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研究综述

来源 :企业技术开发·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dbn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全球生态与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生态文明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于生态文明的研究可谓层出不穷,众说纷纭。在十八大后,“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一个重要高度。相对西方的研究而言,我国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有着不同发展轨迹。文章拟从生态文明的理论渊源及发展﹑生态文明的定义及科学内涵﹑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三个方面对我国生态文明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的概括及梳理,为更深入的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基础。
  关键词:生态文明理论发展;生态文明科学内涵;生态文明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X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33-0046-02
  1 生态文明的理论渊源及发展
  在我国,生态思想理念早已包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天人合一”、道家“道法自然”等等类似的生态理念并不鲜见,但是那时大抵只能算是农业文明时期的产物、零星的思想的火花而已,并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也并未形成实际的生态文明思想,真正生态文明的最根本理论来源是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
  早在1876年,恩格斯曾精辟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马克思也告诫人们说:“人类计划假如不把自然规律作为依据,只会带来更大的灾难”。之后,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批判黑格尔时也曾明确指出了劳动有其积极的方面,然而它也存在消极的方面,它给人类带来了负面的消极影响。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又说:“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能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也绝不能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要比其他一切生物都强”。
  学者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奠定了现代生态学及整个世界体系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指明了总方向。
  国内开始对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并初步探索生态文明是在20世纪70年代。著名的生态学家叶谦吉先生在1987年便提出要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并在1982年和1999年分别提出“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的一次绿色革命”以及“生态灾变论框架理论。”刘思华则把生态文明纳入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存的现代文明的范畴之内。国内有学者认为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与生态社会主义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资源。盛世兰对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马克思的自然观主要包括:关于人在自然界具有双重属性、双重地位的思想;关于坚持主体性原则的思想;关于实践的人化自然的思想;关于“自然生产力”的思想,这对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周穗明认为生态社会主义在理论上不仅实现了和中国传统思想、中国当代主流思想两方面的结合,而且在实践上实现了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现实的结合,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资源环境的困境、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都可从生态社会主义理论中汲取精华。还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生态文明观是中西方生态价值理论发展与融合的结晶。
  学者的理论有指导作用,我国领导人更是从政策的不同方面支持生态文明建设。江泽民同志发出了“再造秀美山川”的号召,提出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十七大报告中又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十七大会议上把“生态文明”作为国家政治思想理念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正式开始。十八大会议上,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并将其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标志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大力推进阶段。十八界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2 生态文明的定义及科学内涵
  对于生态文明的定义,叶谦吉教授认为,所谓生态文明,就是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统一的关系。任恢忠、刘月生则把生态文明限定为某个特定区域的文明,在他们看来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某一地理区域中,建立起以物态平衡、生态平衡和心态平衡为基础的高度信息化的新的社会文明形态。刘延春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它包括生态环境、生态意识和生态制度。而廖福霖教授则认为生态文明的概念可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谈,广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遵循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运行的客观规律,使之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一种社会文明形态,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以及狭义上的生态文明。它相对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狭义的生态文明则指人与自然和谐协调发展的一种类的文明形式。它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还有一类狭义的“小文明观”认为,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方面,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之后的第四种文明,它们共同支撑和谐社会大厦。从人类文明调节对象的视角对生态文明进行定义,存在三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另一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凡是与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相关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都可以纳入生态文明范畴。
  明确生态文明的科学含义是进行生态文明研究的逻辑起点,对于生态文明的深入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学者们集中从生态文明的纵向发展、横向发展和核心内容研究。
  首先,从人类社会纵向发展的进程出发,生态文明是对以往文明的继承与发展,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生态活动,实现整个生态圈的良性循环。如姜春云指出:生态文明是对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深刻变革,是人类文明质的提升和飞跃,是人类文明史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是人类社会跨入一个新的时代的标志和概念。   其次,从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角度出发,主要集中于对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关系的研究。有些学者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部分,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相并列。也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是高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同时又渗透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的新型文明形式。
  最后,从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出发,一部分学者认为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俞可平认为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但摩茂才认为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只有如此社会、经济和自然才能长久发展,人才能真正的实现全面自由的发展。学者普遍认同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阶段,这个阶段不仅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也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调整,是人们对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美好追求。学者对于生态文明的探索才刚刚起步,对于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需要继续挖掘。我们必须坚持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历史考察与现实考察相结合、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相结合,才能科学地把握生态文明的内涵。
  3 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
  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学者对于生态文明研究的重要方面,学者围绕这一主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和建议。
  3.1 发展生态经济研究
  要实现生态经济,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从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逐步走上绿色发展道路。
  3.1.1 生产力转变的研究
  提出实现生态文明社会首先必须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变,提倡生态生产力的观点:廖福霖教授提出了生态生产力的概念,即从水平维、力量维和价值维三维角度来考察生产力,力求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与最优化。包庆德、王金柱认为生态文明不但需要思维方式和观念层面的有机化转变,更需要在实践构序中人类生存方式、生活方式,特别是生产方式的生态化转换。吕红雁则认为基于传统工业生产力的反思基础上产生的生产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同发展与繁荣的生产力,它具有传统生产力所不具备的保护自然的功能。赵成也提出要消除工业化生产方式所产生的消极环境成果,解决生态危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就必须对工业化的生产方式进行变革,形成生态化生产方式。
  3.1.2 消费模式转变
  薛晓源、陈家刚提出从生产到消费的具体环节出发,全面的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最终实现绿色消费。樊小贤针对当代人类生活方式表现出来的种种弊端以及工业文明的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的挑战进行批判明和反思,提出要使人类社会实现持久可持续发展,必须调整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创建环境友好型生活方式并在社会全方位倡导生态文明。纪玉山从经济学角度通过对凯恩斯的消费理论的批判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应该把自然的承载力纳人经济学研究的视野,探索更具一般意义的生产、消费和自然和谐为前提的,人际消费和谐理念一般均衡的友好、公平的消费观的实现过程。俞建国、王小广通过对现代消费方式,政府干预,未来消费模式等进行探讨,认为我国未来的消费模式应该是一种“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与资源供给及战略资源保障能力相协调、消费能力不断提高、消观察与思考费结构不断优化、公共服务不断扩大的消费模式”。
  3.2 建设生态制度
  张瑞、秦书生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必须从政治制度建设、政策建设、法律建设三方面来完成,只有如此才能提供强大有力的制度保障。有的学者强调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注重职能转变的问题,即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认识、整合政府机构以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健全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制度、制定科学的政绩考核、评估机制等。
  3.3 建设生态文化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文化氛围,真正的深入到人们的衣食住行之中。黄湘莲从公民文化建设的角度研究生态文明,认为生态文明是公民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只有全面提高人的公共理性,人们才能构建起与良好的生态环境相适应的价值理念、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形成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健康生态人格,从而建立起生态文明的精神和行为的基础。生态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软实力,观念的改变对于带动行为的改变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生态文化建设当中,更要从生态观念入手,从观念上对生态文明建设起到根本的支持作用,将生态文明观植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当中,从观念上对人们的行动起到约束和警醒作用,将观念渗入到人们行动的每一个具体实践环节中。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 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参考文献:
  [1] 吕西林,朱玉华.组合基础隔震房屋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1,(2).
  [2] 朱玉华,吕西林.组合基础隔震系统地震反应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04,(5).
  [3] 王建强,丁永刚,李大望.组合基础隔震结构双向地震反应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7,(5).
  [4] 魏陆顺,周福霖,刘文光.组合基础隔震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7,(2).
  [5] 魏陆顺,周福霖,刘文光.广州大学城应用组合基础隔震技术[J].建设科技,2005,(2).
  [6] 徐义,卢文胜.并联组合基础隔震体系的简化计算方法及实验分析[J].结构工程师,2011,(S1).
其他文献
在我国国民经济日益发展的环境下,农村经济也相应的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虽然农村的电网配置也得到了越来越好的改造和升级。但是还是存在着一些薄弱的环节和漏洞,尤其是在节假日
摘要:福建省民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永春分公司2009年技改时,工业电雷管引火元件生产线引进了云南某公司的自动化刚性引火元件生产技术,所使用的药剂采用苦味酸钾为主要成份,代替了原来弹性药头所采用的KClO3-C-DDNP系引火药剂,技术消化过程中,对苦味酸钾药剂的一些性能进行分析,认为应用苦味酸钾制造电引火元件比传统药剂是有明显优越性。  关键词:苦味酸钾;电引火原件;优越性  中图分类号:TD235
文章介绍了在钢铁行业高速线材生产线冷却系统中变频器的应用,系统采用总线控制变频器,根据产品类型对冷却系统相对应的要求,调整风机的转速,既满足工艺要求,又起到很好的节
日益增多的电网新建和改扩建变电站项目,各类继电保护装置应用也相应的广泛,文章通过加强生产现场绩效考核,简化继电保护现场检验工作流程,理顺现场校验管理机构的人员配备,使继电
低压配电系统短路电流极端以及保护配合问题作为重要的安全防护课题,一旦低压配电系统短路,或者出现相关的故障时,保护装置都需要迅速的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防止意外的发生,这种保
摘 要:近年来,我国互联网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在我国社会各领域中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互联网如今已走入我国各企业、公司办公领域中,使各企业、公司在经营管理与信息数据处理上更为便捷。随着各国企业、公司向办公多元化发展,很多企业用户都需要随时随地的接入公司内部专网,使企业员工在业务洽谈时可以灵活的调动企业内部信息资源,所以各企业用户在近年来加强VPDN的建设。VPDN是建立在VPN的基础之上,使企业业务通
近年来,随着现代新技术的发展,配电自动化技术日益成熟。智能化技术已成功的应用于低压配电系统中,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抗干扰技术等新技术相结合,使配电自动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于电能资源的需求量正逐步加大,使电能资源的供应十分紧张,能源供给与能源需求之间的矛盾逐步加大,这急需要提高电力企业的供电能力,而电网经济安全稳定的运行可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当今条件下,变电的安全运行在电力的安全生产过程中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设备的操作人员如果在操作过程中没有按照规定进行,也会给设备的稳定运行带来一定的麻烦。因此在实际中就要保证变电设备可以稳定安全的进行,尽量避免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文章针对其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来进行探讨,然后给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变电运行;稳定性;设备;发控制和操作  中图分类号:TM
在配电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分析的基础上,探讨设备选型在配电设计中的作用和存在的常见问题,并提出设备选型的优化策略。