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项目学习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来源 :教育界·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an258268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为例,阐述在常规课堂教学中实施微项目学习的必要性,以及设计微项目学习的步骤和策略,包括“确立微项目”和“规划微项目”,在微项目实施过程中要依纲据本,深入挖掘情境素材,采用任务驱动法,通过建构模型的方式,实现知识的整合、内化、升华,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微项目学习;高中化学;常规课堂
  [基金项目]区级课题“PCK视角下高中化学教学研究”,编号:HZSD0820190041。省级课题“TPACK视阈下‘项目式学习’应用于化学反应原理进阶教学实践”,编号:MJYKT2019-011。
  项目式学习,“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规划和解决项目任务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倡导学生和教师共同作出决策,注重学生过程技能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常规的项目式学习持续时间长,一般要好几个课时甚至几周的时间,且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在新课教学中很难有效开展。为兼顾学生知识的获得、技能的提升和素养的培养,在常规教学中可以将项目式学习微型化,即“将单位课时的核心知识情境化,转化成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探索发现的欲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微项目学习占用的时间少,一般在1~2个课时里完成,研究内容精细化,可快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实施微项目学习的必要性
  微项目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通过整合单元或章节课程内容,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深度参与问题解决的全过程,亲自动手实践,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基本知识和关键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理解、实践应用、迁移创新能力,从而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传统的学习方式很多只注重问题解决过程,忽略了知识积累,所以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采用微项目学习就显得极其必要。课后曾有学生反馈说:“这种学习方式非常新颖,每节课都感觉意犹未尽,连接书本和生活,感觉到了学习化学的意义,现在更爱上化学课了。”本文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从书本知识延伸到工业生产实际情况,对教师在常规课堂教学中设计和实施微项目学习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二、设计微项目学习的步骤及策略
  1.确立微项目
  确立微项目学习主题主要是“依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学生经验精心遴选社会性热点议题、化工生产问题、身边要解决的问题,体现学科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微项目可以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工业生产问题、社会性议题,也可以是学生身边需要解决的问题,所选问题要能涵盖核心知识,贴近社会和生活,真实有意义,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达到知识系统化、思维模式化、理论综合化、内化知识、深度学习的目的。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明确提到要让学生“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综合调控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为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应“结合生产实例,组织学生开展关于反应条件的选择与优化的讨论,促使学生形成从限度、快慢、能耗等多角度综合调控化学反应的基本思路,发展学生绿色化学的观念和辩证思维的能力”。工业合成氨及天然气的开发和利用这一真实情境素材,从化学角度看,可以从温度、反应物浓度及循环、投料比、压强、以及催化剂等方面入手对化学反应进行调控,教学过程中突出反应方向、限度、速率等核心知识点,与新课标的要求相吻合。
  2.规划微項目
  在确立微项目之后,教师需要根据问题实际、知识逻辑、学生认知等方面对微项目进行整体规划,确定微项目所涉及的基本问题和能力问题。基本问题一般具有普遍性,要能概括微项目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回忆知识,整合知识,升华知识。例如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的基本问题包括“如何判断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利用化学平衡移动的知识分析合成氨需要的外界条件”“可以通过调节哪些条件来提高合成氨的速率”“根据合成氨反应的特点,提高平衡转化率和速率应分别采取什么措施”等。能力问题要符合完成微项目的基本思路和框架,能整合微项目涉及的基本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需要较高的层次思维。例如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的能力问题包括“在工业合成氨生产中,除了具备以上理论知识,还需考虑哪些实际问题?”“在绘制工艺流程图时,都考虑了哪些问题?”等。
  三、微项目实施过程
  微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紧扣学科核心知识,注重知识生长和思维提升,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经历复杂推理、思辨决策、远端迁移等综合性、复杂性的问题解决过程,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提升实践应用能力和迁移创新能力。
  1.任务一:探究合成氨的适宜理论条件。要求学生从提高转化率和反应速率两个角度入手,结合图表,提取有用信息,选择最佳的条件,并进行解释。培养学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提升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力。
  (1)活动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学片段]
  播放视频毛主席词《沁园春·雪》。
  教师:中国历史上每一个大一统的王朝,都曾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每一个朝代都没有跳出国祚不超300年、人口不超一亿的怪圈。目前新中国人口已经达到14亿,即将全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日可待!为何新中国可以跳出这个魔咒呢?
  设计意图:学生交流研讨,深刻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进步的贡献,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提升民族自豪感,体现爱国主义教育。
  (2)活动2:知识梳理,探究合成氨的适宜条件。
  设计意图:此环节要求学生根据反应特点,从化学反应速率和转化率两个角度入手,从图表中提取有用信息,选择适宜的外界条件,并加以解释,培养模型认知和平衡思想。
  2.任务二:优化合成氨的工业生产流程。学生在已经掌握合成氨的最佳理论条件的前提下,解决工业生产中面临的问题。学生根据教师的不断追问进行头脑风暴,经过讨论、分享,确定设计陌生工业合成问题的系统思路和视角,紧扣知识的积累和思维的升华。   [教学片段]
  教师:在实际生产中,除了具备以上理论知识,还需考虑哪些问题?
  学生1:反应物要循环利用,不能随意排放。
  学生2:要选择合适的投料比,避免浪费。
  学生3:在条件的选择过程中还要考虑成本问题。
  学生4:原料气不能直接合成。要先净化,以防催化剂中毒。
  学生5:尾气不能随意排放,要考虑绿色环保的问题。
  学生6:利用反应产生的能量预热合成气,节约成本。
  教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在工业大规模生产中,我们需要考虑绿色环保、经济效益、物质及能量的循环等各方面的问题。请大家根据刚才讨论的内容,小组合作绘制工业合成氨工艺流程图。
  设计意图:此环节期望学生发散思维,多方面考虑实际工业生产问题,能够创造性地提出一些修改意见,完成并优化工艺方案。学生要尊重事实和证据,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批判,培养严谨的科学精神。
  3.任务三:拓展延伸,设计以天然气合成甲醇的工艺流程。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具体的工艺流程图,关注原料来源、净化、反应物循环、产物分离、能量循环、绿色环保等问题,提升学生问题解决及系统思维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精神。
  教师:现在我们想开一个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厂,应该怎么利用天然气中的甲烷呢?
  学生交流、讨论,得出结论: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
  教师:甲烷性质稳定,一般先转化成CO和H2,再从CO和H2出发合成我们所需要的化工产品。请问如何实现CH4转化为CO和H2?还需要哪种反应物?
  学生:可以选择CO2、H2O、O2、H2O2等,因为它们都含氧元素。
  教师:CH4转化成CO和H2后,进一步合成CH3OH,请大家根据反应特点并结合刚才的讨论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对CO 2H2=CH3OH。△H3OH的工艺流程图。
  设计意图:找出工业合成中物质及能量转化的规律,建立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思维框架,将所学知识系统化,培养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的能力。
  四、教学反思
  1.依纲据本,广泛挖掘情境素材
  选择情境素材时,需根据核心知识点及教学目标遴选素材,所选素材要全面体现科学性、过程性、时代性以及挑战性,要能实现知识结构化、系统化。本案例所选素材不仅可以承载反应的方向、限度、速率,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认识和调控反应的思维能力。在情境素材的转化过程中,主要考虑如何组织学生活动。例如探究合成氨及天然气的综合利用时,需提供相应文献资料,这些相关的图表信息,主要让学生经过充分讨论,明确思路,选择有用信息。
  2.任务驱动,引导贯穿课堂教学
  本案例主要围绕途径选择、条件选择、工艺设计来展开,以设计工艺流程为载体,优化生产方案,通过驱动性问题引导、组织教学。学生依次完成分析解释、简单设计、问题解决、系统思维等任务。任务一要求学生从化学反应方向、速率、限度的角度探究合成氨的适宜条件。任务二从获得目标物质出发,不断回归教材,贴近生产生活实际,面对真实复杂的问题,突出解决问题的思维路径。任务三要求学生设计并优化天然气合成甲醇的工艺流程,进而将所学知识系统化、逻辑化,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
  3.建构模型,培育认知形成过程
  本案例以工业合成氨为基础,延伸到由天然气合成甲醇,以化学反应方向、速率、限度为知识落脚点,通过绘制工艺流程图综合学科模块知识,整合形成新的思路,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探讨工业合成背后的化学思考,有利于学生形成工业合成的系统思维。
  4.结合实践,实现思维升华
  項目紧扣核心知识,专注于学科核心内容与社会生活的关联,强调应用性、逻辑性的学习,着眼于思维的升华。设计的实践项目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让学生经过整合知识、梳理思路、明确认知,进而将相关知识迁移到工业制硫酸、硝酸、氯碱工业等其他相关的工业生产中,达到知识外显的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進行有价值的学习,让数学真正地发生”,这一直是数学上永恒的话题。真正的数学学习需要让学习者从身动发展到心动,让数学思想扎根于他们的血液之中,这样才会构建出一种源于内心深处的和谐关系。文章对如何更好地构建数学知识进行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式;探讨  一、概念性教学——构建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数学的概念虽然都是纯理论的,但它却是构成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我们要改变传统教学上
【摘要】目的:探究问题化教学在《药事法规》中渗透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效果。测量方法:对实验班43名学生实施前后六项职业素养测评,应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问题化教学在《药事法规》教学中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发展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问题化教学;职业素养;《药事法规》;中职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问题化教学渗透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研究”(QJ
【摘要】浙江省英语高考写作新题型“读后续写”的出现打破了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为师生指出了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与学习的新方向。文章简要概述了浙江省英语高考写作新题型“读后续写”出现的必然性和“读后续写”的特点,并探讨了应对高考写作新题型“读后续写”的有效策略,以期能提高学生精准猜读能力,以此完成合理的续写。  【关键词】浙江省;英语高考;写作新题型;读后续写  一、前言  外语学习要求学习者将获取的信息转
【摘要】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课程教学的目标之一,数学活动经验源于数学学习,是在学生不断经历与体验各种数学活动中产生的。教师作为数学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协调者,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经历知识与经验的迁移过程、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以及反思与回顾过程,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基本活动经验;数学活动;活动经验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总目标
【摘要】在“双创”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既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人才培養质量建设的迫切需要。通过总结现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的特色做法,提炼出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目前还未解决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探索出一套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模式的有效策略,能有效地推动高校创新教育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双创;创新精神;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7年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课题
【摘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让学生之间就同一问题相互探讨,互相帮助,形成合作的意识,在合作中共同展开对相关问题的深入思考,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阅读的内容。教师应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指引,帮助他们走进文章的情境当中,深刻地领悟文章的内涵,以合作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方法  语文阅读能够增加学生的语言累积
【摘要】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既需要以厚实的语言知识做铺垫,也需要以敏锐的思维能力做推手,还需要以广阔的文化视野做支撑。文章从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童话剧在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童话剧;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童话剧,顾名思义,就是以童话为内容,以剧本的形式呈现故事的一种艺术形式。无论是从内容上看还是从形式上看,童话剧都
【说课稿】  在小语教材中入选了不少像本文这样的科学小品文,如《太阳》、《只有一个地球》、《鲸》、《新型玻璃》等。学生通过阅读,认识大千世界,探索自然奥秘,扩大视野,增长智慧,从而学习语言,发展语言,培养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它和科学教材中的知识短文相比,虽然同样表述科普知识,但目的和作用均不相同。前者重形象,后者重理性。由于语文和科学都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都具有人文性,因此工具性和人文性的
【摘要】华罗庚先生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休。”小学生的思维大多处于“具体化”阶段,这一阶段的思维不够抽象,对局部的、零散的东西都比较关注,思维方向比较单一。借助画图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画出符合题意的图案或图形,这样就可以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直观化,来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关键词】画图;思维;童真  数学知
甘肃省通渭县第一中学  【摘要】级主任工作,是教师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班主任工作的延伸与强化。作为一名教师(班主任),做好级主任工作,是新时期教育教学工作多样性的要求。级主任工作的经历和收获,也是作为人民教师值得感奋和永远珍藏的人生财富。  【关键词】级主任工作;热爱;理解;公平;服务  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近28年,一直是一名普通教师和班主任,2002年开始,又一直担任级主任。在多年的实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