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中东:转型之难和动荡之痛交互影响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h9112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转型与动荡相互交织构成了中东地区形势的典型特征,转型之难和动荡之痛交互影响,使中东地区秩序与地区格局处在艰难的重建过程之中。
  在2013年,阿拉伯国家的政治与社会转型已进入更加艰难的深水区,宗教与世俗、民主与民生、改革与稳定的矛盾异常尖锐。埃及“二次革命”废黜穆尔西政权构成了转型国家动荡的风向标;其他尚未发生政权更迭的阿拉伯国家也在谋求程度不等的改革,但均面临国内外的严峻挑战。与此同时,叙利亚内战久拖不决及其外溢效应的扩大、利比亚战争后遗症频繁发作、国际恐怖主义的强势反弹、街头政治和民粹主义的泛滥,都使中东地区局势处于严重的动荡之中。
  从地区格局变化的角度看,美国中东战略的收缩是影响中东地区格局变化的深刻根源之一,叙利亚问题和伊朗核问题从高度紧张、一触即发到趋于缓和的转向,俄罗斯中东外交亮点频出,沙特、土耳其、伊朗、以色列等地区大国的地位变化与政策调整,都与美国的战略调整密切相关。
  阿拉伯国家艰难转型之苦
  在政权更迭后,埃及、突尼斯、也门、利比亚四国已相继建立民选政权或过渡政权,在政治上大多实行了多元化、多党制、议会民主选举,但普遍面临宗教与世俗矛盾加剧、经济与民生问题严重恶化、地方和部落势力坐大、社会动荡不安、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强势反弹等问题的严峻挑战。
  埃及的政治过渡因“二次革命”陷入困境,支持和反对穆斯林兄弟会的势力发生严重冲突,围绕宗教和世俗两大阵营的极化和对立严重,街头政治泛滥和教俗分裂使埃及仍然面临着发生“三次革命”的危机。伊斯兰复兴运动党执政的突尼斯同样动荡不安,反对党领袖两次遭暗杀,民众抗议浪潮频仍,严重影响了突尼斯的政治稳定。在利比亚和也门,国家政权脆弱、治理能力低下,地方势力和部落势力借机扩大影响,不仅对民族和解和政治重建构成掣肘,同时也使地方和部落成为恐怖主义势力盘踞的中心。沙特领导的海合会国家和约旦、摩洛哥等君主制国家,对内谋求自上而下的改革,对外谋求海合会扩容,形成君主制国家的“神圣同盟”,以图联合自保,但它们仍然面对内外形势的严峻挑战,尤其是曾陷入动荡的巴林和约旦。苏丹、索马里、阿尔及利亚、伊拉克、黎巴嫩等阿拉伯国家也存在着程度不等的动荡。
  恐怖主义强势反弹之猛
  在西亚地区,在也门政局持续动荡、叙利亚内战陷入僵持、美国从伊拉克撤军等因素的影响下,“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和伊拉克分支的活动日趋猖獗,并积极利用叙利亚内战向叙利亚进行渗透,“基地”组织与来自全球的极端分子赴叙利亚进行“圣战”,使叙利亚成为继也门、伊拉克之后西亚地区又一恐怖主义活动的大本营。
  在北非及其周边区域,盘踞在阿尔及利亚的“基地”组织伊斯兰马格里布分支与近年来崛起的索马里“青年党”、尼日利亚“博科圣地”等恐怖组织,利用北非阿拉伯国家动荡、利比亚战争、马里内战等地区性危机,大肆进行恐怖活动,并已经在北非、东非和西非形成鼎足之势。
  恐怖主义在中东强势反弹的原因主要有:第一,转型阿拉伯国家宗教与世俗势力的严重对抗、地方和部落势力坐大、经济与民生问题的持续恶化、利比亚战争后遗症、叙利亚内战久拖不决及其外溢效应均构成了有利于恐怖主义发展的肥沃土壤;第二,“基地”组织利用转型阿拉伯国家的严重困难和利比亚战争、叙利亚内战等地区热点问题,积极进行意识形态和策略调整,力图将“阿拉伯之春”引向“基地”组织的发展轨道,使其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不断增强;第三,美国中东战略和反恐战略收缩使极端势力面临的压力下降,而美国在中东变局中执行双重标准,频频违反国际法越境打击极端势力,导致大量平民伤亡,则进一步加剧了中东地区反美情绪的高涨,构成了有利于恐怖主义发展的重要因素。
  地区格局复杂变动之快
  2013年中东地区格局的复杂变动依然是阿拉伯大变局以来地区力量消长与重组的继续,突出表现为阿拉伯世界、土耳其、伊朗、以色列四大传统力量以及阿拉伯世界内部不同力量的分化与重组,使中东地区格局呈现出“碎片化”的态势。从总体上看,在阿拉伯大变局持续三年后,地区国家中已经很难找到真正的、恒定的受益者。
  阿拉伯世界的整体性衰落在持续加深,内部分化更趋明显,即使是一度被视为受益者的海合会国家尤其是沙特,也因美国战略调整尤其是对叙利亚和伊朗政策的调整而陷入尴尬,并无奈地通过拒绝担任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的举动来表达对美国的抗议。
  土耳其积极介入中东地区事务,试图成为地区主导力量,但已明显力不从心,土耳其支持的埃及穆尔西政权被废黜、叙利亚局势变化及难民冲击、推广“土耳其模式”受阻、库尔德问题反弹、国内民众抗议等事态,都限制了土耳其成为地区领袖的抱负。
  伊朗地位的变化更是起伏跌宕,阿拉伯国家的动荡和衰落曾令伊朗处于有利地位;不久后叙利亚陷入危机,伊朗的地区盟友遭到削弱,西方经济制裁和军事威胁又使其陷入重压之下;但鲁哈尼当选总统后,美伊关系回暖、叙利亚危机相对缓和、伊核谈判取得重大进展,都使伊朗周边战略环境出现大为改善的迹象。
  对于阿拉伯大变局,以色列只能继续延续静观其变的政策,但周边安全环境的恶化、美国伊朗政策和叙利亚政策的改变、以色列与土耳其关系恢复尚待时日、巴以和谈的僵局以及美国和西方的持续施压,都使以色列陷入更为孤立的境地——当然最根本问题在于美以关系裂痕加大。
  中东地区格局复杂变动的深层次根源在于阿拉伯大变局的冲击,以及美国中东战略收缩引发的联动效应,而叙利亚危机和伊朗核问题两大热点问题则以更直接的方式,牵动中东地区格局的调整。
  美国中东战略调整之困
  奥巴马任职以来,已经接近完成从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场战争中撤军的目标,这实属来之不易。为避免因再度深陷中东而掣肘重振经济和重返亚太等内外战略,战略收缩构成了2013年美国中东战略的典型特征,这在本质上源于美国主导全球事务战略能力的下降以及战略意愿的不足。美国中东战略调整的特点包括:
其他文献
每年初春的全国两会,是全球关注的焦点,更是海峡两岸关注的重中之重。2016年的全国两会,对于两岸关系而言,更有不同以往的寓意。台湾刚刚举行了重大选举,政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国民党失去政权,“台独”政党民进党即将重新执政。在此背景下,中央对台政策有何新表述、新调整、新变化,处在新的节点上的两岸关系发展将走向何处,格外受到关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面临波折  早在一年多前,海峡两岸学界对于2016年初的台湾
【英】《今日世界》2016年第2期  尽管希腊在国内面对着非常棘手的问题,但是英国是否从欧盟退出的问题仍然引起希腊决策者和学者的极大关注。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不仅是因为希腊与英国在历史、政治、文化上的重要关系,而且从希腊角度来说,英国的退出将打破欧洲一个根深蒂固的禁忌。  人们一直预期欧盟会变得越来越强大,而英国的“退欧”公投表明欧盟或将缩小规模。这对于一直有可能被“踢出”欧盟的希腊来说是个危险的信
5月上旬,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结束对欧洲五国访问后,飞赴俄罗斯索契与俄总统普京会谈。安倍也成为西方因乌克兰危机而制裁俄罗斯后,首位访俄的西方领导人。“索契会”彰显共识与分歧  此次在索契的日俄首脑会谈被定位为非正式会谈,会谈及晚宴时间持续约三个小时。其间,安倍还与普京进行了35分钟左右的单独秘密对话,内容围绕领土争端问题。根据日本共同社的报道,日俄首脑会谈取得“广泛共识”,双方商定加强包括军事安全在
当前,国际战略格局进入大变动、大分化、大改组的关键时期。作为大国关系互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变量,俄罗斯的发展前景和政策选择将对国际格局演变产生深远影响。对于中国的俄罗斯学界而言,应将俄罗斯发展置于由历史变迁、全球比较和中国利益三条坐标共同组成的立体空间中加以审视,以客观、严谨、深入的学术研究取代“自言自语”式的梦呓或“鸡同鸭讲”式的争论,唯其如此,才能真正把握俄战略脉动,体察其对世界和中国的影响。 
70年前,亚洲在废墟中缔造和平;70年后,我们在繁荣中反思战争。举世瞩目的9.3阅兵,以及中美两国首脑在敏感时期的会见,掀起了人们对亚洲和平新一轮的思考。今天的亚洲地区,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是亚非拉世界最稳定的地区,也是工业时代继“欧洲崛起”以后,第二个接近成功实现现代化的地区。包括中国人在内,今天东亚大多数国家的人民生活在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幸福之中。  但是战争的阴影似乎从未远去。几颗地雷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日韩三国对海洋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而中日钓鱼岛争端和日韩独岛/竹岛争议已成热点,稍有风吹草动,必会出现在三国媒体的显赫位置,加之美国与其盟友在东北亚的海上军演加剧了这一地区的紧张局势,因而在不少国家看来,中日韩三国在海洋问题上各怀心思,难有合作。  然而,就在今年上半年,中日韩三国启动了北极合作谈判机制。4月28日,三国间第一轮北极事务高级别对话在首尔举行,三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四国是友好邻邦。上世纪90年代,中方与四国在谈判协商解决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的同时,签署了《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 》(后文简称“信任协定”)。建立信任措施和谈判解决边界问题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不仅是五国坚持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争议的重要实践,也是五国共同创造全新的安全合作模式和践行新型安全观、服务地区和世界和平的独
从分裂的大会到团结的大会    美国共和、民主两党党代会已先后结束。正式揭开大幕的2016美国大选将颇具非传统色彩,在特朗普/彭斯组合与希拉里/凯恩组合之间对决,在反政治正确与坚守精英政治传统之间选择。  从两党初选延绵至今,本次大选的一个基本特点已经显露无余,那就是,两个主要候选人都在对方和己方阵营里是“史上最不受欢迎的人”,也正因为此,两人对自己竞选搭档的选择均走了传统和谨慎路线,特朗普选中了
1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国务卿克里。  习近平指出,过去一年,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美关系取得重要进展。我应奥巴马总统邀请对美国进行了成功的国事访问,双方就进一步推动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达成新的共识。总的来看,无论是在经贸、两军、人文、网络安全等领域,还是在气候变化、伊朗核等国际地区和全球性问题上,中美的协调与合作都很有成效。  习近平强调,中美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符合中美双
一名叫克雷格·赖特的澳大利亚男子近日声称,自己就是“比特币之父”中本聪。根据英国媒体的报道,赖特提供了相关的技术证据,此外,他的说法也得到比特币圈内大老的认可。  据报道,赖特提供了证实自身说法的证据,这样的证据为“比特币之父”所独有。在一段视频录像中,赖特使用了比特币上线交易之初的密钥。比特币基金会创始人之一乔恩·马托尼斯日前发表文章称,他“坚信”赖特就是中本聪,他已经见到支撑这一说法的三类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