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连通“一带一路”

来源 :国际公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jian1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幸参加2020年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大会,并与中国政府欧洲事务特别代表、联合国原副秘书长、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会长吴红波,以及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大力交谈,约我整理一篇《红旗渠连通“一带一路”》的史料性文章,就教于各位大家。
  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史称“凿通西域”。这个“凿”字非常形象,好像是用一把凿子,一点一点去开凿原先阻挡在路上的一座座石山,工程很艰巨,速度并不快,但决心很大,目标很明确……现在全世界都知道了,他一凿子一凿子凿通的就是中国通向世界的“丝绸之路”!这个故事,一下子把一锤一钎凿通太行山的红旗渠精神与“一带一路”的一串串故事贯通起来,引出了红旗渠连通“一带一路”这个大主题……
  红旗渠从1960年2月11日开工到1969年7月6日竣工,历经10年。建成了包括总干渠、3条干渠、52条支渠、全长1500公里、串联586个中小型水库和水电站的系统水利工程。
  “红旗渠连通五洲四海!”据不完全统计,60年来,国内干部群众前来红旗渠参观旅游约6000万人次,国际友人30多万。其中从1964年到1984年,20年间就有120多个国家近3万多位国际友人分980批次前来参观学习红旗渠。红旗渠精神已经成为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文化连通“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条川流不息的人工天河!
  1964年6月2日,还在紧张施工的红旗渠总干渠工地迎来了第一位尊贵的外宾——新西兰共产党中央委员路易 · 艾黎。一个月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代表团一行27人来到红旗渠总干渠工地参观学习,为“愚公移山,改造中国”这一壮举欢呼雀跃!
  1965年4月5日红旗渠总干渠通水,10月30日,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陈毅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等中央领导在北京农展馆观看红旗渠图片展览时,有一段风趣的对话。当朱德委员长隐约看到县委领导走在修建红旗渠前列的照片时随口问道:怎么他们还戴着钢盔、扛着钢枪?陈毅副总理性急地探身向前指着照片说:好个朱老总哟,您看个清楚嚒!人家这是戴着柳帽、背着钢钎、上山修建红旗渠的!周恩来总理仔细看完红旗渠图片后问陪同的农展馆负责人:红旗渠有没有模型?得知没有后,周恩来总理嘱咐:红旗渠要制作个沙盘,看起来才直观。并转身亲切地问讲解员:你看过红旗渠吗?要亲自去看看,看了才能讲得好!
  1966年4月20日,红旗渠3条干渠竣工典礼,《人民日报》发表整版通讯盛赞红旗渠并配发社论《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10天后,河南省外事办公室在(豫外字27号)文件中指出:不少外宾提出要去林县参观红旗渠,要做好接待工作。到1970年底,先后有30多批、500多位国际友人参观红旗渠。
  1971年1月,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持续十年跟踪拍摄的《红旗渠》纪录片在国内外公映,引起巨大反响。周恩来总理看了《红旗渠》电影后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在接见教育、出版、外事等工作会议代表时一上场就问:你们看《红旗渠》电影了吗?要组织会议代表看看这部纪录片。红旗渠和南京长江大桥,是新中国的伟大奇迹!今后外国朋友来,要多介绍他们到林县看看,看看林县人民是怎样自力更生修建红旗渠的。
  1971年初,外交部、外经部向国务院报送《关于同意宫石林治等人参观红旗渠》的请示,主持国务院常务工作的李先念副总理批示:“各国大使都可去参观,当然可以去。你们就可以决定。”1971年,由姬鹏飞带领24个国家驻华使节68人、乔冠华带领32个国家的驻华使节91人、符浩和王海容带领23个国家的驻华使节68人,分3批参观红旗渠。这一年,红旗渠还接待了49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共675人。1972年参观红旗渠的国际友人有84批、1052人,几乎比1971年翻了一番。12月14日,几内亚共和国总理萨那 · 贝阿沃吉率政府代表团遵循周总理的建议来到红旗渠畔参观学习,外交部副部长何英、非洲司司长何功凯陪同参观。贝阿沃吉总理激动地说:“感谢周总理的安排,红旗渠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转达我们对林县人民的深切敬意!”
  1973年参观红旗渠的国际友人112批、1002人,其中部长和党中央委员级别的有14个国家。南斯拉夫通讯社奥利奇对陪同他的新华社副社长说:红旗渠是人类智慧的纪念品!我到过50多个国家,看过很多建筑,但對红旗渠的印象最深!
  1974年2月22日,毛泽东主席在他的书房亲切接见赞比亚总统肯尼斯 · 戴维 · 卡翁达,第一次阐述了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
  毛主席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2月24日晚,周总理、邓小平副总理到北京站为卡翁达夫妇等46人送行,李先念副总理和林佳楣夫人陪同到红旗渠参观访问。
  李先念站在青年洞前激动地说:百闻不如一见啊!我看过红旗渠电影,也听人讲过红旗渠,来到红旗渠一看,更感到工程伟大,真是人工天河!卡翁达总统对李先念副总理和林县干部群众说:感谢毛主席和周总理为我们安排了这样好的参观项目。我建议所有发展中国家也就是第三世界都来这里学习。
  1974年5月,邓小平副总理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联合国第六次特别大会,周恩来总理建议带《红旗渠》等10部纪录片电影到联合国展示新中国的建设成就,第一部放映的就是《红旗渠》。美联社当日发表评论说:“红旗渠的人工修建,是毛泽东意志在红色中国的典范,看后令世界震惊!”
  1974年11月14日,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总统委员会主席萨拉姆 · 鲁巴伊 · 阿里率领外交、计划、财政、工业、农业等多位部长共42人在北京受到毛主席接见后专程赶来参观红旗渠。鲁巴伊说:红旗渠是林县人民创造的奇迹,表明了中国人民可以战胜任何困难和灾难!
  1974年来参观红旗渠的国际友人有46个国家、102批,共1223人,旅游及委托接待的66批、762人,其中外国党政代表团22个。塞内加尔新闻代表团团长阿萨内 · 斯蒂亚耶激动地留言:中国的长城很有名,毛主席领导的25000里长征很有名,今天的红旗渠同样闻名世界!1975年有48个国家和地区的75批、736位国际友人来红旗渠参观学习。1976年有32个国家和地区的86批、1075位国际友人来红旗渠畔参观学习。土耳其革命工党主席贝尔切克在吴学谦陪同下参观红旗渠,他激动地说:“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的锤声传遍了全世界,红旗渠将永远是全世界的一面红旗!加拿大保守党议员道鲁拉斯 · 罗琦看了红旗渠后扳着指头说:林县有80万人,占中国的千分之一,占世界人口的四千分之一,如果发展1000倍就是全中国,如果发展4000倍,就成为全世界!应该把红旗渠的精神传播到全世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著名学者、耶鲁大学终身教授、美籍华人赵浩生在回忆录《八十年来家国》一书第144页写到:1973年春在巴黎期间,我们参加了一次由中国大使馆举办的电影招待会,放映的影片是《红旗渠》。影片讲述的是河南林县人民引水开渠、改天换地的动人故事。我的老家在河南,自然对河南之苦有切肤之感,所以被家乡父老这种愚公移山、敢与天公试比高的精神所感动。当银幕上出现林县人民经过10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建成了1500公里的水渠,并且迎来了开闸放水那一刻的激动场面时,我的泪水也和这漳河水一样欢快地奔流。这是我看到的第一部反映新中国和我的老家河南新面貌的纪录片,它在我的心中再次激起了要回祖国去看一看的强烈愿望。不久,赵浩生先生辗转回到祖国,亲眼目睹了红旗渠。他回到美国后发表演讲说:中国有一条万里长城,红旗渠是一条水的长城。参观红旗渠,我实在忍不住自己的热泪滚滚。新中国有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来改造林县,一定能改造全中国。我觉得这许多年来积下的“恐共病”,被红旗渠水和我的热泪冲洗得干干净净……
  赵浩生先生参观红旗渠后,美籍华人竞相回国参观红旗渠的有:著名物理学家袁家骝、吴健雄夫妇,牛满江夫妇,王俊民夫妇,胡宇平;著名科学家任之恭,著名教授费正清,数学家陈省身,历史学家王靖宇以及社会名人叶楠、袁晓园夫妇,斯坦福大学历史系主任王靖宇等;美国著名友人洛伊思 · 斯诺夫人,美国黑人运动领导人罗伯特 · 威廉夫妇,美国作家哈里森 · 索尔兹伯里,滑稽演员艾伦等。
  1977年有48个国家、127批、1828位国际友人来红旗渠畔参观学习。1978年有45个国家、107批、1749位国际友人参观红旗渠。1979年有43个国家、62批、955位国际友人参观红旗渠。索马里农业部长穆萨翘起大拇指说:林县的风景是美丽的,红旗渠工程是艰巨的,林县人民是伟大的。大自然的美加上人间奇迹构成了最为壮观的奇景!1980年至1990年,共有383批、5048位國际友人来红旗渠畔参观学习。1996年6月1日江泽民主席视察红旗渠后,6月22日中国常驻联合国大使秦华孙率领24位驻外使节专程赶来红旗渠畔参观学习。
  2006年11月18日下午,外交部常务副部长杨洁篪同志百忙之中带外交部有关同志亲临红旗渠调研考察。他一步一个台阶登临青年洞口,边看边询问林州市委书记来亮当年修渠的情况和近年林州的发展变化。到红旗渠纪念馆时已是傍晚,还兴致勃勃听取李蕾同志讲解,并与大家齐声高唱“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的红旗渠颂歌。最后激动地挥毫书写了“红旗渠精神万岁”的题词!
  2010年7月12日—14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一行来到红旗渠调研考察并指导安阳市外事工作。2013年8月5日,中联部副部长艾平到红旗渠和殷墟调研指导。
  2018年11月24日至25日,非洲19个国家的驻华大使及部分国家的临时代办和非洲联盟驻华代表及夫人一行38人,由外交部非洲司参赞李种及河南省外侨办领导陪同来安阳访问并参观红旗渠。索马里驻华大使阿瓦莱 · 阿里 · 库拉内在参观过红旗渠后说,红旗渠是人类毅力和奉献的结晶,红旗渠精神告诉我们只要坚定决心有勇气,就能战胜困难。乌干达驻华大使克里斯普斯 · 基永加赞叹道:红旗渠给我们展现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过程。红旗渠精神号召人们把力量汇聚起来,发挥更大的价值。肯尼亚驻华使馆临时代办爱德华 · 华维鲁 · 基曼尼说,红旗渠精神正体现了中国人民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我非常震撼。
  此次“非洲驻华使节赴河南省考察旅行”活动是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深化“一带一路”建设,由外交部和河南省政府共同主办。
  把红旗渠精神纳入“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格局是一个新的平台,新的支撑,大有可为,任重道远……
  (作者简介:郝建生:安阳日报原副总编,河南省红旗渠精神传承发展委员会副主任;王栋芝:河南省公关协会副会长、红旗渠精神传承发展委员会主任;秦建华:曾任安阳市政府副秘书长、外事侨务办公室主任)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 G20峰会是重要的国际舆论生发地,而国际通讯社则是当今全球传播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本文旨在考察世界性通讯社——美联社和新华社在2008~2015年G20峰会报道中的传播策略。研究发现,两家通讯社将G20峰会作为大国政经与外交的舆论竞技场,重视主场报道,集中使用经济结果、责任归因和冲突框架。美联社塑造了对现有国际经济秩序不断挑战的“他者”中国镜像,而新华社则重点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自塑
期刊
当品牌在做定位、策划广告、公关时,应努力找到三通概念。三通概念,通天通地通空气。它一旦出现,必将光芒万丈,照亮品牌之魂。  公关的理想境界,可概括为“三通”。上通天,下通地,中间通空气。  通天,是符合社会大势,能赢得顶层支持。  通地,是命中顾客需求,能卖货。  通空气,是有传播力,能随风不胫而走。  三者如必去其二,只留一项,留什么?——卖货。卖货是营销活动的根基,营销传播能卖货,不违法,就及
期刊
好的广告可以为产品注入灵魂,让人们在享用产品时多一分想象,增添享受的情趣,借此增加产品的价值,这就是品牌的价值  以下原价15元的咖啡,哪杯你愿意花25元购买:  1.来自空中厨房,专门为头等舱准备的咖啡。  2.来自优雅、精致的日式高级咖啡馆的咖啡。  3.来自英国首相官邸厨房——唐宁街10号的咖啡,用来招待贵宾。  4.来自巴黎塞纳河左岸一家充满人文气氛的咖啡馆——左岸咖啡馆的咖啡。  分析调
期刊
胜加广告创始人马晓波,在操盘2020年引起轰动的B站“奔涌吧,后浪”广告之后,迅速从广告大咖变成了社会名人。“后浪”对宏大主题的处理方式,引起了政府、媒体和企业的广泛关注和争议,这个时代的所有机构都面临一个问题:如何与这一代年轻人对话,以及在全球冲突和新媒体环境中,我们如何坚守价值,倡导对话,形塑共同体。  马晓波认为,这不是他一个人、一个胜加广告、一个广告行业能够承载的,每一个从事传播的人,都值
期刊
德国之声 7月12日  本届欧洲杯足球赛事的12家主要赞助商中,有4家来自中国。对于大部分欧洲本地观众而言,他们可能只听说过社交网站Tiktok;而这几家中国企业时不时将广告牌切换成中文,更是让欧洲观众一头雾水。  前不久,英国广播公司(BBC)曾特意询问欧洲足联,中资企业密集投放欧洲杯广告究竟有何动机?欧足联则回应说,“这背后并不存在来自北京的战略。中资企业只是想借欧洲杯的机遇向全球公众拓展知名
期刊
推演分析的方法,可以更好地达到沟通说服的效果。这也许是一些企业公关可以提升和加强的一种基础能力。  我在提供舆情公关定制培训和咨询服务时,所遇到的挑战,有不少是需要有较强前置意识的。比如有的企业会比较关心什么时间、什么环节或行为更有可能会引发舆情风险或公关危机,公关危机会如何演变、发展?又分别需要怎么应对?对此,我会设计一些贴近企业实际经营情境的模拟案例并用推演法进行实战训练,帮助企业提前建设相应
期刊
PR Week (公关周刊)  2021年8月19日  为了庆祝英格兰结束新冠疫情封锁状态,居民重获自由,公关公司MD Georgie Upton 组建了Carex项目宣传团队,这个其实是旨在为Carex这款杀菌洗手液做品牌推广的团队。创意团队想到了和高空跳伞专业人士一起来举行一场在天空中击掌庆祝“自由日”的活动,来宣传这款洗手液。这项活动不仅打破了吉尼斯纪录,还令品牌推广活动本身受到社会的关注。
期刊
游戏《闪耀暖暖》11月2日推出的一套名为“槿云重华”的韩国服饰套装,引起了玩家的争议和不满,甚至引发了大批韩国网民的围攻和谩骂,进而上升成为过激辱华言论。很多中国玩家选择退游,共青团中央官微和中国历史研究院官微对此发表了“衣冠文物,悉同中国”的文章,《闪耀暖暖》最终于6日不得不选择关闭韩国服务器的运营。  事实证明,此次《闪耀暖暖》的出品公司芜湖叠纸虽然以关闭区服的方式解决了事件,可是部分玩家及网
期刊
当今时代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命运休戚与共。  2013年3月,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学院第一次向世界公开提出“命运共同体”概念。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系统阐释这一面向未来的“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作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国际新秩序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与认同,影响力不断扩大。  中国方案蕴含中国智慧。
期刊
《紐约时报》GRACE COOK 2021年9月14日  近日,伦敦的艺术家维妮蒂亚·贝瑞(Venetia Berry)数了数她堆积在衣橱里的免费棉布环保袋。至少有25个。这里面有生态时尚品牌Reformation的袋子,有古着店、Soho House、精品乡村酒店和独立艺术商店的袋子。她有两个Cubitts的环保袋,这是一家对千禧一代友好的眼镜商,甚至还有个大蒜农场的环保袋。“你都不用做选择选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