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音乐中高年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zhul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产生感情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如果有了稳定的持久的兴趣,学生就会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实践中来,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但是,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逐渐下降,以前积极举手发言、乐于表现的现象越来越少,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状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没有了兴趣,学生也就失去了活力,高年级学生在课堂上,对老师教的歌曲不感兴趣,对欣赏曲目爱听不听。原因在于教师夸大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运用“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教师一味地讲授“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学生机械地接受并掌握。面对两声部的合唱曲,复杂的节奏,学生有些迷惑,并逐渐没有了兴趣。那怎样才能让高年级音乐课堂重现生机,让学生参与到音乐教学中来呢?
  一、创奇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性
  多媒体教学生动直观、表现力极丰富,能再现事物发生、发展的全过程,缩小时空差距。它通过直观形象的手段,以其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学习情景,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主动参与,感受表现音乐,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着积极的作用。并能突出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六年级上册欣赏《芬芳茉莉》一课,我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在声情图文并茂的欣赏中领会了东北、江苏、河北《茉莉花》的主题、旋律和情境,这样便极大的丰富了教学内容,使音乐欣赏在视与听的审美过程中获得成功。此外,还欣赏了不同乐器演奏的《茉莉花》。通过欣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从情绪上产生了亲切感,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又如:在学唱《我的愿望》这首歌曲时,我首先出示了课件“新疆的风土人情”,课件中形象的画面,动听的音乐、优美的舞姿把学生带到了一个美丽的地方:新疆的天山牧场,水草肥美,牛羊成群;伊犁河更是风景如画,生活在那里的维吾尔族人民,能歌善舞,热情奔放。学生们在这样的情境中产生了跃跃欲试的激情,为轻松、快乐地学习做了很好地铺垫。
  二、创意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我国音乐理论家修海林认为:音乐意境“既产生于音乐家对对象的审美感觉中,又存在于音乐的表现中。自然,音乐的审美也势必要求体验到这一意境,这时意境即是客体的主体化,也是主体的对象化,意境是审美意象性活动的产物”。小学音乐课堂内的音乐意境,存在于音乐教师的音乐表现和学生音乐审美体验的自始至终。教师在用音乐语言构筑音乐意境后,还必须及时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例如:我在上五年级《春雨濛濛地下》一课时,发现歌曲中有很多的知识技能。如果单独讲解这些知识,对学生来说可能比较枯燥,很容易产生“一言堂”,使学生丧失对本节课的兴趣。于是我首先创造了情景,让学生去找春天,“春天在哪里呢?”生:“花丛里、倒影里、山野里……”“春天这么美,你们想不想永远把它留住呢?那能用什么法办能留下这美好的景色呢?”生:“拍照”“对呀,那我们就拿起相机吧,老师先给你们集体拍一张,摆好‘pose’了,‘卡 次 嚓’,注意相机发出怎样的声音。相机发出的声音组合起来原来就是我们音乐中的知识——切分节奏。”请同学们模仿一下相机的声音,“卡次 嚓”……。平时枯燥的知识在有趣的拍照游戏中掌握了,学生学得也很快乐。紧接着我让同学们用象声词来模仿春雨“唰唰唰唰”地声音,然后再列举出大雨“哗啦啦”的声音与之进行对比,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和巩固歌曲中春雨的唱法。 “那我们一起来听听春雨那动听的旋律吧,说说听后的感受?”有的说很轻柔,有的说很优美。等学生在演唱时,不用我提示,自然地把声音放小了,放柔了,声音的要求解决了。最后一句歌曲是从mp到pp的处理,我先问学生“听春雨的声音为什么到最后越来越弱了呢?”“因为雨越下越小,越下越小,渐渐地,雨停了”。学生感受到了这一情景,在演唱中就轻而易举地处理好了力度记号。通过意境教学,让学生更容易地掌握知识与技能,并能在演唱中得以很好地运用。
  三、设问境,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音乐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问题”引起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如何环环紧扣,将问题引向深入,与学生展开平等对话,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通过对话,引起师生情感共鸣,鼓励引导学生敢于思考,敢于发表独特的见解。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主动探究学习,在自由参与和表达中获得体验的快乐。
  例如:欣赏《扬鞭催马运粮忙》,初听时,设问:1.这首曲子最有韵味,最有特色的乐器是什么?2.你认为这件乐器的声音有什么特点?复听时设问:你觉得这件乐器表现的乐曲像是描绘了什么景象?你认为笛子这种乐器适合表现什么情绪的音乐?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并在试一试、吹一吹的过程中探讨笛子的发声原理,从而揭开有关笛子的历史、名字等知识。这几个问题均围绕演奏乐器“笛子”展开,不同的是,从听出乐器到浅谈该乐器适合表现的情绪,层层推进。这一点也体现了“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让学生在探索中激发创新潜能。
  四、合理评价学生 维持积极主动性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评价应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进步,发现和发展音乐潜能,建立自信,促进音乐感知、表现和创造等能力发展……”,因此,建立一套细致具有实践性的评估体系是必要的。
  在考试过程上,教师应采取激励性的评价,多鼓励、引导、点拨,重视学生学习全过程的评价,要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智力、活力去衡量,从是否会学习、会思考、会创新来评价。应做到发挥学生在评分中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评分的主人,体现评价的多样化。评价方式有: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更应注重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情感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评定;在利于提高整个音乐教学评价的水准,并锻炼师生的评价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力。
  只要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开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能激起高年级学生学习兴趣,这样我们的高年级音乐课堂才会充满活力,充满生机。
其他文献
目前在校高中生都是“90后”,他们不仅叛逆、自尊心强,而且思想更加开放、个性更加张扬。高中班主任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相当多的老师经常叹息: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越来越难管了。班主任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取决于班主任本人是否能受到学生的信任,班级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是否能得到学生的认可。新课程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笔者认为,做好“90后”班主任工作。要以这一理念为指导,建立和谐
期刊
能力是够成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一部分,是保证人们活动得以顺利完成,并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的心理因素。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等。下面就数学中的思维能力培养谈一下自己不成熟建议。  思维具有很广泛的内容。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思维是人脑对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规律性关系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思维是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整个知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思维品
期刊
生活是多样化的,每个人眼中、心中的生活,更是异彩纷呈的。作文,本来就是对认识到的生活的真实反映。写出真实的、独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终生学习的四个“学会”(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其核心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真实的人。在这方面,作文教学是责无旁贷的。“作文即做人”,“文如其人”都说明这一个道理。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呢?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许多
期刊
我们都知道阅读过程是阅读个体的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文本总是存在着某些“空白”和“不确定性”,因而读者阅读鉴赏过程中有着充分的能动性,存在着自由发挥的极大空间;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生活经验、文化修养、艺术趣味不同,对作品的理解和鉴赏也不同,存在着主观的差异;其面对文本所使用的方法和表现出的兴趣与深度等也都因人而异,其鉴赏过程和结果也是千差万别的。真所谓
期刊
纵观近几年全国部分省市的中考作文试题,话题作文从1999年进入中考考坛,每年呈大幅度的上升趋势。它一方面适应了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对中考作文的要求,不得设置审题障碍,淡化文体要求;另一方面顺应了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需要,话题作文写作范围的宽泛性和文体的自由性使考生可在很宽阔的范围内去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并可选择自己能驾驭的表达方式行文,使考生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我心写
期刊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规定:历史的教学方向由原来的重知识转向重能力、重情感、重人文修养上来。在教学方式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考试形式由闭卷改为开卷,开卷考试使试卷更有开放性和弹性,为历史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历史课时设置上,作为副科,课时一般较少,真可谓是时间紧、任务重。因此,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期刊
人类为了认识世界非常聪明地把世界分割开来,进行了抽象的分析。可是世界本身并不会因为人类的分类而发生任何的变化,自然现象也好,社会现象也好,依然是浑然一体的。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一个纯粹的数学问题,也找不到一个单纯的历史问题,它们是交织在一起的。尤其是历史,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涵盖了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经常出现交叉、重叠。因此,为了使学生学得整体的知识
期刊
一、诗歌教学问题  新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文字浅显,明白如话,形象鲜明,意境深。由于文字上没有什么障碍,因而往往深入不下去,对诗歌的理解浮在表面上,反过来埋怨新诗“没劲”。这可能是新诗教学中的一个通病。如果因此我们教得不到位,指导得不得法,而给学生留下“新诗不如古诗”的印象,那只能归纳为教学的失败。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较,诗歌更具形象性、抒情性、音乐性和含蓄性。从语言技巧和表现手法上看,诗歌更要
期刊
魏书生说:“课堂效果不同,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在于老师的功底和教育思想的差异。”[1]教学效果的差异其实主要是因为教师素养的差异。  “素养”一词,指的是人的经常修习培养。《汉书?李寻传》云:“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可见,素养对人的事业成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那么,作为一个优秀语文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出类拔萃,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素养:  一、思想素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
期刊
斗转星移,一转眼参加工作已经有十年的时间了,对于我来说,这十年是充满学习、充满探索的十年,因为从我参加工作日起,信息技术学科就开始实行考试改革,即学生以网络形式进行考试,到现在为止,经历了多次的考试变革、课程模式探索、教材更新,直到现在全国各地都开始的第八次新课程改革,就我的感受来说这一次是历时最长、涉及方面最多、改变最深刻的一次,刚开始我们都有一些不知所从,但慢慢地学习、慢慢地领悟,尤其是通过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