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某企业生产的汽车前壁板冲压件,具有复杂的凸凹台结构,采用的锌铁合金DC56D+Z(St07Z)材料,要求零件的报废目标小于0.04%,返修目标小于0.06%,实际生产中每批次生产均出现叠料、破裂缺陷,返修高达0.3965%,报废高达0.1304%。为了提高生产质量,得到合格产品,从工艺流程图与鱼骨因果图入手分析,寻找引起零件叠料、破裂缺陷产生的根本原因,除通过调整机床顶杆高度、消除未能贴合的型面等手段外,还采用Autoform多次模拟了不同压边力和拉延筋参数下的成形情况,得到了适合的工艺参数,并用于指导实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某企业生产的汽车前壁板冲压件,具有复杂的凸凹台结构,采用的锌铁合金DC56D+Z(St07Z)材料,要求零件的报废目标小于0.04%,返修目标小于0.06%,实际生产中每批次生产均出现叠料、破裂缺陷,返修高达0.3965%,报废高达0.1304%。为了提高生产质量,得到合格产品,从工艺流程图与鱼骨因果图入手分析,寻找引起零件叠料、破裂缺陷产生的根本原因,除通过调整机床顶杆高度、消除未能贴合的型面等手段外,还采用Autoform多次模拟了不同压边力和拉延筋参数下的成形情况,得到了适合的工艺参数,并用于指导实
其他文献
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未来居家养老在我国养老发展格局中仍将占据主导,现有的老旧小区将成为居家养老生活的重要载体.以宜昌市地区为例,构建适用于既有住区适老化
揭示新中国成立后,单位大院呈现出的一系列标准化与非标准化特征,并深入剖析其形态价值与产生背景.以中国科学院中关村北区宿舍为例证,探究其不同建设阶段的形态与背后的成因
研究感应淬火工艺对大型链轮使用性能的影响,通过设计匹配零件的淬火感应器形状,并通过改变加热功率、电流频率、不同的加热时间等工艺参数进行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加热功率和电流频率固定的前提下,加热时间过短,硬化层深度不足,并且会造成淬硬层硬度略微偏低;加热功率60 kW、电流频率10 kHz、加热时间为15 s时,能获得较理想的硬度和硬化层深度,其硬化层金相组织主要为细针状马氏体,有效延长链轮的使用寿命。
发动机罩是汽车车身外观覆盖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外观结构及感知质量往往会直接影响到顾客对车辆的直观印象。对发动机罩预留量的设定合理性展开深入研究,利用组合检具排除制造精度等因素的干扰,明确发动机罩胶条反力、缓冲块、锁扣等零件的支撑反力对发动机罩周边配合的影响。通过简化发动机罩受力分析模型,明确铰链刚性对发动机罩预留量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铰链刚性的验证方案,开展量化确认,为后续新车型在项目开发前期验证提供了参考。
对轴的扭转强度进行校核时,目前大部分的分析研究都是基于切应力比较法,主要是用计算得到的切应力值与材料的许用切应力进行比较。此方法在评价轴的断裂扭矩时过于保守,会导致过设计的发生。为此,提出了一种转角扭矩法,通过加入材料的塑性参数进行计算,得到轴转角不断增大时的最大扭矩值,并通过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转角扭矩法较切应力比较法更精确可靠,与实验结果误差较小,为轴的扭转静强度分析提供了参考。
近年来顾客对汽车空气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车内异味的投诉量呈现逐年攀升的趋势。介绍了车内异味的研究现状,提出一种零部件和整车气味评价方法,基于该方法评价了某车型整车及零部件气味。结果表明:整车的气味强度为各个零部件挥发出的气味分子综合影响的结果,而整车气味舒适性主要体现在单个舒适性最差的零部件上,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一些有效可行的减少整车气味强度及提高气味舒适性的对策。
选取不同内饰开发方案的A、B两款车型作为研究对象,测试了两款车型在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的整车气味和VOC相关数据。结果表明:不同车内内饰配置的车型,整车气味、VOC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也有不同,某一车型是中间两周气味最差,而另一车型则是中间两周的气味最好。通过分析整车气味和TVOC、苯系物、醛类物质的相关性,找出了整车气味与TVOC的正相关性,但苯系物和醛类物质与整车气味的相关性仍未充分体现。
针对单一传感器无法实现对车辆周围环境的准确感知,通常需要多种类型的传感器同时作为感知源提供信息。基于1R1V的感知架构,研究梳理1R1V信息融合过程中的几个重要问题。首先开展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的联合标定,实现1R1V的空间配准;其次通过系列算法实现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的时间同步;最后挖掘整理1R1V多传感器在智能驾驶中的融合策略。基于1R1V这两种类型传感器在信息融合过程中所面临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明确提出时空同步、信息融合策略等解决方案,进而提升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开发效率。
对于新能源汽车,主要是通过动力来源和能量存储方式来区分车辆的类别。为了使消费者深入地了解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分类,从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出发,详细地介绍了新能源汽车的种类和工作原理,并对各种新能源汽车结构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
可迁移元素的含量是评定儿童座椅毒性安全的指标,为了解目前市场上儿童座椅材料安全性,对2018—2020年进行的4次儿童座椅抽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抽查的62个儿童座椅按材质不同共需检测202个样品,其中除1个面料样品锑元素超标不合格外,其余样品均合格。因此得出结论,我国市场上的儿童座椅面料毒性方面总体良好,建议座椅面料生产企业通过改进面料生产工艺及阻燃工艺降低锑元素引入,保证儿童座椅面料更加绿色安全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