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不足7%农村籍大学生首选回乡工作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n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发展亟待人才支持,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在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村籍大学毕业生中,93.8%的人把城市作为首选的工作地点,不足7%的人首选愿意回到县城、城镇或农村工作。
  另一方面,38.5%的农村大学生表示毕业后并不反对在基层工作,对此持相反意见的学生不到1/5,此外有44.3%的学生对此表示犹豫不决。
  这些数据来源于河北大学青年发展研究中心进行的“农村籍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研究中心以高校中的农村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在全国范围内选取了河北省、江苏省、北京市、河南省等地共15所高校进行调研,成功访问了约500名农村籍大学生。
  研究中心负责人张秋山认为,那些在农村长大、熟悉农村环境,又在大学中学习先进科技文化知识的农村籍大学毕业生若能回基层就业,无疑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最好的人才动力,但在让他们回农村发挥力量的努力中,仍存在不少困难。
  多数农村籍学生仍将城市作为首选工作地点
  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在农家长大的孩子们感到焦虑——除长久以来大城市的陌生環境造成的对自己人际交往和言谈气质的自我怀疑外,农村家庭也不能给他们带来就业市场上需要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实力。而且,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减少了市场上的就业机会,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90.7%的被调查者谈到就业时表示有压力,其中有很大压力的学生占到39.1%。可见受访者们对于未来就业的状况并不乐观。
  尽管面临残酷的就业前景和巨大的心理压力,仍有43.2%的农村籍大学生希望将来在大城市就业,同时选择在中小城市的占50.6%,而愿意回到县城、城镇或农村的不足7%。
  除了对就业地区的偏向以外,调查数据还表现出了他们在创业意识上的不足。
  在访谈中,当农村籍大学生被问及“你心目中理想的工作是什么样子”时,大部分的学生认为一份好的工作需要有比较体面的社会地位、较高的工资收入以及较低的失业风险。以具体的工作举例,很多大学生仍希望能够进入大城市中的国有企业工作。
  当谈到“你以后倾向于就业还是自主创业”时,大多数农村籍大学生表示愿意就业,而不倾向于自主创业。他们认为就业风险少,而创业不仅有风险,还需要更多的保障条件,比如资金、人际网络等。
  大多数人并不反对去基层
  调查也显示了一些令人宽慰的迹象,大多数人在就业时并不反对去基层。
  农村籍大学生对到基层就业持积极肯定态度的占总调查人数的38.5%,远高于占18.2%的持消极态度大学生的比例。持迟疑态度的学生比重最大,占到44.3%,也就是说现阶段,有近一半的被调查对象对于毕业以后是否要回基层犹豫不决。
  在这些农村籍大学生中,15.1%的人认为回家乡工作是值得高兴的事,认为这样能为农村作些贡献。8.1%的学生表示回去工作很丢人,脸上没光彩。76.8%的被调查者表示,回家乡工作“无所谓,只要适合自己就好”。
  据张秋山分析,“大部分农村籍大学生在就业时会响应国家号召,在物质条件得到一定满足的情况下愿意投身基层建设”。
  但是,制约因素仍旧存在。
  在调查过程中,认为理想工作的关键是“具有良好的发展机会”的人占77.9%,认为是高薪的占12.9%,此外还有9.2%的人认为是专业对口或者工作体面。
  在他们看来,农村的环境并不能够提供一份理想的工作。
  近一半的学生认为家乡不适合自己发展,其中,表示“家里不愿意我再回去”的占27.7%,认为政策不支持的占21.6%。
  张秋山分析认为,良好的发展机会意味着一个人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对人才的重视程度是衡量一个地区是否拥有良好发展机会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影响基层就业的重要因素。同时他提出,在非发达地区,人们对于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大学生的建议、策略得不到采纳,大学生的工作价值得不到应有的肯定,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挫伤学生的自尊和工作积极性。
  另一方面,父母的既定期望也影响着农村籍学生的就业选择。在农村,大学生可谓是凤毛麟角,考上大学是光宗耀祖的大事。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背景和传统观念,农村籍大学生的父母对他们有着相当高的期望。
  此外,国家政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尽管这些年中央和地方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加强西部和地方建设,对于大学生基层就业也有所重视,出台了相关政策。但是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实施力度不够,再加上资金投入少、工程项目规模小,所以无法满足农村籍大学生们的需要,使他们认为在基层工作没有未来。
  如何进行合理引导
  张秋山认为,基层就业不仅可以让农村籍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扬长避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和长远发展,而且还可以帮助国家实现就业分流,缓解社会压力。
  “最重要的是,这样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人才赤字的问题,对我国的农村建设和基层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认为,达到这样一个目标,需要政府、社会、学校等方面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合理引导。
  首先,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这表现在继续制定相关的政策,为毕业生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其次,通过多种手段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尤其是到基层创业,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第三,要继续加大对基层创业的毕业生的支持力度,给予政策、资金、技术等全方位、全过程援助。
  此外,还需要加强社会舆论的支持,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基层就业氛围。报纸、电视、广播和互联网等媒体要使农村形成重视、吸引并留住人才的观念;另一方面,需要媒体宣传政府对于基层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让大家了解农村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优势,这样才能改变毕业生自身及其家庭的陈旧观念,营造良好的基层就业氛围。
  在学校层面,张秋山指出,高等院校应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努力为毕业生提供创业项目、帮助论证和启动创业项目,并有效开展后续的追踪和支援,同时可以组织基层创业团队或创业接力队,形成源源不断的基层就业、创业生力军。
  (来源:《中国青年报》)
其他文献
期刊
针对目前大部分监控系统对移动目标物的监控要求越来越高,设计了一款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移动目标监控系统。系统以目前功能强大的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采用适合人体视觉特性的I
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中要体现人文关怀,文章指出了读者感受人文关怀的途径,同时强调图书馆人文关怀也应包括创造图书馆员的满意度,给其物质和精神激励,提供学习机会。参考文献3。
针对智能手机外观的概念设计过程不能很好的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本文引入交互式遗传算法(Interactive Genetic Algorithms,IGA),建立了智能手机外观的概念设计系统框架,使得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让每一个学生和谐、全面地发展,要求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往往容易忽视一个表现平平、默默无闻且非常重要的群体——中等生。因此,关注中等生,认真探究他们的心理及其发展规律,促其向“正极”的积极转化,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等生;心理问题;思考和做法    一、 对中等生典型心理问题的分析  1. “我不行”——自卑心理
本文阐述了能力管理的内涵,分析了与其相关的因素。在此基础上试图建立图书馆实施能力管理的模式,并提出了图书馆未能有效实施能力管理的可能原因。参考文献5。
局部阴影的存在使得光伏阵列输出特性曲线呈多峰状态,传统的等效模型已不再适用,现有方法建立的机理模型也较为复杂且非线性很强,难以适应于实际工程的应用。从简化模型出发,
采访柯平教授,真是不易,因为他太忙了.这位42岁的博士生导师精力充沛,既担负着南开大学图书馆学系的主任重担,又兼任南开大学图书馆的副馆长,为学术、为工作、为社会活动而奔
通过分析网络环境下书目情报用户需求的新变化,提出满足书目情报用户需求的策略.参考文献7.
本文针对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的客观趋势,分析了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存在的局限性,探讨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模式的转变。参考文献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