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般若思想史》中“空义”的发展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_owen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重要的“空义”
  空义思想根源于阿含经。如《阿含经》二七三经云:“空诸行;常恒不变易法空,无我我所”。二三二经云:“眼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我)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尔。”印顺强调,一般学者认为法的生灭是无常的,但不是没有自体,不是空。而如来的本意则不是在说有。空是通遍诸行的,是“此性自尔”的,后代的大乘佛学谈性空也是由此而来的。原始佛教强调“我空”“我不可得”,通过“我空”深达法空,“凡夫于色见是我,若见我者是名为行”(五七经,《杂阿含》),所以一切法都存在于妄我上。佛陀更是以“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来说明世间这种相依相待的关系,开显缘起的深意,强调无所得,无空也无有的中道观,“我亲从佛闻教摩诃迦丹延言:世间颠倒依于二边:若有,若无;世人取诸境界,心便计著。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者,则不生世间有见。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
  龙树更是以这种相依相待的因缘关系开显了无自体的议论,以“八不中道”遮破异论戏论。但问题是,虽然龙树阐明了佛陀的中道义,严厉批评了恶取空,堕于空的理论现象,但理论毕竟是理论,是有一定限制的,理论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我们得知一种理论,还要在生活中实践它,正如我们得知中道,却在生活中处处执着,一是我们的惯性或业力使然,另一方面我们没有如是观察思考。所以在日常中我们还会偏于执或完全不管不顾而堕于空。正如印顺所讲“空有两方面的意义:一、专在义理上说,是体验无我我所。二、在行为上说,则是于见色生闻中不为境界所系缚,离欲清净,这是空三昧的特色。不体验无我我所,固然不能解脱;但在日常生活行动中,心不为环境所缚而流散驰求,安住不动,确是佛法的一种重要目的。离欲清净,不因环境而引起痛苦,就是空义”(《性空学探源》,55)。山口益教授在瑜伽唯识章中提到“龙树——提婆虽然在龙树——提婆的历史地位中完成了显扬中道的历史使命,但其结果却令人们犯下了堕入空见的过失。因此就需要通过瑜伽唯识而尽龙树——提婆说中未尽之处,诠其未诠之处,从而令中道之义得以完成。”(《般若思想史》,23)所以唯识和如来藏也是施设,目的在不同角度開显“空义”。
  二、唯识和如来藏
  “空性之智中的空性就是慧(般若),所有,空性之智中的空性就是慧的智的展开……当慧停滞于空时,它已经是取空见,而不是慧,为了慧实现作为慧的意义,空慧必须作为空亦复空而无限的发挥作用。空慧无限的发挥作用就是无限的空有执,就是能所不可得的无分别的空慧以有的世界为对象发挥作用。”(《般若思想史》,47)
  在唯识学中,阿毗达摩中为“识”下的定义是“识就是令各个境被个别地认识”,在这种解释中,具体的事态被显示出来。《入菩提行论》强调,我们必须要通过媒介才能展现世俗和胜义的不同,恶取空与胜义空的不同。在识与外境相依相待的基础上,唯识学通过境识具有,有识无境,无识无境的过程,完成了“转识成智”的构建,这个“智”就是胜义空被认识之后的“识”。这种独特的回转构成了一种动态的活动。但是“空”又不该是被实有地加以把握的东西,执着于空马上意味着堕于空,所以又必须向着“空亦复空”的展开,对能所可得的分别就行行相的同时,还要向能所不可得无分别转变。这是一个无限的过程,“因为我们的能所是无始时来性,于这种缘起上的反省方式是无始空的”。菩萨的意义正是在此动态中展开。“所谓于无限的有的世间行空用之行,就是无限的有的世间的能所被寂灭……这是无限的有得以大悲,也就是利他之行”,胜义空的不断完成也是自利之行。
  山口益先生说,如来藏即是缘起。如来藏思想也是般若空的动态展开,通过断五过,般若空慧就不会只是单纯地以戏灭寂论被把握。没有达到空无分别的真正的行用之空性智,就倾向于颠倒。在这里,大悲与行动正是对治声闻乘的独觉。因为声闻乘只要还沉浸在把握空的独觉就是乐求离有,执着寂灭戏论的空。在菩萨的身上,在无限有的世界发挥行用的意义上,变成了对世界的绝对的肯定,依然开展了“空亦复空”。菩萨作为大乘独特的思想体系,既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开显与代表的仍然是缘起中道的佛陀思想,是中道思想的必然走向,使般若空慧在行动中呈现。
其他文献
【摘 要】很多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都增加了音乐游戏,不仅能够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在本文中,我们将对音乐游戏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探索其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音乐游戏;应用方法  当前,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并在教学中适当增加了实践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从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比较旺盛的阶段,为了能够
期刊
【摘 要】情感教育已经成为各学校所提倡的教育模式之一,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对高中学生学习美术有着一定的帮助。将情感教育融入到美术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分析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让学生在情感中学习美术会使他们与美术之间拉近了距离,将课堂贴近了生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本文就高中美术教学中情感融入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策略。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情感教育融入;策略  我国
期刊
【摘 要】佛教自汉魏时代由印度传入中国,佛经的翻译和复制传播便成为很重要的一件事。由于佛经是传播佛法最好的信息载体,因此,自北魏开始,“写经体”逐渐在佛教领域内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同时也在无形之中影响着书法领域。由于写经不完全属于书法行为,它首先是出于实用的需要,即要最大限度地方便学习研究佛法的人们进行阅读,因此要求结体工整,易于识别,通篇字体匀称,章法完美和谐。写经必须以“精诚”贯穿始终,不
期刊
【摘 要】广播节目的本质就是通过声音传递信息情感等。背景音乐作为广播节目包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担着渲染气氛、强化情感、突出主旨的作用,我们在选择和应用背景音乐的时候,应该坚持选择适合节目的音乐,烘托节目气氛;将背景音乐与节目融为一体,强化节目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要注意背景音乐的应用应围绕节目内容的发展而展开,只有如此,才能够充分发挥背景音乐在广播节目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广播包装;背景音乐;选
期刊
【摘 要】在学前教育中美术课程属于基础课程之一,其也是学前教育专业中重点的教学内容。美术课程在实际中可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开拓学生思维,使其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创新意识,学前美术课程所具备的教育职能可以很好的实现在现代教育活动中的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理念,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的发展,从而使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美术课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重要性  在现今素质教育全面推行
期刊
随着音乐教育的逐渐普及,在现在激烈的竞争时代,大多数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多才多艺,不想输在起跑线上。中国的儿童选择学习乐曲之王——钢琴这件乐器的越来越多,可是如何让孩子真正的爱上音乐,爱上钢琴是摆在老师和家长面前不可忽视的问题哦。  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自己如果有兴趣那是再好不过,会省掉很多孩子因为被迫学琴而产生的厌学感。同时也不要太刻意或者生硬的去强迫孩子接触钢琴,否则会适得其反。  其
期刊
【摘 要】音乐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该形式本身就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色彩,现在许多高校在展开音乐教育的时候过于注重音乐的外在形式,而忽视了音乐内在的文化色彩。这种不健全的教育方式很容易导致音乐专业学生的人文教育缺失,最终出现审美能力不健全,到的观念模糊的现在,不利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下午就将对我国音乐教育中的人文教育展开讨论,希望能够给相关的教育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音
期刊
【摘 要】当今音乐课堂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在教材的编审、内容的选编、目标的达成等方面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而且课堂教学模式也由先前教师的“满堂灌”向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模式转变。将课堂的“空间”和“自由”归还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近年来,我结合教学实际情况不断地探索、研究,通过一次次的实践,得出以下几点看法:1.营造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效率:(1)提供表
期刊
村路的泥洼,是刀创溃烂的脓浆。  颤栗的电表箱,是残兵锈蚀的老臂章。  野徑的枯草哽咽奔丧,  披着的白色薄膜,  是雷公的手纸狂肆垄上。  红砖胎生的疱疹,  用玉白的蛇皮遮着羞赧。  对扇铁门的虎符锁环,  耷拉着干朽的红麻绳链。  碎骨的弯月泥瓦,噤声。  墙面的喷漆广告,喑哑。  干枣树用清冷的日色,  在垣脚画一条惊厥抽搐的墨虾。  废弃的电线上,  老汉的漏洞大裤衩,肥大松垮。  孤妪
期刊
【摘 要】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诗人,田园诗在他的笔下大放异彩。并且在整个诗歌领域中开创了一个全新的表现形式。本文就陶渊明的田园诗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出发,简要探讨其创作田园诗的成因,并且对其意象创作方面进行重点探究。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意象  陶渊明的田园诗写的是恬淡自然的田园生活,反映了其归隐后轻松愉悦的心境。其田园诗语言凝练丰富,对自然的亲近与纯真,意境的高远浑厚,都体现出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