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生态语文教学的角度来说,朗读是内心世界对文章的意会,是内生态通过外生态的一种表现,通过声音的变化来传达内心的体验感受。通过有感情朗读,学生能够主动地体验到蕴含在文字中的丰富情感,而不是由教师通过板书、讲解“强加”给学生的,这正是生态语文所强调的核心理念:“尊重、唤醒、激励生命”。
正所谓“三分文章七分读”,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是供学生朗读的佳作。语文的阅读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与文学作品进行心灵对话、理解沟通的能力,并提高审美情趣,这些目标的实现与朗读是分不开的。朗读一篇优秀的文章,作者笔下那绚丽多姿的风景,那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那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情感故事,都在我们的心间流淌,在我们的书声中传达,读之如若甘酩,让我们获得心灵的滋养,思想上的启迪。朗读是品读文本的一把金钥匙。
有时候我们为了追求所谓的“课堂效率”,会忽略或者刻意“节约”朗读这个环节。有的课堂虽然书声琅琅,但是只是肤浅地去接触文本,重形式而缺少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不能深入地探究作者的内心世界,难以感受文章所蕴含的情感熏陶,在语言上也得不到应有的训练。笔者对朗读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以下结合我平时的教学实例来谈一些具体做法和感悟。
一、结合背景,沉入词句,彰显“人”、“物”的内在品质
《七颗钻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一篇童话故事,故事中的小女孩是一位有良知的小姑娘,她爱一切生命,她身上具有的“怜悯之情”是世界上最高尚的情感。教授这篇课文的时候,我沉入词句,让学生体会人物的内心和她的高尚品质。如:文章的开头是一段环境的渲染,“很久很久以前”,要读出时间的深邃感,让学生想象当时的世界还是一片蛮夷。“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大旱灾”具体说旱灾的严重性,地球上严重缺水,水是生命之源,动物、植、人类都离不开水,朗读的时候要把“大旱灾”三字凸显出来,读出沉重之感,做好情感上的处理。
语言文字,能传达最鲜明的生活状态。通过第一小节的朗读,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故事发生的背景,也为学生理解下文中小姑娘的内心挣扎做好铺垫。“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明明没有水,却还要去找水,夜里敢出去吗?出去也是死,不出去也是死,找不到水,或许还能找到点露水,读出人物为生存做出最后一次挣扎和努力。“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竟”,读出喜出往外的激动,她第一想到的肯定是:这下妈妈就有救了!光靠语言不足以表达人物的内心,朗读时可以加入面部表情和动作。边教授边朗读,把文章当故事一样,结合背景,沉入词句,通过朗读的魅力彰显人物的内在品质。
宗璞的《好一朵木槿花》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没想到秋来时,一次走在崎岖山路上,忽见土山一侧,透过砖块钢筋伸出几条绿枝,绿枝上,一朵紫色的花正在颤颤地开放!我的心也震颤起来,一种悲壮的感觉攫住了我。土埋了大半截了,还开花!土埋了大半截了,还开花!”最后两句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含义是否相同呢?课堂上,我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反复诵读,学生用睿智的眼睛发现,第一次表示惊讶,而第二次表示感叹。通过朗读,那朵娇弱而又坚强的木槿花至今还摇曳在我们的脑海里。
二、反复朗读,品味探究,读出合理的个性化解读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思想,有各自对世界的认知。我们的教学不能桎梏学生的思维,一味追求标准答案。
《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我有幸聆听了我校顾老师的课堂。师:“生活中有希望就有盼头,再苦的生活也是美好的,但有一件事情把这美好击破,这是一件什么事?”生:“父亲在买牡蛎的时候看到了于勒。”师:“十年的盼望,十年的期盼,却等来这样的结果,这样的巧遇让人如此心酸。在情理之中,又在情理之外,这正是作者巧妙的构思。”师接着问:“哪几段读了之后让人非常难受?”生:“34到38小节。”教师面带笑容,继续发问:“‘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这两个‘啊’应读第几声,说说你的理由?”学生开始自己朗读品味。
这样的课堂,解读文本非常深入,顾老师鼓励学生读出了自己的感悟。朗读就像一个开启大门的钥匙,在朗读中思考文本,贴近作者的内心情感,挖掘出了文章的空白之处。这样的课堂,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教师的睿智和启发引导学生的教学魅力。教学往往追求标准化的答案,却把很多人性化的东西给泯灭了。朗读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睿智的思维过程,仅仅把握住了句子的节奏、轻重音,没有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是达不到动情朗读的效果的。
在初中课外阅读中,史铁生怀念母亲的《合欢树》,以及他怀念奶奶的《老海棠树》经常被我们作为阅读练习的文本。《老海棠树》中奶奶一辈子在张望,张望“我”懂事,张望“我”学习上进,张望她自己的生活,文章寄予了作者对奶奶深情。文章第六小节写到“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那一回,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不知道。再说,您学那玩艺儿有用吗?”奶奶立刻不语,惟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无对我的责备”。这一段描写中,我呼唤奶奶的方式不一样,充分体现在三个不同的标点符号里。课堂上,我让学生结合语境,揣摩“我”的语气及心理。“奶奶。”是“我”知错后轻声呼唤,乞求原谅;“奶奶!”是见奶奶不理“我”,生怕奶奶生气,而提高声音;“奶奶——”是拖长了声调,充满童真的撒娇语气,也可能因为心中充满无限的紧张而声音颤抖。这三句呼喊言简意赅,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这只是我自己个人的解读,我鼓励学生反复朗读,品位探究,读出合理的个性化解读。语文即生活,追求多元化的解读,联系顾老师的课堂,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朗读是解读文本,体验生活,贴近作者情感的一种有效手段。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沉入到词语、句子、段落,甚至于标点中去深思,去感悟,去聆听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人物的内在品质,揣摩作者通过人、事、物传达出的,或者隐含在文章中的情感。朗读训练的过程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正所谓“三分文章七分读”,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是供学生朗读的佳作。语文的阅读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与文学作品进行心灵对话、理解沟通的能力,并提高审美情趣,这些目标的实现与朗读是分不开的。朗读一篇优秀的文章,作者笔下那绚丽多姿的风景,那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那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情感故事,都在我们的心间流淌,在我们的书声中传达,读之如若甘酩,让我们获得心灵的滋养,思想上的启迪。朗读是品读文本的一把金钥匙。
有时候我们为了追求所谓的“课堂效率”,会忽略或者刻意“节约”朗读这个环节。有的课堂虽然书声琅琅,但是只是肤浅地去接触文本,重形式而缺少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不能深入地探究作者的内心世界,难以感受文章所蕴含的情感熏陶,在语言上也得不到应有的训练。笔者对朗读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以下结合我平时的教学实例来谈一些具体做法和感悟。
一、结合背景,沉入词句,彰显“人”、“物”的内在品质
《七颗钻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一篇童话故事,故事中的小女孩是一位有良知的小姑娘,她爱一切生命,她身上具有的“怜悯之情”是世界上最高尚的情感。教授这篇课文的时候,我沉入词句,让学生体会人物的内心和她的高尚品质。如:文章的开头是一段环境的渲染,“很久很久以前”,要读出时间的深邃感,让学生想象当时的世界还是一片蛮夷。“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大旱灾”具体说旱灾的严重性,地球上严重缺水,水是生命之源,动物、植、人类都离不开水,朗读的时候要把“大旱灾”三字凸显出来,读出沉重之感,做好情感上的处理。
语言文字,能传达最鲜明的生活状态。通过第一小节的朗读,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故事发生的背景,也为学生理解下文中小姑娘的内心挣扎做好铺垫。“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明明没有水,却还要去找水,夜里敢出去吗?出去也是死,不出去也是死,找不到水,或许还能找到点露水,读出人物为生存做出最后一次挣扎和努力。“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竟”,读出喜出往外的激动,她第一想到的肯定是:这下妈妈就有救了!光靠语言不足以表达人物的内心,朗读时可以加入面部表情和动作。边教授边朗读,把文章当故事一样,结合背景,沉入词句,通过朗读的魅力彰显人物的内在品质。
宗璞的《好一朵木槿花》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没想到秋来时,一次走在崎岖山路上,忽见土山一侧,透过砖块钢筋伸出几条绿枝,绿枝上,一朵紫色的花正在颤颤地开放!我的心也震颤起来,一种悲壮的感觉攫住了我。土埋了大半截了,还开花!土埋了大半截了,还开花!”最后两句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含义是否相同呢?课堂上,我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反复诵读,学生用睿智的眼睛发现,第一次表示惊讶,而第二次表示感叹。通过朗读,那朵娇弱而又坚强的木槿花至今还摇曳在我们的脑海里。
二、反复朗读,品味探究,读出合理的个性化解读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思想,有各自对世界的认知。我们的教学不能桎梏学生的思维,一味追求标准答案。
《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我有幸聆听了我校顾老师的课堂。师:“生活中有希望就有盼头,再苦的生活也是美好的,但有一件事情把这美好击破,这是一件什么事?”生:“父亲在买牡蛎的时候看到了于勒。”师:“十年的盼望,十年的期盼,却等来这样的结果,这样的巧遇让人如此心酸。在情理之中,又在情理之外,这正是作者巧妙的构思。”师接着问:“哪几段读了之后让人非常难受?”生:“34到38小节。”教师面带笑容,继续发问:“‘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这两个‘啊’应读第几声,说说你的理由?”学生开始自己朗读品味。
这样的课堂,解读文本非常深入,顾老师鼓励学生读出了自己的感悟。朗读就像一个开启大门的钥匙,在朗读中思考文本,贴近作者的内心情感,挖掘出了文章的空白之处。这样的课堂,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教师的睿智和启发引导学生的教学魅力。教学往往追求标准化的答案,却把很多人性化的东西给泯灭了。朗读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睿智的思维过程,仅仅把握住了句子的节奏、轻重音,没有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是达不到动情朗读的效果的。
在初中课外阅读中,史铁生怀念母亲的《合欢树》,以及他怀念奶奶的《老海棠树》经常被我们作为阅读练习的文本。《老海棠树》中奶奶一辈子在张望,张望“我”懂事,张望“我”学习上进,张望她自己的生活,文章寄予了作者对奶奶深情。文章第六小节写到“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那一回,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不知道。再说,您学那玩艺儿有用吗?”奶奶立刻不语,惟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无对我的责备”。这一段描写中,我呼唤奶奶的方式不一样,充分体现在三个不同的标点符号里。课堂上,我让学生结合语境,揣摩“我”的语气及心理。“奶奶。”是“我”知错后轻声呼唤,乞求原谅;“奶奶!”是见奶奶不理“我”,生怕奶奶生气,而提高声音;“奶奶——”是拖长了声调,充满童真的撒娇语气,也可能因为心中充满无限的紧张而声音颤抖。这三句呼喊言简意赅,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这只是我自己个人的解读,我鼓励学生反复朗读,品位探究,读出合理的个性化解读。语文即生活,追求多元化的解读,联系顾老师的课堂,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朗读是解读文本,体验生活,贴近作者情感的一种有效手段。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沉入到词语、句子、段落,甚至于标点中去深思,去感悟,去聆听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人物的内在品质,揣摩作者通过人、事、物传达出的,或者隐含在文章中的情感。朗读训练的过程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