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精”从“磨砺”出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xing20090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她是用一生的时间在备一节课;一位教育专家也对教学工作精辟地说过:没有一生的心血,哪有瞬间的精彩。可见,用心“磨课”是必须的。也是重要的。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磨课”,好课“精”从“磨砺”出,所以,青年教师应通过磨课促进其专业发展。
  关键词:磨课;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中图分类号:G424.21
  “磨课”是最近出现的一个新名词,老教师常讲:“好课多磨。”其实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实践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而“磨课”则是这三位一体的综合体现。在公开课前,执教者请教学专家或同伴给予选课、备课和上课上的专业指导,这种向专家或同伴研讨的求教,其实就是“磨课”的一种形式,是自我提升的有效途径,是走向成熟的捷径。“磨课”很明显对青年教师是有好处的,接下来我从四方面简单谈谈如何在磨课中让教师“磨”出精彩:
  一、“磨”出教师把握教材的深度
  对于磨课的教师来说,整个磨课过程可以促使教师深刻理解教材,课前上网查阅了很多相关的资料,并根据教参仔细把握课文的教学目标,深入本课教学内容,从而使自己弄清教材主次,给课取较好的教学效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同时在磨课开始,同组教师对同教材的不同理解,使执教者取长补短,达成对文本的深刻理解,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的教学智慧。
  二、“磨”出教师合作交流的默契
  在磨课的过程中,同伴的互助,专家的指导是离不开的。磨课同时也是众人教学智慧,共同进步的良好平台,在执教者本人写出教案后,一般要经过试教,修改,再试教,再修改……一次次的反复,看似反复却每一次有不同的教学效果,每次在同伴的研讨中,一串串问题就如清单一样罗列出来,甚至细到哪一个环节上的过渡语,一个关键时的神态、动作,这样在集体的反复观摩、反复修改中找出优点和其中的不足,而在这个同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亮出自己的观点,促进反思。同时,也可以帮助执教者找出毛病,引导教师更加改进他的教学行为,在这样的相互切磋中促进教师各自的发展,进步的不仅仅是执教者本人,其他参与的老师同样收益非浅。整个磨课过程是一个反复修正、修改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合作交流的一个过程,通过这样过程的磨课,使教师间的合作走向默契化。
  三、“磨”出学生的需要
  对于年青教师来说,备课,考虑的比较多的是每一个环节,自己应该做什么,学什么,怎样的设计,使自己在一节课上畅通无阻,直至课的结束。因此,往往会出现一些年青教师是在背教案、走教案,而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磨课经历让教师深切地感受到学生的需要才是第一位的,学生才是主体。在教学设计中,在注重学生某个知识点产生时,还应考虑学生会有怎样的求知需求,围绕学生的这种需求再去设计适合自己的教案。新课程倡导学生是主体,课堂应该是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课改实施到今天,每个老师心中都装着这样的理念,但要把理念真正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却并不如说出来那么简单。有一位老师这么说“回想第一次试教时的情景,我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当学生思维一时受阻我并没有想办法去引导,而是一味地告诉,整堂课几乎都是老师的讲解和师生一对一的问答。过多的给予使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思维得不到相互的碰撞,自然也就产生不出耀眼的火花,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那么该怎样打破这种局面呢?一位颇有权威的教育家说过一句话:一堂课就是一场球赛,它的精彩不在于结果,而在于传球的过程。是啊!看球看球,看的不就是队员间精彩的传球吗?课堂中一个个学生正如绿茵场上奋力奔跑的球员,而那一个个善待解决的疑问不就是活蹦乱跳的“球儿”吗?如果这个“球儿”只在师、生之间传递,这场球赛是断不会精彩的,只有经过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的不断传递,最后的临门一脚才会是大家期盼的精彩射门,所以教师要努力扮演好传球者的角色,勇敢地把一个个“球”抛给学生,让这个“球”在全班学生中传递。虽然这不是最精彩的传球,却让课堂焕发了生命的活力,让教师懂得学生的需要才是第一位的。
  四、“磨”出教师创新思维的火花
  教师将设计好的教案提供给组内其他教师,组内的教师在反复的研讨中,相互切磋,相互碰撞,从而产生智慧的火花。磨课的过程中,往往会在一些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融入自己新的想法,力求使教学设计新颖。因此,磨课出来的教学设计都会磨出教师创新思维的火花,使课成为精品之作。正所谓好课“精”从“磨砺”出。
其他文献
【摘要】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写作时做到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用"心"观察,广泛阅读,大胆放言,流露真情是不可缺的。  【关键词】写作; 观察; 创新; 张扬个性  【中图分类号】G22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216-02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写作是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深入生活,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提高他们的写作表达能力。要让学生明白:写作的目的是为了真实的反映现实生活,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优秀的作文不仅要求写得生动形象,更要让读者在文章的字里行间能够触摸到小作者那一份真挚的灵性。  教师,作为学生作文的第一读者,感触最深的是:只要一谈到作文,许多学生都会流露出畏难情绪;一到写作时就搜
期刊
许多孩子爱看动画片,作为家长或老师要正确理解幼儿喜欢动画片的原因,积极引导帮助发展。是因为动画片具有丰富奇特地想象、奇妙大胆的夸张及快节奏的动感等特点。幼儿喜爱动画片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幼儿喜欢看动画片的原因  幼儿对动画片的理解,实际上就是幼儿对世界的理解与看法。托尔金认为,幻想是人类的自然活动,幻想的魅力能把我们带实到看不见的另一个世界去,做不平凡的旅行。在那里,人类的一切梦想都不难实现,
期刊
一、背景与理念  很多时候,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总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况:自己费劲心思、绞尽脑汁设计好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一旦拿到课堂中实践时,自认为千思熟虑、百密无疏的教学流程,在40几个学生面前原来是那么的不堪一击,学生总是会提出一些出乎意料的想法,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错误",这让很多老师感到无法适从。但在传统课堂中,我们教师却总是千方百计的避免或减少学生出现错误,习惯于用统一的答案去要求不同的学生,把
期刊
【摘要】物理课是机电类专业中的重要基础课,但是相当一部分女生确对学习物理学叫苦不迭。进而造成她们学习专业课程的过程中非常吃力,很难达到机电类专业教育预期的要求。为了全面实现机电类专业教育培养目标,迫切需要认真对待女生在物理学习中出现的性别差异。本文通过跟踪调查,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根据女生的智力和非智力特点,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体会提出了能有效缩小男女生物理学习差异的情景教学策略、图形教学策略 、
期刊
"课改","课改",这两个字红遍了中国各中、小学校,一时间,各学校掀起一片改革浪潮,我们学校也不例外,已卷入这个浪潮中。基础教育改革给我们每一位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不仅要改变我们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这对许多人来说,不是没有痛苦的,其艰难性是不言而喻的。结合自己所见所闻和对新课程的理解,就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局部问题,谈谈自己
期刊
通过本校这次与都匀市杨柳街小学开展教研联谊活动回来,针对本校如今的教学现状,笔者思绪浮想联翩,夜不能寐,终将体会结余笔端,以示自我醒悟。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阵地。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知识学习过程为载体,强化创新的途径,养成创新的习惯,是必要而且可能的。  发扬民主 。教育家陶行知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民主宽松、平等和谐的课堂
期刊
【摘要】英语课堂教学其实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提问是贯穿课堂教学组织和调控的主线。教师的提问必须讲求艺术性,重视提问的策略,但是笔者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教师所提的问题由于不到位,导致不能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促进所有学生积极地体验参与。本文主要探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的提问策略,使所设疑问合理、适当而且有意义,使课堂提问成为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从
期刊
【摘要】灵活运用“球棍模型”制作进行有机化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先建立物质分子结构模型的形象信息,进而形成形象思维,从而为进一步让学生对有机化学的推断、合成等化学创新思维品质的形成打下扎实基础。然而在有机教学中仅依靠实验演示或学生实验探究还不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效率,如能有机地配合使用“球棍模型”制作的方法,以便师生共同探索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体验典型的反应机理,从化学键变化的角度认识反应本质,深刻体
期刊
摘要:通过分析《音乐鉴赏》课程性质,阐明进行课程改革,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理论依据,分析目前实施改革的条件以及环境,总结在“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的实施方过程中教学内容与过程的编排、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法。反应公共艺术类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改革探索项目实施以来,在艺术类选修课教学实践中的体会,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形成研究报告,通过进一步的探索和有效的改革使学生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