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电工电子技术实验与实训》课程改革探析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420303622163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教育要培养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的合格人才,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本文从高职《电工电子技术实验与实训》课程改革的实践出发,探索了课程改革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高职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近10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为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10年9月召开的全国高职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今后十年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质量上有新提升;要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不断提高高职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因此,高职要培养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的合格人才,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笔者作为高职院校的一名物理教师,在多年的《电工电子技术实验与实训》课程教学实践中,一直尝试着针对学生专业特点及未来工作岗位的需求进行课程改革,旨在通过实验、实训课的教学,强化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实训动手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稳步提高,为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供同行们探讨。
  
  1 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与原则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与实训》课程是《电工电子技术》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高专院校电气类、机电类、电子信息类、通信类及计算机类等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电工电子技术实验与实训》课程的教材,大多数都是按照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与连续性编写的,笔者在教学改革实践中,依据高职“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高素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及高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并结合专业未来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全新的设计与规划。在课程改革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以技术应用能力、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课程设置和精选内容时始终坚持以下四个基本原则:一是实际性原则,即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必须与当今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相一致,与社会需求紧密相连;二是实用性原则,即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要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应用为目的,突出实用性特点,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适应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需要;三是实践性原则,即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要充分体现学生广泛参与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四是实效性原则,即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要有利于学生掌握专业技能,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 以就业为导向,调整教学目标
  
   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合理调整结构”。“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学,就是要更科学地把握社会需求,不断缩短教学与岗位需求的差距,使学生的学习内容与未来工作岗位必备知识相一致。因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以专业岗位需要为主要教学目标,不断调整、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富有时代气息。
  
  3 以专业为切入点,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不同的专业,对所需专业知识的要求差别很大,笔者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例,来谈谈如何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实施模块化教学。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本专业面向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所适应的岗位(群),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领域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重点掌握从事电子产品安装、调试、检测、维修、电子产品工艺管理及电子电路与小系统设计的基本能力,掌握综合运用多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的高技能人才。针对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笔者在《电工电子技术实验与实训》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采取打破原来按学科内容顺序进行课程设计的做法,实施模块化的课程结构,按职业岗位能力的标准体系设置,以专业知识及技能要求为主线,构建了六个等级的知识模块。
   一是“常用仪器仪表使用能力”模块,通过这一模块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电工工具、电子仪表的使用方法及安全用电常识,掌握测量仪表的调校与维修,培养学生对仪表及电工工具的使用与选择能力。
   二是“电路分析能力”模块,通过这一模块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电路单元的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对电路模型的分析、归纳与简化能力。
   三是“电子电路应用能力”模块,通过这一模块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元器件的识别、测试、焊接及基本电子电路的搭建与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对基本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测量、测试与焊接能力,对图纸的识读能力及对电子材料的准备能力。
   四是“电子产品装配能力”模块,通过这一模块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会利用工具、设备装配电子产品,掌握电子产品的检测方法,培养学生对装配图的识读能力,对工具的选择与使用能力,对功能单元电路的焊接与装配能力。
   五是“电子产品检测与维修能力”模块,通过这一模块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子产品的检测与维修方法,培养学生对电路板元件插接工艺及焊接工艺的检测能力,对焊接缺陷的修正能力,对功能单元质量的检测能力及对整机工艺质量的检查能力,对开关电源及对低频功率放大电路的检测与维修能力。
   六是“电子产品创新设计能力”模块,通过这一模块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运用前面五部分所学的知识,对已有的电子产品进行改进与创新设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
   通过以上六个模块知识的学习与训练,大多数学生都能熟练掌握与未来工作岗位相关的基本操作技能,从而顺利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4 以实训任务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通过前三个模块的学习,已初步掌握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基本实验、实训技能,从第四个“电子产品装配能力”模块开始,学生们开始接触具体的电子产品,进入项目实训阶段。在这一模块的教学中,笔者采用“四段式”的教学方法,即:第一阶段,教师布置实训任务,学生查看元器件清单并清点元器件;第二阶段,请学生分析实训项目的装配图,了解电路的设计原理,说出每种元器件的使用方法、在电路中的作用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第三阶段,教师讲授本次实训任务的重点与难点,强调实训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然后由学生分组进行电路的安装、焊接与调试,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查找、排除电路故障。第四阶段,教师对学生的实训情况进行讲评,评出最佳实训小组,并总结常见电路故障的查找与排除方法。
   “四段式”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地位,激发了学生的学生兴趣,强化了学生的参与、竞争意识,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通过实训,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专业技能的不断提高,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报.2010年9月20日第1版.
其他文献
针对海洋水下拖曳体设计中的工程需求,总结水下拖曳体设计与系统总成配合关系中需着重注意的功能设计,结构强度设计,水动力性能,运动稳定性,标准化、运输、抗腐蚀与拖曳安全性设计
背景:目前,钙离子通道的研究仪限r肾脏、小肠、光滑卯母细胞中瞬时性受体电位香草精受体5所表现出来的电生理特性。目的:观察新掣钙离子通道瞬时性受体电位香草精受体5在大鼠骨
或许是因为年龄的关系吧?对情人节的期待已经不局限于烛光晚餐、玫瑰花束,抑或是两人独处的呢喃.今年七夕前,与先生商量,不如回家与家人团聚吧,先生连表赞同. 七夕那晚,黄昏
期刊
随着国家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职院校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就业,在学校中设置了专门的就业辅导机构,并配备了专职就业辅导员来对学生的就业工作进行指导和辅助。从职
"问题解决"的教学已经成为新课标教学的一种主要模式,而"问题解决"教学的前提是更好地提出问题和提出更好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中品尝数学的乐趣,开发其潜能。
导语: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相较于以前大而全的产品,越来越多的迷你袖珍产品成了许多人追捧的对象。迷你相机、迷你手机、迷你汽车……而现在,不光是迷你电子产品,不少农产品也
通过调查美国汤森路透科技信息集团2015年公布的《期刊引证报告》中11种我国主办的SSCI英文学术期刊的学术规范使用情况,发现我国英文学术期刊尚未建立标准的学术规范。我国英
目的探讨急危重患者院前急救中,运用车载呼吸机进行呼吸管理的救治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20例急危重患者分为2组,常规救治的60例为对照组,院前急救及转运途中持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兴趣的主要职能就是使学生把学习化作动力的需要和愿望”。因此,作文教学也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只有当学生对写作产生了兴趣时,才能激发他们
随着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的用人方式正在从一元化到多元化的模式转变。"人才派遣"方式成为高校探索人事制度改革的一种尝试和实践。人才派遣辅导员这一群体应运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