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诱捕到的松墨天牛成虫和褐梗天牛成虫总数为基础数据分析,测定3%噻虫啉缓释型微囊悬浮剂对松墨天牛成虫和褐梗天牛成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噻虫啉缓释型微囊悬浮剂都对松墨天牛有较强的药效,对褐梗天牛药效较弱;3%噻虫啉缓释型微囊悬浮剂对松墨天牛成虫虫口减退率在施药第6~22天期间防效基本可以达到90%以上。
关键词:噻虫啉;微囊悬浮剂;松墨天牛;褐梗天牛
松材线虫病是世界公认的重大植物疫情和重大生态灾害,传播蔓延迅速,防治困难,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我国自1982年在南京中山陵首次发现后,疫情现已扩散蔓延至18个省(区、市)的666个县。辽宁省自2016年10月在大连市沙河口区首次发现松材线虫病疫情后,已相继在7个市发生疫情,共涉及22个县(市区)。危害树种为黑松、油松等松科植物,疫情已对辽宁省疫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严重威胁全省2300万亩松林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地和重要风景名胜区的森林资源安全。
松墨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蛀食树干和树枝,是传播毁灭性病害松材线虫病的媒介昆虫,被列为国际国内检疫性害虫,该虫主要通过携带松材线虫的成虫取食、产卵等行为传播松材线虫病,其成虫是松材线虫的主要传播者。褐梗天牛是一种林木钻蛀性害虫,是继松褐天牛之后携带拟松材线虫能力最强的蛀干害虫,对我国针叶树林安全存在潜在威胁。目前防控松材线虫病主要以药剂防治为主,通过采用化学防治杀灭其主要传播媒介昆虫的方法达到防治目的。一种方法是打孔注药,其缺点为成本高且效率低,不适于大面积应用,仅可应用到古树名木及行道树的保护。另一种方法为飞机防治,是一种高效的防治方法。在天牛成虫羽化期及成虫活动期,集中用直升机或者无人机喷洒药物,快速压低虫口密度,从而达到防治目的。
1.1 试验区概况
试验区位于铁岭县白旗寨乡,为松材线虫发生区。
1.2 飞机及供试农药
小松鼠直升飞机是欧洲直升机公司系列,机型为AS350B3,引擎为730马力“阿赫耶”1D1,最大起飞重量2250公斤、有效载荷1022公斤、最大速度287公里/小时、最大巡航速度258公里/小时、最大航程666公里。供试农药为3%噻虫啉缓释型微囊悬浮剂。
1.3 试验方法
3%噻虫啉缓释型微囊悬浮剂200毫升/亩,雾滴覆盖密度≥15个/平方厘米,雾滴直径为150~250微米。以诱捕到的天牛成虫总数为基础的数据分析,飞行一个架次,不设重复,选择天牛虫口密度接近,松林结构相似的试验区松树林进行,飞行高度距树冠15~30米,飞行速度约120公里/小时,喷幅50米。药后定点调查诱捕器,施药前调查松墨天牛和褐梗天牛虫口基数,施药后每隔3天调查誘捕到的虫数,并记录虫口密度,计算虫口减退率。以诱捕到的松墨天牛成虫总数的虫口减退率为基础的数据分析,飞防前4天,在飞防区均匀悬挂松墨天牛诱捕器,分别取每隔3天调查的平均值作为飞防前一天的药前虫口基数虫口基数,之后间隔3天收集一次数据。观察施药后松墨天牛和褐梗天牛的死亡状况,计算虫口减退率。
由表1可以明显看出,3%噻虫啉缓释型微囊悬浮剂施药后,松墨天牛虫口密度在第3天明显下降为17头,褐梗天牛成虫虫口密度下降不明显。在施药36天内,3%噻虫啉缓释型微囊悬浮剂能稳定控制松墨天牛虫口密度不上升,对松墨天牛持效期长。以表1中诱捕到的松墨天牛成虫和褐梗天牛总数的虫口密度为基础,以施药前的虫口密度为基础,分析诱捕到的松墨天牛成虫和褐梗天牛总数总数的虫口减退率(表2)。
由表2可以看出,3%噻虫啉缓释型微囊悬浮剂防治松墨天牛要比防治褐梗天牛效果更好,在第6天,防效达90%以上,总体趋势来看,松墨天牛的防效较好,效果稳定。
试验结果表明,3%噻虫啉缓释型微囊悬浮剂对松墨天牛成虫的防治效果优于对褐梗天牛防治效果,持效期长,效果稳定。分析其原因为,林间飞机防治雾滴数量自上而下呈减少趋势,树冠上部雾滴数量会明显多于树冠下层雾滴数量。褐梗天牛幼虫主要分布在树干基部50厘米以下,成虫生活习性隐蔽,且不补充营养也能产卵,其活跃度低于松褐天牛,防治效果不明显。
项目基金: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辽〔2020〕TG07号)、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米S-279)、辽宁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JH2/1020001)。
关键词:噻虫啉;微囊悬浮剂;松墨天牛;褐梗天牛
松材线虫病是世界公认的重大植物疫情和重大生态灾害,传播蔓延迅速,防治困难,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我国自1982年在南京中山陵首次发现后,疫情现已扩散蔓延至18个省(区、市)的666个县。辽宁省自2016年10月在大连市沙河口区首次发现松材线虫病疫情后,已相继在7个市发生疫情,共涉及22个县(市区)。危害树种为黑松、油松等松科植物,疫情已对辽宁省疫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严重威胁全省2300万亩松林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地和重要风景名胜区的森林资源安全。
松墨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蛀食树干和树枝,是传播毁灭性病害松材线虫病的媒介昆虫,被列为国际国内检疫性害虫,该虫主要通过携带松材线虫的成虫取食、产卵等行为传播松材线虫病,其成虫是松材线虫的主要传播者。褐梗天牛是一种林木钻蛀性害虫,是继松褐天牛之后携带拟松材线虫能力最强的蛀干害虫,对我国针叶树林安全存在潜在威胁。目前防控松材线虫病主要以药剂防治为主,通过采用化学防治杀灭其主要传播媒介昆虫的方法达到防治目的。一种方法是打孔注药,其缺点为成本高且效率低,不适于大面积应用,仅可应用到古树名木及行道树的保护。另一种方法为飞机防治,是一种高效的防治方法。在天牛成虫羽化期及成虫活动期,集中用直升机或者无人机喷洒药物,快速压低虫口密度,从而达到防治目的。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试验区位于铁岭县白旗寨乡,为松材线虫发生区。
1.2 飞机及供试农药
小松鼠直升飞机是欧洲直升机公司系列,机型为AS350B3,引擎为730马力“阿赫耶”1D1,最大起飞重量2250公斤、有效载荷1022公斤、最大速度287公里/小时、最大巡航速度258公里/小时、最大航程666公里。供试农药为3%噻虫啉缓释型微囊悬浮剂。
1.3 试验方法
3%噻虫啉缓释型微囊悬浮剂200毫升/亩,雾滴覆盖密度≥15个/平方厘米,雾滴直径为150~250微米。以诱捕到的天牛成虫总数为基础的数据分析,飞行一个架次,不设重复,选择天牛虫口密度接近,松林结构相似的试验区松树林进行,飞行高度距树冠15~30米,飞行速度约120公里/小时,喷幅50米。药后定点调查诱捕器,施药前调查松墨天牛和褐梗天牛虫口基数,施药后每隔3天调查誘捕到的虫数,并记录虫口密度,计算虫口减退率。以诱捕到的松墨天牛成虫总数的虫口减退率为基础的数据分析,飞防前4天,在飞防区均匀悬挂松墨天牛诱捕器,分别取每隔3天调查的平均值作为飞防前一天的药前虫口基数虫口基数,之后间隔3天收集一次数据。观察施药后松墨天牛和褐梗天牛的死亡状况,计算虫口减退率。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1可以明显看出,3%噻虫啉缓释型微囊悬浮剂施药后,松墨天牛虫口密度在第3天明显下降为17头,褐梗天牛成虫虫口密度下降不明显。在施药36天内,3%噻虫啉缓释型微囊悬浮剂能稳定控制松墨天牛虫口密度不上升,对松墨天牛持效期长。以表1中诱捕到的松墨天牛成虫和褐梗天牛总数的虫口密度为基础,以施药前的虫口密度为基础,分析诱捕到的松墨天牛成虫和褐梗天牛总数总数的虫口减退率(表2)。
由表2可以看出,3%噻虫啉缓释型微囊悬浮剂防治松墨天牛要比防治褐梗天牛效果更好,在第6天,防效达90%以上,总体趋势来看,松墨天牛的防效较好,效果稳定。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3%噻虫啉缓释型微囊悬浮剂对松墨天牛成虫的防治效果优于对褐梗天牛防治效果,持效期长,效果稳定。分析其原因为,林间飞机防治雾滴数量自上而下呈减少趋势,树冠上部雾滴数量会明显多于树冠下层雾滴数量。褐梗天牛幼虫主要分布在树干基部50厘米以下,成虫生活习性隐蔽,且不补充营养也能产卵,其活跃度低于松褐天牛,防治效果不明显。
项目基金: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辽〔2020〕TG07号)、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米S-279)、辽宁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JH2/10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