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出的深情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月鲜花红似火,沂蒙大地披绿装。在春光明媚的日子,我们几位当年曾在临沂军分区文艺宣传队工作的战友到沂南县马牧池红色教育基地采风。客车穿行在蜿蜒曲折的林荫山道上,窗外青山绿水,鸟语花香,车内欢歌笑语,激情昂扬。战友们纷纷哼起了沂蒙山小调,悦耳的歌声拨动了我的心弦,情不自禁地忆起了两次拜见沂蒙“红嫂”——明德英妈妈的那段往事。
  1971年元月18日上午,我们临沂军分区文艺宣传队随大部队野营拉练来到了沂蒙山腹地沂南县马牧池公社横河村。这儿四面环山,一条小河由北向南从村东穿过,地势险要,战争年代是打游击的好地方。那天天气特别冷,小北风呼呼地直往衣缝里钻,冻得人直打颤。上午10时,500多名部队官兵在横河村南的场地上席地而座(每人一个行军背包),请沂蒙“红嫂”明德英作革命传统报告。在临沂军分区谭子银司令员的搀扶下,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大娘来到会场前,谭司令把自己的军大衣披在大娘身上,他用浓重的四川话说道:“同志们,我们野菅拉练来到横河村,一是看望用乳汁救八路军伤员的红嫂,二是请明妈妈给我们上革命传统教育课。”司令员的话音刚落,会场上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这当儿,一位70多岁的老大爷走到明妈妈身旁点了一下头,我们不解其意,急不可待地等着明妈妈讲话,谁知明妈妈用手指了指自己的嘴巴,然后打起哑语来。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明妈妈是个哑人!“那位大爷自我介绍他叫李开田,是明德英的老伴,前来解说明妈的哑语。于是,由妻子打哑语,丈夫当翻译,一场别开生面的报告开始了……
  1911年明德英出生在离横河村10多里的岸堤村,家境贫寒,父母给地主种地。因她出生后不会说话,在给地主家干杂活时经常遭打骂。20岁那年讨荒要饭流落到横河村,嫁给了大她10岁的穷人李开田。婚后既无房屋又无土地,夫妻俩靠讨饭为生。乡亲们可怜这对苦命人,便安排她们看墓林。从此,这对贫苦夫妇在墓地旁搭起一个团瓢屋子,靠种墓地边零星地块为生。
  明德英虽然是哑人,但她心地善良,机敏聪慧,爱憎分明。1941年,马牧池一带驻上了八路军的队伍,山东纵队司令部驻马牧池,政治部驻横河村。人民子弟兵走到哪里都为人民做好事,亲如家人,而日本鬼子走到哪烧杀掳掠到哪,群众对其恨之入骨。
  这年冬季日寇大“扫荡”,山纵司令部被日寇包围,司令部大部人员突围转移到村东鲁寒山上,少数人员被冲散。一名小战士冲出敌人的包围圈后跑到了横河村河岸上,凶恶的敌人追了上来,小战士跑进墓地,两个日本兵尾随而至。小战士机警地在坟墓、石碑、树木问躲闪,时隐时现。鬼子不停地追赶、打枪,小战士右肩中弹,他忍痛转过几座坟墓朝北边团飘屋子奔去。明德英正抱着不满周岁的孩子在团瓢屋门前石台上晒太阳,看到小战士负了伤,赶紧把他拉到屋内床上盖上一床破烂不堪的棉被。鬼子在坟地找不到小战士,便来到团飘屋子前问明德英小八路逃到哪里去了,她用手比划着朝西山指去。鬼子见她是个哑巴,便信以为真,朝西山追去。
  鬼子走后,明德英掀开被子,见小战士因流血过多昏了过去。看着伤员蜡黄的面孔,干裂的嘴唇,她毅然把奶头塞进战士嘴里……伤员得救了。第二天,明德英把自家唯一的一只母鸡杀了,熬鸡汤喂养战士。在明德英夫妇半个多月的精心照料下,小战士伤口基本痊愈。归队前,小战士跪在救命恩人面前哭喊着:“娘啊,我永远忘不了您!”
  1942年底,日寇对沂蒙山区又实行“铁壁合围”大扫荡,曾在横河村驻扎过的山东纵队军医处年轻的战士庄新民化装突围时,被敌人连同一起逃难的百姓抓起来,关在马牧池村南庙里。明德英夫妇闻讯后,冒着生命危险,把庄新民认作亲儿子救出虎口。
  明妈妈的事迹感动了每一位干部战士,特别是我们这22名刚入伍不久的文艺战士(其中女兵10名),个个泪流满面。报告一结束,我们便围上去叫妈妈,她高兴地摸摸这个的头,拍拍那个的脸,当她知道我们是文艺兵时,便向司令员表示了要看文艺节目的心愿。谭司令看到天气寒冷,怕时间久了冻着明妈妈,便许下承诺:“阳春三月,专程为明妈妈演出。”
  在桃花盛开的时节,我们文艺宣传队如期赶到横河村为明妈妈进行专场演出,明妈妈特别高兴,不时鼓掌为我们加油,我们也演得特别带劲。演完《千里野营练红心》《军民鱼水情》《我是一个兵》《打靶归来》等表演唱后,又演唱了《长征组歌》《谁不说俺家乡好》,最后由女战士刘冬梅演唱了那首脍炙人口的《愿亲人早日养好伤》的歌曲。文艺节目短小精干,兵味十足,情意浓浓,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演出结束了,明妈妈舍不得我们走,看节目的群众不让我们走,我们也不想走,军民一家亲,鱼水情难分。但我们又不得不走,晚上还要在沂南县城演出,文艺队的全体战士向明妈妈行了军礼,恋恋不舍地告别了横河村……
  岁月如梭,流年似水。1973年春天,我担任临沂军分区通讯报道员,到沂南县张庄铁木社采写“红色支农队”。我想起了伟大的明妈妈,在县武装部肖干事的陪同下,骑自行车赶到横河村看望明妈妈,不巧,她老人家到岸堤走亲戚家去了。望着当年为明妈妈演出的场地,我感慨万千,久久不愿离去。我想:“什么时候再见到这位可亲可敬的革命老妈妈呢?”
  一阵汽车喇叭声打断了我的思绪,马牧池到了。我忙向红色基地女解说员打听明妈妈的情况,那小姑娘告诉我:“明妈妈于1995年去世了,在这红色教育基地内有她的展室。”
  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我难过极了。来到明妈妈的展室,望着她那慈祥的遗照,想起她那惊天动地的壮举,忆起她那道不出的深情,我心潮澎湃,向这位举世闻名的沂蒙“红嫂”深深地鞠了一躬。此时,在泪眼朦胧中,我仿佛看到明妈妈又在为部队官兵作报告,她不再打哑语,她会讲话了!而且声音是那样甜脆,那样响亮……
  ——选自《西部散文选刊》微信公众平台
其他文献
孤寂漂泊的青春,无声无助的呐喊,那时雪月无语,原野的风疯跑,落花纷漠漠。当芳华不再,青春斑驳,谁在追忆那似水的流年。从前慢,从前一切都很慢,当孩子慢慢长大,我们都老成了什么样子,那年花开正红,那年灿烂笑容,岁月剥噬了日子的灵动和丰润的笑声,任红衣飘飘,任薄翅轻扬,青春是抓不住的手,让梦随风,飘落红尘里……  我只是佛前尘埃里的一朵无名花,一棵无忧草。  ——题记  一  大雪下了好几天,白佛的山,
期刊
拉开窗帘,让午后温暖的阳光斜斜洒进我窗,微寒的春风细细穿过发梢,拂过脸庞,像是温柔的情人在耳畔呢喃细语。彼时你可还曾记得这一年的我?  这一年,我17岁,正年轻,正张扬,正肆无忌惮地笑;这一年,我在高二,正迷茫,正犹豫,正认认真真地书写着未来。  (一)选择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了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第一次明白自己不像想象中
期刊
十几年前崂山道士的一番话,对我的工作习惯的改善有了很大的帮助,以致受益至今。  那时候皮蛋也就四五岁吧,瞅了个周末没事,和皮蛋妈把她送到姥姥家,然后两个人偷偷地去青岛玩。从来没去过崂山,准备去开开眼界,说不定能遇到传说中的崂山道士,沾点仙气。  坐在大巴上,皮蛋妈埋怨了一路子,说把皮蛋扔家里两人跑出去玩感到不是滋味,很不安。我劝慰说姥姥家那么多人,她也喜欢去,就让她们好好玩玩吧,再说她太小了,爬不
期刊
小区的花园里,生长着一棵棵高大的白玉兰,每到春天,当柳树刚刚冒出些许嫩绿,洁白的玉兰花就已淡妆素裹翩翩而来,每个清晨和黄昏我几乎都要和它照面,每次我都会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抬头仰望,花天相接,一片片洁白丰腴的瓣兒,或仰,或欹,或思,或语,奇姿奇丽,清白无瑕,看着那一树的俏丽明媚,心情也会跟着阳光起来。  初睹玉兰之风姿,还是从电视剧《垂帘听政》开始的,记得刘晓庆在剧中饰演年轻时的慈禧,在霞飞桃粉杏苞
期刊
每年,进入腊月,有一件事我一定会去做,那就是把迎春花迎进屋门。  从秋天起,迎春就留在院子西墙边的小花园内,小半截花盆埋在土里。春节前,选了一个较暖和的日子,先用温水把连在花盆底部的土块融化、戕去,再将老叶子扑打去,然后喊来儿子帮我抬花盆。  儿子从屋内跑出,目光马上就被吸引住:“咦?这花枝上居然有那么多骨朵?”十六岁的他裹紧棉袄,惊诧地问,“枝条这么柔弱单薄,居然能在严冬里结出花骨朵?”  “不
期刊
我总羡慕人要是像鸟儿一样能飞翔在空中多好,可以漫游大江南北,可以鸟瞰无限山河,可以像神仙一样逍遥自在,快活无比,哪怕像牵线的风筝一样也可以快活一时。2012年我曾在方特娱乐园乘坐大摆锤,体验到失重的感觉,人在空中翻飞,心里非常明白,却因失去重力没有根系,不能控制自己的行动让人感到无比紧张,甚至和他人一样惊呼连连。下来后觉得光顾喊叫了,没有欣赏一下空中飞跃的情景,真是遗憾。2014年暑假我乘坐飞机去
期刊
窗外,太阳落山了,月亮升起来了,星星也慢慢睁开了惺忪的双眼。夜,开始悄悄到来了,我没有走,还在原地。没有人说要我等,没有人可以让我这样心累的痛哭失声,没有人可以让我如此心事重重的去精神恍惚,没有人让我如此牵挂,如此心痛的去等一个未知的结局……今夜,是那样的漫长,彷徨的思绪无处可依,倚窗倾听自己的心音,无尽的牵挂溶在寂静的夜空。一遍遍听着你的这首《等你等了这么久》,仰头问星,远方的你还好吗?是不是走
期刊
2018年五月十九日,由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主办的“高雅艺术进校园”黄梅戏演出活动来到了青岛农业大学,我有幸遇之,近距离接触黄梅戏,欣赏之,品位之,再不似儿时看唱大戏,纯粹是凑热闹和好奇地向往后台神秘的世界,被那化了妆的大花脸或丑角吓得鸡飞狗跳,也被那俊俏柔美的花旦或青衣迷得神魂颠倒……这一次是不惑之年才有的纯粹听戏,只为熏陶和感染艺术的气息。  黄梅戏及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简介:  黄梅
期刊
今天是中国共产党的生日,怀着一颗激动的心情,迎接这样一个神圣的时刻到来。做为一个中国人,我很幸福,也很自豪。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我倍感无上的荣光,因为党的光环始终照耀着我。  每当我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每当听到激越的《义勇军进行曲》音乐奏响的时候,一种庄严,一种神圣感,一种振奋、一种激昂、一种骄傲、一种自豪的心情便会油然而生。  当我成为预备党员和正式的加入中国共产党员那一时刻,心情激
期刊
孤独的列车在冷风中奔跑的飞快。  幽幽的思绪又飞回了那纯真的年代。  可记得那首《大海》。  那些忧愁,那些欢乐。  那些,你们的爱。  爱,在那个时候是一个不确定的东西,也就算是一种深情。如今我得这样理解,当年不算,现在更不会有。深情总会和往事联系在一起,所以我才不断的思念。回忆,也不过如此。  不过回忆此时是一种痛,因为它太美,现实太凄凉。  高中畢业后,阳去了青岛读大学,离开以后我们的联系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