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水深流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yu07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了特级教师刘德武执教的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阅读教材“斐波那契数列”一课,受益匪浅。刘老师的课没有华丽的课件,没有诱人的情境,有的只是平静的师生对话,而学生的思维就在这平静的对话中涌流,听后至今回味无穷,现撷取几个片段,与大家共赏.
  一、引导如溪水浅流
  (在引导出兔子问题后,教师让学生齐读了两遍题目,可是学生还是似懂非懂)
  师:这种题咱们实话实说和以前遇到的问题有点怎么样?
  生:难
  师:有点难对不对?那面对一个困难的问题,怎么办呢?我向大家介绍一个人,介绍一位老人,介绍一位古代的老人,介绍一位古代的非常智慧的老人。——老子。老子说过一句话,也许对我们同学解决这个问题可能有所帮助。
  (教师板书:天下难事作于易)
  师:来,读一遍。(生读)带着语气再读一遍,(生读)什么意思呢?是不是说遇到难事就躲开,咱们选择一件容易的事做呢?
  生:就是把一件难事化成一件简单的事再进行计算。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师:如果这件事咱们要做起来的话,那么,你会觉得前几个月易,还是后几个月易呢?
  生:前几个月!
  师:对!前几个月相对要容易一些,那咱们就从前几个月开始研究吧!
  在提出本课要解决的问题后,学生感觉有点难。刘老师没有急着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而是呈现一句老子的名言:天下难事作于易!“让学生读一遍!带着语气再读一遍!”当学生完全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后,教师追问:“是不是说遇到难事就躲开?”“你会觉得前几个月易,还是后几个月易?”教师的这几句简单易答的引导,看似浅水溪流,一目了然,其实此时学生的思维已随着老师的引导在脑海中萌发:原来解决复杂问题时,可以从简单入手。
  二、追问似涓水细流
  (学生集体通过前5个月推导出后面的数后)
  师:停,我们没有贴8,没有贴13,更没有贴21,你怎么看出后面就是8,是13,是21呢?先说说这8是怎么来的?
  生:我们可以从前面找到规律,就是前两个数相加等于后一个数,所以说3加5等于8.
  师:他说了一句非常非常有价值的话,也说出了许多同学共同的心声。就是从前面的研究当中,我们找到什么啦?
  生:规律!
  师:对!我们发现规律了,这太重要了!(教师板书:发现规律)我们发现规律,同学们我们注意到我们是从哪个阶段发现规律的?在哪个过程中发现规律了?是难的部分还是在容易的阶段啊?
  生:容易!
  师:对!我们是在易当中发现规律的!孩子们,发现规律就是我们的研究目标吗?我们的研究,我们的学习就是为了发现规律是吗?
  生:不是!
  师:当然不是,发现规律只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手段。发现规律是为了什么?
  生:是为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我们发现规律不是就停滞不前了,我们在发现规律后,还要再前进一步,还要运用这个规律。刘老师说了四个字很重要是什么?
  生:运用规律!
  师:我们发现规律,我们第二步要运用规律(板书:运用规律)我们用我们发现的规律加以运用就可以解决难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将12个月的兔子数量全部展示出来。
  思维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如水点滴渗透,细致浸染。上述教学片段,在感知天下难事作于易后,刘老师引导学生经历从易中发现规律,再将从易中发现的这个规律运用到难中。刘老师问:“我们是从哪个阶段发现规律的?“孩子们,我们的学习就是为了发现规律吗?”“我们第二步要运用规律,用我们发现的规律加以应用就可以解决难的问题。”这几个追问和强调,帮助学生在易与难之间建起一座桥梁,体会怎么样从难找到易,从易入手,发现规律后,再运用规律回头解决难的问题。
  三、思维像静水深流
  师:有一个问题好像对刚才有一个颠覆。刚才我们好像都说1月到12月当中,前几个月研究起来好像比较易,可是到现在为止,我怎么感觉后几个月倒比较易了呢?
  生:因为找到规律了!
  师:对,我们找到规律,发现规律是在哪里?
  生:前面
  师:在易中发现规律,然后运用这个规律,把这个规律运用到难的部分当中去,难的也就变得易了,所以难与易这两者有一种这样的辩证关系。难不是绝对的难,易也不是绝对的易。方法好了,难的也就变成易的了。
  静水表面波澜不惊,而在深处却有暗流涌动。胸中自有万千丘壑。思维也是如此。在上述教学片段中,刘老师从哲学的角度,辩证地说明了难中有易,易中有难!“前几个月研究起来好像比较容易,可是,我怎么感觉后几个月比较容易了呢?”学生回答:“因为找到规律了!”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蕴含着深层次的哲学味道。老师的深度决定了学生的深度。学生在明白化难为易数学方法的同时,也体会到数学的深层次的美的内涵。这是只有在安静的沉淀后才有的深度。天下难事作于易,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基本思想方法,本节课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经历了一次从易到难寻找规律之旅,享受着自主探究之乐!(作者单位: 江西省南昌市十字街小学)
  责任编辑 汤金娥
  E-mail:jxjyjxsxl@126.com
其他文献
安源区位于江西省的最西部,毗邻湖南,历来为萍乡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总面积198.7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0万,其中农村人口10万。该区管辖4镇6街1管委会,是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区、江西省十强县区。它既是中国近代工业最早崛起的地区之一,也是秋收起义的主要爆发地、中国革命的摇篮,在中国工运史、党建史、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在这片红色而英雄的土地上,安源区秉承革命传统,彰显红
期刊
在小学一年级语文考试中,上海一名小学生在回答“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的题目时称“我不会让梨”,被老师打了大大的叉。  “孔融让梨”讲的是我国东汉末文学家孔融的真实故事。孔融4岁时,父亲的朋友带来一盘梨给孔融兄弟们吃。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和弟弟。”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因为弟
期刊
为进一步优化宜春中心城区初中教育资源,促进中心城区初中教育均衡发展,积极回应社会对优质初中教育资源的诉求,经过充分调研、反复征求意见,近日,《宜春中心城区初中联合办学实施方案》正式出台。宜春实验中学与宜春二中、宜春五中,宜春八中与宜春四中、宜春七中确定为联合办学单位,联合办学时间为2013年9月至2016年6月。  此次联合办学是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教师互派、活动互动、共促发展”的原则进行。
期刊
参加教研活动,对于大多教师来说,是对自己教学实践的总结与反思,也是专业成长过程中的一次充电和提升。然而现实中,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重视教研活动,只是在活动前匆忙查点资料,活动时念念资料,教研活动流于形式,教研结果最终是无效的或者是低效的。那么教师参与教研活动,需要做好哪些准备?为此,本期编者择取了几篇稿件,以期给广大教师参加教研活动有所裨益。
期刊
与智者为伍,是一种缘分,也是一种幸运。  与名师同行,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学习。  与大家共事,是一种濡染,也是一种影响。  与朱敏龙老师老师搭班,更是我的幸运。  智者之魅力  朱敏龙老师的智慧是一种沉淀,是一种修炼,更是一种无法掩饰的光辉。  初见朱敏龙老师,是在学校的报告大会上。当时,不算年轻的我用班主任特有的眼光向这位传说中的“名人”扫视过去——朴实、低调、亲切、儒雅,不张扬、不炫耀。  
期刊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直观,给学生充分的机会,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操作等活动来习得新知。可是,当动手操作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被广泛运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时,我们发现在学具操作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一是学生把学具当玩具,随心所欲。当教师发学具时,他们兴奋异常,常常被学具的色彩、形状所吸引,由着自己的兴致来玩弄。二是教师为操作而操作,置教学内容于不顾,只为体现形式,强行要求学
期刊
那年,我跟随父母到了新疆,因为没有本地户口,学校不愿接收,我读书成了一个老大的难题。眼看开学在即,母亲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不知如何是好。  开学那天,母亲不得不再次带着我来到连部小学,请求学校领导让我报名,但他们毫不松口。就在我们几乎绝望之时,办公室来了一位30多岁的女教师,脸上露着甜甜的笑容。  当她了解了我们的情况后,爽快地说:“这样吧,我正好上三年级,你暂时来我班上读着吧。”就这样,我幸运地
期刊
都说课文只不过是个例子,但如何用好这个例子使其起到应起的作用却一直都是个问题,特别是在把课文作为学生的写作例子来加以利用这一点上就更为欠缺。特级教师周雨明《埃及的金字塔》一课给了我们更多的学习和借鉴意义。  (出示: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
期刊
语文特级教师韩军在一次交流中谈了自己对语文、对教育的理解和看法。他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那就是:教育,最好的境界是情怀! 他执教的《背影》一课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他别具一格,从关注生命的角度对文本进行了解读。  师:朱家有几个人物?  生:三个。  师:是吗?大家再认真读读。  生:还有朱自清的儿子,共四个。  师:有几个儿子?  生:三个。  师:哪三个?  生:朱自清的父亲、朱自
期刊
师:课文中作者是怎样写小鸟的羽毛、嘴巴、眼睛的呢?轻轻打开课本翻到第93页,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找,哪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是写小鸟的羽毛、嘴巴、眼睛的呢?  (生自由读)  师: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鸟?(出示:________的小鸟)  生:这是一只可爱的小鸟。  师:是呀!这是一只非常可爱的小鸟。从哪里看出它可爱呢?  生:绿色的羽毛,黄色的嘴巴,两只眼睛一闪一闪的。  师:绿色的羽毛,是什么可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