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类分配问题的数学分析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xampleyuyu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讨论两类常见的分配问题,用数学工具寻求如何使分配做到最公平的解法.
   【关键词】 分配问题 比例方法 Q值方法 不公平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高效的管理环境中,如何进行资源以及权利义务的分配是一件关系到各方利益的大事. 根据分配时的已知条件,我们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类:比例已定的分配 . 所谓比例已定是指权利或义务的总量一定,分配比例一定. 如高校管理中的期末考试监考名额的分配,教代会各系代表名额的分配等. 对此情况如何使分配做到公平,是管理人员必须考虑的问题. 根据实际意义,由于名额的分配必须是整数,所以我们只能做到尽量公平. 对于分配结果没有实际意义限制的情况,直接应用比例分配方法即可,在此不加说明.
   现以我院教代会各系代表名额的分配为例:我院有五个系一个基础部共180名老师(详细数据如下表),要从中选出49名教师参加教代会. 工会如何分配该名额最公平?如果在选举过程中新增2个代表名额,该名额又该如何分配?
   1. 比例方法
  
   (以上数据的计算采用四舍五入)
   以上分配采用了习惯性的做法,用分配名额乘以比例然后四舍五入处理. 但是这种分配方法公平吗?由上表观察发现基础部比环资系只多2名教师却多分配了1个代表名额,显然不公平(平均每3.67个教师分到1个名额). 当名额略有增加的时候,我们发现增加的名额却给了生物和环资系,为研究其中的奥妙,我们舍弃惯例,决定建立一个数量指标用来衡量分配是否公平. 方法如下:
   假设现有A,B两方参与名额的分配,A,B两方的人数分别记为p1,p2,最终分得的名额分别记为n1,n2(只能取整). 列表如下:
  
   当= 时,表示分配是公平的,也是人们所期望的(当结果没有实际限制时,满足此原则即可).
   当>时,表示对A是不公平的. 不妨将-称为对A的绝对不公平度,例如:p1 = 150,n1 =10, = 15 ; p2 = 100, n2 = 10,= 10时,对A的绝对不公平度- = 5. 有了这个数量指标后我们可以计算各系之间的绝对不公平度,来比较相互之间的不公平情况.
   如下表(计算结果放大了1000倍)
  
   若教师数量增加,而代表名额没有发生变化时,例如:p1 = 1050,n1 = 10,= 105; p2=1000, n2= 10,= 100时,对A的绝对不公平度- = 5.
   上述两种情况下绝对不公平度的计算结果相同,但我们思考后发现后者对A的不公平已经大大降低!<.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希望能够更精确地衡量不公平度. 由此我们将绝对度量改为相对度量,方法如下:
   若>,定义= rA(n1,n2)为对A的相对不公平度,类似可以定义= rB(n1,n2). 而公平的分配方案应使rA,rB尽量小.
   2. Q值方法
   有的时候由于某种原因需要增加代表名额,我们需重新调整分配结果. 此时上述分配方案就由一次性的静态分配转化为了动态的分配.
   即假设A,B已分别有n1,n2个名额,若再增加一个名额,问应分给A,还是B?
   不妨设>,即对A不公平.
   讨论以下几种情况:
   (1) 若> ,则这席应该给A.
   (2) 若<,则应计算rB(n1 + 1,n2)和 rA(n1 ,n2+ 1).
   (3) 根据初始条件>, >恒成立,所以增加的这席仍应给A( >不会出现).
   若 rB(n1 + 1,n2)< rA(n1 ,n2+ 1) ,则这席应给A,反之,给B.
   由rA,rB 的定义,得<.
   定义Qi =,i = 1,2,则该增加的一个名额给Q值较大的一方推广到m方进行名额分配,设i方人数为pi,名额为ni,若增加1个名额计算Qi =,i = 1,2,…,m,该名额应分配给Q值最大的一方.
   第二类:比例未知的分配.
   首先来看一个例子:甲、乙两人以6元钱做赌注进行博弈,相约谁先赢满3局,谁就获得全部的赌注. 甲、乙实力相当,每一局都有同等的获胜概率,当进行了3局后,甲胜2局,乙胜1局,后因故两人终止对局,该6元的赌注如何分配才合理?
   此类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也十分常见,已知的对局结果显然对甲有利,所以甲理应多分一些才公平,但具体比例是多少呢?数学家帕斯卡给出了如下的合理分配方法:
   考虑到这场赌注至多再进行2局就可见分晓,而这2次中,可能出现4种不同的结果
  
   在前面已经进行了3局的基础上,后面4种结果中前3种情况甲都赢得全部赌注,仅仅在第4种情况出现时,乙才赢得全部赌注,所以分配的比例应该是3:1才公平. 此种考虑个人最终期望所得进行分配的结果才是比较公平的结果.
   综上所述,在我们的管理中对分配问题可不能含糊. 对于已知比例的分配要说明的是分配情况不同,所谓的不公平度也有不同的含义,对于权利的分配,当然希望自己分配的权利越多越好,比如代表名额的分配;而义务的分配则希望是分配的义务越少越好,比如监考名额的分配. 所以此时的绝对不公平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而对于未知比例的分配更是要开通脑筋,找出最公平的分配方法.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在本三院校英语专业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特点,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制订阶段性学习计划,学会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和进行自我评价,从而使学生尽快掌握元认知策略,提高英语水
弄虚作假的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特别是在商业圈.而教学中,由于某些原因,老师的在课堂上弄虚作假的现象也比比皆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们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不断得到更新,教育教学技能也日趋成熟,于是在日常教学中,为了遵循新的课程标准,为了充分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花费了很大的工夫. 事实上,学生在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以及创新精神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这都
中学数学中的排列组合是一类思考方法较为独特的问题,它对分析能力的要求较高,其解法也非常灵活,对元素可辨与不可辨问题容易出错.因此,认真审题,分清元素可辨与不可辨对正确解答至关重要.下面结合几个例子谈谈排列组合问题中元素可辨与不可辨的辨析.    一分组与分配中的元素可辨与不可辨问题    例1 6名同学分到3个班,每班至少1人,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解析 本题中6名同学和3个班都是不同的元素,是
体育课程思想是梅贻琦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梅贻琦对体育有很多论述,但清晰地对他的体育课程思想进行梳理尚未有人进行过。本文分别从他的体育课程目标、课程方针;体育
自主学习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学习者独立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及学习内容和策略的新的教学模式。自主学习更符合学生的心理和认知过程。
根据互动假设,学习者在完成口头交际任务时,为了能够正确地理解对方话语的含义而进行的意义协商可以促进第二语言习得。本文探讨了在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框架内,任务类型对于学
【摘要】 在生产实践和数学分析中经常会遇到一类函数,即所谓的分段函数. 由于分段函数有着特殊的地位,因此有必要对其某些性态加以讨论,研究. 本文通过对几个实例的分析研究来加以说明.   【关键词】 分段函数 极限 连续 导数 积分     分段函数一般而言是非初等函数,而在高等数学中对于分段函数的研究尽管是难点,却经常要遇到它. 因此正确掌握求分段函数的极限连续导数积分等问题就显得比较重要. 下面
代谢综合症(MS):是一组集中肥胖、高血糖[糖尿病(DM)]、糖调节异常(IGR)、血脂异常[高三酰甘油(TG)和/或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高血压为一体的临床疾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是心
讨论了L^2(R^2)空间中连续小波变换,分别得到由一元变换函数构造二元变换函数的二元小波变换及重构公式,得到重构公式在L^2(R^2)中范数收敛意义下成立的条件.
跳远是助跑速度、助跑能力、踏跳准确性、起跳技术和专项跳跃能力等诸多因素协调发展的动态平衡,而踏跳准确性是关键,其中技术因素、身体状况、环境因素及心理因素等是影响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