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出行

来源 :星星·散文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枚叶子上的允诺。
  上帝手上的门环,动了一下——让肉体和灵魂,在速度的余音中,再次觉察离别的瞬间和伤痛。在电线起伏的波浪里,光明与黑暗,不断交替的闪烁中,用一根意识的触角,感知生命的一次:飞翔。
  在相向的静止中,迎面飞奔的物体与光阴,却比生命来得,更匆忙,更有冲击力。
  生命,穿越黑色弹雨,让飞散的叶子,一再惊诧不已——飞来的是羽毛,飞去的也是羽毛?
  扑入隧道。
  一把寒光闪烁的尖刀,划开黑暗衣襟上的破绽——谁能用眼角的余光,捕捉到:黑暗穿着上的白色内衣?
  速度,营造梦幻。
  视野里,在幻影中,与飞鸟齐头并进飞翔的冬小麦,内温23度,外温11度的变幻里,形成了一种变幻莫测的世界。
其他文献
杨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创意写作中心主任,云山讲座教授。著有《杨克的诗》《有关与无关》《我说出了风的形状》等11部中文诗集、4部散文随笔集和1本文集,日本思潮社、美国俄克拉赫马大学出版社等出版6種外语诗集,翻译为14种语言在国外发表。  项建新少年时已经崭露文才,写诗逾三十年。近年他诗学观念陡然转变,不再满足于曾经的抒情、唯美或辞藻,而是对创作拥有了更大抱负,他提出诗歌写作需要“大不同的视角,很高级
期刊
杨显硕,1979年出生,文学硕士,河北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副编审,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与研究。知识分子  杭约赫  多向往旧日的世界,  你读破了名人传记:  一片月光、一瓶萤火  墙洞里搁一顶纱帽。  鼻子前挂面玻璃镜,  到街坊去买本相书。  谁安于这淡茶粗饭,  脱下布衣便有青云。  千担壮志,埋入书卷,  万年历史不会骗人。  但如今你齿落鬓白,  门前的秋叶没了路。  这件旧长衫拖
期刊
触碰《雪,一种有态度的语言》,首先被唤醒的却是读策兰《雪的款待》时的印象。“雪”在策兰笔下携裹着神性,暗合死亡的主题,或许策兰读到过海德格尔言及的“向着死亡的存在”,因此能以一年之尽头的这场“雪”隐喻人类命运的终局,那是我们难以摆脱的厄运。由此再读到梦天岚的“雪”,其中依然含有神性的要素,只不过,造物主对人类的晓谕不再是告之命运的有限性,而是以降雪的方式启示人类脱离对物性的想象惯性,使之“重新审视
期刊
星星:姜华,您好! 请说说您家人对您写作的理解。  诗人姜华:您好!我出生在一个书香之家,太爷是清末举人,爷爷是秀才,父亲是民国时期的中文先生,母亲是县剧团的青衣演员。 我10岁离娘,36岁别父,爱人文化不高,却是小城上街一枝花。她因才施爱,不顾家庭反对,决然下嫁于我,她多年来一直支持我创作,承揽了繁杂而琐碎的家务,前些年她还经常抽空帮我誊写稿件,每有作品发表,她总是要搞点酒菜,以示奖励,分享快乐
期刊
2020年9月29日上午,由《星星》诗刊和岳池县文联举办的“陆游田园诗歌暨新时代乡村诗歌”创作座谈会在广安岳池召开。来自南开大学新诗研究中心、《深圳诗歌》《诗歌月刊》《广西文学》《星星》的评论家、诗人、刊物主编共聚一堂,会议由四川省作协副主席、星星诗刊杂志社社长龚学敏主持。罗振亚、李犁、李云、冯艳冰、曹纪祖、干海兵、马培松、李铣、徐君、黎阳、唐铭、王彦奎、寇正荣、王春梅、周苍林等人参与此次活动。座
期刊
祖先的领地  父亲躺下的地方,老虎正好跑到这里,猛回头,绵软的前怀,一坡灿烂。爱喝酒的父亲把半个秋天醉倒。  父亲坐着,背靠山崖,一袋青色的旱烟,袅袅升起,整个天空都会生动。望不尽的花草,忘了枯荣,顶着雪花走,拥着霜花来,根部满是暖暖的亲娘土。  父亲的脚下,远处是笼烟的大野泽。水鸟的叫声有些凄凉,湖风翻阅着好汉的传说。眼前,是生长音乐的原野,会唱歌的飞虫沉默在泥土里,憋得满世界斑斑斓斓。  后来
期刊
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与之相应而起的,则是有关抗击疫情的新诗作品。这批作品数量庞大,密布于微信朋友圈、微博,然后,再出没于各种报章杂志。它们带着做诗者的忧愁、焦虑、恐惧、迷茫,甚或绝望。诗者,“言志”也,“缘情”也,本是中国诗学的老传统;“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既可以被称之为做诗者的本来之“志”,也算得上做诗者的“情”之附丽。新诗当然也可以“歌其食”、“歌其事”;但讓新诗及其现代性成立的条件,
期刊
故乡的疼痛  我常常在睡梦中被一声声咳嗽惊醒,松软的床,松软的枕  梦,却是坚硬的,连接着我坚硬的土地  故乡,此时此刻,让一根炊烟揪疼我的目光  我断着翅膀,四处漂,工厂,工地,矿井,脚手架  我的脚,插入城市的每处溃疡,拔出,却是一根根新鲜的肉芽  自始至终我没有挣脱野性,就像驴子没有挣脱结实的缰绳  我被故乡的绳索,紧紧栓牢。每动一下,故乡就疼痛一次  故乡每动一次,足够我疼痛一辈子  故乡
期刊
星星:宋晓杰,您好! 今天我们的话题是,您家人对您写作的理解。  诗人宋晓杰:当我打下第一个字时,已是2016的第一个清晨,我可以在净手、净心之后坐下来回答你的问题,家人各得其所,各安其好,没人觉得我在做一件编年史中的“大事”,文字几乎已经成为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管是作为工作的载体,还是关乎自己的心灵;不管是天天乐此不疲的沉浸,还是偶尔在人前、报端冒个泡儿,皆无惊喜可言,我觉得这种自然状态挺好
期刊
命中注定,我将永远在黑夜与白天的夹缝中行走。  无数锋利的刀刃,从泥土中旋转而出,贴着微笑的面孔发出呼啸之声。在很多场合,我都见过这种削发无声的利器。但更多的时候,它始终保持着沉静,让我只能看清它温柔的一面。  我走过好多长满野草的墓穴,这声音还在耳边响起,似乎要陪我到达世纪的终结。  我心灵仅存的一点温柔,早已因清贫的压迫而变得坚实。我急于找到一条通往火焰的捷径。隔岸歌唱的火焰,使众多的花朵发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