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mx198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素质的核心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文章读得透彻,才能写得畅达。可见“读”是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质最重要的环节。叶圣陶老先生特别提倡“美读”,所为“美读”就是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了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那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什么重要作用呢?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222-01
  一、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学习语文,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觉和积累。语感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外部语言刺激和内在知识能力迅速交融的产物。它的获得是建立在语言现象条件反射般熟悉的基础之上,它具有直觉性的特征,据此,我们必须对典范的语言材料进行感受,从而获得认知上的直觉能力。这种直接感受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朗读教学”。
  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笔者在教学中没有急于分析前三句景观景物描写,而是让学生设身处地,有感情地朗读,使他们自然而然地感受到诗歌中所渲染出的秋天的萧瑟、悲凉情景。在《紫藤罗瀑布》一文的教学中,把教学重点就确定在朗读训练上,学生通过反复品读,感觉到了作者重见紫藤罗盛开,而引发了对生命的感慨,并借此表达对美好人生的追求。这是客观事物激起的主观感觉,是认识上的感性直觉,这是获得语感的前提。但这是建立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之上的,因为“读”本身就是一种琢磨和体验过程。通过诵读的吟咏,直接迅速地感受到语言的优美,领略文章的韵味,得到语言的感悟能力。“个人的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道出了读书的真谛。中学课本中有不少文质兼美的抒情文章,老师在教学中应转变观念,淡化一些知识的传授,多一些引导学生诵读,丰富学生的语感。
  二、朗读有助于审美教育
  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如《春》、《济南的冬天》、《听潮》等。课本上所选的美文都有很强的可读性。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特点,感受自然的美。还可以采用教师范读、分角色朗读、分组朗读、个人朗读、全班齐读等多种方法进行朗读教学。比如教朱自清的《春》一文,可以通过配乐范读,让学生走进课文所描绘的春景中,要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作品的自然美。除指导学生在朗读中如何停顿外,还要在语调、语音上加以指导。如“春风图”的描写、“母亲的‘手’和‘抚摸’”两处,重音要读得语重而情深,令人觉得温馨而舒坦。通过“声”的画面、鸟声“清脆”、“婉转”,牧童的笛声“嘹亮”使人感到耳畔似乎响起一支充满青春活力的春天交响曲。朗读“春花图”时,叫人感觉到春天百花争艳的繁荣景象。文中作者把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教师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感染给了学生,使学生入情入境,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唤起了他们对美的共鸣,从中得到美的享受。激发他们爱美,追求美的高尚情怀。
  三、朗读有利于对文章的理解
  在朗读中,学生能够体会文章的内容、神韵、风格。朗读是考查学生理解程度最简单的手段。学生对课文的文句、情节、结构、情感的理解,都可以通过朗读来判断。朗读是培养学生精读能力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含义较深的语句、段落。可以在反复朗读之中让学生体会和品味。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可见,诵读在语文学习中之重要。
  在语文教学中,我始终把朗读教学和学生的思维、想象紧密相结合,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通过朗读方式,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在朗读中激起了学生对作品鲜明的“内容视像”再现。把作品内容清晰而具体地浮现在自己的脑海里。不但像百草园那样具体地描写,可以形成一幅百草园中花繁叶茂、万物竞生的欣欣向荣的景象,就是一些简单的白描,也可以在头脑中形成具体而清晰的画面。所以说成功的朗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对一篇文章的理解的重要方式。
  总之,在语言教学中,朗读教学是其中的最要的环节之一。切忌轻视、甚至忽略。如果学生每天都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各种方式用饱满的感情朗读课文,与作者同悲同喜,声声入情,入情悟理,自然会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感情饱满的朗读中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成果。
其他文献
【摘要】朗读教学从美学角度说,即引导学生理解美和表达美,让学生从文质兼美的文字中,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发现美、品味美、传达美、鉴赏美的能力。因此,在朗读教学中注重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中学语文;朗读教学;提高 审美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220-02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
尚扬,四川开县人,1942年生于湖北。1981年以研究生学历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曾任中国美协理事、湖北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现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油画学会副主
杨庄大队科学试验站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推动下,自1967年以来,积极地开展了花生新品种选育工作,经过几年来的努力,现已选出几个适应不同
棉花新品种中棉所8号(原名758),是我所由24—21×[(斯1472×锦6—11)×5476依]杂交,连续几年进行单株选择培育,于1976年育成。经过几年试验和大面积生产示范它具有高产、稳
要提升中学生阅读兴趣,就要改变教学环境中变相剥夺学生阅读自主权的这个外因,要求广大语文教师积极去探讨虻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也要开展体现中学生特点的各种活力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一、还学生的阅读自主选择权  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过程中的一个特殊时期,他们处在半成熟半独立的状态,他们处在极端的考试压力之中,有很多问题需要成人的引领。我国一再提倡素质教育,要求对中学生进行“减负”,要求淡化考试,但是
由模糊专家系统构成的机床故障诊断系统,能应用模糊推理的方法,自动地合成若干个专家的知识和技能。该系统的数据亦可根据新的情况随时进行修改,应用该系统时不需要预先整理各种
作文能力的提高,源于经常性的“练笔”。练笔既是文思形成的有效手段,更是写作技巧,技法不断锤炼的有效途径。小学高段语文课本,除了在基础训练中安排作文外,还在课文后面安排了“练笔”,这是一种很好的随堂训练方式。课堂练笔在进一步熟悉教材内容的同时,写作的随意性与针对性训练极具创意,学生可以不受限制的去写作,又增加了作文的训练时间与机会。为了提高训练效率,有必要弄清其特点、作用乃至教学方法。  一、挖掘课
研究了大田条件下有代表性的适于耕种的黄土和冲积土上被粘土矿物所固定的(非交换性)NH_4~+的释放。在冬大麦(黄土)或春燕麦(冲积土)生长期间,分别于五个时期对三个深度的土
近年来,人们对微机械寄予很大期望.但是要实现微机械,尚有许多研究课题.诸如微执行元件,微细结构元件的加工或组装技术,能量供应技术以及控制通信技术等.其中微执行元件的选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写是书面表达和传递信息的交际能力。培养初步写的能力,是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在近年的高考中英语写作也占有相当比重。学生在英语写作中主要存在无话可写,用汉语思维方式写作,语法错误百出等等问题。因此教师必须针对性地加强训练,有意识地让学生逐步接受英语表达的思维方式,久而久之学生才能提高对英语语言要素综合应用的能力,在考试中写出比较地道的英语,那么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英语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