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状元陈龙山

来源 :阅读(书香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lyd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0多年间,从农民、泥瓦工、临时工,到县博物馆专职研究文物考古的副馆长,陈龙山体会最深的就是“知识改变人生,知识使人进步”。多年来,他坚持自费购书、藏书,多读书、读好书,“家庭图书馆”藏书1万多册,藏书数量比乡镇文化站图书室还多。2013年陈龙山家被评为江苏省“书香之家”。2016年,连云港市首个“书香之家”+“农家书屋”在陈龙山家挂牌成立。
  家境贫寒挡不住一颗求知之心
  陈龙山1958年9月出生于灌云县侍庄乡于庄村。他从小家境贫寒,却热衷于读书。童年时期,别的孩子忙着掏鸟蛋、摸虾鱼时,他喜欢找个安静的地方看书,时间久了,便被大家称为“书呆子”。
  上初中以后,他偶然间接触到一些经典的书籍,瞬间被书中跌宕起伏的情节所吸引,也就是从那时候起,他开始狂热地迷恋上读书。
  高中毕业后,陈龙山考了两次大学,终因心高气盛,加之学业基础较差而名落孙山,便回家务农。劳作之余,他并没有丢弃读书的习惯,在水利工地的小草棚中,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各类书籍。由此,他不但开阔了自己的眼界,也从中收获了丰富的知识财富。
  发现震惊考古界的大伊山石棺墓
  高中毕业之后,陈龙山为了贴补家用,不得已到伊山镇的砖瓦厂当工人,干起挖泥烧砖的苦力活。在挖泥的过程中,他和工友们挖到许多的坛坛罐罐。可是他的工友们都非常厌恶那些从地下挖出来的坛坛罐罐,认为那些东西都是不净之物,碰不得。当然,他们更不会明白,陈龙山为什么会对这些东西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
  正是因为平时读过很多关于考古的书籍,陈龙山知道这些表面毫不起眼的坛坛罐罐背后说不定有着不可估量的研究价值。因此,每当挖到一些他认为有价值的东西,他都会想办法悄悄清理干净后保存下来。
  陈龙山的这一做法引起周围人的不满。同宿舍的人多次趁他不在把这些坛坛罐罐扔掉,甚至找领导提出不和他住一间宿舍。同车间女工看到他喜欢这些东西,认为他有病,经常给他白眼。拿回家里,父母又坚决反对,认为从坟墓中挖出的东西不吉利。在这种情况下,陈龙山找到县图书馆文物办公室负责人王迎生,最终这些坛坛罐罐被认定具有文物价值,王迎生建议他将这些文物捐献给国家。从此陈龙山在伊山公社砖瓦厂悉心保护和收藏的文物真正得到妥善保护,他的热情更加高涨。
  震惊中国考古界的大伊山石棺墓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陈龙山发现并且逐级上报的。1981年11月,陈龙山在砖瓦厂工地上发现一把磨光的石斧,经考古专家鉴定是新石器时代文物,并认定该处为新石器时代遗址。1985年初,连云港市博物馆在仅存的孤零零一小块土地上进行考古发掘,终于让大伊山石棺墓遗址重见天日。该墓地为6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石棺墓,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的时间最早、规模最大、分布最密集的石棺墓群,出土石器、陶器、玉器等诸多文物170多件。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一切归结于我对知识的热爱,对历史的热爱。”陈龙山作为该遗址的第一个发现人,2007年到2008年,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组曾经先后两次来到灌云,邀请他主讲《海州之谜》和《石棺驚魂》。
  从泥瓦匠成长为文博专家
  大伊山石棺墓的发现,为陈龙山的生活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转机。
  经王迎生向文教局领导举荐,陈龙山成为县图书馆文物办公室的一名临时工。面对诸多出土文物,陈龙山痴迷地研究着,那些坛坛罐罐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那是怎样的丧葬习俗?一个个未解之谜,等待着陈龙山去解答。挑灯夜战,翻阅资料,查看古籍,一本本厚厚的考古专著,毫无专业背景的他一点点啃下来。时光流转,陈龙山凭着一股子执着和刻苦,逐渐成为连云港小有名气的考古专家。
  然而,由于地处苏北县城,陈龙山接触到的文博书籍十分有限,极大制约了专业工作,他便用微薄的工资购买考古书籍,订阅考古期刊和其他相关图书。读的书多了,肚里的货自然也就多了,不知不觉中,陈龙山的文字功底逐渐深厚。时至今日,他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文物考古、地方史研究等学术论文40余篇,共计25万多字。2006年,因业务出色,在博物馆做了20多年临时工的陈龙山被破格解决了编制问题,并被提拔为灌云县博物馆副馆长。
  自费购书服务乡邻
  自任灌云县博物馆副馆长后,陈龙山读书的热情更高了。他每年都要按计划购置图书,藏书主要涉及考古、地方志、线装古籍文献志、古今文学、历史、人物传记、汉语言文学、科技以及工具书类,甚至包括明版木刻本《金刚经》以及多套清刻本线装书等有收藏价值的典籍史料。如今,他的私人藏书已经达到1万多册。
  值得一提的是,陈龙山的藏书不但数量大,而且书的价值和利用率都非常高。“我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归功于读书。它不仅增长见识、开阔眼界,也陶冶情操,更重要的是还能获得帮助别人的快乐。”他的书除了供自己使用之外,还为周围的乡邻以及身边的大学生和中小学生假期学习提供方便。
  几十年过去了,陈龙山大多数的时间里都是与书打交道,买书、读书、整理书,用书、藏书、研究书。由于他的藏书数量和品种日渐增多,2002年,陈龙山被评为连云港市港圣杯“藏书状元”,2013年,他家又被评为江苏省“书香之家”。
  日前,连云港市首个“书香之家”+“农家书屋”在陈龙山家挂牌成立。为了更好地让这些藏书发挥作用,灌云县图书馆、于庄村和陈龙山商定,创新农家书屋建设管理模式,决定把农家书屋建在他的家里。灌云县图书馆又补充少儿图书一千册,并制定相关管理制度。这一模式受到了当地村民的热烈欢迎和好评,很好地发挥了书香之家的读书引领和农家书屋的阵地作用。
  通过读书发现大千世界
  面对社会各界给予的种种殊荣,陈龙山知道,自己能够拥有现在的成就完全是读书多的缘故,就像他说的那样:“读书真有用,不仅能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自己的眼界,也能陶冶自己的情操。如果不读书,只是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不会晓得世界有多大。通过读书,就可以发现世界无奇不有,世界非常非常的大。”
  从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变成砖瓦厂的一名普通工人,从一名普通工人变成县博物馆的临时工,从县博物馆的临时工被破格提拔为县博物馆的副馆长,就像陈龙山说的那样,现在他拥有的这一切,其中最大的功劳归之于书籍。因为读的书多,懂得才多,当然,得到的也肯定多。书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藏宝盒,只要我们沉浸其中,就一定能够找到破解它的密码。
  (本刊综合整理)
其他文献
本书是对市井生活中普通人物的“传写”。设计上提取了不少源自日常生活景象的元素,以传统书籍的标准判断,该书几乎没有封面,而是直接以装订的第一贴第一页作为封面,从封面直到内页,都选用了粗糙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牛皮纸,三个切口也被打毛得粗砺不平,整本书像是块毛坯砖,朴实无华……粗犷元素通过细腻的手法得以美地传达,“小人物”的精彩在设计中得到了很好的表现。  ——2016年“中国最美的书”获奖评语  【精
期刊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 中国当代作家,“京派”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等。  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匋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  叶三是个卖果子的。他这个卖果子的和别的卖果子的不一样。不是开铺子的,不是摆摊的,也不是
期刊
【精彩书摘】  我记得我看过的半部电影,一架飞行中的客机掉进时间洞,所有醒着的人都被时间吞没,睡着的人却存活,幸存者给自己找出路,他们东奔西走,到最后一秒他们还失去了他们中间不得不醒着的那一个。  我看到了时间的相貌,它是一个金属的大嘴,尖利的银牙,咬起东西来非常快。这半部电影让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都以为时间就是一个金属嘴。  美国是一个时间洞,我们在进入的时候睡着,幸免于难,金属嘴在我们的心上留下
期刊
你以为通读了所有的历史文献就了解了全部的历史真相,实则不然,也许你所瞥见的只是历史真相的一个背影而已。  —题记  《出埃及记》原是《旧约》中最重要的一卷,讲述的是摩西带领以色列人走出埃及、摆脱奴役、重获自由的故事。  然而出埃及这一事件在历史上真的发生过吗?几千年来,并没有历史资料对此加以证实,这始终是个谜题。本书两位作者站在谜题的最前沿,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了两种对立却又相互关联的理论,清晰真
期刊
近日,连云港市成立女知联文化读书会,并在连云港市图书馆三楼报告厅隆重举办成立大会暨第一次读书分享会。  读书会是女知联文化分会继开办形体训练班、瑜珈培训班后,为文化系统女性搭建的交流阅读、展示才华、分享成长的活动平台,旨在在知识女性中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风尚,为推动全民阅读、书香连云港建設作出积极贡献。  (摘自“连云港市阅读办网”)
期刊
2017年2月2日下午,南通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举行2016年度读者借阅排行榜暨“阅读之星”颁奖活动。“阅读之星”的评选是根据少儿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的数据生成的,全年借阅册次最多的前30名小读者成为“阅读之星”。其中,低幼小读者10名,少儿读者20名。2016年“阅读之星”中排在首位的小朋友全年共阅读了557册图书。  为了增添节日气氛,为新春佳节锦上添花,在颁奖典礼之后,现场特邀7个读者家庭带来了精
期刊
爱丁堡:在这里,再次邂逅文学的美丽与感动  爱丁堡是苏格兰首府,这里曾经是18世纪欧洲文艺复兴的中心,更是柯南·道尔、英国历史小说之父司各特、J.K.罗琳、哲学家休谟、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罗伯特·彭斯思考和写作过的地方,这座城市也因此获得了文化和智慧的滋养,以仅仅45万的人口迎接着每年500多万游客,并在2004年入选“全球创意城市”。  丰富鲜活的文学记忆  爱丁堡的每一处城市空间都承载着丰富鲜
期刊
夜宫狸影  猫是月光下的神秘独行者,当它们在重门锁闭、帘幕拂垂的皇宫永巷中潜行时更增添了宫闱的神秘性。宋朝民间将猫称为“天子妃”,它源起于一段悲伤的唐宫往事。唐高宗李治宠妃萧淑妃受武则天迫害,被打入冷宫,贬为庶人。被囚之初,萧良娣发下毒咒说:“愿阿武(则天)为鼠,吾作猫儿,生生扼其喉!”  武则天既惊且怒,便在宫中立了一道禁猫令,以防“天子妃”萧良娣复仇。萧淑妃的话能令武则天如此恐惧,原因说来也巧
期刊
為深入推广全民阅读,建设书香南京,开展阅读关爱,南京市全民阅读办携手南京邮政在便民服务亭开展“全民阅读手拉手·春风行动 情暖石城”公益活动。  近日,南京市全民阅读办和南京邮政分公司在珞珈路35号万家欢滟阳天门前第53号便民亭举办“全民阅读手拉手·春风行动 情暖石城”活动启动仪式。今后,南京市民可将家里闲置图书在就近的便民服务亭以一对一交换的形式免费借阅图书,进行图书漂流。户外工作者可以免费在便民
期刊
四月“世界读书日”前夕,我特地来到巴黎圣米歇尔广场旁木柴坊街37号的莎士比亚书店。一抬头,见书店正面用英文草体抄录着其创始人乔治·惠特曼的语录:“巴黎当地报纸称吾为拉丁区的唐·吉诃德。因为,吾脑海浮想径入云端,众人仿佛都变成了天堂里的安琪儿。”乔治·惠特曼这番话,将五湖四海远道前来六角国的云游客引入了遐想世界。难怪,在巴黎奇趣书店一览里,莎士比亚书店被誉为“最具乌托邦色彩的文斋”,今年还进入“美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