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朗读是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现在语文课堂上很少听到朗朗的读书声,在职业学校这种现象尤为突出。本文针对职校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的现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阐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的措施。
关键词:职校语文 朗读教学 作用 现状 措施
近些年来,随着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深入,职校语文教学改革也出现了新局面。但无论是教法研究还是学法研究,主要关注点放在教师身上,而学生母语水平下滑的趋势并未得到改观。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教学必须找准突破点。而通过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抓住这个“点”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朗读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有着悠久的历史,所谓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等,都是古人所总结的经验,都是对朗读的价值的肯定。同样,在职校语文教学中,我们也应充分重视朗读教学的重要地位。
一、职校语文朗读教学现状
如今,走进职业学校语文课堂,已经很难听到令人心旷神怡的琅琅书声了。职校语文教学对于朗读教学的运用已经渐行渐远,甚至在认识上也出现了误区。关于职校语文教学的朗读现状,可以从教师与学生两方面来看。
1.教师方面
(1)教师对朗读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以致忽视朗读教学。很多教师只是浅显地认为,朗读只是帮助学生了解、熟悉课文,而没有深刻意识到朗读的重要性。加之在职校教学中,语文课时甚少,教师又必须完成教学任务,导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只关注对课文的分析、讲解,很少在课堂上给学生朗读的机会与时间。
(2)朗读教学存在缺陷,教学方法单一。目前职业学校的教师大都是从普通师范院校毕业的,都是从普高进入师范院校,学习的都是普高的教学方法。而传统的普高教学方法都是以教师讲、学生写为主,但中职的培养目标是直接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的人才,所以在中职教学中应更注重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多读、多讲,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够提升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但在朗读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读,而没有指导学生该怎样读。有的老师有指导,但指导方法单调、机械。例如,经常有老师在分析完一段文章后说:“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出这段内容”,或“请读出作者的感情来”。如此引导,将导致学生在朗读时不得要领,这种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也就变得“似有实无”。
2.学生方面
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薄弱,学习积极性较低。对于专业课程学习,学生或许会感兴趣些,而对于基础课程,学生的学习兴致普遍不高,对朗读的兴趣就更缺乏了。这样的情况在文科专业稍微好点,而理科专业的学生以男生为主,这一情况则更加突出。在语文课堂上,学生的主动性很低,他们不愿开口读或不敢读,或朗读能力参差不齐,经常读着读着就没声音了。久而久之,老师也就放弃了让学生读的做法,而是通过录音机或者多媒体软件直接播放课文让学生听,学生成为被动听的“听众”。
二、加强职校语文朗读教学的措施
1.教师适时范读
范读,是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功。要做好范读,并非有副好嗓门就能奏效,它要求教师充分熟悉课文,掌握课文的字、词、句,把握文章的脉络,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并在朗读中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用心去读,以达到范读的效果。语文的学科特性也要求教师要会读,在加之中职语文教材选取的都是文质兼美的课文,也适合朗读。范读能帮助学生正音,体会文中词语的感情色彩,培养学生的语感,唤醒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让他们产生跟读的欲望,从而大大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例如在教朱自清的《背影》的时候,文中三处提到了流泪,学生在朗读时总是体会不到流泪的感觉,学生试着读父亲的话时也总是把握不准。于是笔者先设置了一个伤感的情景,然后用声情并茂的范读来引导学生的情感,从而加深他们对文本的理解。
2.教给学生朗读技巧
教师的范读固然重要,但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自己朗读,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要让学生读得准、读得好,首先要让学生敢读。别看现在职校生在生活中很张扬,但是他们在课堂上却很胆小。有的学生因为自己口音重,在课堂怕被别人笑而不敢开口。因此教师在教学生朗读技巧前,先要扫除学生“惧读”的心理,给他们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让他们在这种氛围中敢于开口读。除此之外,教师要适时适当地给学生以合理的评价,树立学生朗读的信心。
其次,教学生会读。一是帮学生扫清课文中的字词障碍,让学生能用普通话读准字词,并做到声音洪亮,吐字清楚,不错不漏。二是教学生掌握字词的轻重音。在朗读课文时,哪些字词要轻读,哪些字词要重读,都需要教师的指导。三是教会学生掌握语速、语调。例如,感情比较舒缓的文字,读时语速可以放慢,语调要平缓、抒情;对于感情激昂的文字,朗读时语速则可稍快,语调要上扬。四是教学生读出感情。要学生读出感情,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范读进行引导,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理解投入情感朗读,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3.制定朗读分层目标
语文教学要因材施教,朗读教学也要因材施教。要教会学生朗读,教师先要了解学生现有朗读水平,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朗读教学目标要分层制定,而不能盲从。对于朗读水平较低的学生,只要求他们能读得正确,也就是能做到读准字音,掌握停顿;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则稍高些,要求他们能做到读得流畅,也就是做到语气连贯,把握语调;而对基础好的学生则要求他们能熟练地、有感情地朗读。相应地,教师对于学生朗读的评价体系也要分层,发现学生的优点,肯定他们的优点和进步。这样能增强学生学习朗读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自己的朗读技巧。当学生的朗读水平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有提升后,教师就要适时提高对学生的朗读要求。
4.营造朗读氛围
每篇文章都是作者内心情感涌动的产物,我们在朗读文章时心中的情感总能被文章所牵动。学生也有想倾吐感情的冲动,可是长期以来形成的紧张严肃的课堂氛围压抑着他们。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课堂朗读氛围的营造是至关重要的。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感染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学生带入文章的情景当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受作者的情感,并带着这种情感,融入自己的理解进行朗读。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采用多样的朗读方式来营造朗读氛围。如除了让学生齐读、个人读、分组读,赛读等外,还可以运用配音朗读、主题朗读等形式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例如在教授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时,笔者就通过自己与学生的赛读来营造朗读氛围,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总之,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重视朗读教学,对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朗读训练,让琅琅书声重新回到职校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陈屹.抓好朗读: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抓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
[2]林彩銮,姚金玲.让琅琅书声声声入耳——浅淡中职语文朗读教学[J].考试周刊,2011(90).
(作者单位: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职校语文 朗读教学 作用 现状 措施
近些年来,随着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深入,职校语文教学改革也出现了新局面。但无论是教法研究还是学法研究,主要关注点放在教师身上,而学生母语水平下滑的趋势并未得到改观。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教学必须找准突破点。而通过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抓住这个“点”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朗读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有着悠久的历史,所谓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等,都是古人所总结的经验,都是对朗读的价值的肯定。同样,在职校语文教学中,我们也应充分重视朗读教学的重要地位。
一、职校语文朗读教学现状
如今,走进职业学校语文课堂,已经很难听到令人心旷神怡的琅琅书声了。职校语文教学对于朗读教学的运用已经渐行渐远,甚至在认识上也出现了误区。关于职校语文教学的朗读现状,可以从教师与学生两方面来看。
1.教师方面
(1)教师对朗读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以致忽视朗读教学。很多教师只是浅显地认为,朗读只是帮助学生了解、熟悉课文,而没有深刻意识到朗读的重要性。加之在职校教学中,语文课时甚少,教师又必须完成教学任务,导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只关注对课文的分析、讲解,很少在课堂上给学生朗读的机会与时间。
(2)朗读教学存在缺陷,教学方法单一。目前职业学校的教师大都是从普通师范院校毕业的,都是从普高进入师范院校,学习的都是普高的教学方法。而传统的普高教学方法都是以教师讲、学生写为主,但中职的培养目标是直接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的人才,所以在中职教学中应更注重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多读、多讲,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够提升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但在朗读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读,而没有指导学生该怎样读。有的老师有指导,但指导方法单调、机械。例如,经常有老师在分析完一段文章后说:“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出这段内容”,或“请读出作者的感情来”。如此引导,将导致学生在朗读时不得要领,这种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也就变得“似有实无”。
2.学生方面
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薄弱,学习积极性较低。对于专业课程学习,学生或许会感兴趣些,而对于基础课程,学生的学习兴致普遍不高,对朗读的兴趣就更缺乏了。这样的情况在文科专业稍微好点,而理科专业的学生以男生为主,这一情况则更加突出。在语文课堂上,学生的主动性很低,他们不愿开口读或不敢读,或朗读能力参差不齐,经常读着读着就没声音了。久而久之,老师也就放弃了让学生读的做法,而是通过录音机或者多媒体软件直接播放课文让学生听,学生成为被动听的“听众”。
二、加强职校语文朗读教学的措施
1.教师适时范读
范读,是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功。要做好范读,并非有副好嗓门就能奏效,它要求教师充分熟悉课文,掌握课文的字、词、句,把握文章的脉络,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并在朗读中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用心去读,以达到范读的效果。语文的学科特性也要求教师要会读,在加之中职语文教材选取的都是文质兼美的课文,也适合朗读。范读能帮助学生正音,体会文中词语的感情色彩,培养学生的语感,唤醒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让他们产生跟读的欲望,从而大大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例如在教朱自清的《背影》的时候,文中三处提到了流泪,学生在朗读时总是体会不到流泪的感觉,学生试着读父亲的话时也总是把握不准。于是笔者先设置了一个伤感的情景,然后用声情并茂的范读来引导学生的情感,从而加深他们对文本的理解。
2.教给学生朗读技巧
教师的范读固然重要,但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自己朗读,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要让学生读得准、读得好,首先要让学生敢读。别看现在职校生在生活中很张扬,但是他们在课堂上却很胆小。有的学生因为自己口音重,在课堂怕被别人笑而不敢开口。因此教师在教学生朗读技巧前,先要扫除学生“惧读”的心理,给他们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让他们在这种氛围中敢于开口读。除此之外,教师要适时适当地给学生以合理的评价,树立学生朗读的信心。
其次,教学生会读。一是帮学生扫清课文中的字词障碍,让学生能用普通话读准字词,并做到声音洪亮,吐字清楚,不错不漏。二是教学生掌握字词的轻重音。在朗读课文时,哪些字词要轻读,哪些字词要重读,都需要教师的指导。三是教会学生掌握语速、语调。例如,感情比较舒缓的文字,读时语速可以放慢,语调要平缓、抒情;对于感情激昂的文字,朗读时语速则可稍快,语调要上扬。四是教学生读出感情。要学生读出感情,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范读进行引导,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理解投入情感朗读,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3.制定朗读分层目标
语文教学要因材施教,朗读教学也要因材施教。要教会学生朗读,教师先要了解学生现有朗读水平,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朗读教学目标要分层制定,而不能盲从。对于朗读水平较低的学生,只要求他们能读得正确,也就是能做到读准字音,掌握停顿;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则稍高些,要求他们能做到读得流畅,也就是做到语气连贯,把握语调;而对基础好的学生则要求他们能熟练地、有感情地朗读。相应地,教师对于学生朗读的评价体系也要分层,发现学生的优点,肯定他们的优点和进步。这样能增强学生学习朗读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自己的朗读技巧。当学生的朗读水平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有提升后,教师就要适时提高对学生的朗读要求。
4.营造朗读氛围
每篇文章都是作者内心情感涌动的产物,我们在朗读文章时心中的情感总能被文章所牵动。学生也有想倾吐感情的冲动,可是长期以来形成的紧张严肃的课堂氛围压抑着他们。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课堂朗读氛围的营造是至关重要的。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感染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学生带入文章的情景当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受作者的情感,并带着这种情感,融入自己的理解进行朗读。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采用多样的朗读方式来营造朗读氛围。如除了让学生齐读、个人读、分组读,赛读等外,还可以运用配音朗读、主题朗读等形式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例如在教授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时,笔者就通过自己与学生的赛读来营造朗读氛围,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总之,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重视朗读教学,对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朗读训练,让琅琅书声重新回到职校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陈屹.抓好朗读: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抓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
[2]林彩銮,姚金玲.让琅琅书声声声入耳——浅淡中职语文朗读教学[J].考试周刊,2011(90).
(作者单位: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