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修改作文是小学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许多学生在习作中往往存在敷衍性,认为作文只是任务,完成就万事大吉;不少学生存在侥幸心理,觉得作文改不改都无所谓,因为批改是老师的事情。为此,老师辛辛苦苦、费尽心思批改好的作文,学生只是瞧瞧等第,接着弃之不理。结果当然是学生写作能力弱,教师筋疲力尽、效率低下!要改变现状,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得让学生具备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修改文章的权力首先应属于作者本人,老师只给些引导和指导,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决定……养成自己改的能力。”因此,小学阶段应逐步培养学生自主修改的能力,激发学生修改习作的兴趣,养成主动修改的习惯,达到真正提升写作素养的目的。
一、现象解读,走出自主修改作文的误区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自主修改作文的误区:1.教师只重视作文指导课,忽视评讲课,放弃学生自主修改。2.学生缺乏修改习作的意识、兴趣。3.学生缺乏具体可行的修改方法。4.教师没有改变“学生写、教师改”的传统观念。因此,要达到提高学生写作素养,必须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作文能力。
二、理性认识,剖析小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瓶颈
(一)观念束缚,不敢放手。教师常常觉得小学生还是孩子,不会自主修改作文。因此,教师常常越俎代庖,亲自操刀,殊不知成人的思维与情感是和孩子截然不同的。结果,文章千篇一律,童心缺失。久而久之,学生们写作文时草草了事,写完后不再修改检查,甚至不会写的字用大量拼音替代或者留空让老师来填。
(二)违背学生身心规律,拔苗助长。小学生受到年龄和认知水平的制约,自主修改作文达不到预设的目标。
(三)脱离生活,千篇一律。教师教学不能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不尊重学生个性和学生基于生活的多元感受和多元理解。
三、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策略
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曾说:“教两班课,每班作文都收上来,就是两座大山。老师们说,愚公移山,还感动了上帝派神仙把两座山搬走了,可我们面前的这两座山搬去又搬来,真不知何年何月是尽头。”因此,改变学生被动的客体地位,使学生认为批改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作文能力。
(一)兴趣培养策略
1.名人故事诱导,树立学习榜样。讲名人修改习作的故事,激发学生修改习作的热情。如:《推敲》、《王安石写诗》、《曹雪芹与<红楼梦>》。
2.运用名言晓理,提高思想认识。搜集并学习名言,借名人的嘴来说理,诱导学生修改作文。如: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復推敲佳句来。写完了一篇东西,看几遍,修改修改,然后算数,这是好习惯。——叶圣陶
3.树立读者意识,尊重学生感受。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白自己是第一读者,家长、老师和同学也是读者,写好的作文是有人去阅读欣赏的。
4.修改对比,激发自豪感受。每篇经过多次修改的习作,都是学生辛勤劳动的结果,比较一下原稿和修改稿,进行张贴对比,修改后的作文有了明显的进步。因此,一般都给修改稿相当的高分,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作文成功的乐趣。
(二)习得修改方法
1.教师示范,初学方法
教师通过示范教给学生修改的步骤、方法,演示修改过程,总结修改步骤与方法。
步骤:初读习作,发现问题;边读边改,解决问题;听取建议,改进问题;美读习作,体验快乐。
方法:如何选材,如何拟订标题,如何开篇,如何结尾,如何条理清楚叙述具体,以及错别字、标点、病句的修改等。
2.同桌互改,运用方法
小学生一般不能看出自己作文中的问题,可以同桌互改,找问题,再修改。
操作步骤:明确要求,做到心中有目标;一读习作,了解中心、选材;二读习作,改错字、标点、语病;三读习作,赏优美词句,找问题,提建议,写旁批。
3.小组合作,巩固方法
学生存在差异性,每个学生修改能力也各不相同,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养成修改习惯。
操作步骤:成立修改小组,形成1A 2B 1C结构;组内互改,讨论文题、选材、结构、中心,是否符合习作要求;组内分工,互改习作。如:A生评改C生习作;B生互改习作;C生赏析A生习作;A生执笔,对B、C生习作做整体评价,写好尾批。
(三)养成修改习惯
1.教师分层指导。教师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实施分类指导。如:鼓励A类学生自我修改;点拨指导B类学生自我修改;精心指导C类学生修改。
2.赏读汲取方法。在平时教学中,通过精彩课例,指导写作方法,运用“教结构、用结构”的理念设计教学环节,树立“每一篇课文都是范文”的意识,让学生汲取习作方法。
3.评语点评激趣。定期点评学生写的评语,让学生学会赏析,学会评价,发现亮点,找出不足,提出建议。培养学生养成具有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及切磋交流、合作学习的习惯,使学生乐于互相展示评价写作成果。
4.有效评价促成。
(1)引入竞争机制,诱发学生上进心,培养修改兴趣。定期评选“满意习作”,张贴“修改习作”,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2)建立激励评价机制,增强学生修改习作的信心。教师对学生修改习作中每一个细微的进步都给予加分鼓励,让学生品尝成功的乐趣。
(3)拓展修改训练的空间,通过校内外,课内外相结合,激发学生修改的兴趣。组织“我给报刊当医生”的活动,引导学生在阅读报纸杂志时不忘找找毛病,“对症下药”;或者进行“我当小老师”的活动,要求学生给同年级或低年级的弟弟、妹妹修改作文、造句,间周交流、评议、汇总,比比看谁找的毛病最多,评选突出的,加以鼓励表扬。开展此类活动,学生往往兴趣盎然,乐此不疲,对稳定修改习作的兴趣行之有效。
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我们的自主修改作文教学。我们必须跳过传统思维,重塑学生乐于写作,善于修改的良好品质。在教学过程中,不光要关注修改的方法技巧,更应该关注对于儿童写作初心的呵护,习惯的养成。“先树德后习文”,有了自主修改的意识与习惯,一定能修改出“真、善、美”的文章。
【作者单位:盱眙县天泉湖镇中心小学 江苏】
一、现象解读,走出自主修改作文的误区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自主修改作文的误区:1.教师只重视作文指导课,忽视评讲课,放弃学生自主修改。2.学生缺乏修改习作的意识、兴趣。3.学生缺乏具体可行的修改方法。4.教师没有改变“学生写、教师改”的传统观念。因此,要达到提高学生写作素养,必须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作文能力。
二、理性认识,剖析小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瓶颈
(一)观念束缚,不敢放手。教师常常觉得小学生还是孩子,不会自主修改作文。因此,教师常常越俎代庖,亲自操刀,殊不知成人的思维与情感是和孩子截然不同的。结果,文章千篇一律,童心缺失。久而久之,学生们写作文时草草了事,写完后不再修改检查,甚至不会写的字用大量拼音替代或者留空让老师来填。
(二)违背学生身心规律,拔苗助长。小学生受到年龄和认知水平的制约,自主修改作文达不到预设的目标。
(三)脱离生活,千篇一律。教师教学不能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不尊重学生个性和学生基于生活的多元感受和多元理解。
三、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策略
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曾说:“教两班课,每班作文都收上来,就是两座大山。老师们说,愚公移山,还感动了上帝派神仙把两座山搬走了,可我们面前的这两座山搬去又搬来,真不知何年何月是尽头。”因此,改变学生被动的客体地位,使学生认为批改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作文能力。
(一)兴趣培养策略
1.名人故事诱导,树立学习榜样。讲名人修改习作的故事,激发学生修改习作的热情。如:《推敲》、《王安石写诗》、《曹雪芹与<红楼梦>》。
2.运用名言晓理,提高思想认识。搜集并学习名言,借名人的嘴来说理,诱导学生修改作文。如: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復推敲佳句来。写完了一篇东西,看几遍,修改修改,然后算数,这是好习惯。——叶圣陶
3.树立读者意识,尊重学生感受。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白自己是第一读者,家长、老师和同学也是读者,写好的作文是有人去阅读欣赏的。
4.修改对比,激发自豪感受。每篇经过多次修改的习作,都是学生辛勤劳动的结果,比较一下原稿和修改稿,进行张贴对比,修改后的作文有了明显的进步。因此,一般都给修改稿相当的高分,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作文成功的乐趣。
(二)习得修改方法
1.教师示范,初学方法
教师通过示范教给学生修改的步骤、方法,演示修改过程,总结修改步骤与方法。
步骤:初读习作,发现问题;边读边改,解决问题;听取建议,改进问题;美读习作,体验快乐。
方法:如何选材,如何拟订标题,如何开篇,如何结尾,如何条理清楚叙述具体,以及错别字、标点、病句的修改等。
2.同桌互改,运用方法
小学生一般不能看出自己作文中的问题,可以同桌互改,找问题,再修改。
操作步骤:明确要求,做到心中有目标;一读习作,了解中心、选材;二读习作,改错字、标点、语病;三读习作,赏优美词句,找问题,提建议,写旁批。
3.小组合作,巩固方法
学生存在差异性,每个学生修改能力也各不相同,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养成修改习惯。
操作步骤:成立修改小组,形成1A 2B 1C结构;组内互改,讨论文题、选材、结构、中心,是否符合习作要求;组内分工,互改习作。如:A生评改C生习作;B生互改习作;C生赏析A生习作;A生执笔,对B、C生习作做整体评价,写好尾批。
(三)养成修改习惯
1.教师分层指导。教师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实施分类指导。如:鼓励A类学生自我修改;点拨指导B类学生自我修改;精心指导C类学生修改。
2.赏读汲取方法。在平时教学中,通过精彩课例,指导写作方法,运用“教结构、用结构”的理念设计教学环节,树立“每一篇课文都是范文”的意识,让学生汲取习作方法。
3.评语点评激趣。定期点评学生写的评语,让学生学会赏析,学会评价,发现亮点,找出不足,提出建议。培养学生养成具有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及切磋交流、合作学习的习惯,使学生乐于互相展示评价写作成果。
4.有效评价促成。
(1)引入竞争机制,诱发学生上进心,培养修改兴趣。定期评选“满意习作”,张贴“修改习作”,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2)建立激励评价机制,增强学生修改习作的信心。教师对学生修改习作中每一个细微的进步都给予加分鼓励,让学生品尝成功的乐趣。
(3)拓展修改训练的空间,通过校内外,课内外相结合,激发学生修改的兴趣。组织“我给报刊当医生”的活动,引导学生在阅读报纸杂志时不忘找找毛病,“对症下药”;或者进行“我当小老师”的活动,要求学生给同年级或低年级的弟弟、妹妹修改作文、造句,间周交流、评议、汇总,比比看谁找的毛病最多,评选突出的,加以鼓励表扬。开展此类活动,学生往往兴趣盎然,乐此不疲,对稳定修改习作的兴趣行之有效。
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我们的自主修改作文教学。我们必须跳过传统思维,重塑学生乐于写作,善于修改的良好品质。在教学过程中,不光要关注修改的方法技巧,更应该关注对于儿童写作初心的呵护,习惯的养成。“先树德后习文”,有了自主修改的意识与习惯,一定能修改出“真、善、美”的文章。
【作者单位:盱眙县天泉湖镇中心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