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对于人类的学习可以发挥明显的作用,五年制高师学生学习内部动机机制的发展水平很低,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尤为重要。文章对此问题作探讨。
关键词: 高师 政治教学 激发学习动机
尽管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都比较重视政治学科,但五年制高师思想政治课是考查课,它与升学问题关系不大。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主要由任课教师进行书面评价,而且考什么划什么重点。由此不难看出,学校、教师尤其学生没有了升学的烦恼和担忧,学生的外在学习压力也就减轻了,再加上学习自觉性、自律性差,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想混文凭;存在一种“失败者心态”,学习内部动机机制的发展水平很低。表现在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中尤其如此,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尤为重要。
心理学家认为: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对于人类的学习可以发挥明显的作用,我们可以设想,一个毫无知识需求的学生对长期的有意义学习是不会做出努力的。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首先必须了解学生的需要和动机,即在学校情景中,有哪些需要和动机可促使学生把自己的行为指向学习。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学生所有的指向学业的行为都可以从三方面的内驱力加以解释。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了解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个体对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附属内驱力是指一个人为了赢得长者(如家长、教师)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
根据上述教育心理学中有关动机与学习的理论,我认为在五年制高师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动机。
一、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认知内驱力多半是从好奇的倾向中派生出来的,好奇心是一种天生的和强有力的动机因素,是一种内部动机,为了发展学生的内在动力,首先就需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在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中就必须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情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比如,采用音乐艺术化的思想进行政治教学。
1.运用音乐导入。
根据教材内容,我在讲解哲学第三课《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一框时,就充分运用了这种方法。选择了四段音乐,分别是用不同的乐器演奏的,包括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钢琴曲《命运》、二胡曲《二泉映月》、萨克斯曲《回家》。这四段音乐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因此,每放一段,马上就会有学生喊出乐曲的名字。都听完之后,再让他们说出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学生们热情高涨,在这种基础上,再引出课题内容就不难了。我顺势引导他们:我们之所以能区分清音乐的名称,就是因为每一段乐曲都有不同的特点,有的如泣如诉,有的激昂,有的婉转优美;每一种乐器也都有不同的特点,可见,此事物之所以是此事物而不是彼事物,就是因为他们具有不同的特点,这就是我们区分不同事物的标准。这样,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还使原来不知道这些音乐的同学开阔了眼界。
2.巧用歌曲,释放难点。
在有些较为抽象且深奥的知识点的教学上,可以利用歌曲迎刃而解。例如,在哲学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一些内容健康、主题积极的歌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印象,破解难点。如:
《众人划桨开大船》——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爱拼才会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跟着感觉走》——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常回家看看》——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大中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酒干倘卖无》——矛盾的观点、联系的观点;
《重头再来》:“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辛辛苦苦度过了半生,今日重又走进风雨……”说明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道理。
3.运用音乐结尾。
例如,在讲“人生的价值”这一内容的结尾时,播放了《脚印》这首歌:洁白的雪花满天,白雪盖着我的校园,漫步走在小路上,留下脚印一串……有的直,有的弯,有的深,有的浅。朋友啊,路该怎样走,洁白如雪的大地上,该怎样留下脚一串串?听完这首歌,我给学生留下一道思考题:人生的道路该怎么走?在讲述“和平与发展是今世界两大主题”这一框题的结尾时,我播放了克斯名曲《回家》。在平和的音乐声中,我总结:回家,多么令人神往的字眼。但是我们知道,世界并不安宁,还有成千上万的人因为战争而无家归,更有成千上万的人因为贫困而无家可归。同学们作为跨世纪的一代,应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二、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
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这是自我提高内驱力的需要,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把成就看作赢得地位与自尊的根源,它是一种外部动机。在学校里,教师的正确的评价,既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肯定,又是对学生做出进一步努力以赢得更好成绩或更佳成就的促进,能够满足学生成就动机中自我提高的需要。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是五年制高师政治老师的重要课题。在教学中,我运用多样化的思想政治学习评价方法,如“双赢”书面测验法、自我陈述法、作业法、档案袋评定、情景测验法。另外,实现多元化的思想政治学习评价主体,即在五年制高师思想政治教学评价中应坚持: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教师对学生的综合性评价。全面地评价学生,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三、加强家校联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求得学业成就更多的是为了赢得老师、家长认可和同伴们的赞赏,这是附属内驱力的表现,它对学生学习动机的调动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学校应加大对优等生的表扬和奖励,给这些学生多一些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教师对这些优等生也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在学校形成一种争当好学生的风气;其次,加强和家长的联系,与家长达成共识,对学生在学习上取得的进步,要及时表扬和奖励;最后,加强思想教育,在学生中形成一个良好的舆论导向。 四、构建和谐的现代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动机
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关键。真正建立民主平等的现代师生关系,使课堂教学成为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流、认识的升华、能力的提高,充满笑声,充满睿智,充满情趣。这对于学习动机的激起与保持是很重要的。
1.教师要完善个性,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教师在师生交往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对教师人格、品行和教育素质的特殊要求,这也是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必要条件。教师课堂上丰富的知识、生动的教学会深深地吸引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教师宽广的胸怀、积极的心态更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和力”。“假如你是一位老师,如果你对教学充满渴望与兴奋,学生就会对你的课程兴奋无比”。我国教育名著《学记》中指出“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情感也有迁移的功能,学生对教师的情感可以迁移到学习上,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机。所以说,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教育和影响学生,实现由“制度权威”向“魅力权威”的转变。从事五年制高师教育的政治老师更应该具备:热情、信任、赏识、激励、公平。
2.提高沟通艺术,密切师生关系。
思想政治教师如何提高沟通艺术呢?
第一,留好第一印象。学生对与教师的初次见面非常重视。在师生关系中,教师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就会产生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如果教师漫不经心地设计与学生的初次沟通,几句话就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甚至使他们厌倦,拒绝教师所传递的信息。教师应快速记住学生的名字,交往时频繁地使用这些名字,课堂提问不要总采取叫学号的方式,学生会把老师能否记住自己的名字作为老师对自己重视程度高低的评价标准。
第二,培养同理心。在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的同理心是开启学生内在心智世界的钥匙,也是教育效能产生的前提。如果老师对学生没有产生同理心,就不能真正地接纳学生,非常容易对学生提出无益的指责和批评,这种处于教师主观意识的表达会让学生反感和受伤害,与教师的沟通也就出现了对立。
第三,学会积极聆听。良好的沟通,需要耐心地聆听对方,了解他心中的感受。教师对学生积极聆听的态度,可以使学生觉得受到重视并肯定自己的价值。
第四,学会表达自己的真诚。教师对学生的真诚是一种教育力量。教师对学生的真诚是教育工作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同时也是教师本身需要不断成长的生命品质。
关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积极性的一些方法,在教学实践中还有很多好经验值得我们学习探究。总之,要成为一名好教师不容易。因为一名好教师不只是一个教书匠,还应是心理学家、教育家,甚至是艺术家。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2002.
[2]齐欣主编.名师的人格魅力.九州出版社,2006.
[3][美]J.布罗菲.激发学习动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江苏教育,2003(10).
[5]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 高师 政治教学 激发学习动机
尽管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都比较重视政治学科,但五年制高师思想政治课是考查课,它与升学问题关系不大。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主要由任课教师进行书面评价,而且考什么划什么重点。由此不难看出,学校、教师尤其学生没有了升学的烦恼和担忧,学生的外在学习压力也就减轻了,再加上学习自觉性、自律性差,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想混文凭;存在一种“失败者心态”,学习内部动机机制的发展水平很低。表现在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中尤其如此,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尤为重要。
心理学家认为: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对于人类的学习可以发挥明显的作用,我们可以设想,一个毫无知识需求的学生对长期的有意义学习是不会做出努力的。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首先必须了解学生的需要和动机,即在学校情景中,有哪些需要和动机可促使学生把自己的行为指向学习。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学生所有的指向学业的行为都可以从三方面的内驱力加以解释。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了解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个体对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附属内驱力是指一个人为了赢得长者(如家长、教师)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
根据上述教育心理学中有关动机与学习的理论,我认为在五年制高师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动机。
一、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认知内驱力多半是从好奇的倾向中派生出来的,好奇心是一种天生的和强有力的动机因素,是一种内部动机,为了发展学生的内在动力,首先就需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在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中就必须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情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比如,采用音乐艺术化的思想进行政治教学。
1.运用音乐导入。
根据教材内容,我在讲解哲学第三课《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一框时,就充分运用了这种方法。选择了四段音乐,分别是用不同的乐器演奏的,包括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钢琴曲《命运》、二胡曲《二泉映月》、萨克斯曲《回家》。这四段音乐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因此,每放一段,马上就会有学生喊出乐曲的名字。都听完之后,再让他们说出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学生们热情高涨,在这种基础上,再引出课题内容就不难了。我顺势引导他们:我们之所以能区分清音乐的名称,就是因为每一段乐曲都有不同的特点,有的如泣如诉,有的激昂,有的婉转优美;每一种乐器也都有不同的特点,可见,此事物之所以是此事物而不是彼事物,就是因为他们具有不同的特点,这就是我们区分不同事物的标准。这样,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还使原来不知道这些音乐的同学开阔了眼界。
2.巧用歌曲,释放难点。
在有些较为抽象且深奥的知识点的教学上,可以利用歌曲迎刃而解。例如,在哲学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一些内容健康、主题积极的歌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印象,破解难点。如:
《众人划桨开大船》——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爱拼才会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跟着感觉走》——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常回家看看》——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大中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酒干倘卖无》——矛盾的观点、联系的观点;
《重头再来》:“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辛辛苦苦度过了半生,今日重又走进风雨……”说明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道理。
3.运用音乐结尾。
例如,在讲“人生的价值”这一内容的结尾时,播放了《脚印》这首歌:洁白的雪花满天,白雪盖着我的校园,漫步走在小路上,留下脚印一串……有的直,有的弯,有的深,有的浅。朋友啊,路该怎样走,洁白如雪的大地上,该怎样留下脚一串串?听完这首歌,我给学生留下一道思考题:人生的道路该怎么走?在讲述“和平与发展是今世界两大主题”这一框题的结尾时,我播放了克斯名曲《回家》。在平和的音乐声中,我总结:回家,多么令人神往的字眼。但是我们知道,世界并不安宁,还有成千上万的人因为战争而无家归,更有成千上万的人因为贫困而无家可归。同学们作为跨世纪的一代,应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二、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
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这是自我提高内驱力的需要,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把成就看作赢得地位与自尊的根源,它是一种外部动机。在学校里,教师的正确的评价,既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肯定,又是对学生做出进一步努力以赢得更好成绩或更佳成就的促进,能够满足学生成就动机中自我提高的需要。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是五年制高师政治老师的重要课题。在教学中,我运用多样化的思想政治学习评价方法,如“双赢”书面测验法、自我陈述法、作业法、档案袋评定、情景测验法。另外,实现多元化的思想政治学习评价主体,即在五年制高师思想政治教学评价中应坚持: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教师对学生的综合性评价。全面地评价学生,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三、加强家校联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求得学业成就更多的是为了赢得老师、家长认可和同伴们的赞赏,这是附属内驱力的表现,它对学生学习动机的调动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学校应加大对优等生的表扬和奖励,给这些学生多一些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教师对这些优等生也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在学校形成一种争当好学生的风气;其次,加强和家长的联系,与家长达成共识,对学生在学习上取得的进步,要及时表扬和奖励;最后,加强思想教育,在学生中形成一个良好的舆论导向。 四、构建和谐的现代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动机
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关键。真正建立民主平等的现代师生关系,使课堂教学成为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流、认识的升华、能力的提高,充满笑声,充满睿智,充满情趣。这对于学习动机的激起与保持是很重要的。
1.教师要完善个性,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教师在师生交往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对教师人格、品行和教育素质的特殊要求,这也是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必要条件。教师课堂上丰富的知识、生动的教学会深深地吸引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教师宽广的胸怀、积极的心态更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和力”。“假如你是一位老师,如果你对教学充满渴望与兴奋,学生就会对你的课程兴奋无比”。我国教育名著《学记》中指出“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情感也有迁移的功能,学生对教师的情感可以迁移到学习上,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机。所以说,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教育和影响学生,实现由“制度权威”向“魅力权威”的转变。从事五年制高师教育的政治老师更应该具备:热情、信任、赏识、激励、公平。
2.提高沟通艺术,密切师生关系。
思想政治教师如何提高沟通艺术呢?
第一,留好第一印象。学生对与教师的初次见面非常重视。在师生关系中,教师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就会产生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如果教师漫不经心地设计与学生的初次沟通,几句话就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甚至使他们厌倦,拒绝教师所传递的信息。教师应快速记住学生的名字,交往时频繁地使用这些名字,课堂提问不要总采取叫学号的方式,学生会把老师能否记住自己的名字作为老师对自己重视程度高低的评价标准。
第二,培养同理心。在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的同理心是开启学生内在心智世界的钥匙,也是教育效能产生的前提。如果老师对学生没有产生同理心,就不能真正地接纳学生,非常容易对学生提出无益的指责和批评,这种处于教师主观意识的表达会让学生反感和受伤害,与教师的沟通也就出现了对立。
第三,学会积极聆听。良好的沟通,需要耐心地聆听对方,了解他心中的感受。教师对学生积极聆听的态度,可以使学生觉得受到重视并肯定自己的价值。
第四,学会表达自己的真诚。教师对学生的真诚是一种教育力量。教师对学生的真诚是教育工作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同时也是教师本身需要不断成长的生命品质。
关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积极性的一些方法,在教学实践中还有很多好经验值得我们学习探究。总之,要成为一名好教师不容易。因为一名好教师不只是一个教书匠,还应是心理学家、教育家,甚至是艺术家。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2002.
[2]齐欣主编.名师的人格魅力.九州出版社,2006.
[3][美]J.布罗菲.激发学习动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江苏教育,2003(10).
[5]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