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信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shangliu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史从南方起步
  雷铎开篇的标题“广州只相信改变”,对本期封面主题作了精准的归纳。
  改变贯穿着广州的历史,中国近代史任何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和进步,总是从南方起步,也和广州息息相关。
  林则徐之后的广州,变得更加开放与兼容;近代思想与革命的启蒙,多半与五羊城有关;辛亥革命之后,广州更成了当时中国最具有革命活力的城市,黄埔军校、中山大学、农民运动讲习所、第一次国共合作、两次北伐的策源地都是这座城市重要的历史坐标。革命之后的任何重大变革,广州仍引领风气。30年改革开放历史仍有强烈的广州印记和符号。
  喜欢本期《广州大道289号 那些新闻圣徒》,那些熟悉的名字,那“南方”曾经的神韵、魂魄和不离不弃的坚守,和“只相信改变”的主题丝丝入扣。
  历史新的一页,仍将继续从南方起步。
   杨锦麟(凤凰卫视)
  
  《广州相信改变》
  广州的媒体发达,在此次亚运之际,纷纷深度解析这座城市的内核、这里市民的公民意识。正如广东省委党校副校长陈鸿宇所说:“从这场运动会中,你可以看到这座城市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她不完美。但她让你看到她的不完美,因为她有一颗平常心。”广州,算是目前中国最能接受批评的城市。
  ——08news(新浪网友)
  60条喜欢广州的理由,读完后不免有点惆怅,那些本来是每个人每个城市都该拥有的,在许多地方却变成稀有之物。这与其说是在赞美广州,不如说是对城市生活的诸多不满的发泄。
  ——无事乱翻书(新浪网友)
  广州,相信改变的同时请你对自己有点信心,不是一个两个大的国际活动就可以塑造起一个广州形象的。形象需要时间和文化的沉淀。扰民活动少一点,真的为普通人做点事,让广州人的心态更开放一点,才当得起这缩影和先声的荣环!
   ——Juno朵渊(新浪网友)
  
  《在无知的环境里成长》
  “一代青年不能自由地阅读和思考”,为什么“不能”?想起韩少功先生写的《漫长的假期》,70年代,精神封锁何其严重,还有不少青年贪婪地寻找一切可读之书,并思索被遮蔽的真相。现如今,为什么“不能”?
  ——剪刀手艾德伍德(新浪网友)
  教育从小就先入为主地为我们灌输了太多我们不能碰触的东西,我们早已变得怯懦,不能也不敢再去思考某些事情了。
  ——浅夏兰(新浪网友)
  
  《两个“老男孩”》
  看了《老男孩》,感觉还不错,但没传说中的那么好,“唱哭80后”的说法有点言过其实,干巴巴的搞笑之后突如其来的泪水至少没感动到我,在片中除了狠狠给了快乐男生一巴掌,也狠狠给了很多人所谓音乐梦想一巴掌。不过,让人哭从来不是好电影的标准。
   ——daodao_fish(新浪网友)
  明镜与中国
  10月17日,在歌德学院举办的一场“明镜与中国”的讲座上,出现了一个插曲:负责翻译的博士被听众当场“气”走。其实,是更多懂德语的听众完全不满她“故意混淆”的转述。
  当《明镜》周刊驻华代表罗安(Andreas Lorenz)讲述完中国政府在某次新闻事件上对境外媒体的开放态度之后,又举证一反例,就连不懂德语的我也大概知道他在说什么,然而博士气定神闲地将此句翻译成“作为西方媒体当然希望中国政府的宽容度能够进一步扩大”的“官方体”。后排有听众高声抗议:“为什么你故意翻错呢?”
  博士应该知道在中国待了近20年的罗安能够听懂中文,她的“故意”出错,或者是对《明镜》过多针对中国的负面报道的“示威”,但她忘记了自己首先是译者,也或许,有人告诉她,什么可以直译,什么需要变通。总之,一位中年男子带她中途离开了会场,没有任何解释和致歉。
  当讲座进行到提问阶段时,一位男士(自我介绍为央视工作人员)提问:请问这位先生,您懂中文吗?如果不懂,不了解中国文化,那么在做针对中国政府的负面报道时,如何确保采访信息的真实性呢?我难以相信你们报道中“阴暗面”的真实性。罗安回答:我可以听懂中文,我可以看着对方的眼睛鉴别他的回答。我想请问你,是否有看过《明镜》?
  之后,还有一个十五六岁的德国女孩用稚嫩的声音说:罗安先生,我看《明镜》,我也了解中国,但你们对中国的很多报道是不对的。她的母亲随后用中文向全场解释:“她看了一段时间的杂志,看到一个错误,特生气,说你们的观点是歪的。你们在一篇报道中说民工的孩子没有钱,考不上大学,实际上他是没有户口,没有户口他再有钱也考不上。”罗安回答:“我很抱歉。”
  我很惊讶——《明镜》旗下设有儿童杂志——罗安解释:让他们从小就养成看《明镜》的习惯。
  
  爱广州的第61个理由
  去找近代粤剧的大本营八和会馆,就在最古老的恩宁路上,经过嘈杂的北京路,突然进入到这条古榕满地的旧街道,一切安静下来,时光倒流,鼻子里飘起了小时候熟悉的味道。回想起在南方报业大院后面东兴南路里的日子:汗流浃背爬格子的父亲,街边小铺的黄糖十二生肖,去军区游泳池游泳经过的臭水沟(现在也还是臭的),夜晚风扇的转悠声。嗅觉是最顽强的记忆,它总能在某时某刻唤醒你尘封已久,甚至从不曾出现的记忆,人越大,越清楚小时候的事。
  做完广州专题已是早上5点,打的来到东华东,寻觅茶楼,瞎逛到6点,终见一间开在骑楼里的茶肆,门外站满了晨练完的老人,人手一份《广州日报》,编辑去买了份《南都》。我穿着粉红色短裤和黄色人字拖,一行四人站在穿着棉服的老人堆里,迎着晨光。待6点半大门开,一众老翁如开闸的烈马般涌入茶楼。在广州住了十几年,初见如此光景,可对于传统广州人来说,一天能且只能这样开始。
  众人入座并不着急,慢慢翻看信息量并不大的《广州日报》,啥时候想起来了叫个一盅两件,慢悠悠地嚼着,墙上贴着早茶午饭下午茶晚饭夜茶直落的宣传单,一壶茶可以串起一天。
  女编辑喝起粥来愈发困倦:“人老了,熬不动夜了。”旁边收碗筷的阿姨突然大叫:“你还喊老啊!”吓了女编辑一跳。我缓缓地说:“你看看周围,这一屋子人加起来都快赶上中华文明的年份了。”她惭愧地低下了头,默默地吃粥。
  最后4大锅粥,7个点心,一壶普洱,5个人,结账98块,剩下的两块明后天还能买份《南都》。
  
  
其他文献
当人们的怀旧情结演变成现实的怀旧行为时,商机应运而生    一场记忆引发的商机    当小虎队借着虎年的东风、带着沧桑现身春晚、演唱起曾风靡大街小巷的经典老歌的时候,有人忘我地回溯过往,留恋到不愿回归现实;有人忧伤感叹青春已逝,年华渐老;亦有人从这股喧嚣和狂热中警醒——“怀旧”所引发的化学反应即将生成,它将引爆一种生活方式,并强烈刺激一条明晰且充满趣味的经济链条。  最早,怀旧是文化意象,我们可以
相关背景  全美编剧大罢工  2007年11月5日,美国编剧协会与美国电视电影制片人联盟就提高编剧版税和收入进行的最后一轮谈判破裂,当天,美国编剧大罢工开始,各电视台脱口秀节目立刻停工;11月7日,《24小时》宣布本季播出取消,《绝望的主妇》等其他美剧随后也宣布停播。此后数日,好莱坞众多一线演员加入罢工队伍;11月17日,《达·芬奇密码》续集《天使和魔鬼》拍摄推迟;在谈判重开并再度破裂后,编剧协会
本刊在中国人民大学和天津财经大学各发放了25份调查问卷,并对部分同学进行了采访,对象为两所学校的金融系本科毕业生。问题包括就业现状、定位与期待、就业压力、困难原因、学校服务质量等。  从结果看,危机之下,作为总体上实力有所差距的两校毕业生,既在求职过程和结果上呈现出了差异,也勾勒出就业形势的整体特点与趋势。    “稳定压倒一切”      早在去年10月,钟兆甫就把工作定了下来。大三暑假时,他曾
美国国会中期选举,民主党选情看淡,人气已经不复当年勇的奥巴马,打出最后一张王牌。10月17日,他偕人气仍然高企的太太米歇尔,到俄亥俄州一所大学为该州的民主党候选人造势。这是奥巴马就任总统以来第一次两夫妇同台发表演说,真的可谓闻战鼓而思良将,从中亦可见米歇尔的魅力。  难怪10月6日《福布斯》杂志公布2010 年度全球女性权势排名榜,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荣膺榜首。这次评审中,米歇尔的排名较上年
中国枪禁的利与弊    近日,湖南永州发生了一起恶性枪击案件,一名持枪的邮政部门保安闯入法院大开杀戒,造成4死3伤的惨案。随后,广州又发生了枪击案,一名退伍老兵持枪与警方对峙10小时后被击毙。这两个案件中枪支的来源有所不同,法院枪击案中凶犯所用枪支系邮局押运队的公务用枪,而广州枪战中凶犯所用的武器据说为土制枪械。  中国是国际上禁枪制度最严格的国家之一。笔者曾就禁枪制度做过专门研究,发现世界上总共
心净国土净    有一位非常虔诚的信徒,每天都从自家花园里采撷鲜花到寺院里去供佛。  某天,她送花到佛殿去,巧遇无德禅师。禅师欢喜地说:“经典记载,常以香花供佛者来世得庄严相好的容貌。”信徒也欢喜地回答:“采花供佛是应该的。我每次到佛殿里来,自觉心灵好像洗涤过般清净,但回到家中心就烦乱了。请问禅师,身处这个烦嚣的尘世,如何保持一颗清净纯洁的心?”  无德禅师反问:“插在瓶里的鲜花,如何保持它的新鲜
公文造假,按照国外的刑法是要判刑的,叫伪造公文罪,很严重。一些学校用假材料,政府还要去包庇它、支持它,我们完全不能理解    3月31日,天涯论坛出现一篇帖子:《西北政法大学教授抗议陕西申博评审“暗箱操作”》,称“此次评审的程序完全不透明,事先对各竞争大学的实力情况没有任何公示。而21名专家的遴选标准、遴选程序等,也没有任何通告。且有证据表明,事先某大学竟然拿到了专家名单,而西北政法大学却完全蒙在
历史上执政党做了很多事,有的是对的,有的是错的,有的是当时不得不做但现在看来有问题的,我们不能把为社会主义制度辩护,变成为传统的模式辩护    《华盛顿邮报》的专栏文章说:“我们现在都是中国人了。”《新闻周刊》的最新封面讲:“我们现在都是社会主义者了。”——“他们”现在都是怎么了?  金融危机下,西方各国政府纷纷出手救市,“国有化”引发激烈争论,争论见诸媒体又往往伴随着耸动的标签——它们通过翻译(
美国中期选举,民主党遭遇重大挫败。众议院435个议席中,民主党由256席,输至188席,丧失多数党地位;参议院100个议席中,则由57席,输至51席,刚刚保住多数;50个州长,却由26个,输至18个。  奥巴马于选后在白宫召开记者会,承认选举结果反映了选民对美国经济复苏步伐感到沮丧,作为总统,他要为未能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负上责任。  事实上,投票前夕,美国有线新闻网(CNN)访问了1006位美国人,
“由今想来,章宗祥、曹汝霖是否卖国颇有问题,以当时中国之弱,遇到野心勃勃之日本,外交上的折冲不甚容易。他们两人只求中日两国能够维持和平,未必真正卖国”      晚清末年,一桩“太监索妻”的案子让一位年轻律师声名大噪。  年事已高、出宫居住的张姓太监,以300两白银买来暗娼王月贞为妻。宣统退位后,老太监境况日益拮据,王月贞心中暗存打算。一日,趁张太监外出,她收拾细软偷偷离家,并将一纸诉状投向京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