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教材——科学课堂文化构建的有效途径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ullove09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次市级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培训中,我和学员们一起聆听了一位专家关于科学课堂文化的报告,明白了课堂文化的一些概念。“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场所,课堂学习是儿童传承人类文化的基本形式。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将课堂视为决定学校教育成败的关键。而文化充盈于课堂之内、师生之间,文化是课堂的养分,离开文化,课堂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课堂中面临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文化的问题。”这使我联想到了科学课中的种种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一个就是“用教材教”的问题。我认为,用好教材应该是科学课堂文化构建的路径之一。
  也是在一次培训活动中,我听了一位老师引导《了解空气》这一课,这位老师是这样设计的:先把一个乒乓球放入水中,再用一只杯子把乒乓球扣入水底,从而用“为什么乒乓球到水底了”引导学生探究。接着用手帕和杯子来实验,解释问题,让学生知道空气占据空间。然后安排的活动是让一只杯子的水跑到另一只杯子中,再让学生感受空气。最后安排了三个小实验:砖块里的空气,往漏斗里倒水,让瓶子里的红水流出来。我们再来看教材的安排:感受空气—纸的奇遇—谁赶走了杯子中的水—瓶子里的空气—称称空气。听了这课之后,我觉得这位老师在处理教材、用教材上走入了一些误区,认为既然是用教材,那就要去改变教材,不改变教材,就觉得不是在用教材了,这也是我们很多科学教师自觉不自觉在做的。
  误区一:改变教材原来的设计思路
  为了能达到用教材教的目的,很多老师都会千方百计去改变教材,把几个活动的顺序调一调,更换其中的几个活动,增加几个活动。其实,教材都是经过专家们深思熟虑后编写出来的,教材应该有它自己的意图和思路。就如《了解空气》这一课,我们不难发觉,教材先安排感受空气,再去探究空气的其他性质,是符合孩子们的认知规律的,我们应该让孩子先感受到我们周围存在着无色无味透明的空气,即有空气存在,才有可能对它作进一步的探究。而这位老师把感受空气这最基础的认识放在了最后,就影响了孩子探究时所关注的目标。他们关注的已不是空气,而是水、乒乓球等。这种违背了孩子的认知规律的做法,也就是违背了文化发展的规律。
  误区二:改变教材原来的活动材料
  改变材料是我们做得最多的对教材的改变,很多时候,因条件的限制找不到所需材料或者经过课前多次实验而更换材料,对孩子的探究会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并不是每一课都必须更换材料,教材里的很多材料既便于探究,又很容易获取,有的很容易让孩子自己准备。如《了解空气》,用一张纸,一只杯子来探究空气占据空间简单而又明了,而这位老师把纸换成了手帕,不仅取材麻烦,而且实验中手帕在杯子里塞不住,会掉下来,增加了实验的操作难度。
  误区三:改变教材原来的简单实验
  教材中安排的实验大多数都是简单、容易操作的,现象明显,便于观察分析。而我们往往会别出心裁地去改变实验的设计,把简单的实验变得复杂化。《了解空气》中的老师设计的乒乓球实验、手帕实验、让水跑到另外一只杯子中的实验,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让孩子认识空气能占据空间。而认识这一点,教材中的安排,“纸的奇遇”(一张纸,一只杯子,一个水槽)和“谁赶走了杯中的水”是从动静两方面来认识空气占据空间,简单易操作,而且容易明白。乒乓球的实验不但费时,绕了一大圈才到达目的地,而且分散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他们关注的是乒乓球,而不是空气。
  课堂文化是在活动中萌发和形成的。而这位老师对活动材料和实验的改变,使原本贴近生活,简单易探究的活动变得很理性,是顺着老师的意思进行活动,久而久之,他们便日渐失去学习的原动力,对学习失去兴趣,他们盼望着放学,盼望着假期,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找回自己的生活乐趣,找回属于自己的生活世界。
  误区四:把教材的内容延伸到课外
  这是新课程的一个产物,使孩子的探究不仅仅是40分钟,不是课结束了,思考也停止了,而是让孩子从课内走向课外,课结束了,而思维却继续前进。如果我们都能做到这一点,新课程改革就成功了一大半。但是我们却不能流于形式,为课外延伸而课外延伸,不按照孩子的思维发展规律去设计,那就会事倍功半。在《了解空气》的教学中,老师在课结束时安排了三个小实验,其中两个是巩固,一个是课堂延伸。但是,前两个小实验能说明的问题在课堂中早应该解决巩固了,后一个实验(让瓶子里的红水流出来)涉及空气热胀冷缩的性质,这一问题的探究,教材在这一单元中没有安排,而是在四年级才会涉及。很多时候,我们让孩子课外去探究,其实,不给他们明确的任务,不给他们材料或者获取探究材料的途径,孩子会探究吗?
  如何走出这些误区呢?仔细思考以后,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1.充分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
  要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我们在上课之前就应该吃透教材,而且不仅仅是本课,应备好整个单元,整册教材的课,甚至可以纵向备课,就是把每一册中研究主题相同的拿出来,好好理解,明确各自所要达到的目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明白在本课前学生有了怎样的基础,在本课后又会有怎样的要求,才能确定好属于本课的合理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才能游刃有余。
  2.合理选择学生探究中的材料
  在活动材料的选择上,我觉得我们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材料的获取简单经济,能使孩子产生自主活动的冲动,产生科学问题。我们还可以课前用多种材料实验对比,选择出最佳材料。要能如此,我们就必须“下水探究”。“下水探究”就是教师亲自当一回学生,试一试材料,看它是否科学,有没有更好的替代品,数量是否合理,对孩子的注意力是否有影响,怎样放置比较科学等等,力争材料在孩子的探究活动中发挥最大的效益。
  3.把握探究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让孩子们真正有效地进行科学探究,我们就要把握好探究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包括探究实验如何操作,给多少时间,小组里怎样合作,探究的难度是否合适等。这就需要我们课前首先自己去探究,孩子们玩什么,课前你就要去玩什么,并且要反复地玩,玩得科学,玩出科学。
  4.有效设计课外延伸的问题和实验
  孩子在课外要能够继续去探究,就要给孩子一个明确的任务,就要让孩子知道运用科学的方法,还要给孩子提供材料或告诉他们获取材料的途径。有可能的还应和下一节课的探究联系起来。
  总之,如果我们每一堂课都努力地这样去做,使“用教材教”不流于形式,科学课堂文化的构建就能水到渠成,我们的科学教学也就会变得更科学!
其他文献
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对艺术院校的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教师和学生层面分析了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此问题为切入
短篇小说虽然历史久远,却缺少一个涵盖周全的定义。这是源于对短篇小说美学特征的认识不足。笔者认为,对小说的定义应根据总体目的和小说结构来进行,据此可以把短篇小说分为
有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大多数下肢浅静脉曲张是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所致,因此发病率高,约占全部下肢静脉性疾病的40.5%[1].患者多同时伴有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交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目标在于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强调应该以和谐的教育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那么和谐的课堂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平等相处、互相信任、互相尊重、民主合作的过程,也是教学所追求的最终目的和理想境界。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现提出粗浅的看法。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民主和谐的气氛,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愉快学习、提高课
赫章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努力在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实践中走前列、当表率、做示范。
烤瓷黏结桥具有美观、耐用、磨牙少、患者易于接受的优点,在临床上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为此,对153例牙列缺损患者行烧瓷黏结桥修复术的护理配合进行了总结,认为须做好患者的心理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是实现国有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迫切需要。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素问&#183;经脉别论>中提出:&#39;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39;&#39;过用&#39;本指超越常度,在该段文字中指因五脏过劳而致病.但从整个<黄帝内经>这本
旨在对经典针法中的局部多针刺法的源流、发展,及其现代应用作初步探析,结合临床应用进一步说明局部多针刺法对某些疾病的治疗作用。希望通过对这一针刺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有利于
随着枢椎椎弓骨折发生率逐渐增高的趋势,许多学者对枢椎椎弓骨折的损伤机制和分型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不同的治疗措施,但对不稳定性骨折的手术方式选择存在不同的看法。椎弓根螺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