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人远游情结的文学呈现以及原因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ba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远游是人类从一处到另一处的远距离位移行为,包括物理学上的运动和精神漫游两种行为,在生物学意义上近似于“迁徙”,在文学上近似于“漂泊”和“流浪”的意思,但是又有不同。远游情结是人类共同的心理状况,自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着远游行为。我国文学史上有大量的针对远游情结和远游形象的书写。人类在生物学意义上对资源的需要以及为了维持生命的多样性,产生了迁徙行为。进入文明时代,我国古代文人受儒家出世思想的影响,对人格完美的追求以及受根深蒂固的家园意识作用,会产生游情结和远游行为。通过对远游情结的研究,能够深入分析文人当时的心理状况,对于因此而诱发的文学创作能更好地进行文学批评。
  关键词: 远游 情结 原因 批评
  
  一、远游情结的文本呈现
  
  动物有迁徙行为,人类进化的历史也表明,他们的脚步从未停止过。“DNA的研究证明,地球上各种类型的人类都可以追溯到他们的古老祖先是生活在非洲的猎人部落,他们大约生活在15万年以前……科学家们在古人类可能迁徙的路线上发现了一些人造工具后得出结论:古人类走出非洲以后可能沿两条途径进入亚洲的。一条是通过尼罗河河谷,穿越西奈半岛向北进入亚洲的,……大约在45,000年前从亚洲大陆向东南,到了澳大利亚……”[1]“不过这并不是人类第一走出非洲,事实上科学家早就发现,150万年前,直立人第一次走出非洲,它们分散在世界各地,到达东亚的进化为爪哇人、北京人,留在非洲的一部分在10万到20完年进化成解剖学上的现代人,也就是后来走出非洲的那批人类。”[2]
  进入了文明时代之后,人类远游行为更加频繁,远游动机更加多样,从远古发展到了现在的远游行为,逐渐沉淀为一种集体无意识行为,或者带着无意识行为的色彩。所以,无论是出于主动性的,比如“郑和下西洋”、“麦哲伦绕地球航行”;还是被动性的,比如“罪恶的奴隶贸易”、“人民被迫迁徙”;无论是集体迁徙,比如,当今的留学大潮;还是个人的漫游,比如“屈原的自我流放”等等,这些远游行为已经印上了自生民以来人类所形成的共同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愿望。
  针对“远游”的书写,不绝如缕从未断绝过,《圣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解读为犹太人寻求家园的流浪史,《奥德赛》是古希腊英雄十年海上漂泊重返家园的故事,《堂吉诃德》诉说了一个人追求完美人格的“貌似”古怪行为,还有大量的以《小癞子》为代表的流浪汉小说,与此相比,中国的“远游”文学是一座枝繁叶茂的花园,开出千姿百态姹紫嫣红的花朵:“游仙”、“游宦”、“游学”等,它和世界“远游”文学有共同点也有其独特之处。
  在中国,“远游”一词语出《论语·里仁》,“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它代表了孔子远游观的一个方面。《楚辞·远游》篇,“悲时俗之迫厄兮,原轻举而远游。”道出了屈原远游的起因。“远游”一词最初的意思是,“出门在外,到远方去游历”,后来又具有了精神上的漫游的意思,具有了身体和精神远行的双重含义。从精神漫游的层面来说,与其含义相近的是庄子的“逍遥游”。“逍遥游”以其无所依傍而被庄子以及后来中国文人所公认为精神漫游的最高境界。这三人“游”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很多远游的描写。《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于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3]说的是夸父追逐太阳的传说这是我国最早的关于“远游”的记载。《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等。这里体现了孔子的远游观。诗歌写远游的更多。屈原《离骚》塑造了因受谗言嫉妒而浮游求女的灵均形象;《梦游天姆吟留别》表现了李白梦游天姆吟留别的原因是“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刻画了活脱脱一个狂放不羁,自命不凡的“谪仙”。“三吏”、“三别”、《羌村八首》是杜甫在流浪途中的见闻,以及回到故园的情形。《老残游记》以“老残”这个摇串铃行走江湖的一声的活动为线索,记述了作者在各地有历史的见闻,内容广泛,所涉三教九流,妓家赌场,通过辐射式的结构,广泛展示了晚清社会黑暗腐败的内幕。此外,我国文学史上还有很多诸多的远游形象,如:寻夫的赵五娘,西游取经的玄奘,战争行役的士兵和游学的学子等等。
  
  二、远游情结产生的原因
  
  人类为什么迁徙或者说远游呢?经过研究发现,早期人类迁徙不定的状态,一方面与人类固有的创造性有关,另一方面又与环境的变化迫于食物的减少、人口压力的增加从而寻找新的食物栖息地有关,而且迁徙不定的生活方式较之于定居能够避免大规模疾病瘟疫给物种带来灭绝性的危机,文明时代的人远游除了赤裸裸的对物质的寻求外,还与个人的精神追求密切相关:在远游的路途上寻找精神归宿,或者完善自我人格,更大的层面上是在寻求“理想的家园”。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当生命从海洋里诞生到演变成陆地生物以后,它们就已经失去了“家园”,陆地已是“异乡”,即使在土地肥沃环境优美,财富足够的地方,人类也一直在寻找“家园”,无论这种寻找是肉体上的漂泊流浪,还是精神上的漫游上天入地。对理想“家园”的渴望成为文学的永恒主题之一。从《圣经》开始,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被上帝逐出伊甸园,人类就失去了“家园”,开始了“远游”。“远游”和“家园”如影随形。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后,远游行为受到文化的深刻影响。
  受孔子的远游观的影响,后世很多人“游于学”、“游于政”、“游于艺”、“游于隐”、“游于山水”,但是游的重点在以后逐渐发生了变化。“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是社会上最活跃的人物,它们或游于学,或游于政,忧心天下,四处活动成为走南闯北、朝秦慕楚的人”,代表人物有苏秦张仪等人,游与政。孔子本人周游列国,宣传他的从政思想。“秦汉以后,司马迁、李白、苏轼、徐霞客、顾炎武等等,都受孔子远游观念的影响……不过,这时的远游,主要的不是游于政而是游于学了。”[4]例如《后汉书》里有明确记载的有128人游学,游学成为在东汉兴盛起来,游学人数众多,阶层广泛,既有平民百姓,也有下级官吏。游学兴盛与这一时期统治者尊儒术重太学有关。光武帝“未及下车,而先访儒雅”,明帝“垂青古典,游意精艺,每乡射礼毕,正坐自讲,诸儒并听,四方欣欣”“四海之内,学海如林,痒序盈门,献酬交错”。“自光武中年以后,干戈稍戢,专事经学,自是其风世笃焉。其服儒衣,称先王,游痒序,聚横塾者,盖布衣之邦域亦。若乃经生所处,不远万里之路,精庐暂建,赢粮动有千百,其耆名高义开门授徒者,编牒不下万人,皆专相传祖,莫或讹杂。”[5]唐代科举制度的设立使游学空前繁荣,“……有唐以武勘乱,以文化人,自宰辅公卿至方伯连帅,皆用儒者为之……于时宦游只是,率以东南为善地,每刺一地,殿一邦,比留其宗属子孙,占籍于治所……”科举制度所造成的流动在李浩的《论唐代文学士族的迁徙流动》里有论述。此外造成文人流动的还有中华人民强烈的“客寓意识”和战争导致的“流离失所”。
  对人格完美的追求会导致远游行为。“悲世俗之迫厄兮,轻举而远游”说出了屈原远游的原因,是生不逢时,受奸臣谗害,不被楚王信任,所以他自我流放。其实他远游的目的是美政理想与人格完美追求的矛盾所致。屈原有伟大的政治抱负,但又有文人特有的不同流合污,所以被奸臣迫厄,远游是对时俗的无言的抗争,也是一种妥协的姿态。他之所以能够离开,因为他心中还有另一追求——遗世而独立,这是对人格完美的追求。继承屈原思想的是陶渊明,他几次在出仕与归隐间徘徊,最终选择了“不为五斗米折腰”,回归田园后过着“种豆南山下,守拙归田园”的生活,即使“贫富长交战”,但是“道胜无凄颜”。
  对人格完美追求最高境界莫过于庄子的逍遥无待之游。“对于《逍遥游》中的游,有两种读法,一种认为这种游是否定现实之游,是不为俗事所累的游,是一种高境界的精神自由的游……另一种游,则是强调面对现世时内行的平静和自得……”,[6]屈原、庄子、陶渊明以其各自的伟大人格吸引了历代文人在出仕与归隐间徘徊。受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经世致用思想影响的文人,在受了政治排挤或落第之后,失去了对官场的信心,转而追求自我人格的完美,游历或归隐于高山大川之间。
  对家园的寻求是导致远游的深层文化心理原因。“家园意识是一种泛文化现象,从意识发生学的角度来讲,家园意识具有久远的历史。人类自从有了家园,家园意识就产生了。与其他社会意识相比,它不会消失,将一直延续下去,直到永远。”“‘家园’具有双从涵义:一是指具体的客观的现实的居住生活空间……二是指抽象的、主观的、虚幻的文化的人性空间,即一般所说的精神家园。”潘利峰认为,中西方文人的精神家园是“自然”,游历于高山大川之间,实质上是对精神家园的寻求。李白诗中博大的自然意象,显示出了他对精神家园的追求。潘利峰在《自然:中西方文人的精神家园》中论述,之所以李白高度渲染天姥山的险峻,而没有把天姥山作为与主体分离可怕的对立物,原因是,大自然给予的精神家园意识已经深入他的心里深处。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描写,王维对隐逸生活的刻画,反映了它们对大自然的皈依。从形而上的层面说,自从人类祖先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了伊甸园,人类就失去了家园,此后人类的漂泊不定就是对家园的寻求。人所生活的家园只是身躯暂时寄居的场所,仍旧不是最后的归宿,最后的归宿在哪里?在大自然中。人从大自然中来,精神向往之处也是大自然,这种寄居场所与精神皈依的不同,造成了大批文人的远游行为。
  
  三、研究远游情结的文学意义
  
  荣格说“我把无意识定义为那些未被认识到的心里现象的总和,这些心理内容可以恰当地称之为‘阈下’的——如果我们假定某一种心理内容都必须具有一定的能量值才能被意识到的话。一种意识内容的能量值越是变低,它越是容易消失在‘阈下’,可见,无意识是那些失落的记忆、所有那些仍然微弱的不足以意识到的心理内容的收容所”。[7]“人类的无意识同样容纳着所有从祖先遗传下来的生活和行为的模式,所以每个婴儿一生下来就潜在地具有一整套能够适应环境的心里机制。这种本能的无意识的心理始终存在和活跃于承认的意识生活中的。”[8]也就是说“集体无意识是指人类个体从祖先那里,通过遗传而继承下来的共同的无意识心理要素……他是人类祖先共同积累的经验,经过不断的积淀、浓缩、再积累、再积累以恒久的形式埋藏于大脑结构中的心理内容起其本质即为原型‘原始意象’图式”。情结是个心理学术语,它指对理想和愿望长久的期待或对美好而已经逝去的事物的长久留恋,那些不能实现的理想和愿望,有的退缩到无意识里面,形成情结。
  “远游”情结有意和无意地反映了人类各个发展阶段的生活和精神状况。“文学创造的客体是整体性的社会生活,……所谓的整体性的社会生活,是指既不局限于某一方面也不局限于某一层次,而是多方面生活的交融、渗透、是现象与本质、具体与一般相统一的社会生活。”同时“文学创造的客体是作家体验过的生活”,只有被作家本人经历过,通过他的艺术加工才能进文学作品。那么,通过对远游情结的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的社会的背景风土人情,有助于我们理解人类普遍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我们解读作者创作动机等等,从而更好地达到文学批评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大锐.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迁徙.化石,2008,(2).
  [2]邱笑飞.走出非洲一首数万年的迁徙史诗.时代教育,2008,(17).
  [3]皇甫谧.山海经海外北经第八.超星电子图书:50.
  [4]魏宏灿.孔子的远游观.孔子研究,1999,(2).
  [5]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85:2588.
  [6]包兆会.论庄子之游.南京大学学报,2003,(4).
  [7][8]冯川,苏克译.荣格文集.改革出版社,1997:5,25.
其他文献
一提起道德楷模,人们都会自然而然想到雷锋式的人物,想起那些英雄形象。是啊,在当今这个市场经济下的社会里,"道德模范"这个词似乎离我们越来越遥远了。如今,对偶像的追逐,对
脑海中时常出现一种萌动,一人一车绝尘旷野之中,梦想夕阳下,戈壁荒滩的地平线上拂过一缕烟尘,轰鸣而过的车影,无际碧海边,海风吹上峭壁,与车相依听涛声拍岸。爱上这样的生活,
报道江西省种子植物一新记录无叶莲科Petrosaviaceae无叶莲属Petrosavia Beccari疏花无叶莲Petrosavia sakurai(Makino)J.J.Smithexvan Steenis。无叶莲科为江西省新记录科。该种
摘 要: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是以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目标为指导,以教育、管理、服务、指导相结合为原则,以学生的思想教育、日常管理、成才服务、成长指导等为内容的总称。它是高职院校“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中心工作,也是高职院校管理工作中的弱点和难点。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不仅需要有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而且需要不断实现管理工作的创新。而提倡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休闲教育,就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一种创新。  
巴黎艾菲尔铁塔举世闻名。然而谁又能想到,这座举世无双的铁塔是在一片抨击、谩骂和反对声中建起来的。一开始,它独特的用材、奇异的造型遭到了许多人的强烈反对。反对者主要
摘 要: 高等院校的党组织,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思想导向和政治保障。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高等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对高校的党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成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一个关键课题。高校应该坚持“四个结合”,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关键词: 高校学习型党组织 建设路径 创新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在全党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学习型党组织、各级领导
老调子还没唱完,新调子是无法出现的!就在各种娱乐眼花缭乱的“SHOW”中,选秀节目不管是拿来主义还是创新的口号,都显得中气十足。有人说:“超女”开
利用本量利分析法可进行若干个备选方案的选择 .盈亏临界点最低的方案能承受的风险最大 ,为优先考虑的方案 ;盈亏临界点最高的方案能承受的风险最小 ,为优先淘汰的方案更多还
贫困生由于经济地位的脆弱性和所处年龄阶段自我意识发展的特殊性,往往因为自我认知上的偏差而导致自卑心理的产生.进而在心理和行为上出现一些消极倾向,影响正常适应和自我发
摘 要: 本文从教育资源整合的概念入手,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优化整合的必要性,阐述了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整合的战略方向,以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教育资源整合 高职教育资源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项事业性活动,也是一项产业性活动。产业的经营需要运用各种资源,而资源只有通过优化配置,才能发挥最大效能。我国社会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教育需求膨胀、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