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弗兰克米勒的漫画在吸收钱德勒侦探小说和日本漫画大师小岛刚夕作品精髓的基础上,以其凌乱坚韧的笔触和极富动感的立体造型,成功塑造了别具一格的图像与硬朗的反英雄角色,形成个人强烈的视觉风格。而他的漫画电影在其原作画风的支撑下,忠实地还原了原作的精髓,由粗狂的线条勾勒到凌厉的光影造型中,将暴力文化通过浪漫化的艺术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
关键词:弗兰克·米勒;漫画;黑色电影;视觉风格;暴力
中图分类号:J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054-02
美国著名漫画家弗兰克·米勒的漫画,以其极富视觉造型的立体感、丰满的角色设置,独树一帜地创立了具有电影镜头感的画面风格,尤其是在后期创作的《罪恶之城》系列,采用黑白的单一色调,突出大光比的人物造型,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米勒的漫画别具一格的图像与另类的反英雄角色是黑色电影元素在其漫画作品中全新的展示,反过来,这种不断自我完善的视觉风格极大地丰富了黑色电影的视听语言。
弗兰克米勒的电影可以说是其漫画的一个电影化艺术再现过程,虽然电影媒介的特性赋予电影画面造型的不可或缺性,但电影还是更倚重蒙太奇的组接形成整体的视听语言,传达完整的故事以及内在意蕴。从这一点来看,弗兰克的漫画电影在简洁的叙事框架内着重突出其漫画般夸张甚至极端的视觉风格——表现在电影中主要是经过特殊处理而被柔化的画面尽量接近漫画风格,同时极力彰显了单镜头的画面张力且又充满动感,凌厉的光影造型,消解了人物符号化的善与恶、爱与恨,信仰与背叛的二元对立形象,在淋漓尽致地宣泄罪恶致使暴力走向极致化的同时,却找不到相应固守的道德城邦来平衡社会内部的矛盾运动。
一、漫画的电影化呈现:由粗犷的线条勾勒到凌厉的光影造型
米勒的漫画只用黑白色在平面空间的风格化布局,突出粗线条勾勒或利用底片曝光以及版画一样的影像处理技巧,且只在局部适当加入印象主义的彩色效果,同时使背景呈现比较抽象的表现主义风格的环境造型机制,从而形成夸张而抢眼的“剪影效果”。这种特立独行的画风,既为米勒赢得不少支持者,但也为电影改编带来很大的困难。如果使用传统胶片拍摄的话,几乎是不可能再现单幅画面的视觉效果,幸好有了数码技术,导演罗德里格兹才得以开拓胶片拍摄无法进入的艺术空间。导演让镜头忠实米勒原漫画和新画的分镜图中的角度与景深,而在后期又添加数码背景和制造彩色或剪影效果。这使得黑白画面处理得很有质感,彩色效果的点缀作用,也能凸现出原著中让人“惊艳”的效果。从而完整、忠实地再现了米勒鲜明的画风——从外在的影像到内在的情感乃至思想,全部体现出原版漫画的气质。这是以往所有漫画诸如《蝙蝠侠》、《蜘蛛侠2》和《地狱男孩》所无法达到的“完整转化”。
一般漫画改编电影,由于不可避免的表现主义元素,很容易给人留下MTV化的印象。然而《罪恶城市》让人很难以同样的观点来看待,或者至少不能以常规MTV手法来概括。整部影片的风格充满了表现主义的气息,不论是黑暗的城市、白色的雨水、张狂的人物性格以及黑白底片式的剪影都深深印上了米勒的风格。《罪恶之城》中的混乱、堕落、冷漠和罪恶,充满了隐逸的伤感、无奈和宣泄的情绪;影片通过异乎寻常的对人物外形和性格的扭曲和变形,以及伴随低沉、快速、冗长的内心独白(旁白)来揭示不正常的、变态的内心世界和充满暴力、罪恶的都市生活。从镜头调度来讲,《罪恶之城》并没有过分华丽张扬的效果,反而是很平实的。没有令人目不暇接的快切镜头,也没有过多慢镜头。只是在比较强烈的单幅画面之下,镜头的移动微妙而精确,不会让观众去分心察觉。如果说米勒原画的风格是“张扬”的话,那罗德里格斯改造的法宝就是“精细”,二者结合,使得影片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又不会沦为徒有其表的花架子。
同样的视觉风格在影片《斯巴达300勇士》中却并不尽如人意,尽管《斯巴达300勇士》的视听效果远胜于《勇敢的心》,但对于史诗题材,观众似乎更在乎影片的内容。极度张扬的视觉背后,难以掩盖的是内容的空洞与不真实感,这种视觉风格显然不适于史诗题材的影片对于真实环境造型机制的强调。而像《蝙蝠侠黑骑士再现》或《蜘蛛侠》这类漫画作品对于虚构人物的电影化转化,观众在特定的欣赏空间中,其夸张的影像风格,依然不会产生困惑,尤其是观众对影像呈现的想象性世界会有浪漫化的期待视野。
由此,漫画改编的电影,其视觉风格对于依赖原作视觉风格的强弱,体现在电影中就有很大的差别。弗兰克·米勒的漫画电影,基本上就是其漫画的电影化的媒介转化,而对于《蝙蝠侠》和《蜘蛛侠》系列,其影像风格还是在奇幻的叙事机制下呈现相对真实的影像时空。
二、强化的视觉风格:对黑色电影中暴力的文化渲染
弗兰克·米勒的漫画,其主人公和主题都离不开暴力群殴的城邦,米勒孜孜不倦地利用暴力世界的游戏规则刷新他源源不断塑造人物的灵感,这种思维方式完全不同于日本的宫崎骏——将幻想世界的人物关系上升到具有一般社会属性的人文高度。而在现代生活中,人们面对生活中的恐惧、压抑、欲望,以及与之相关的对于性、贪婪、暴力和死亡,往往在精神上会出现弗洛伊德式的自我想象以及理性认知上的存在主义自我叩问。米勒对暴力世界的过分迷恋,使其正好吻合了现代社会人们对于重塑信仰大厦迷茫而无奈的矛盾心态。面对现代社会,像弗兰克·米勒这样的艺术家们,不可避免把暴力引入电影中,进一步丰富了后现代文化背景下黑色电影的表现元素。
黑色电影是存在主义、悲观的浪漫主义和愤世嫉俗的人物形象的典型美国化呈现。战后的理想幻灭、欧洲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硬派小说的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核武器时代的恐惧等因素的相互作用,黑色电影在内容、形式、风格都有了符号化的特征。
经典好莱坞时期的大部分强盗片、警匪片和剧情片都有不同程度的黑色元素。黑色的视觉影像和阴沉、悲观的格调把表现绝望、不可逃避的过去和命中注定的结局以及与之相关的黑色主题联系起来;清晰的黑白影像,低调的灯光造型,倾斜和极端的摄影机角度以及运动镜头和特写镜头的运用无一不是为了表现压抑、幽闭恐怖、威胁和混乱的氛围。而在20世纪末,随着后现代文化的多元化分解,使黑色电影不仅仅表现社会黑暗的一面,诸如科波拉、斯科塞斯、科恩兄弟、塔伦蒂诺、大卫.林奇的影片《教父》、《出租车司机》、《血迷宫》、《低俗小说》、《我心狂野》等,从叙事到人物形象以及不同程度的暴力渲染都出现消解与重构的迹象,进而暴力背后承载的社会观念被弱化和逐渐抽空,到了米勒的漫画电影,社会价值观导向基本上被架空,取而代之的是商业社会庞大的视觉消费。《教父》、《出租车司机》中的暴力还是为精心设计的叙事而服务,而到了《血迷宫》中的暴力显示了科恩兄弟对阴郁和冷峻的影像美学追求,卡通式的暴力和黑色幽默的血腥传达了一种视觉的荒诞效果;塔伦蒂诺在《低俗小说》中利用暴力则更是强调了人物个性化的行为方式,产生陌生化的效果。而在弗兰克.米勒的《罪恶之城》,暴力几乎纯粹是为了展现風格化的视觉形象了。 黑色電影关于理想和真诚的丧失、人性异化、精神崩溃的永恒的主题,及其所传达的悲观、疏离和玩世不恭的态度不是通过一种规则化的叙事系统来实现的,新观念、新技术不断在丰富和发展着黑色电影对世界感知的传达。而黑色电影中最具特色的由暴力主宰的视觉风格也会随着时代、技术的进步,其花样越来越多。广义上的暴力已经摆脱了人物的“拳打脚踢”,而是运用新科技、新发明制造恐怖的暴力效果,比如惊悚片《电锯惊魂》和《死神来了》系列。
三、小结
弗兰克·米勒漫画由于极具风格化的视觉特色和简洁流畅的造型语言,完全打破了人们已形成的彩色欣赏习惯,观众对他笔下充满动感的人物造型获得全新的视觉体验。而他的漫画电影在其原作画风的支撑下,基本保持了原作的风格,或者说忠实地还原了原作的精髓,这种强烈的绘画风格通过电影媒介手段的成功移植,极大地开拓了电影媒介的表现潜能,丰富了电影语言的表现技巧,但这种由漫画主宰视觉风格的电影更多是一种媒介之间技术转化,因为电影语言诉诸视觉感官强大的吸引力远远超越了电影主题的社会功能,视觉对于美感以及赋予刺激性场面天然的接受力,使得弗兰克·米勒的漫画电影从某种意义上丢失了一定场面调度的魅力,同时,内容的机械化装置使得深层的隐喻性主题明显被削弱,然而,单纯地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风格类型,弗兰克.米勒创造了一个非现实思维中想象的罪恶世界,并且通过黑色电影传统的表现技巧,淋漓精致地传达了现实生活中人们渴望摆脱麻木生活枷锁的强烈愿望,从而重新唤醒了人们对于冒险与激情的浪漫主义想象。
参考文献:
[1][美]纳雷摩尔 著,徐展雄 译:《黑色电影:历史、批评与风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第43页;
[2][英]WARREN BUCKLAND,Film Theory and Contemporary Hollywood Movies,London, Routledge,2009,26—28
[3]熊艳:《黑色电影与当代美国文化》,台声·新视角,2005年,第193页
作者简介:
1.李建伟,重庆大学电影学院电影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电影学、电影导演与创作。
2.魏晨捷,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学批评与大众文化。
关键词:弗兰克·米勒;漫画;黑色电影;视觉风格;暴力
中图分类号:J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054-02
美国著名漫画家弗兰克·米勒的漫画,以其极富视觉造型的立体感、丰满的角色设置,独树一帜地创立了具有电影镜头感的画面风格,尤其是在后期创作的《罪恶之城》系列,采用黑白的单一色调,突出大光比的人物造型,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米勒的漫画别具一格的图像与另类的反英雄角色是黑色电影元素在其漫画作品中全新的展示,反过来,这种不断自我完善的视觉风格极大地丰富了黑色电影的视听语言。
弗兰克米勒的电影可以说是其漫画的一个电影化艺术再现过程,虽然电影媒介的特性赋予电影画面造型的不可或缺性,但电影还是更倚重蒙太奇的组接形成整体的视听语言,传达完整的故事以及内在意蕴。从这一点来看,弗兰克的漫画电影在简洁的叙事框架内着重突出其漫画般夸张甚至极端的视觉风格——表现在电影中主要是经过特殊处理而被柔化的画面尽量接近漫画风格,同时极力彰显了单镜头的画面张力且又充满动感,凌厉的光影造型,消解了人物符号化的善与恶、爱与恨,信仰与背叛的二元对立形象,在淋漓尽致地宣泄罪恶致使暴力走向极致化的同时,却找不到相应固守的道德城邦来平衡社会内部的矛盾运动。
一、漫画的电影化呈现:由粗犷的线条勾勒到凌厉的光影造型
米勒的漫画只用黑白色在平面空间的风格化布局,突出粗线条勾勒或利用底片曝光以及版画一样的影像处理技巧,且只在局部适当加入印象主义的彩色效果,同时使背景呈现比较抽象的表现主义风格的环境造型机制,从而形成夸张而抢眼的“剪影效果”。这种特立独行的画风,既为米勒赢得不少支持者,但也为电影改编带来很大的困难。如果使用传统胶片拍摄的话,几乎是不可能再现单幅画面的视觉效果,幸好有了数码技术,导演罗德里格兹才得以开拓胶片拍摄无法进入的艺术空间。导演让镜头忠实米勒原漫画和新画的分镜图中的角度与景深,而在后期又添加数码背景和制造彩色或剪影效果。这使得黑白画面处理得很有质感,彩色效果的点缀作用,也能凸现出原著中让人“惊艳”的效果。从而完整、忠实地再现了米勒鲜明的画风——从外在的影像到内在的情感乃至思想,全部体现出原版漫画的气质。这是以往所有漫画诸如《蝙蝠侠》、《蜘蛛侠2》和《地狱男孩》所无法达到的“完整转化”。
一般漫画改编电影,由于不可避免的表现主义元素,很容易给人留下MTV化的印象。然而《罪恶城市》让人很难以同样的观点来看待,或者至少不能以常规MTV手法来概括。整部影片的风格充满了表现主义的气息,不论是黑暗的城市、白色的雨水、张狂的人物性格以及黑白底片式的剪影都深深印上了米勒的风格。《罪恶之城》中的混乱、堕落、冷漠和罪恶,充满了隐逸的伤感、无奈和宣泄的情绪;影片通过异乎寻常的对人物外形和性格的扭曲和变形,以及伴随低沉、快速、冗长的内心独白(旁白)来揭示不正常的、变态的内心世界和充满暴力、罪恶的都市生活。从镜头调度来讲,《罪恶之城》并没有过分华丽张扬的效果,反而是很平实的。没有令人目不暇接的快切镜头,也没有过多慢镜头。只是在比较强烈的单幅画面之下,镜头的移动微妙而精确,不会让观众去分心察觉。如果说米勒原画的风格是“张扬”的话,那罗德里格斯改造的法宝就是“精细”,二者结合,使得影片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又不会沦为徒有其表的花架子。
同样的视觉风格在影片《斯巴达300勇士》中却并不尽如人意,尽管《斯巴达300勇士》的视听效果远胜于《勇敢的心》,但对于史诗题材,观众似乎更在乎影片的内容。极度张扬的视觉背后,难以掩盖的是内容的空洞与不真实感,这种视觉风格显然不适于史诗题材的影片对于真实环境造型机制的强调。而像《蝙蝠侠黑骑士再现》或《蜘蛛侠》这类漫画作品对于虚构人物的电影化转化,观众在特定的欣赏空间中,其夸张的影像风格,依然不会产生困惑,尤其是观众对影像呈现的想象性世界会有浪漫化的期待视野。
由此,漫画改编的电影,其视觉风格对于依赖原作视觉风格的强弱,体现在电影中就有很大的差别。弗兰克·米勒的漫画电影,基本上就是其漫画的电影化的媒介转化,而对于《蝙蝠侠》和《蜘蛛侠》系列,其影像风格还是在奇幻的叙事机制下呈现相对真实的影像时空。
二、强化的视觉风格:对黑色电影中暴力的文化渲染
弗兰克·米勒的漫画,其主人公和主题都离不开暴力群殴的城邦,米勒孜孜不倦地利用暴力世界的游戏规则刷新他源源不断塑造人物的灵感,这种思维方式完全不同于日本的宫崎骏——将幻想世界的人物关系上升到具有一般社会属性的人文高度。而在现代生活中,人们面对生活中的恐惧、压抑、欲望,以及与之相关的对于性、贪婪、暴力和死亡,往往在精神上会出现弗洛伊德式的自我想象以及理性认知上的存在主义自我叩问。米勒对暴力世界的过分迷恋,使其正好吻合了现代社会人们对于重塑信仰大厦迷茫而无奈的矛盾心态。面对现代社会,像弗兰克·米勒这样的艺术家们,不可避免把暴力引入电影中,进一步丰富了后现代文化背景下黑色电影的表现元素。
黑色电影是存在主义、悲观的浪漫主义和愤世嫉俗的人物形象的典型美国化呈现。战后的理想幻灭、欧洲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硬派小说的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核武器时代的恐惧等因素的相互作用,黑色电影在内容、形式、风格都有了符号化的特征。
经典好莱坞时期的大部分强盗片、警匪片和剧情片都有不同程度的黑色元素。黑色的视觉影像和阴沉、悲观的格调把表现绝望、不可逃避的过去和命中注定的结局以及与之相关的黑色主题联系起来;清晰的黑白影像,低调的灯光造型,倾斜和极端的摄影机角度以及运动镜头和特写镜头的运用无一不是为了表现压抑、幽闭恐怖、威胁和混乱的氛围。而在20世纪末,随着后现代文化的多元化分解,使黑色电影不仅仅表现社会黑暗的一面,诸如科波拉、斯科塞斯、科恩兄弟、塔伦蒂诺、大卫.林奇的影片《教父》、《出租车司机》、《血迷宫》、《低俗小说》、《我心狂野》等,从叙事到人物形象以及不同程度的暴力渲染都出现消解与重构的迹象,进而暴力背后承载的社会观念被弱化和逐渐抽空,到了米勒的漫画电影,社会价值观导向基本上被架空,取而代之的是商业社会庞大的视觉消费。《教父》、《出租车司机》中的暴力还是为精心设计的叙事而服务,而到了《血迷宫》中的暴力显示了科恩兄弟对阴郁和冷峻的影像美学追求,卡通式的暴力和黑色幽默的血腥传达了一种视觉的荒诞效果;塔伦蒂诺在《低俗小说》中利用暴力则更是强调了人物个性化的行为方式,产生陌生化的效果。而在弗兰克.米勒的《罪恶之城》,暴力几乎纯粹是为了展现風格化的视觉形象了。 黑色電影关于理想和真诚的丧失、人性异化、精神崩溃的永恒的主题,及其所传达的悲观、疏离和玩世不恭的态度不是通过一种规则化的叙事系统来实现的,新观念、新技术不断在丰富和发展着黑色电影对世界感知的传达。而黑色电影中最具特色的由暴力主宰的视觉风格也会随着时代、技术的进步,其花样越来越多。广义上的暴力已经摆脱了人物的“拳打脚踢”,而是运用新科技、新发明制造恐怖的暴力效果,比如惊悚片《电锯惊魂》和《死神来了》系列。
三、小结
弗兰克·米勒漫画由于极具风格化的视觉特色和简洁流畅的造型语言,完全打破了人们已形成的彩色欣赏习惯,观众对他笔下充满动感的人物造型获得全新的视觉体验。而他的漫画电影在其原作画风的支撑下,基本保持了原作的风格,或者说忠实地还原了原作的精髓,这种强烈的绘画风格通过电影媒介手段的成功移植,极大地开拓了电影媒介的表现潜能,丰富了电影语言的表现技巧,但这种由漫画主宰视觉风格的电影更多是一种媒介之间技术转化,因为电影语言诉诸视觉感官强大的吸引力远远超越了电影主题的社会功能,视觉对于美感以及赋予刺激性场面天然的接受力,使得弗兰克·米勒的漫画电影从某种意义上丢失了一定场面调度的魅力,同时,内容的机械化装置使得深层的隐喻性主题明显被削弱,然而,单纯地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风格类型,弗兰克.米勒创造了一个非现实思维中想象的罪恶世界,并且通过黑色电影传统的表现技巧,淋漓精致地传达了现实生活中人们渴望摆脱麻木生活枷锁的强烈愿望,从而重新唤醒了人们对于冒险与激情的浪漫主义想象。
参考文献:
[1][美]纳雷摩尔 著,徐展雄 译:《黑色电影:历史、批评与风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第43页;
[2][英]WARREN BUCKLAND,Film Theory and Contemporary Hollywood Movies,London, Routledge,2009,26—28
[3]熊艳:《黑色电影与当代美国文化》,台声·新视角,2005年,第193页
作者简介:
1.李建伟,重庆大学电影学院电影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电影学、电影导演与创作。
2.魏晨捷,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学批评与大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