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医学通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qq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放射医学是特种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在当前我国医学本科教学中属于特殊的小众学科。在当前高等教育不断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在本科教学中加强放射医学通识教育的重要性日渐凸显。本文以面向苏州大学全校本科生的通識课程“辐射与生活”的创新性教学实践为例,对放射医学通识课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的具体举措及其效果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和探讨。
  关键词:放射医学;通识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4-0141-02
  放射医学是一门集医学、理学、工学为一体的、重要的边缘交叉学科,解决的主要问题集中在电离辐射致人体损伤的防护、诊疗及损伤机制研究,以及疾病相关的放射线诊疗的临床研究[1]。苏州大学作为全国唯一一所开设了放射医学自本科至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完整教学体系的高等院校,在当前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形势下,为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一直致力于进行教学创新与探索,从而实现放射医学教学的最佳教学效果和最大社会效益。本文以在全校范围内开设的放射医学通识课“辐射与生活”为例,对课程实施中的一些创新措施及其效果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放射医学通识课设立的必要性
  放射医学作为特种医学的基础学科,专业性极强。以往,针对本专业本科生的传统讲授过程仍主要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听众、讲授为主的模式进行[2]。尽管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某种意义上具有其显著的优点,但在当前教育部门大力提倡和高度重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大趋势下,我们放射医学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应该转变观念,认清形势,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在这种背景下,放射医学专业通识课的设立显得势在必行。在综合性大学进行放射医学通识课教育,将有利于向来自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本科生展示放射医学专业各门知识,引导他们获得多种不同分析方法并了解这些方法的运用及其价值所在,最终将从根本上达成对本科生能力、方法和性情的培养[3]。然而,如何实现这些目标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
  二、结合放射医学特色,建立开放性创新性的通识课教学模式
  通识课具有“授课对象复杂化”的特点,即来自无该课程相关知识背景的不同学科或不同专业的学生共同选择一门不熟悉的课程,这使得传统的授课方式面临极大挑战[3,4]。因此,为了保证“辐射与生活”这门放射医学通识课的教学质量,首先必须创造一种师生之间相互理解密切配合的课堂氛围,其次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或手段[3]。以下将对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简要介绍。
  (一)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据统计,“辐射与生活”的授课对象以本科一年级学生为主,约10%的学生来自二、三年级;学生所涉专业方向包括材料化学、新闻传媒、计算机、法学、体育、护理学、临床医学、放射医学等不同专业。因此,考虑到学生在知识水平、专业上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避免了大量专业性知识的填鸭式灌输,而改以大量贴近生活的实例讲解来稀释艰涩的专业理论,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产生兴趣。结课考核更是以平时成绩(10%)、出勤(5%)、课堂发言(10%)、线上发言(5%)、结业开卷小论文(50%)、结业小视频(20%)多项组合的灵活机动的形式进行,有利于学生自主性的获取自身所需的知识点。
  (二)紧密联系社会实际,注重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新颖性
  这门通识课设立的初衷是让不同专业的本科生开阔眼界,并感受放射医学这门学科的特色与魅力。“辐射与生活”的主要内容都是紧密联系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实际,能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进行有益的启迪或引导,因此显得非常实用。例如:在“日常辐射防护”专题中,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使学生们认识了日常电磁辐射的来源及潜在健康危害,了解了日常电离辐射的类型、生物效应和防护原则,并通过具体实例逐条详解了生活中常见的各种错误的辐射防护说法,最终使学生明确正确的日常辐射防护常识。
  (三)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与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
  由于授课对象的专业水平和知识背景差异非常显著,因此在“辐射与生活”通识课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十分注重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譬如:授课过程中根据课堂情况安排课堂提问环节,以平时成绩加分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翻转课堂、课堂辩论等创新性教学实践,安排“环境中辐射的实地测量”等学生实际操作环节来加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感性认识,提升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三、创新模式下放射医学通识课的教学效果
  通过上述举措,学生对这门放射医学通识课程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们积极参与、密切关注课程内容,课后主动参与线上讨论和翻转课堂的备课,保证了整个教学周期中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采用翻转课堂、课堂辩论、读书会等多种创新性教学形式,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促进了不同专业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灵活的考核机制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的竞争意识,激起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获得了较好的教学/学习效果,学期结束后课程的好评率超过95%。下面是学生的一些课程评价。
  1.在接触这门课之前,我对于辐射的认识十分浅显,虽然现在不敢大言不惭地说自己有多精通,但相较于以前,关于辐射的知识的确更丰富了。
  2.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开始主动的参与和同学们的讨论,也开始主动去查找资料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我变得渐渐投入到这门课程、这个学习小组,也克服了上台讲话的恐惧感。
  3.这次选择的同时选修课让我受益匪浅,除了让我更加清楚全面的认识辐射,还让我明白了学校开设这个课程的用意。因为无论是在初中还是高中,我们作为学生,接触的知识只有语数外等基础课程,而到了大学,这些基础知识已远远满足不了我们自身的发展需求。
  4.这门课程给我的影响很大,无论是老师学生在课堂上翻转、互动,还是线上关于辐射问题的讨论,对于我来说都是新鲜事物。每次我们集体为课题努力做准备的画面,都是令人难忘的记忆。
  当然,该课程的教学仍不是尽善尽美,学生们也有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譬如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课堂人数太多,这将导致不是每位同学都能具有很高的课堂参与度,笔者认为通识课人数最好控制在30人之内。
  四、结语
  综合“辐射与生活”课程的教学实践及效果,笔者认为放射医学通识课程教育应该提高宽容度,从更宽广的视角审视学生的实际需求。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创造力、提升本科生自我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更有利于增强放射医学专业在本科教育中的重要性和显示度,提高本科学生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黄波,龙颖,肖方竹,等.放射医学创新性与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的建立[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7).
  [2]张琦,张舒羽.放射医学本科生PBL教学与传统模式教学比较初探[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2).
  [3]陈焕,任丽,等.基于“慕课”平台的生命科学类通识课程的教学变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6,(10).
  [4]李莉.慕课环境下高校通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16,(19).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重点探讨大学英语教学进入ESP时代后,一方面要充分发挥ESP课程的工具性,以满足我们国家对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更加要加强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文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推动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英语;ESP;工具性;人文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5-0087-02  一、大学英语的ESP时代  英国文化委员
摘要: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林学院现已形成一套完整的德育教育与管理模式,即德育答辩开好头、结好尾,德育教育与管理贯穿整个学业生涯。在德育教育与管理“2 1”的模式中,对学生的德育既有规范的管理,也有细致的教育,既引导新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也带领毕业生总结过往、展望未来。  关键词:高职学生;德育教育;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3-0
[摘 要]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是农学类本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目的是为培养学生进行试验设计、数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的能力,学习的内容是田间试验统计的基本理论、知识、方法和技能。进行该课程思想政治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措施。基于课程思政的定义和由来,分析“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课程进行思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思政元素,希望能为农科院校植物生产类专业其他课程的思政教
[摘 要] 在高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工作中,将科研项目作为载体,不仅可以对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进行提升,还可以夯实学生的机械基础知识,对学生整体能力以及水平的提升很有益处。论文以水生植物打捞机构设计为例,在依托科研项目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高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希望可以提供借鉴。  [关键词] 科研项目;高职机械基础教学;水生植物打捞机构设计  [基金项目] 2019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
摘要:口语研究日渐成为学界关注焦点。文章汲取口语语法研究成果,剖析了口语语法区别于基于书面语的传统语法的特点,并以本科英语专业语法课为例,提出口语语法教学新设想,从口语与书面语语法的差异、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和语法课的目标三个方面,论证口语语法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此教学设想的具体实施抛砖引玉。  关键词:口语语法;口语语法研究;交际能力;交际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摘要:文章通过高校的“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作用发挥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结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党支部书记作用发挥的实际情况与做法。从健全选拔机制、建立考核奖励机制;创新“1 1 1”模式、“老带新、传帮带”模式;着重党支部书记的一个意识、两个引领以上三个方面积极探索符合高校实际、兼顾学科专业特点的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作用发挥的机制。  关键词:“双带头人”;支部书记;作用发挥  中图分类号:G
摘要:学业疲惫感这一现象在高校英语专业学生中较为普遍,本论文基于对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及个人访谈,探究学业疲惫感的表现及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计策,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师生之间良好沟通,变被动消极的接受为主动愉快的摄取。  关键词:英语专业;学业疲惫感;表因分析;应对计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3-0185-
摘要:针对目前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主要不足,结合国家工程师培养教育的总体战略方针,以产学研协作为核心,提出了“一体二地三层多式”实践教学模式,对此模式的构成及运作进行了解析,并着重强调了教师丰富工程经历和学生以灵活方式参与实践的必要性。“一体二地三层多式”实践教学模式在工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说明了研究结果对实践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产学研;实践教学模式;
摘要:以2018年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获奖项目为例,重点讨论基于“知行合一”理念的建筑构造课程教学改革。对参赛获奖作品C-House(东南大学-布伦瑞克工业大学联队)的设计建造、信息化管理、可持续建造等进行总结,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有效地通过“知行合一”理念的竞赛促进建筑构造教学。  关键词:建筑构造;教学改革;知行合一;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摘要:本文以“地震预测基础”课程为例,探讨防灾减灾类特色课程建设。通过对课程的社会需求调研,以需求为导向,把握人才培养方向。通过对课程特点的分析,确立教学内容设置的基本原则,搭建地震预测的知识体系。依托地震预测实验室,构建产学研一体的实践教学,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地震预测的思路、方法和分析软件,增强深入学习防灾减灾专业的动力和行业就业能力,拓展就业渠道。  关键词:防灾减灾;地震预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