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社会是新课程改革中创生的一门课程。它的设置,既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也是加强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新意义在于:第一,它是课程改革推出的全新课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课程史中没有这门课程;第二,它是一门新型的综合课程,既突破了分科形态的思想品德课,也重新梳理了原本定位和设计不够清晰的、综合形态的社会课;第三,它实现了课程设计与实施两方面的全面创新,与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共同构成新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相对以往的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等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给课程实施、教师的素质带来了挑战。
一、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大量听课、座谈、研讨和广泛听取一线教师的教学反馈,笔者发现教师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理念、性质、目标等把握不够,出现重表面形式、轻实质内容,重结果、轻过程等背离课程本质的形式化、功利化倾向;教师主宰课堂,牵引儿童活动现象严重;教师的教学活动组织停留于对知识的传授和记忆,忽略儿童亲身体验;教师知识背景欠缺,难以建立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综合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能力薄弱。
基于各方面的原因,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出现了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科意识不强
部分教师缺乏对课程标准的学习,对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性质、特征、基本理念及课程目标不了解,更谈不上很好地在课堂上落实课标理念、体现课程特色,造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学科意识。很多老师将品德课上成满堂说教的政治课,要不就上成灌输道德知识、社会知识的常识课,甚至上成语文课、音乐课、手工制作课、“四不像”课等。学科意识不强使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失去了课程价值,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的特点没有体现,“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目标没有落实,课堂没有效果。
2. 目标意识不强
相对于其他学科,品德学科的教材是变化很大的,充分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开放性、活动性等特点,图文结合,形式活泼。教材的范例性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也给教师使用教材带来了难度。加上兼职教师的心思和精力未能放在“搭头学科”上,教师缺乏对教材的研读,不理解教材设计的意图,难把握教材设计的思路,于是在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时,往往把握不准,出现很大的偏移,目标不准直接导致课堂结构的混乱。有些课设计很多的活动,但这些活动往往是为了活动而活动,表面热热闹闹,实际没有效果,没有目标。
3. 教学方法不当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品德课程更强调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升华,强调在探究中发现、提炼、总结。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关于教学建议中要求“有效组织适宜的教学活动”,并对体验学习、探究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小组学习四种学习方法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但很多教师没有理解新课程关于学习方法的理念,教学方法不当。主要表现为:一是看图讲述,照本宣科:“这幅图画了什么?有几个小朋友?我们应该向谁学习呀?”……二是生硬说教,强行灌输,“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读了这个故事,看了这段表演,你有什么想说的呀?我们应该怎么做呀?”“能不能像他这样做呢?” ……一节课下来老师提了很多无效的、琐碎的问题,将课堂肢解得支离破碎。这样的课堂完全忽视了儿童的生活价值,忽视了儿童道德感悟和情感体验,脱离儿童的生活,关起门来进行德育知识的传授,进行枯燥的、成人化的说教,直接培养了“口头上说的呱呱叫,做的却是另一套”的孩子,造成课堂低效,影响德育实效性。
4. 教学内容泛化
教学内容泛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脱离生活,对儿童的生活经验仍然挖掘、利用得不够,教学过程中难以找到切入生活的问题,以教材为中心,进行“看图讲述,照本宣科”。二是脱离教材,与前面相反的是,课堂过多地联系生活实际、牵强附会地联系实际,过多地创设情景,花架子搞得多,实质性内容很少,比如教材受冷落,一味地向课外延伸,老师和学生对教材都没有搞清楚、搞透彻,盲目地找其他材料,比如“贴标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不是从教材中去提炼、升华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从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去捕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造成低效甚至无效。
二、如何构建高效的品德与社会课堂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出现了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现象,这与课程的基本追求“提高德育的实效性”相悖离,提高品德课堂教学实效的呼声越来越高。如何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实效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课题。
针对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几点教学建议如下: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体现课程的特色与价值
(1)凸显课程价值与特色。每门课程都有它的性质、特征、基本理念和独特的课程价值。“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品德与社会课程总体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这些性质、理念和目标就决定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价值,也凸显了课程的基本特色。 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课程的总体目标展开,体现课程核心价值,并凸显课程的特色。首先要仔细研读课程标准,理解品德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基本理念,凸显“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的学科特色,有明确的课程意识。避免将品德课上成道德说教课,上成手工制作课等。
(2)避免课程目标和课堂目标的混淆。有效、高效的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是能达成课堂教学目标。视导中我们发现,很多老师教学目标出现偏移,教学目标不明确,造成实效性不高,首要原因是将课程目标与课堂目标混淆。在教师教案中经常出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这样的课程目标。
强调课堂教学的目标清晰,每一节课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这样课堂教学任务才会明确,教学环节才会清晰,课堂效率才能得到保障。
课程标准中对课程目标和课堂目标的区别及课堂目标的设置进行了阐述:“课程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综合实现的,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和能力与方法目标要经过长期的培养才能达成。因此,教师要在把握整个课程目标的基础上,设计单元或课的教学目标,处理好长期形成的目标和短期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突出每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不必面面俱到,应简洁、清晰、具体,注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尽可能根据本校和本班学生的实际状况和需求进行设计,避免大而空。”
(3)强调三维目标的融合。很多品德课堂效率低还表现为三维目标的割裂,比如游离于知识、技能之外的过程、方法,不以知识技能为载体,为过程而过程,为方法而方法;比如“贴标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不是从教材中去提炼、升华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从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去捕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比如依然只关注知识的授受、技能的训练等。
品德与社会课程明确提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方法、知识的三维目标,并在课程分目标中进行了详尽的阐述。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三维目标的融合不是简单的三种目标的相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弥散式、渗透式的,它不是孤立地在教学的某个阶段、某个环节进行。教师应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全面把握、整体实现课程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并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经常问问自己:知识和技能所包含的思维、价值是什么?暗含了什么样的价值观?学生掌握这些知识要经历什么样的过程或运用什么样的方法?改变追求表面的学业成果,忽视儿童的精神成长,忽视深层的态度、观念、思维方式、情绪情感发展的倾向;改变偏重道德说教、偏重形式,忽视儿童的真实体验与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倾向;改变偏重知识灌输或技能训练,忽视儿童的好奇心与实践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倾向,确保课程目标的全面实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紧密联系生活,提高教学层次
学生的生活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础,让品德培养回归生活是这门新课程的变革关键。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有特殊的价值。没有脱离生活的纯道德存在,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只能在生活中实现,“在生活中学会生活”。
课堂教学该如何回归生活呢?
(1)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及成长中的烦恼。课堂教学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反映学生的需要。首先要做到“从生活中来”,尽可能将学生生活中经常谈论的话题、遇到的问题,变成我们教学的课题、主题。教学中,和孩子们共同交流这些话题,共同探讨并尝试解决这些问题,解决成长中的烦恼,从而指导学生生活,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意义的,才是对孩子的发展有利的。
教学形式也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2)充分利用并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每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都会有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感悟,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让他们有话说,愿意说,能够说。
教学中我们不能忽视,恰恰应当重视他们的这些虽不成熟,但很宝贵的经验,这样的品德课堂才是生活化的,才会有效、有意义。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就要把了解儿童作为教学的基础,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了解儿童的实际生活和发展状况,掌握每个儿童的特点和各不相同的需要,了解其所在的家庭和社区的状况等多方面因素。
利用学生生活经验,最终是为了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社会性发展”。
(3)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创设多样化、真实的生活情境,追求真实的、有意义的教学,提高教学层次、教学效率。品德与社会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饱含情感的内容,以情动人,重视生活情感的陶冶。品德课堂教学同样要重视实际生活中现实性、情境性、形象化的情感教育。捕捉儿童日常生活中鲜活的案例、事件与现象,将之生成为有针对性、启发性的教育情境,强调启发道德自觉,避免生硬说教,主张结合具体生活实例,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3.有效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活动的质量
活动是品德与生活教与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的。品德与社会具有实践性的基本特征,课程的学习是知与行统一的过程,强调学生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要提高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要精心设计活动内容,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开展适宜的活动,提高活动的质量。
(1)明确活动目标。活动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但绝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要特别强调活动目标明确。不片面追求教学活动表面的热闹,而是注重活动的实效,这样的课堂才会是有效、高效的课堂。教学视导中,我们发现很多老师都走入一个误区,片面追求活动的形式,忽视活动的内涵和目的,感觉一堂课下来,学生不唱一唱、画一画、跳一跳、演一演,就等于没有开展活动,就不是成功的品德课教学。其实,真正深层次的活动,是人的思维活动,只有真正调动起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的活动才是有效的活动。
(2)把握活动的生成性。受儿童年龄特征及活动教学本身组织的难度大的影响,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意想不到的情况,会有很多突发事件和场景出现。这既给教师教学带来了难度,也给教师创造性教学带来了机会。把握课堂的生成性,灵活处理课堂中生成的问题,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必须和必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化的生命活动,对教学中出现的各种生机、各种意外生成的因子进行及时捕捉和有效利用,使预设外的生成问题,转化为促进教学的有效资源,使课堂变成一幅鲜活的、流淌出生命活力的美丽图景,这正是我们新课程所追求的。
要把握活动的生成性,体现课堂的精彩,要求教师有高的教学智慧、教学机智,而这种智慧、机智往往来自于对学生的倾听。学会倾听,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并在倾听过程中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和批评的价值,再因势利导,进行教学,让孩子成为“生成性资源”的解决者。
关于提高活动的实效,课程标准中也有很多具体的、精辟的阐述,如:“活动指导应从儿童的年龄特征、经验背景、学习兴趣、爱好、经验、能力水平、关心热点等而非从教师的主观意愿出发,克服形式主义、为活动而活动的倾向。”“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坚信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长处,对儿童的活动尽可能多地给予鼓励、肯定和积极的、建设性的意见,切实地调动起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儿童尽可能多地体验到成功感,发展自信心。”“关注活动的后续效应,重视将教学延展到课堂之外的儿童生活中。”仔细领会,认真落实,才能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4. 追求课堂真实
真实是品德课堂的生命。教学中要鼓励孩子表达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让他们说真话、表真意、动真情。可以将学生置于两难的情境,引发他们内心的价值冲突和情感波澜,实施自我的教育。千万避免把握问题的标准答案发问,鼓励学生说假话。
我们的课堂往往由以前的“满堂灌”演变成“满堂问”,课堂里充斥着很多琐碎的、无意义的问题,教师一旦提出这些问题,就渴望得到心目中已经设定好的答案。例:看了这段录像,听了这些歌,读了这段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法?你会怎么做?这些把握标准答案的提问,只能培养“两张皮”的孩子,“说起来呱呱叫,做起来另一套”,造成德育实效性不强,课堂教学没有效果。课堂上老师要重视学生思辨、研讨、比较、鉴别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认识事物因果关系的多重性、复杂性。要避免价值判断和道德选择的简单化。追求真知、实事求是的品德课堂才会是高效的课堂。
品德教育的有效性源于生活教育的真实性。教育内容必须从实际出发,反映真实的生活,践行真实的德育,力戒“假、大、空”。形式主义是生活之真的大敌。远离生活之真,其结果必然是德育效率低下,最终只能使德育走向反面。人性化是生活之真的基点,爱是生活之真的精髓。我们要鼓励学生说出“喉咙里的半句话”,尊重学生的理性思考,尊重学生的个性感悟,不用“美德绑架我们的孩子”。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才是高效的、有意义的。
一、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大量听课、座谈、研讨和广泛听取一线教师的教学反馈,笔者发现教师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理念、性质、目标等把握不够,出现重表面形式、轻实质内容,重结果、轻过程等背离课程本质的形式化、功利化倾向;教师主宰课堂,牵引儿童活动现象严重;教师的教学活动组织停留于对知识的传授和记忆,忽略儿童亲身体验;教师知识背景欠缺,难以建立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综合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能力薄弱。
基于各方面的原因,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出现了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科意识不强
部分教师缺乏对课程标准的学习,对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性质、特征、基本理念及课程目标不了解,更谈不上很好地在课堂上落实课标理念、体现课程特色,造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学科意识。很多老师将品德课上成满堂说教的政治课,要不就上成灌输道德知识、社会知识的常识课,甚至上成语文课、音乐课、手工制作课、“四不像”课等。学科意识不强使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失去了课程价值,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的特点没有体现,“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目标没有落实,课堂没有效果。
2. 目标意识不强
相对于其他学科,品德学科的教材是变化很大的,充分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开放性、活动性等特点,图文结合,形式活泼。教材的范例性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也给教师使用教材带来了难度。加上兼职教师的心思和精力未能放在“搭头学科”上,教师缺乏对教材的研读,不理解教材设计的意图,难把握教材设计的思路,于是在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时,往往把握不准,出现很大的偏移,目标不准直接导致课堂结构的混乱。有些课设计很多的活动,但这些活动往往是为了活动而活动,表面热热闹闹,实际没有效果,没有目标。
3. 教学方法不当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品德课程更强调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升华,强调在探究中发现、提炼、总结。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关于教学建议中要求“有效组织适宜的教学活动”,并对体验学习、探究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小组学习四种学习方法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但很多教师没有理解新课程关于学习方法的理念,教学方法不当。主要表现为:一是看图讲述,照本宣科:“这幅图画了什么?有几个小朋友?我们应该向谁学习呀?”……二是生硬说教,强行灌输,“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读了这个故事,看了这段表演,你有什么想说的呀?我们应该怎么做呀?”“能不能像他这样做呢?” ……一节课下来老师提了很多无效的、琐碎的问题,将课堂肢解得支离破碎。这样的课堂完全忽视了儿童的生活价值,忽视了儿童道德感悟和情感体验,脱离儿童的生活,关起门来进行德育知识的传授,进行枯燥的、成人化的说教,直接培养了“口头上说的呱呱叫,做的却是另一套”的孩子,造成课堂低效,影响德育实效性。
4. 教学内容泛化
教学内容泛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脱离生活,对儿童的生活经验仍然挖掘、利用得不够,教学过程中难以找到切入生活的问题,以教材为中心,进行“看图讲述,照本宣科”。二是脱离教材,与前面相反的是,课堂过多地联系生活实际、牵强附会地联系实际,过多地创设情景,花架子搞得多,实质性内容很少,比如教材受冷落,一味地向课外延伸,老师和学生对教材都没有搞清楚、搞透彻,盲目地找其他材料,比如“贴标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不是从教材中去提炼、升华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从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去捕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造成低效甚至无效。
二、如何构建高效的品德与社会课堂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出现了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现象,这与课程的基本追求“提高德育的实效性”相悖离,提高品德课堂教学实效的呼声越来越高。如何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实效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课题。
针对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几点教学建议如下: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体现课程的特色与价值
(1)凸显课程价值与特色。每门课程都有它的性质、特征、基本理念和独特的课程价值。“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品德与社会课程总体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这些性质、理念和目标就决定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价值,也凸显了课程的基本特色。 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课程的总体目标展开,体现课程核心价值,并凸显课程的特色。首先要仔细研读课程标准,理解品德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基本理念,凸显“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的学科特色,有明确的课程意识。避免将品德课上成道德说教课,上成手工制作课等。
(2)避免课程目标和课堂目标的混淆。有效、高效的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是能达成课堂教学目标。视导中我们发现,很多老师教学目标出现偏移,教学目标不明确,造成实效性不高,首要原因是将课程目标与课堂目标混淆。在教师教案中经常出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这样的课程目标。
强调课堂教学的目标清晰,每一节课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这样课堂教学任务才会明确,教学环节才会清晰,课堂效率才能得到保障。
课程标准中对课程目标和课堂目标的区别及课堂目标的设置进行了阐述:“课程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综合实现的,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和能力与方法目标要经过长期的培养才能达成。因此,教师要在把握整个课程目标的基础上,设计单元或课的教学目标,处理好长期形成的目标和短期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突出每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不必面面俱到,应简洁、清晰、具体,注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尽可能根据本校和本班学生的实际状况和需求进行设计,避免大而空。”
(3)强调三维目标的融合。很多品德课堂效率低还表现为三维目标的割裂,比如游离于知识、技能之外的过程、方法,不以知识技能为载体,为过程而过程,为方法而方法;比如“贴标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不是从教材中去提炼、升华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从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去捕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比如依然只关注知识的授受、技能的训练等。
品德与社会课程明确提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方法、知识的三维目标,并在课程分目标中进行了详尽的阐述。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三维目标的融合不是简单的三种目标的相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弥散式、渗透式的,它不是孤立地在教学的某个阶段、某个环节进行。教师应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全面把握、整体实现课程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并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经常问问自己:知识和技能所包含的思维、价值是什么?暗含了什么样的价值观?学生掌握这些知识要经历什么样的过程或运用什么样的方法?改变追求表面的学业成果,忽视儿童的精神成长,忽视深层的态度、观念、思维方式、情绪情感发展的倾向;改变偏重道德说教、偏重形式,忽视儿童的真实体验与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倾向;改变偏重知识灌输或技能训练,忽视儿童的好奇心与实践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倾向,确保课程目标的全面实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紧密联系生活,提高教学层次
学生的生活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础,让品德培养回归生活是这门新课程的变革关键。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有特殊的价值。没有脱离生活的纯道德存在,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只能在生活中实现,“在生活中学会生活”。
课堂教学该如何回归生活呢?
(1)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及成长中的烦恼。课堂教学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反映学生的需要。首先要做到“从生活中来”,尽可能将学生生活中经常谈论的话题、遇到的问题,变成我们教学的课题、主题。教学中,和孩子们共同交流这些话题,共同探讨并尝试解决这些问题,解决成长中的烦恼,从而指导学生生活,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意义的,才是对孩子的发展有利的。
教学形式也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2)充分利用并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每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都会有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感悟,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让他们有话说,愿意说,能够说。
教学中我们不能忽视,恰恰应当重视他们的这些虽不成熟,但很宝贵的经验,这样的品德课堂才是生活化的,才会有效、有意义。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就要把了解儿童作为教学的基础,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了解儿童的实际生活和发展状况,掌握每个儿童的特点和各不相同的需要,了解其所在的家庭和社区的状况等多方面因素。
利用学生生活经验,最终是为了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社会性发展”。
(3)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创设多样化、真实的生活情境,追求真实的、有意义的教学,提高教学层次、教学效率。品德与社会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饱含情感的内容,以情动人,重视生活情感的陶冶。品德课堂教学同样要重视实际生活中现实性、情境性、形象化的情感教育。捕捉儿童日常生活中鲜活的案例、事件与现象,将之生成为有针对性、启发性的教育情境,强调启发道德自觉,避免生硬说教,主张结合具体生活实例,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3.有效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活动的质量
活动是品德与生活教与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的。品德与社会具有实践性的基本特征,课程的学习是知与行统一的过程,强调学生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要提高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要精心设计活动内容,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开展适宜的活动,提高活动的质量。
(1)明确活动目标。活动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但绝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要特别强调活动目标明确。不片面追求教学活动表面的热闹,而是注重活动的实效,这样的课堂才会是有效、高效的课堂。教学视导中,我们发现很多老师都走入一个误区,片面追求活动的形式,忽视活动的内涵和目的,感觉一堂课下来,学生不唱一唱、画一画、跳一跳、演一演,就等于没有开展活动,就不是成功的品德课教学。其实,真正深层次的活动,是人的思维活动,只有真正调动起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的活动才是有效的活动。
(2)把握活动的生成性。受儿童年龄特征及活动教学本身组织的难度大的影响,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意想不到的情况,会有很多突发事件和场景出现。这既给教师教学带来了难度,也给教师创造性教学带来了机会。把握课堂的生成性,灵活处理课堂中生成的问题,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必须和必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化的生命活动,对教学中出现的各种生机、各种意外生成的因子进行及时捕捉和有效利用,使预设外的生成问题,转化为促进教学的有效资源,使课堂变成一幅鲜活的、流淌出生命活力的美丽图景,这正是我们新课程所追求的。
要把握活动的生成性,体现课堂的精彩,要求教师有高的教学智慧、教学机智,而这种智慧、机智往往来自于对学生的倾听。学会倾听,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并在倾听过程中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和批评的价值,再因势利导,进行教学,让孩子成为“生成性资源”的解决者。
关于提高活动的实效,课程标准中也有很多具体的、精辟的阐述,如:“活动指导应从儿童的年龄特征、经验背景、学习兴趣、爱好、经验、能力水平、关心热点等而非从教师的主观意愿出发,克服形式主义、为活动而活动的倾向。”“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坚信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长处,对儿童的活动尽可能多地给予鼓励、肯定和积极的、建设性的意见,切实地调动起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儿童尽可能多地体验到成功感,发展自信心。”“关注活动的后续效应,重视将教学延展到课堂之外的儿童生活中。”仔细领会,认真落实,才能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4. 追求课堂真实
真实是品德课堂的生命。教学中要鼓励孩子表达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让他们说真话、表真意、动真情。可以将学生置于两难的情境,引发他们内心的价值冲突和情感波澜,实施自我的教育。千万避免把握问题的标准答案发问,鼓励学生说假话。
我们的课堂往往由以前的“满堂灌”演变成“满堂问”,课堂里充斥着很多琐碎的、无意义的问题,教师一旦提出这些问题,就渴望得到心目中已经设定好的答案。例:看了这段录像,听了这些歌,读了这段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法?你会怎么做?这些把握标准答案的提问,只能培养“两张皮”的孩子,“说起来呱呱叫,做起来另一套”,造成德育实效性不强,课堂教学没有效果。课堂上老师要重视学生思辨、研讨、比较、鉴别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认识事物因果关系的多重性、复杂性。要避免价值判断和道德选择的简单化。追求真知、实事求是的品德课堂才会是高效的课堂。
品德教育的有效性源于生活教育的真实性。教育内容必须从实际出发,反映真实的生活,践行真实的德育,力戒“假、大、空”。形式主义是生活之真的大敌。远离生活之真,其结果必然是德育效率低下,最终只能使德育走向反面。人性化是生活之真的基点,爱是生活之真的精髓。我们要鼓励学生说出“喉咙里的半句话”,尊重学生的理性思考,尊重学生的个性感悟,不用“美德绑架我们的孩子”。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才是高效的、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