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光华路甲9号,世贸国际公寓。台湾《中国时报》在这个高档社区里买下一套房子,作为其北京特派员王铭义的驻地。中共十八大开幕以来,他每天就是从这里出发,直奔5公里外的人民大会堂。
“在这座棋盘式的北京城采访,熟悉地标与方位是必备的生活技能。”午后的风,迎面扬起王铭义的灰白头发,像要把他的声音吞没;他也不急,既不提高音量也不加快语速,一口台湾普通话,轻柔地传进风里:“光华路甲9号是个好地方哦。以这里为圆心,很多国家的大使馆都在1公里的半径内。到外交部1.5公里,到人民大会堂和中南海约5公里,到钓鱼台国宾馆、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约10公里。”
他烂熟于心又脱口而出的,全是北京的政治地标。采访两岸新闻22年,经常往返于大陆、台湾之间,他是这些政治地标的常客,在其中见过不少大陆领导人,见证了两岸“破冰”、“结冰”、“再融冰”的全过程。他在新书《北京·光华路甲9号:驻京采访札记》里披露的两岸政治内情,连台湾地区前副领导人萧万长看了都直呼:“好多事我都不知道!”
“朱镕基让人热血沸腾,温家宝感性与理性并存”
今天看来,选择赴京,是王铭义人生重要的转折点;但在当时,这是个自然而然的决定。“1985年,我从东海大学政治系毕业后就投身新闻界,一直跑政治新闻,主要是‘立法院’的新闻,很快就熟悉了台湾‘立委’的一套做法。他们开会时会吵架,也会打架,政见不合冲上去抓住你领带先给你一下。但是散会后,挨打的笑嘻嘻地拽住打人的:‘喂,你刚才拉我领带拉得太紧哦!’‘哎呀不好意思,走走走吃饭去。’两个人又坐到一起谈了。我就想,大陆的两会是怎么开的呢?正好,1987年我在《自立晚报》的同事李永得、徐璐,突破台湾的禁令,取道日本,进入大陆采访,轰动一时。第二年,台湾就开放了赴大陆采访。”
1990年3月,王铭义首次来到北京采访全国两会。走进人民大会堂,他的第一感觉是,“哇,好大啊!几千人的大场面,仪式感很强,这会要怎么开呢?”当时媒体采访区设在一层,允许记者进入会场采访,王铭义就和其他记者一道,紧追代表们提问,从大会堂门外一直跟到一层会场里。代表想入座,他们一把拦住,把代表拉到合适的位置:“等等,请您拍张照。”立刻就有无数“长枪短炮”拥上来,“咔擦咔擦”拍个不停。代表们不适应这种采访方式,在镜头前拘谨而立,表情严肃。王铭义立刻感受到了两岸政治气氛的差异,“在台湾,你可以把麦克风堵到领导人嘴边;在大陆,不要说领导人,普通人都没法接受你这样做”。
从那以后,两会成为王铭义观察大陆的一个重要窗口。驻京22年,他参加了16次两会,一言以蔽之,“气氛越来越开放”。1998年3月,王铭义得到了向新任总理朱镕基提问的机会。“那是朱总理第一次举行记者招待会,他一开口就是短句子、大实话,有激情,跟我们接触过的习惯用长句、讲政策性语言的大陆官员截然不同。俄罗斯记者问了一个中俄关系的问题,朱镕基马上回答‘外交我管得很少’,接着说‘是不是可以请钱其琛副总理做一些补充呢’。一个总理在自己的记者招待会上,请副总理回答问题,这表明朱镕基的胸怀很大呀,不懂就是不懂,敢承认,够坦率。所以那天现场气氛很活跃,每个记者都热血沸腾。我一直在举手,直到快结束时得到一个提问机会,问的是当年台湾最关心的第二次汪辜会谈(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就两岸关系进行的会谈)何时举行。”
再次得到和总理对话的机会,已是14年后,即今年两会上。这次也是温家宝总理的最后一次记者招待会。“其实今年敏感问题、热点问题特别多,但考虑再三,我还是决定守好本分,只问两岸经贸、文化交流的问题,顺便也问问温总理退休后有没有可能去台湾自由行。”结果,“大家都没想到温总理会那么真情流露。在我看来,他是感性和理性并存的人。”
“跟两任总理都对过话了,明年呢?还打算向新总理提问吗?”“当然。”王铭义毫不犹豫,“我还会问两岸问题。”
和国民党高层聊中共总书记
查看1998年和2012年两次总理记者招待会的录像,会发现王铭义有一个显著变化:乌丝成了白发。其实,出生于1960年的王铭义今年只有52岁,但出生于1932年、今年已70岁的台湾海基会前董事长江丙坤敬重地说:“王铭义先生在两岸关系的资历上比我还深。”
王铭义采访两岸事务,起于1990年台湾海峡的两起悲剧——7月,台湾当局用船舱被钉死的小渔船遣返26名大陆偷渡渔民,其中25人被活活闷死;8月,又改用军舰押送大陆偷渡渔船,行驶到海峡中线时,军舰掉头返航,一下子把渔船撞沉了,21人淹死。46条人命促使两岸红十字会坐到一起,紧急商议遣返事宜,9月即签署《金门协议》。这是1949年以来海峡两岸分别授权民间团体签订的第一个书面协议。当年的会议并未公开进行,但王铭义事后深入采访两岸红十字会的谈判代表,完整记录了这个“破冰时刻”。
这次事情之后,台湾成立了海基会,大陆随后也成立了海协会,两岸通过民间机构开始了比较稳固的协商交流。1992年达成“九二共识”(即“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香港会谈,1993年在新加坡举行的“汪辜会谈”,1998年在上海举行的第二次“汪辜会谈”,王銘义都全程参加了采访。
李登辉、陈水扁两人10余年的折腾,使两岸关系进入“结冰期”。2005年开始,国民党大佬连战、吴伯雄、萧万长相继踏上“融冰之路”。王铭义不仅参加了各次重要会谈的采访,还仗着自己和连战、吴伯雄及其幕僚们的私交够铁,“打个电话约好了,随时可以去他们的办公室”,从台湾高层嘴里,王铭义挖出不少他们与总书记交往的内幕。
2008年4月29日,正好是连战和胡锦涛总书记首次见面后第三年的同一天,又恰好是国民党重获台湾地区执政地位、马英九还有21天就上任的时候,两人选在这个日子会面很有意义。那天,总书记在钓鱼台宴请连战和夫人、幕僚。晚宴结束后,总书记神采奕奕,热情地说:“连主席,我陪你们在园子里走一段吧!”于是他们两人在前,国共两党的要员跟随在后,在夜色中散步。“我一听到这里就想,餐后散步,这是很少见的高规格接待呀,两人边散步边说些什么呢?连战告诉我,当时总书记有感而发地对他讲:‘3年前,我们排除万难达成五项愿景,如今两岸关系呈现和平发展新形势,你我都有责任共同推动,这不是为了我们个人,而是为了我们两岸后代子孙啊。’” “吴伯雄跟总书记也有很多互动。”王铭义说,“2009年5月26日,农历五月初三,总书记在钓鱼台国宾馆设宴款待他。主菜上桌后,总书记示意服务员将一个蛋糕从侧门推进宴会厅,自己起身举杯向他致意。这时候国民党一些陪同人员才反应过来:今天是吴伯雄的农历70岁生日!几天后,吴伯雄登机前往上海访问,国台办主任王毅又亲手把生日宴的巨幅照片送给他。吴伯雄说起这些就很感叹:‘真是体验到了共产党人细致的工作作风。’”
在王铭义的讲述中,蹦出来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总书记”。显然,这个称呼对他来说已经很自然了。
“他们为什么愿意把跟总书记交往的内情告诉您?”“因为他们认识我十几二十年了,信得过我,知道我会如实写。我总跟他们说:‘不行,你不能这么笼统地讲,把照片拿出來,给我还原那个画面。’我会逼他们好好回忆每个细微的肢体语言、每句关键的话语。”
是“北漂”,也是“老北京”
看着把政治新闻做得风生水起的王铭义,记者很自然地想到一个问题:“您是蓝营的还是绿营的?”
王铭义迟疑片刻:“我……不是蓝也不是绿。”
“加入过国民党吗?”
“台湾男生要服兵役。那时候国民党还没有开放党禁,有国民党的身份在部队里会好过一点,所以就加入了。服完兵役上大学,就没再要这个身份,没再跟党部联系,变成‘失联党员’,自然脱党。”
每当台湾选战正酣时,王铭义就会回台湾投票,他在书中说,自己是“投完选票,再赶往北京驻地采访的‘北漂一族’”。不过,2011年,在一次与北京市副市长吉林的餐会上,他却戏称:“我是一个‘老北京’了。”一个祖籍福建漳州、生在台湾台中、加入过国民党、给国民党和民进党都投过票的人,如今认同自己是“老北京”,这让我们在莞尔之余,又忍不住探究他的心路历程。
刚来北京时,王铭义住在王府井一带的酒店里。那时的王府井有大片的胡同和四合院,真正是“天子脚下皇城根”的模样。这个古都一角最寻常的日出日落、起风飘雪,都能叫他流连忘返。王铭义还设法找到了在北京的姻亲,他岳父在国共内战时去了台湾,而岳父的堂兄妹一家留在北平。后来,受岳父之托,他组织一大家子人办了场聚会,互相了解对方这几十年来的生活,补回被割裂的亲情和记忆。可以想象,王府井凝聚了他来大陆之初的印象和温情。
“王府井一年变一个样,老房子拆了,胡同消失了,马路宽了,新楼盖起来了,人多了,到现在,完全是一条繁华的商业街。真是天翻地覆的变化。这20多年,北京发展得如此之快,现代与传统交错,我们这些驻京记者是亲眼看见的,是感受最深、最强烈的。但有时候,我会想起当年的王府井,想起老北京城。”
事实上,王铭义和台湾驻京记者这个特殊群体所经历的种种变化,也构成了中国变化里鲜活的一部分。
他们接触到的人的状态变了。“1990年在人民大会堂采访时,只要我一举手,说我是台湾记者,很多人就围着我看,甚至还反过来采访我。”如今,王铭义结识了很多两岸三地新闻界、文化界的朋友,他会请他们去台湾看看;听说他的书出版了,国台办主任王毅会笑着问他:“怎么不送一本给我?”
他们的工作方向调整了。2000年,取消了台湾记者必须住涉外酒店的规定,台湾媒体开始在北京寻找固定驻地。“我们先是租房子住,扎堆搬到西城区。因为那时候做的都是政治新闻,离国家机关越近越好。最近几年,各个媒体开始在北京买房子,大家慢慢地往东边搬,集中到朝阳区的商业中心,跑经济新闻或者媒体自己搞商业活动都方便些。”从政治中心向商业中心的搬家过程,也反映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
他们的工作环境变了。最初来大陆时,台湾记者最多只能待一个月。2005年开始,延长至3个月,还可以申请延期一次。2008年,相关规定进一步放宽。王铭义向记者展示他在西藏拍的照片,“我们可以自由前往大陆的任何地方,唯一的例外是西藏,但也就是多了一道申请手续,或者直接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西藏采访活动。”
台湾驻京记者也在逐步适应大陆。2008年5月28日,当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的红地毯上握住吴伯雄的手时,现场一片安静,只听见快门声和国共两党领导人的寒暄声。台湾记者不再高声喊叫要求提问,或是闯过警戒线要求拍张更近的照片。他们,也在变。
“记者,应该作为两岸沟通桥梁中的桥梁。”这是王铭义对两岸媒体同行最常分享的工作体验。一位台湾记者驻京的22年,也是大陆的风物人情影响台湾记者的22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才是两岸的水乳交融。
“在这座棋盘式的北京城采访,熟悉地标与方位是必备的生活技能。”午后的风,迎面扬起王铭义的灰白头发,像要把他的声音吞没;他也不急,既不提高音量也不加快语速,一口台湾普通话,轻柔地传进风里:“光华路甲9号是个好地方哦。以这里为圆心,很多国家的大使馆都在1公里的半径内。到外交部1.5公里,到人民大会堂和中南海约5公里,到钓鱼台国宾馆、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约10公里。”
他烂熟于心又脱口而出的,全是北京的政治地标。采访两岸新闻22年,经常往返于大陆、台湾之间,他是这些政治地标的常客,在其中见过不少大陆领导人,见证了两岸“破冰”、“结冰”、“再融冰”的全过程。他在新书《北京·光华路甲9号:驻京采访札记》里披露的两岸政治内情,连台湾地区前副领导人萧万长看了都直呼:“好多事我都不知道!”
“朱镕基让人热血沸腾,温家宝感性与理性并存”
今天看来,选择赴京,是王铭义人生重要的转折点;但在当时,这是个自然而然的决定。“1985年,我从东海大学政治系毕业后就投身新闻界,一直跑政治新闻,主要是‘立法院’的新闻,很快就熟悉了台湾‘立委’的一套做法。他们开会时会吵架,也会打架,政见不合冲上去抓住你领带先给你一下。但是散会后,挨打的笑嘻嘻地拽住打人的:‘喂,你刚才拉我领带拉得太紧哦!’‘哎呀不好意思,走走走吃饭去。’两个人又坐到一起谈了。我就想,大陆的两会是怎么开的呢?正好,1987年我在《自立晚报》的同事李永得、徐璐,突破台湾的禁令,取道日本,进入大陆采访,轰动一时。第二年,台湾就开放了赴大陆采访。”
1990年3月,王铭义首次来到北京采访全国两会。走进人民大会堂,他的第一感觉是,“哇,好大啊!几千人的大场面,仪式感很强,这会要怎么开呢?”当时媒体采访区设在一层,允许记者进入会场采访,王铭义就和其他记者一道,紧追代表们提问,从大会堂门外一直跟到一层会场里。代表想入座,他们一把拦住,把代表拉到合适的位置:“等等,请您拍张照。”立刻就有无数“长枪短炮”拥上来,“咔擦咔擦”拍个不停。代表们不适应这种采访方式,在镜头前拘谨而立,表情严肃。王铭义立刻感受到了两岸政治气氛的差异,“在台湾,你可以把麦克风堵到领导人嘴边;在大陆,不要说领导人,普通人都没法接受你这样做”。
从那以后,两会成为王铭义观察大陆的一个重要窗口。驻京22年,他参加了16次两会,一言以蔽之,“气氛越来越开放”。1998年3月,王铭义得到了向新任总理朱镕基提问的机会。“那是朱总理第一次举行记者招待会,他一开口就是短句子、大实话,有激情,跟我们接触过的习惯用长句、讲政策性语言的大陆官员截然不同。俄罗斯记者问了一个中俄关系的问题,朱镕基马上回答‘外交我管得很少’,接着说‘是不是可以请钱其琛副总理做一些补充呢’。一个总理在自己的记者招待会上,请副总理回答问题,这表明朱镕基的胸怀很大呀,不懂就是不懂,敢承认,够坦率。所以那天现场气氛很活跃,每个记者都热血沸腾。我一直在举手,直到快结束时得到一个提问机会,问的是当年台湾最关心的第二次汪辜会谈(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就两岸关系进行的会谈)何时举行。”
再次得到和总理对话的机会,已是14年后,即今年两会上。这次也是温家宝总理的最后一次记者招待会。“其实今年敏感问题、热点问题特别多,但考虑再三,我还是决定守好本分,只问两岸经贸、文化交流的问题,顺便也问问温总理退休后有没有可能去台湾自由行。”结果,“大家都没想到温总理会那么真情流露。在我看来,他是感性和理性并存的人。”
“跟两任总理都对过话了,明年呢?还打算向新总理提问吗?”“当然。”王铭义毫不犹豫,“我还会问两岸问题。”
和国民党高层聊中共总书记
查看1998年和2012年两次总理记者招待会的录像,会发现王铭义有一个显著变化:乌丝成了白发。其实,出生于1960年的王铭义今年只有52岁,但出生于1932年、今年已70岁的台湾海基会前董事长江丙坤敬重地说:“王铭义先生在两岸关系的资历上比我还深。”
王铭义采访两岸事务,起于1990年台湾海峡的两起悲剧——7月,台湾当局用船舱被钉死的小渔船遣返26名大陆偷渡渔民,其中25人被活活闷死;8月,又改用军舰押送大陆偷渡渔船,行驶到海峡中线时,军舰掉头返航,一下子把渔船撞沉了,21人淹死。46条人命促使两岸红十字会坐到一起,紧急商议遣返事宜,9月即签署《金门协议》。这是1949年以来海峡两岸分别授权民间团体签订的第一个书面协议。当年的会议并未公开进行,但王铭义事后深入采访两岸红十字会的谈判代表,完整记录了这个“破冰时刻”。
这次事情之后,台湾成立了海基会,大陆随后也成立了海协会,两岸通过民间机构开始了比较稳固的协商交流。1992年达成“九二共识”(即“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香港会谈,1993年在新加坡举行的“汪辜会谈”,1998年在上海举行的第二次“汪辜会谈”,王銘义都全程参加了采访。
李登辉、陈水扁两人10余年的折腾,使两岸关系进入“结冰期”。2005年开始,国民党大佬连战、吴伯雄、萧万长相继踏上“融冰之路”。王铭义不仅参加了各次重要会谈的采访,还仗着自己和连战、吴伯雄及其幕僚们的私交够铁,“打个电话约好了,随时可以去他们的办公室”,从台湾高层嘴里,王铭义挖出不少他们与总书记交往的内幕。
2008年4月29日,正好是连战和胡锦涛总书记首次见面后第三年的同一天,又恰好是国民党重获台湾地区执政地位、马英九还有21天就上任的时候,两人选在这个日子会面很有意义。那天,总书记在钓鱼台宴请连战和夫人、幕僚。晚宴结束后,总书记神采奕奕,热情地说:“连主席,我陪你们在园子里走一段吧!”于是他们两人在前,国共两党的要员跟随在后,在夜色中散步。“我一听到这里就想,餐后散步,这是很少见的高规格接待呀,两人边散步边说些什么呢?连战告诉我,当时总书记有感而发地对他讲:‘3年前,我们排除万难达成五项愿景,如今两岸关系呈现和平发展新形势,你我都有责任共同推动,这不是为了我们个人,而是为了我们两岸后代子孙啊。’” “吴伯雄跟总书记也有很多互动。”王铭义说,“2009年5月26日,农历五月初三,总书记在钓鱼台国宾馆设宴款待他。主菜上桌后,总书记示意服务员将一个蛋糕从侧门推进宴会厅,自己起身举杯向他致意。这时候国民党一些陪同人员才反应过来:今天是吴伯雄的农历70岁生日!几天后,吴伯雄登机前往上海访问,国台办主任王毅又亲手把生日宴的巨幅照片送给他。吴伯雄说起这些就很感叹:‘真是体验到了共产党人细致的工作作风。’”
在王铭义的讲述中,蹦出来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总书记”。显然,这个称呼对他来说已经很自然了。
“他们为什么愿意把跟总书记交往的内情告诉您?”“因为他们认识我十几二十年了,信得过我,知道我会如实写。我总跟他们说:‘不行,你不能这么笼统地讲,把照片拿出來,给我还原那个画面。’我会逼他们好好回忆每个细微的肢体语言、每句关键的话语。”
是“北漂”,也是“老北京”
看着把政治新闻做得风生水起的王铭义,记者很自然地想到一个问题:“您是蓝营的还是绿营的?”
王铭义迟疑片刻:“我……不是蓝也不是绿。”
“加入过国民党吗?”
“台湾男生要服兵役。那时候国民党还没有开放党禁,有国民党的身份在部队里会好过一点,所以就加入了。服完兵役上大学,就没再要这个身份,没再跟党部联系,变成‘失联党员’,自然脱党。”
每当台湾选战正酣时,王铭义就会回台湾投票,他在书中说,自己是“投完选票,再赶往北京驻地采访的‘北漂一族’”。不过,2011年,在一次与北京市副市长吉林的餐会上,他却戏称:“我是一个‘老北京’了。”一个祖籍福建漳州、生在台湾台中、加入过国民党、给国民党和民进党都投过票的人,如今认同自己是“老北京”,这让我们在莞尔之余,又忍不住探究他的心路历程。
刚来北京时,王铭义住在王府井一带的酒店里。那时的王府井有大片的胡同和四合院,真正是“天子脚下皇城根”的模样。这个古都一角最寻常的日出日落、起风飘雪,都能叫他流连忘返。王铭义还设法找到了在北京的姻亲,他岳父在国共内战时去了台湾,而岳父的堂兄妹一家留在北平。后来,受岳父之托,他组织一大家子人办了场聚会,互相了解对方这几十年来的生活,补回被割裂的亲情和记忆。可以想象,王府井凝聚了他来大陆之初的印象和温情。
“王府井一年变一个样,老房子拆了,胡同消失了,马路宽了,新楼盖起来了,人多了,到现在,完全是一条繁华的商业街。真是天翻地覆的变化。这20多年,北京发展得如此之快,现代与传统交错,我们这些驻京记者是亲眼看见的,是感受最深、最强烈的。但有时候,我会想起当年的王府井,想起老北京城。”
事实上,王铭义和台湾驻京记者这个特殊群体所经历的种种变化,也构成了中国变化里鲜活的一部分。
他们接触到的人的状态变了。“1990年在人民大会堂采访时,只要我一举手,说我是台湾记者,很多人就围着我看,甚至还反过来采访我。”如今,王铭义结识了很多两岸三地新闻界、文化界的朋友,他会请他们去台湾看看;听说他的书出版了,国台办主任王毅会笑着问他:“怎么不送一本给我?”
他们的工作方向调整了。2000年,取消了台湾记者必须住涉外酒店的规定,台湾媒体开始在北京寻找固定驻地。“我们先是租房子住,扎堆搬到西城区。因为那时候做的都是政治新闻,离国家机关越近越好。最近几年,各个媒体开始在北京买房子,大家慢慢地往东边搬,集中到朝阳区的商业中心,跑经济新闻或者媒体自己搞商业活动都方便些。”从政治中心向商业中心的搬家过程,也反映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
他们的工作环境变了。最初来大陆时,台湾记者最多只能待一个月。2005年开始,延长至3个月,还可以申请延期一次。2008年,相关规定进一步放宽。王铭义向记者展示他在西藏拍的照片,“我们可以自由前往大陆的任何地方,唯一的例外是西藏,但也就是多了一道申请手续,或者直接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西藏采访活动。”
台湾驻京记者也在逐步适应大陆。2008年5月28日,当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的红地毯上握住吴伯雄的手时,现场一片安静,只听见快门声和国共两党领导人的寒暄声。台湾记者不再高声喊叫要求提问,或是闯过警戒线要求拍张更近的照片。他们,也在变。
“记者,应该作为两岸沟通桥梁中的桥梁。”这是王铭义对两岸媒体同行最常分享的工作体验。一位台湾记者驻京的22年,也是大陆的风物人情影响台湾记者的22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才是两岸的水乳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