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标:落标中职课堂,提升教学质量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y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课堂是落实中职专业教学标准、提高中职教学质量的主阵地。要将教学标准落实到课堂,“用标”是关键。通过解读标准内涵,正确理解用标意义;根据中职实际,侧重从教师角度,通过认同、吃透、使用到内化标准来用好标准;最后,发挥评价作用,把握好用标尺度。在用标中反复学标,正确贯标。
  关键词:专业教学标准;用标;“教诊改”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11C-0020-04
  2019年6月,江苏省教育厅在相继完成第三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指导人才培养方案》《中等职业教育主要专业核心课程标准》《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技能教学标准(试行)》等教学标准的开发工作后,及时开展全省各专业骨干教师“学标、贯标、用标”的培训。如何实现“专业教学标准落地实施”的培训目的?“用标”是关键。只有将标准落实在中职课堂,指导中职教学与改革,提升中职教学质量,提高中职人才培养质量,才能真正发挥标准建设的作用。
  一、“为什么用”:解读标准内涵,理解用标意义
  (一)解读标准内涵
  教育部教职成司〔2012〕5号文件指出:“专业教学标准是指导和管理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纲领性教学文件。”教职成司函〔2014〕11號文件进一步指出:“专业教学标准是开展专业教学的基本文件, 是明确培养目标和规格、组织实施教学、规范教学管理、加强专业建设、开发教材和学习资源的基本依据,是评估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尺, 同时也是社会用人单位选用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重要参考。”
  中职专业教学标准, 是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和中职学生的发展需要, 对专业教学提供理念引领、目标规划, 从设计、产生到实施的标准化规定;是落实专业教学计划、实现培养目标最基本的纲领性教学文件;是开发课程内容、编写和选用教材的重要依据, 也是制定考核标准、评价教学质量等教学管理的指导性文件。[1]它对教学系统内一系列活动的目标、过程、结果进行规范和指导。[2]
  (二)把握用标的意义
  1.深化职教改革、提高培养质量的要求。2015年,《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明确把“完善教学标准体系,积极开发与国际先进标准对接的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作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重点任务。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 号)35处提到“标准”两字,文中以“完善教育教学相关标准”作为专门一节,明确提出“持续更新并推进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条件建设标准(仪器设备配备规范)建设和在职业院校落地实施”。
  职业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迫切需要加强职业教育的标准建设及实施,这就需要通过课程改革落实到学校中,落实到课堂中,落实到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中,以标准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专业教学标准体现了将专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相融合的教学改革精神。[3]课程标准的实施,确立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教育体制,充分发挥综合育人的作用。因此,开展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中职人才培养的质量,必须落实标准,用好标准。
  2.指导教师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路径。从课程的视角来考察当前一线教师的教学情况,主要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基于教师经验的课程实施,第二种是基于教材的课程实施,就是通常所说的“教教材”,第三种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4]前两种类型的教师在教学中无据可依,“经验型”教师的教学随意性很大,“教材型”教师往往“照本宣科”,他们的教学质量受教师本人素质高低和教材质量的影响,只有基于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教师整体考虑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教材、教法、评价等,教学质量才有保障。中职教师的教学必须是基于课标的教学,这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
  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是期待学生学习某门课程后,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所能达到的状态和发展水平。让学生学习课程目标,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特点自主制订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 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5]可见,标准是指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明明白白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路径。
  3.规范教学管理、检测教学质量的依据。现实中,中职如果不按教学标准来管理教学,势必存在随意调整课程的开设学期,随意增减学时、课时等教学管理问题。这反映出中职教学管理不规范, 教学过程管理较随意, 缺乏有效监控。因此,必须贯彻标准,用教学标准来规范教学管理。使中职教学管理有规可循、照章办事,以此来规范相应教学环境、教学条件、教学师资配备。
  《关于建立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制度的意见(试行)》(苏教职〔2014〕36 号)明确提出了“按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制定学业水平测试大纲和实施方案,真实、准确地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有效性原则。《省教育厅关于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教职〔2015〕7号)明确,从2016年起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由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指导委员会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制订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各测试科目测试大纲。可见,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学业水平测试就难以推进。省中职学业水平测试制度的实施,既是对中职教学质量的检测,也呼唤全省按照课程标准来教学,以标准来作为质量检测的依据。
  二、“怎么用”:立足课堂实施,提升培养质量
  好的教学标准, 必须要实施, 要落地在课堂一线,才能真正发挥并达到预期的效果。从教育行政部门层面,加强政府监督,督促用标的全面性;注重专家引领,突出用标的专业性。从学校层面,完善教诊改机制,提高用标的有效性;推进教学改革,促进用标的规范性;开展校本培训,加强用标的科学性;优化教学条件,保障用标的可行性;深化校企合作,推动用标的社会性。从学生层面,鼓励学生参与,发挥用标的激励性。   用标的主体主要是中职教师,中职教师在落实专业教学标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教师层面谈如何用标则是重点。教师必须立足课堂实施标准,在用标的同时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一)转变思想观念,认同标准
  标准实施问题首先需要揭示标准背后隐含的价值观念, 促进实施者的价值认同。[6]任何新标准的实施,首先面临着实施者的思想意识,愿不愿意去接受、去转变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敢于直面标准,主动去学习标准,这样才能实现思想上的认同。教师是标准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平直接决定了标准落实的程度。让教师能够学会、理解、认同专业教学标准, 才能保障标准发挥作用。[7]
  (二)参加校本教研,吃透标准
  中职教师要积极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标准校本研修,开展“头脑风暴”式的讨论,深刻领会“标准”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在校本研修中, 教师可以借助专业教学标准的框架, 结合自身实际,剖析自身在专业知识、课堂教学、专业发展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转变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在同伴互助下吃透教学标准,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专业教学水平,促成教师专业成长。
  (三)实践课堂教学,使用标准
  1.参与人才培養方案修订,弄清为什么教。人才培养方案是职业院校教学组织、实施和质量监控、评价的主要依据, 是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在学校的主要落脚点。《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学校依据国家标准自主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也是专业教师领会本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结构的重要规定性文件。通过人才培养方案,帮助教师明确所任教课程的培养目标、人才规格、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安排等, 有针对地设置任教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弄清我要“教什么”。
  2.遵循课程标准,明白教什么。课程标准是人才培养方案付诸教学实施的中介和桥梁,是课程实施的依据,是教师教学的遵循,是教材编写、教学管理、诊断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标尺。教师在理解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以此来确定教学内容,做到明明白白“教什么”。
  3.改革教学方法,明确怎么教。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根据校本专业教学标准要求,积极改革教学模式, 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实践“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做合一”、理实一体、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案例引领、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明确“怎么教”。
  4.实施多元评价,检验教得怎样。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完善课堂评价机制,积极开展多元教学评价,充分利用校本教学标准上要求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基本素质进行综合评价。鼓励师生参加各类比赛,以此来检验“教得怎样”。
  (四)开发教学资源,内化标准
  标准要在教师层面落地,不仅要激励教师学标、用标,而且要求教师在用标时结合自身及学校的主客观条件,适时调整, 内化对标准的理解。教师在学习理解标准的基础上,主动内化吸收标准, 将教育部、省级的“专业教学标准”进行校本化, 使之更有效地运用于课堂实践。
  1.研发校本教材。教材是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是课程内容的具体化、规范化表达,也是师生使用最多的教学素材。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结合学校教学实际,发挥校企合作企业的作用,组建由学校教师、企业导师、高校专家组成的校本教材开发团队,积极研发符合课标要求的校本教材。
  2.建设教学资源。针对课程标准,校企教学团队可以开发建设相应的教学资源,也可以是学生的学习资源,校内、外教学资源的重组,还可以对原有的教学案例进行修改,如学案、微课、教学平台等, 在适合的教学资源建设中,帮助教师进一步理解吸收课程标准。
  3.提升教师胜任力。“双师型”教师是目前中职对专业教师的基本要求,在标准实施中,更要求教师具备课程的执行力、胜任力。这就要求教师成为“知行合一”的“双师型”教师, 既具备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技能,还具有因材施教、教材开发、资源建设、教学设计、教师竞赛等综合能力。教师通过专家引领、自我提升、参加培训、同伴互助等多种方式,做到“缺什么补什么”,在忠于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拓展提升标准的使用能力。
  三、“用的程度”:学以致用,用之有效
  1.坚持用标强度。在学习课标的基础上,强化执行课程标准的刚性,切忌在教学实践中搞成学习、教学“两张皮”,真正做到全面使用标准。
  2.检验用标效度。用标后学生的成绩如何,需借助省学业水平测试,国、省赛的契机,检验课堂实施标准的效果。
  3.发挥用标广度。立足课堂教学,依托专业教学标准,引领专业发展,引导教师开展用标前后课堂教学的对比研究、学测考试成绩运用研究、学测技能考试与对口单招技能考试有效融合等课题研究,充分发挥用标的教科研全方位作用。
  4.提高用标深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用标的最终目的,也是用标深层次作用的体现。树立“立德树人、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创新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相长,达到提高培养质量的目的。
  没有标准就没有质量。随着教学标准的落实,在课堂教学深度实施,教师用标的扎实开展,解决“为什么用”“怎么用”“用到什么程度”的问题,从而进一步细化分析教学标准,促进教学标准有效落地在课堂,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雍照章,冯志军,朱明松.中职专业课程标准开发研究——以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课程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 2012 (23).
   [2]陈文彪.中职实施专业教学标准的困难及对策分析——以数控专业为例[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4 (1).
   [3]韦晓阳.加强标准建设,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的认识与理解[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6(7-8).
其他文献
弘扬“工匠精神”、劳动光荣已成为时代主题。职业学校是培养一线技能技术型劳动者和未来工匠的摇篮,必须将“工匠精神”的学习和劳动教育融入到课程、各项活动之中。叶圣陶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党要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入了历史最好发展时期。切实加强和改进在高校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把
盐城市幼儿园创建于1949年6月,名为“苏北地区盐城分区保育院”,1983年更名为盐城市幼儿园,1997年成为江苏省首批免检示范性幼儿园,2007年转评为江苏省优质园,2012年创办格林
国家振兴,人才为本;人才强国,育才为先。高校是培养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在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分子,大学
摘要:通过在中等职业教育中餐烹饪和营养膳食专业中开展现代学徒制工作是实施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必须加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教学改革、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培养方案、开展工学交替,从而培养出经济产业升级和结构不断调整背景下社会所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中职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践行;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10C-0041-04  
2013.7.8--Bogatin Enterprises,TeledyneLe Croy的一个机构,作为业内最知名的培训和出版物企业,致力于帮助工程师将复杂的信号完整性问题转化为实际的设计解决方案,今天发布了它25
高等学校担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众所周知,促进或者制约人才成长的因素很多,其中,学风状况如何、学习风气是否浓厚,是影响学生成长的一个极
与时俱进,是我们时代的特质。不断创新,是我们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积极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学生进行思想、
校企名师工作室共同体采取“一套方案、一条路径、一门课程”的“三合一”产教融合课程开发策略,即实施专兼结合、多元融合、知识整合的产教一体化课程开发方案;探索共筑平台
据报载,今年河南镇平县查获通过电脑网络、手机短信传送答案的高考舞弊案。公安部门在犯罪嫌疑人邵某家中将其抓获.当场查获作案手机6部.通过对邵某的审问,目前已经刑事拘留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