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初探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xin_gk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主阅读是指学生在明确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自觉、自主地进行学习,并努力使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方式。新课改以来,自主阅读的新理念犹如一颗“革故鼎新”的种子渐驻人心,并在人文教育的春风吹拂下孕育吐苗逐渐成长,语文课堂教学中不断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新气象。然而,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也如同“漂亮的泡影”暴露在我们的面前。分析学生自主阅读的现状,探求其中的原因,寻找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有效策略,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推进新课改的进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自主阅读 阅读教学
  新课改
  当前自主阅读的现状:流于形式、极左极右、学生阅读状态“缺乏责任感”,进而分析其形成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策略。
  一、自主阅读流于形式
  《新课标》指出: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而今,虽然新课改开展得轰轰烈烈,“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已越来越被大家所认同,但是,如果深入到语文课堂第一线,你会觉得许多的“自主学习”只是流于形式:
  (一)表现在公开课上。公开课前,教师精心准备,并将在课上讨论的问题提前告诉学生,学生为了配合教师把课上好,课文不知读了多少遍,问题不知思考了多少遍。公开课上,教师变着法儿追求阅读教学感官上的活跃生动,心不在焉地点头赞许夸奖,学生热热闹闹地无聊回答,左顾右盼地等待教师的叫停,这样的自主阅读变了味,成了作秀的表演平台。
  (二)表现在平常课堂上。在平常的教学中,有的班级、学生根本就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再加上课堂上教师没有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学生刚刚进入到自主学习的情境,教师就匆匆收场,学生缺少潜心阅读课文的机会,缺少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感受、体验和理解自然就肤浅,学生所进行的自主阅读,仅仅是了解了课文内容,而对语文方法探究、文本内涵的理解却涉及甚少。长此以往,学生在自主阅读时懒得去动脑动手,反正待会儿老师还要告诉准确答案呢!这样的自主阅读完全成了一个供人观赏的花瓶——中看不中用。
  二、“度”的把握时左时右
  (一)极右。主要表现在:对待学习主体“虚假的尊重”。许多教师总是站在成人的高度,怀疑学生的能力,惟恐放的太多,学生会出乱。课堂上,学生的话语权、自主阅读的权利无形地被剥夺,即使学生想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只要和教师的答案不符,教师就会千方百计地加以引导,直到把学生拉到自己的“正道”上来。教师享有话语霸权,长此以往,学生只有言听计从,丧失了自主阅读权,思维受到了禁锢。
  (二)极左。主要表现为:教师引导出现偏差。“课标”赋予“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权力,自从教师摆脱“教教材”的被动束缚而获得“用教材”的主导权力之后,一股贬低教材、蔑视教材的风气正日益蔓延。许多教师在谈论到“用教材”的时候,经常数落教材的问题,感叹教材的粗俗。不少的人把叶圣陶老前辈说过的“文本无非就是个例子”的说法,发展为如今的“教材也无非是个例子集”,于是便出现了诸多“正餐不食吃零食”的语文阅读教学的噱头。
  一次,本人参加某二年级教师教学《动手做做看》一课,学生初读课文后,抓住主人公伊琳娜从“生气”到后来“兴奋”的心情变化,让学生围绕“伊琳娜为什么一开始‘生气’了,后来又‘兴奋’了呢”这个问题开展自主阅读,继而进行讨论,学生对生气的原因众说纷纭,相当一部分学生说是因为金鱼放到水里水漫出来了,和朗志万科学家说的不一样。教师又引导学生思考:
  “看到水漫出来的时候,伊琳娜会觉得怎么样?”学生说很稀奇。然后教师就“哎呀,和朗志万叔叔说的不一样,水漫出来了。”这一句,让学生围绕着“稀奇的语气该怎么读”展开讨论,并让学生去自主练习,结果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说得很认真,练得很投入,稀奇的语气读了近半节课。实际上,本课的重点应落足于让学生领悟凡事不能轻信盲从,要善于动脑,勤于动手才能获取真知。显然,教师对教材并没有深入地研究,而只注重了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追求,以至于阅读教学的关注点出现了偏差,甚至被学生“牵着鼻子跑”还浑然不觉,这样就出现了耗时低效的课堂教学噱头。
  三、学生阅读状态“缺乏责任感”
  由于社会和家庭的传统教育的种种影响,许多学生缺乏学习的“责任感”,表现为:①“懒”。过重的学业负担,索然无味的教育方法,过度呵护的关爱,导致一部分学生养成了懒惰、厌学的不良习惯;②“赖”。严重依赖家长教师,习惯于听命而不是自主。③学而不思。迷信于“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多种形式读来读去,却缺乏深入的思考与交流,感受、体验、理解都浮在面上,个性化的解读难以闪现其光芒。④思而不学。学生尚未好好解读文本,就忙于各种交流,离开了文本的解读去空谈、泛谈,所谓的“自我体验”、“独特体验”变得不着边际,甚至漏洞百出。
  总之,造成自主阅读现状的成因是复杂的。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就一定能走出自主阅读的误区,将自主阅读进行到底。
其他文献
摘要:学习有方法,方法对了就能事半功倍。本文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方法  运用  1、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数与形是数学教学研究对象的两个侧面,把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结合起来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是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可以借助简单的图形、符号和文字所作的示意图,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从复杂的数量
摘要:语文知识的学习与学生字词数量的掌握有直接的关系。丰富的字词量,既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又能提高写作能力。但是,在进入初中以后,部分教师放松了对课后生字词的教学,只让学生简单抄个几遍了事,加上有些学生对字词积累很不认真,有些甚至对此满不在乎,这样,没有真正达到会读会写会用的目的,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教学万不可忽视对字词的积累。我们所读的每一篇佳作,无不是由精美的词句构成。
摘要:从美学的角度来看,语文有着独特的魅力,在教材中,我们可以随处可见一些写得相当优美的文章,这些文章无论在语言上、意境上、形象上,甚至在结构上都充分表现着美,如能在语文课上由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学会去细细体味,那么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美的感染力,创造力)会有大大的提高,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美育教育  一、语文美育的内容  语文美育的内容相当丰富,它
摘要:初中英语教学中容易出现学生学习状况的两极分化现象。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为了保护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可以采用隐性分层教学的方法,也就是在同一班级中进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任务的分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成功,发挥潜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  隐性分层  合作学习  一、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
摘要:面对信息化的社会,教育必须作出一种选择,作出相应的变革,教育要由原来的“授人以鱼”转向“授人以渔”,使学生掌握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形成新的学习方式和技巧,从而能在信息化的社会中掌握最适宜的知识。  “终身学习”、  “学会学习”成了共识。基于此,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课程学习新理念一一建立自主、探究、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主动性是相对他主学习的被动性而言。自主学习和他主学习在教育过程
摘要:英语教学发展到今天,各种教学流派层出不穷:英语教师为了努力提高自己英语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在教学中也使用过许多优秀的教学方法。如: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启发法、听说法、功能意念法、交际法及任务型教学法等。但英语教学中母语的如何合理使用问题及其作用一直以来是英语教学教师乃至整个语言教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英语  母语  教学  母语在英语教学中所具有积极作用的一面已得到越
摘要:在我国灿烂的文化长廊中,有太多的明珠值得在语文教学中驻足观赏,并从中汲取营养,来丰盈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心。然而其中有一颗夺目耀眼的明珠——诗歌,它的光芒却被很多教师给忽视了,它的价值也无从体现。好的教学方法能绝妙地让学生领会诗歌意境之韵,情感之美,开启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创造,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  关键词:古诗教学  初中语文  审美愉悦  通观初中语文教材,诗歌教学被集中安排在课内诗词
摘要:小学英语课程教学主要是其课堂教学这—学习渠道还存在种种问题,如对教材理解不透、学习目标定位不准、教学设计不当等等。以上问题主要是由于小学英语教师对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和教法的特点缺乏正确的深度理解所致。因此,研究小学英语课程教学特征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小学英语  教学特征  针对小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应从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和教法的特点着手,加强学习和研究,方能在小学英语课程
摘要:面对英语课堂频繁发生的错误,我们要处之泰然,把握合理的纠错时机和掌握正确的纠错方法,使之更有效的为教学服务。英语课堂的纠错也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教师去探索和总结。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课堂纠错  一、纠错的前提  按照新课程理念,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纠错目标是:课堂教学中的纠错不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教师要用适当的方式让学生认识错误并改正错误,从而实现语言交流的顺利进行。教师采用的纠错方式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