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形式关注策略例谈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_sunday_tong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的聚焦点应该是“言语形式”,文本言语形式的关注策略有以下几点:关注意蕴丰富的字词,关注文本的句型句式,关注语句的语序变化,关注标点符号的运用。通过这些策略,教学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内容,揭开作者藏在形式深处的秘密。
  【关键词】言语形式关注策略内容秘密
  王荣生教授举过一个例子:
  有这样一个便条:“亲爱的,你放在冰箱里的两颗葡萄,我把它吃了。”这是生活中很普通的一个事情,谁也不会过多的去关注里面的意思;现在把这个便条稍微加以变形:亲爱的
  你放在冰箱里的两颗葡萄
  我
  把它吃了
  便条变成了诗歌。现在我们怎么来读呢?很显然,不可能把它当做便条来读,而要依据其诗行的排列方式,当作诗歌来读了,也就是说,言语形式发生改变了,我们读它时,就有了诸多想象。
  王尚文教授认为:语文教学的聚焦点应该是“言语形式”,即“怎么说、怎么写”,而非“说什么、写什么”。一定的言语内容生成于一定的言语形式,一定的言语形式实现一定的言语内容,即“说什么”自然生成于“怎么说”中。语文课改只有顺着“言语形式”这条路,才真正指向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那么文本言语形式的关注策略究竟有哪些呢?我根据平时观摩学习听课,再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个策略:
  一、关注意蕴丰富的字词。
  朱自清的散文《春》文笔优美,情韵生动,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好文章,下面是重庆市代保民老师的教学片段:
  师(在黑板上板书“了”字):这个字的读音是什么?
  (生有的说读le,有的说读liao)
  师:有没有同学统计过,《春》这一课中,一共用了多少个“了”?
  (生摇头,并迅速在书上开始勾画)
  师:总共有多少个?
  生(齐):12个。
  师:该念什么音?
  生(齐):le
  师:请同学们把带有“了”字的句子勾画出来,看看共有多少句?
  生(齐):9句。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9个带“了”的句子,看看这个了字有什么特别的味道没有?
  师:请齐读“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生齐读。)
  师:对“了”字有感觉没有?
  (生脸上茫然。)
  师:我们再齐读这一句,但必须把“了”字删掉。
  (生齐读。)
  师:这次感觉怎样?
  生1:读起来拗口,总感觉读的是半个句子。
  生2:感觉不到作者的感情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师:有这样的感觉非常不错。我们再读一次,这次把“了”字加上去读,并把了音稍微读长一点。
  (生齐读。)
  师:什么感觉?
  生3:有一种无比喜悦兴奋的心情。
  生4:好像是作者在欢呼春天的到来。
  师:了不起的发现。看来这个“了”字不简单呀!按照刚才的方法,请同学们自己读后面的8句,然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老师带领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了“了”字的价值,并引发了学生对该文的浓厚兴趣,以至于他们主动去朗读文中带“了”字的句子,品味句子的情感。
  二、关注文本中的句型句式
  我们在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时,会注意到文中有这样三组对话:
  1、(邹忌)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2、(邹忌)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3、(邹忌)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三问三答,意思一样,但仔细比较,我们会发现语言发生了变化:邹忌说话时,第1句用了“我”字,显得口语化,显示邹忌与妻的关系较亲密;第2、3句都用“吾”字,显得书面化,表明邹忌在妾与客面前讲话总是端着架子;三答时,句式有变化,分别为反问句、陈述句和感叹句,第1句多了“君美甚”三个字,说明在妻子眼里,丈夫是最美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嘛;第2句,说明妾是随口说说的,可以看出妾在家里的地位低;第3句,说明客明知邹忌不如徐公美,但自己有求于邹忌,不得已才说出“徐公不若君之美也”这样违心的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充分感受到《战国策》行文错落有致,富有变化,刻画人物栩栩如生。
  三、关注语句的语序变化
  语序是汉语言造句的一种主要的语法手段,不同的语序,词语或句子的含义可能就大不相同,甚至大相径庭。
  我们在教学朱自清散文《春》时,有几个句子的语序也值得关注,如:
  原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改句:嫩嫩的绿绿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通过比读,我们知道原句强调“嫩嫩的,绿绿的”,强调的是是春天刚刚来临时小草质地的“嫩”和颜色的“绿”;
  原句:“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着。”
  改句:“春天像花枝招展的笑着的走着的小姑娘。”
  通过比读,学生感受到改句的韵味就大不如前了,因原句将语言成分“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独立出来,春天之美状就展现出来了。四、关注标点符号的运用
  标点符号在汉语言运用中非常重要,它不仅用来表示句子的停顿,更重要的是它具有表意的功能。我们说在阅读教学中要关注言语形式,也包括要关注文本中标点符号的运用。
  我们再教学泰戈尔《金色花》时,发现文章结尾有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原句:我不告诉你,(此处为句号,表现了小孩子天真可爱的性格)妈妈。
  改句:我不告诉你!(此处为感叹号,表现出小孩子的叛逆的个性)妈妈。
  刘飞耀老师在教学《范进中举》时,注意到文章中写范进中举后的举动:
  (范进)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
  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连用了三个感叹号,表现了范进听到自己中举消息后的情景,三个感叹号,增强了语气,体现了范进中举后的惊喜和得意忘形的神态,由此可见他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之深,据此可知封建科举制度对当时读书人残害之深。三个感叹号,既突出了文章的主题也突出了人物形象。
  在教学杨绛的《老王》时,很多老师都注意到这一句:
  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面对这一句,袁庆国老师在上课时有这样的片段:
  师:哪位同学来给大家读读这一句。
  (学生朗读)
  师:你好像忽略了哥哥和侄儿后面的逗号了。现在你把这两个逗号复原,再朗读一遍。
  (学生再读)
  师:两次朗读感觉有什么不同?
  生:加上逗号,感觉强调死了和没出息,从而更能突出他没有什么亲人。
  师:你的感觉不错。逗号在一般情况下会使两边的意思都得到加强。下面我们采用另外一种方法再来体会这句话。假如我是老王,你是杨绛,你问我答,我们把这句话还原成一段对话。杨:老王,你家里有什么亲人啊?王:有个哥哥。
  杨:那不错啊,哥俩有个照应。王:死了。
  杨:哦,那还有其他亲人吗?
  王:有两个侄儿。
  杨:两个侄儿怎么样,能帮你吗?王:没出息。
  杨:那还有其他亲人吗?
  王:没有了。
  师:好,通过这个对话,你有什么感受?
  生:有个哥哥,让人心一热;死了,心一冷。有两个侄儿,有让人心一暖;没出息,让人心一下子凉了半截。两个逗号,让语句蕴含的情感有了起伏。
  师:其他同学还有什么感受?
  生:“此外就没什么亲人”这句话在前面两句话铺垫下,感情变得很深厚,更突出了老王的孤苦。师:好,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学生再读,效果很好。)
  袁老师在这里对两个逗号无所不用其极,做足文章,让学生感悟到这两个逗号不是可有可无,而是非用不可,用了后奥妙无穷。
  由此看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品味某些标点符号的深层含义及作用,课文语言的寓意才能令学生真正、全面、准确、深刻地理解。
  歌德说过,“内容人人都懂,秘密藏在形式中。”教学中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就是为解密提供了钥匙,由此走进文本内容,揭开作者藏在形式深处的秘密,“好比从飞沙、麦浪、波纹里看出了风的姿态”(钱钟书)。
  参考文献
  [1]马启标《例说引入素材帮助文本解讀的策略》,《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06期。
  [2]《走进文本语言:阅读教学走向深入的重要途径》,《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06期。
  [3]《“活”出高贵的生“命”———<老王>课堂教学实录》,《语文教学通讯》2012年9月B。
  [4]范维胜《怎样引领学生阅读句子》,《语文教学通讯》2012年9月B。
其他文献
本人自1980年走上中职教师岗位,从事中等职业教育和管理工作已三十余年。在繁忙琐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深深地感到,除了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外,让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及德育老师感到最头疼、最棘手、最难办的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就是“差生”问题。差生不仅影响着自己的学习、生活、成长、发展,同时也对学校及所在的班级带来不良影响。那么,对中等职业学校中差生怎样进行教育与管理,谈谈笔者初浅的认识。  从总体上讲,中等职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以应用为目标的人才培养目标使得传统的数学教育正在向以培养学生数学素质为宗旨的能力教育转变,如何改革现有的数学教学模式是我们所有高等数学老师所面临的问题  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要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服务,把培养学生数学素质和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根本目标。根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和要求,教学以高职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这一宗旨为主要指导思想,培养数
期刊
笔者从舌苔和舌质两方面研究了舌象与肝病的关系.文章对此做了论述.
为了发挥中医舌诊在酒精性肝病诊断过程的作用,笔者对230例酒精性肝病进行了系统观察舌象变化的研究,从中观察舌象变化在酒精性肝病诊断治疗中的价值.
期刊
教学目标:  1、能说出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的概念,会检验所给的一组未知数的值是否是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2、通过实例认识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都是反映数量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能设两个未知数并列方程组表示实际问题中的两种相关的等量关系。  3、通过对以上知识点的学习,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问题情境得出二元一次方程,通过探究代入数值检验
期刊
笔者对86例恶性肿瘤患者的舌象及舌下脉特征进行了总结分析,分析表明,舌象的观察方便简便,对癌症的普查筛选、辅助诊断、指导治疗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本文对南洋理工学院与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类专业建设的基本情况进行分别解析,从专业(课程)培养目标、就业岗位群、课程体系、教学组织等方面对中新人才培养过程进行对比
期刊
一、教材分析  《威尼斯的小艇》是马克吐温的一篇写景散文,课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异国风情。文章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是对学生进行“抓住事物特点写”训练的好例子。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语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领会“抓住事物的特点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