认真对照参考书进行同步复习,有利于提高复习效率。在复习进度安排上,一般的做法是:五月初前,完成主干知识的复习;五月底前,进行热点、综合题训练;六月初,查漏补缺。教师和学生在认真复习的过程中,都要注意安排的复习起点不要过高,坡度也不可太陡,难度更不能过大,应该把复习的重点放在对基本线索和基础知识的复习方面,注意完善学科知识的体系和养成基本的学科能力。
二、重点是抓好教材复习,要懂得取舍
新课程条件下的高考特别重视对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我们知道:知识是能力的依托,能力是知识的操作,离开知识,能力是空洞和没有意义的。当下的高考阅卷都是采点不采意的方式,“点”从何处来?不用说,肯定是教材的主干知识。“题目在书外,答案在书中”,高考中的试题无论如何变化,其根本仍然是教材中的主干知识。教材主干知识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那么无论审题多么的准确,也是于事无补,当然也不能取得高分。但是统观最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题目,不管是关注现实生活中富有创意的主观题,还是材料新颖的选择题,稍加分析就会看出,其答案绝大部分就包含在教材之中。“艺考生”们绝大多数人文化课基础相对薄弱,留给复习的时间又比普通班的学生少,对以教材为基础的主干知识的复习就显得更加重要。现行教材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其中必修部分是重点,由于教材是按专题模块编写的,对于通史知识比较缺乏的“艺考生”们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其复习可采取如下策略:第一,根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教材等确定出基本知识点,然后凭借教材章节顺序进行梳理和掌握。第二,坚持过关训练和单元总结的复习方式,让已经掌握的知识得到巩固强化,模糊的知识得以明确和清晰,遗漏的知识能得到补充和完善。第三,实行模块化内通史 专题复习模式。现行教材的单元以模块专题进行编排,通史知识明显不足,因此,在复习教材的过程中,应首先了解、掌握与本单元相关的通史知识,然后再进行专题学习。如在进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的学习时,就应首先掌握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的通史知识。第四,要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着重记忆和掌握好中外历史中重大的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及历史线索、历史阶段特征等。第五,在复习知识时,特别应该注重加强理解记忆,多多进行尝试性回忆,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复习效益。
在“艺考生”的历史复习过程中还应注意“有所为有所不为”,即要懂得取舍。体现在教材选择上,选修教材内容多、难度大,主要是对必修教材内容的拓展和深化,复习需花大量的时间,而在高考试题中仅有一道材料选做题,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其内容基本与选修教材无关,“艺考生”时间紧,可以不进行复习;体现在知识讲解上,对教材内容的挖掘不要太难太深,面面俱到,应尽量做到条理化、要点化。另外,指导教师还应该在课堂教学上讲得准、讲得精、讲得巧,不能过多侵占学生的时间,要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消化,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习题注意精选,训练注意技巧
我们知道,新高考模式下的历史试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以问题为中心、以能力为立意的考查方向在短期内应是不会改变的,而能力是要靠学生自己练出来和悟出来的。在提高解题能力上,首先要精选题目,尤其是精选最近几年的经典高考题,然后以一些优秀习题辅之,强化习题训练一定要掌握难度,以中低档题目为主,不能选择难度过深过大的题目。高考试题蕴含的信息量很大,迷惑性也强,但同时又很规范和科学,练习此类试题可以使学生找到高考的感觉。其次,比照高考题型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重视对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解题能力的培养。高考题型分客观题(选择题)和主观题,主观题中一定有一个历史小论文题,学生如果想在高考过程中节省时间和提高效率,就需要进行针对性训练来培养审题和解题能力。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都已材料化了,一般来说,材料题的审题方法必须把握一个前提和两个原则:“一个前提”,指的是读懂读透材料(尤其是图表与数据),必须明确其中主要概念,说明主要问题,而后弄清楚图标与数据是怎样展示概念、互相说明问题的。“两个原则”,就是要充分获取和利用有效信息,立足于材料,联系课本。这里的“有效信息”指的是与设问相关的内容,大多是材料的中心或主旨。所谓“立足材料,联系课本”是指应该把材料所关联的内容与课本中的相关知识挂钩,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观点去评论和解析。再次,是要重视练后的讲评。教师应该重点讲评思路和方法,着重联系规范化答题,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严谨的学习习惯。由于“艺考生”们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着很多的缺陷,在复习中我们就要加强这方面的培养。训练他们养成规范化答题的习惯,在作答、卷面、布局、层次术语表达等方面进行规范,注意检查落实,从而引导“艺考生”们向规范要分数。最后,对学生在练习和测试后的反思、补练和自我调节进行引导。学生提高的捷径是反思和自我感悟。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我们绝不能依靠题海战术去提高成绩,而需要做好反思和补练,我们建议“艺考生”们对比较典型的题目进行必要的整理和归纳,做到举一反三,归纳同类,找出差异,总结出一般的答题规律,以便于备考前复习翻阅,针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查漏补缺。
时间紧迫,成事在己。希望“艺考生”在高考历史复习过程中注意复习策略,合理安排,注重基础,讲求方法,取得满意的成绩。
(责任编辑庞丹丹)
一、时间要精打细算,内容要合理安排
留给“艺考生”的时间最多一个学期,时间非常宝贵。学生返校后,首先要解决跟谁学的问题。通常普通高考班的学生此时已经基本完成了对教材的单元复习,由于基础和起点的不同,我们建议基础较好的“艺考生”可以跟普通班(原班级)的同学一起上课,但应有自己的学习计划;基础较弱的“艺考生”们则建议参加为其专门组织的教学班的学习。这点很重要。同样由于时间的关系,“艺考生”在复习安排上不可能有几轮,我们的授课教师就应认真研读教材、弄清课程标准和近三年的考试大纲还有相关的文综试卷,按《考试大纲》考点的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以对必修教材的复习为基础,适当补充通史知识,将传统的二轮复习整合为一体,在整理重点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强化学生的历史时间顺序意识,建立历史知识体系和网络。“艺考生”在紧跟历史复习进度的同时,还应有一份自己的复习计划,可与老师的教学进度相对错开,如:老师讲必修二,你可在课外复习必修一等。参考书有一套即可,在参考书的选择上,建议学生选择学案类的参考书,这类书其内容都包含有:高考考点,高考回放,疑难解析,知识梳理,和与本节联系的一些社会热点,同步训练等,认真对照参考书进行同步复习,有利于提高复习效率。在复习进度安排上,一般的做法是:五月初前,完成主干知识的复习;五月底前,进行热点、综合题训练;六月初,查漏补缺。教师和学生在认真复习的过程中,都要注意安排的复习起点不要过高,坡度也不可太陡,难度更不能过大,应该把复习的重点放在对基本线索和基础知识的复习方面,注意完善学科知识的体系和养成基本的学科能力。
二、重点是抓好教材复习,要懂得取舍
新课程条件下的高考特别重视对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我们知道:知识是能力的依托,能力是知识的操作,离开知识,能力是空洞和没有意义的。当下的高考阅卷都是采点不采意的方式,“点”从何处来?不用说,肯定是教材的主干知识。“题目在书外,答案在书中”,高考中的试题无论如何变化,其根本仍然是教材中的主干知识。教材主干知识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那么无论审题多么的准确,也是于事无补,当然也不能取得高分。但是统观最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题目,不管是关注现实生活中富有创意的主观题,还是材料新颖的选择题,稍加分析就会看出,其答案绝大部分就包含在教材之中。“艺考生”们绝大多数人文化课基础相对薄弱,留给复习的时间又比普通班的学生少,对以教材为基础的主干知识的复习就显得更加重要。现行教材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其中必修部分是重点,由于教材是按专题模块编写的,对于通史知识比较缺乏的“艺考生”们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其复习可采取如下策略:第一,根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教材等确定出基本知识点,然后凭借教材章节顺序进行梳理和掌握。第二,坚持过关训练和单元总结的复习方式,让已经掌握的知识得到巩固强化,模糊的知识得以明确和清晰,遗漏的知识能得到补充和完善。第三,实行模块化内通史 专题复习模式。现行教材的单元以模块专题进行编排,通史知识明显不足,因此,在复习教材的过程中,应首先了解、掌握与本单元相关的通史知识,然后再进行专题学习。如在进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的学习时,就应首先掌握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的通史知识。第四,要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着重记忆和掌握好中外历史中重大的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及历史线索、历史阶段特征等。第五,在复习知识时,特别应该注重加强理解记忆,多多进行尝试性回忆,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复习效益。
在“艺考生”的历史复习过程中还应注意“有所为有所不为”,即要懂得取舍。体现在教材选择上,选修教材内容多、难度大,主要是对必修教材内容的拓展和深化,复习需花大量的时间,而在高考试题中仅有一道材料选做题,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其内容基本与选修教材无关,“艺考生”时间紧,可以不进行复习;体现在知识讲解上,对教材内容的挖掘不要太难太深,面面俱到,应尽量做到条理化、要点化。另外,指导教师还应该在课堂教学上讲得准、讲得精、讲得巧,不能过多侵占学生的时间,要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消化,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习题注意精选,训练注意技巧
我们知道,新高考模式下的历史试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以问题为中心、以能力为立意的考查方向在短期内应是不会改变的,而能力是要靠学生自己练出来和悟出来的。在提高解题能力上,首先要精选题目,尤其是精选最近几年的经典高考题,然后以一些优秀习题辅之,强化习题训练一定要掌握难度,以中低档题目为主,不能选择难度过深过大的题目。高考试题蕴含的信息量很大,迷惑性也强,但同时又很规范和科学,练习此类试题可以使学生找到高考的感觉。其次,比照高考题型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重视对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解题能力的培养。高考题型分客观题(选择题)和主观题,主观题中一定有一个历史小论文题,学生如果想在高考过程中节省时间和提高效率,就需要进行针对性训练来培养审题和解题能力。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都已材料化了,一般来说,材料题的审题方法必须把握一个前提和两个原则:“一个前提”,指的是读懂读透材料(尤其是图表与数据),必须明确其中主要概念,说明主要问题,而后弄清楚图标与数据是怎样展示概念、互相说明问题的。“两个原则”,就是要充分获取和利用有效信息,立足于材料,联系课本。这里的“有效信息”指的是与设问相关的内容,大多是材料的中心或主旨。所谓“立足材料,联系课本”是指应该把材料所关联的内容与课本中的相关知识挂钩,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观点去评论和解析。再次,是要重视练后的讲评。教师应该重点讲评思路和方法,着重联系规范化答题,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严谨的学习习惯。由于“艺考生”们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着很多的缺陷,在复习中我们就要加强这方面的培养。训练他们养成规范化答题的习惯,在作答、卷面、布局、层次术语表达等方面进行规范,注意检查落实,从而引导“艺考生”们向规范要分数。最后,对学生在练习和测试后的反思、补练和自我调节进行引导。学生提高的捷径是反思和自我感悟。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我们绝不能依靠题海战术去提高成绩,而需要做好反思和补练,我们建议“艺考生”们对比较典型的题目进行必要的整理和归纳,做到举一反三,归纳同类,找出差异,总结出一般的答题规律,以便于备考前复习翻阅,针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查漏补缺。
时间紧迫,成事在己。希望“艺考生”在高考历史复习过程中注意复习策略,合理安排,注重基础,讲求方法,取得满意的成绩。
(责任编辑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